APP下载

孟子论善*

2015-11-18

新世纪图书馆 2015年6期
关键词:仁义孟子老百姓

孟子论善*

张奇伟

善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孟子的学说亦可以称之谓“求善之学”。何为善?孟子言之“可欲之谓善”,一语道破善的本质内涵。善从何处而来,孟子言之“性善”,从人之所以为人、从人之本初寻找善的依据。孟子把“仁义”归结为善的内涵,仁宅义路道出道德之善的内在结构。推恩扩充而达至仁政是善之实现之一径——外王,尽心存养而完善人格是善之实现之另一径——内圣。

孟子善仁义推恩完善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传统文化由许多元素、许多部分组成,其中儒家文化是它的主干,而儒家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

我们经常把儒家文化、儒家的哲学分为几个时期,三个时期说、四个时期说、五个时期说都有。不管哪个时期总有个开头,开头我们有时候叫做原始儒家,或者叫儒家发展的第一期。儒家发展的第一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孔孟荀,孔子、孟子、荀子。由于后来人们的评价,孔孟在孔、孟、荀这三人中尤其是重要的,特别是宋明之后,孔孟之道,孔子是至圣,孟子是亚圣。听徐馆长说去年我们读的是《论语》,《论语》记载了孔子的思想、言论和活动,应该是目前最可信的一个材料,一个史料。

距孔子一百多年之后,孟子诞生了。孟子的思想有他的特点,我认为孟子全面地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对孟子的思想怎么去理解,我认为孟子的思想是一个为善之学,他讲究的是善。

首先,我认为“善”是孟子学说的核心,所以孟子学说可以说是“求善之学”。为什么这么讲,我从三个方面来讲,第一个方面,孟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乱世,春秋战国诸国争雄,中国正从一个解构的时代走向一个重构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对历史有一个总结。孟子对历史的总结,他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他认为天下从治到乱,从乱到治。过去我们曾经说这个说法是个历史循环论,不过我们不去具体解读这个事情。也就是说他认为天下是从乱到治的这样一个过程,他处在这个过程。作为一个有抱负的思想家,他力求寻找出一个从乱到治的道路,一个方案来,这是他的想法。怎么求善,怎么去达到治,就是求善。

第二,他对当时的社会有一种看法,认为当时的社会是异端横行、邪说横行的时代,所以他说他有一个任务叫正人心、息邪说,把人心给端正了。他认为正确的学说就是孔子的学说,所以他把这个任务要承担起来。他的学生问他,人们都说你这个人好辩,见谁就辩论。他说我是不得已,我处在这个时代,我不辩论谁来辩论。他的这个精神到后来唐中期的韩愈,到宋明的时候,受到了特别的推崇。这是第二,他要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一个拨乱反正,匡正的任务,所以叫做以成三圣也。三圣,尧舜禹。尧舜禹的事业,他要继承。这个事业是什么,就是善。

第三,他认为,现在的时代人们的追求也是要追求善,因此他提出正命说。对个人来说他提出正命说,就这个社会来说他提出王道,是推行仁政。也就是说他就处在那样一个时代,那个时代他的历史责任感,他就想着要提出一个理想的社会和理想的人生,这个理想的社会和理想的人生在他看来就是善。所以这是他一辈子做的主要工作,所以我说这是一个求善之学。

那么什么是“善”?“善”是一种价值观,美好的东西也是善,但不一定美好的东西都是善。善一定是美好的东西,这个我不去展开说。人们是追求真善美的,但是对于善,历代的思想家都有自己的理解。孟子对于善有一个很值得我们琢磨的定义,他说“可欲之谓善”。学术界很多人对这句话反复地讨论,我也参加了讨论,做些解读。我的理解是,他认为善是可欲的,不是说可欲的都是善,但是善一定是可欲的。这话只能正着说,倒着说可能意思就变了。

我认为孟子对这个“善”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把握。一个方面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之谓善。也就是说当人们对自己进行思考的时候,把自己从动物界区分开来的时候,也就是说人性的觉醒,首先是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分开来。人之所以为人,人为什么能称得上人,人的伟大、人的优越、人的高贵在什么地方?孟子认为,人的高贵就在于人是求善的。所以他对于善的理解,他认为善是人优于其他动物的所在。

再有一个,他认为具体来说,善是什么,仁义礼智。刚才我们诵读的很多段落里头已经表达这个意思了,具体来说就是仁义礼智。

仁义礼智可以满足人的什么需求?一个是物质需求,一个是精神需求。我们讲善讲道德,我认为道德最终是能够给人带来希望的、带来美好的、带来富足的、带来发展的,而不是扼杀人的道德,那不是好的道德。所以我觉得首先明确“善”的含义,善是可欲的,这是个非常深刻的思想。

我们知道“善”是什么,是人的优秀性,是满足人的需求的价值,那么它从哪来。孟子说,善一个是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解决的,只要是人,成为人,我们不是说生下来是个人就肯定是个人,不一定。人有一个人化的过程,它有一个人的社会化,融入到人的社会,被人接受。所以有的人虽然有人性,但最终他不被人的社会所接受,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人的优秀性。也就是说人只要是来到这个社会,他就具有人之所以为人的这样一种潜质。

所以“善”从哪来,从人的本质而来。对人的本质,他从人的共性来讲,凡人者皆举相似也,圣人与我同类。这是一个。再一个人异于禽兽者几希,很少很少,但是很本质。再有,他认为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人的这种东西都是很微妙的,所以他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人性是善的。他说我是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从人的本质的真实无妄的角度,是可以善的。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这个人后来成为一个小人,一个恶人,并不是说他的本质不好,只不过他的本质没有发展出来。从现实角度来说人的这种东西是一个端,所以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这是一个端,是一个潜质。有人把这个端理解为萌芽,当然不太准确,但是有时候想不出太好的词。就是说好像小草的萌芽长出来一样,你要养护它,给它浇水给它施肥给它松土,它就会慢慢长出来。如果这时候你不关注它,它就会慢慢地枯萎了。所以善的根据从人的本质而来,人的本质这种善有一种发展的,扩充的过程。举一个例子,就好像水一样,滔滔的长江发源于格拉丹东的冰川之水,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再有,因为这里面讲了很多仁义为善。为什么叫仁义为善?刚才我们念的里面有一段就是孟子讲的很重要的一段话,“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这句话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仁就是人,仁也者,人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就是仁。人实现了仁就是仁道,这是一种解读。还有一种解读就说这句话掉了好多字,比如说仁也者,人也,义也者,义也,还有礼也、智也都给它加字,合而言之,道也。也就是说我这个人行仁义礼智,合了以后才是道。这也是一种解读,但是这种解读需要找出根据,目前是找不到根据的,所以就存疑。但是我觉得第一种根据也可以说得通,人实现了仁,就是仁之道。

另一点就是他把“仁”作为仁道的,人的生活行为的、人的社会的一个根本的东西。那么从孔子开始谈仁,人们说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这个我们不再去深度地解读仁。然后“仁义”这个东西,他说为什么是善?我刚才讲了,仁义为善是可以给人带来利益的,我觉得这个孟子讲得是非常明确的。大家读《孟子》这本书,孟子讲的第一篇的第一章,很有意思。为什么把这这一章放到第一章,有很多人说有深意,也有很多人说没有深意,后来整理书的人,像刘向他们整理书的时候,把他给放在那了。这个我们不去管,但是这章很有意思。

孟子从他的国家邹国到了魏国,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我们叫大梁,到了那里。梁惠王就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说老人家你不远千里来了,你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利?孟子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不要谈利,只要有仁义就行了。他下面给梁惠王讲了一大堆道理,道理讲得很深刻。在这个社会上你一心只谈利,大家都想着争权夺利。当臣下的就想把君主推翻了他去当君主,这不行,天下要乱了。如果我们讲仁,大家都会去孝敬父母。我们讲义,下级服从上级,臣下去忠诚于君主,这样天下就安定了。天下安定了,各安其位,天下就会富足就会发展。所以说“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就是说,讲仁义,就没有人忘记忠孝节义的事情,什么东西都能得到,何必曰利?这一章就是讲仁义是可以给人带来利益的。当然这个就涉及到儒家的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叫做义利之辨,也就是说价值的选择。

然后他认为仁也义也,还是有内在结构的。我这里引了一段,仁义礼智四个道德的范畴放在一块,是从孟子开始的,孔子那里是没有的。孔子是讲仁,讲礼,讲“智”“仁”“勇”三达德,他没有这么明确地把仁义礼智放在一块。孟子把仁义礼智内在的一种逻辑结构讲得很明白。在这里面,他认为仁义是根本的,大家知道中国的古代社会讲纲常、讲道德,最重要的就是忠和孝。为什么是忠和孝?这和中国社会的社会结构是有关系的,这个不多说。他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那么礼之实干什么的,是辅佐它的。智知斯二者弗去是也,认同它,去俯首它。礼,节文斯二者是也。“节”和“文”,“节”就是要有一定的限度。就是我们对父母的孝还要有一定的限度,不是无原则的孝,不是不讲道理的孝,这个道理就是礼。还要有“文”,还要有一定的形式,就是文。所以我认为孟子讲仁义为善,仁义是一个有内在逻辑的整体。

我们知道了善是什么,我们怎么去实现善?孟子从两个角度来讲,一个是内圣,一个是外王。儒家是非常讲究内圣外王的,但内圣外王第一次不是出现在儒家的思想里,是出现在《庄子·天下篇》里。但是这个思想又被大家广泛地接受。

为什么内圣外王?首先内圣,是人的一种修养,我们叫做修持,也有人叫做修为,都行。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有善,善是仁义。人就要实现人的本质,所以就要静心存性来完善人的人格。这里我引了四句话,分别从四个方面来讲。一个首先讲仁义礼智是我固有的,原来就有的。第二个就说,我要思诚,“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讲话有时候特别豪迈,他说万物皆备于我,很豪迈。就是说天下最大的善我本来就有,我很自豪。所以“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想到这点我就非常自豪,人作为人要有自豪感,要有自尊感,所以要思诚。后来在《中庸》里面讲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跟这个意思有点相近。这是第二点,讲要有一种感觉,要反身自诚。

第三点,具体的修持,具体的修养,必须要求则得之,舍得失之,就是这种东西只是一种可能,一种潜质,我们叫修养。你修养就得到了,你不修养就得不到。所以我善心丢了,它叫做放心,放是失的意思,放失。善心丢了是失心的意思。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者。这个学问之道我们可以理解为修身养性之道。就是说修身养性之道没有其他的问题,没有其他的含义,根本的就是求其放心。我的善心丢了我可以找回来,再丢了可以再找回来,但是过程长了就够呛了。所以在《孟子·告子篇》里,很多篇就反复来讲这个问题。

最后他说人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所以他把这个过程当做人的天,人的命。为什么当做人的天,天就是一种天律,就是人必须走的路。当做人的命,就是人的一种过程。命最初叫做受命,后来我们又叫做运命。什么叫命,“节遇之谓命”。人的一生能做成的事情比你想做成的事情要少,少得多。因为人是具有超越性的,但是超越性在现实中很多超越不了,所以人才有精神疾病,其他动物禽兽是没有精神疾病的,只有人有,就是因为在这里。他认为人要做的事情,“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你活得长,活得短,不要去多想,你修养身心等待天命,这就是你的命,所以叫立命。他说这叫正命,这个知其正命者的人要爱惜自己的生命。“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就是说知道命的人,一定不要把自己处在危险之中。比如说墙快倒了,你跑到墙底下被墙给砸死了,这是非命,死于非命。所以他认为求善就是人的命,就是人的正确道路。而求善的过程,内在的机制机理他讲得非常细致,这个我们可以通过读相关的篇章了解到这点,这是内圣。

所以内圣,就从可能的人到现实的人。可能的人和现实的人,君子、圣人和大人有不同的级别,当然最高的是圣人。就孟子来说,人还不能独善其身。虽然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人出去做官了就要兼善天下。就像我们说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是你没有出去做官,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你就独善其身。但是就孟子来说,你不仅仅独善其身,有机会你还一定要兼善天下。所谓兼善天下,你有了平台,有了话语权,有了权力,就要做好事,就要给老百姓做好事,就要把社会往前推进,我们叫外王。

我们有的人说孟子比较理想,确实比较理想,但是他也很现实。比如我们刚才读的好几篇就很现实,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都是非常有道理的,有理性的一些表述。我这里举了几条例子,他对社会对国家有一个非常理性的分析。人们说这是最早的国家说,什么叫国家、什么叫政治。他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就是说作为一个国家,它有几个要素,你这个国家首先要有土地。所以一个国家为什么对土地寸土必争,你没有土地没有办法,必须要有立锥之地。还要有人口,有人民。还要有政府,有政府的运作,叫政事,这三条。这三条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民。他说“得民者则得天下”。所以在当时的战国时期大家都想统一天下,秦齐楚燕赵魏韩七个国家都想统一天下,谁能统一,有很多的人提出很多的方案,孟子就认为得民心得天下,当然这个从战略角度,从长远来看是对的。怎么得民心,“得其心得民意”,你要得到老百姓的拥护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怎么得到?老百姓想要的东西你给他,老百姓不想要的东西别给他,老百姓想要的东西是什么,生活富足。所以就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叫爱民,叫不忍伤害百姓。他认为那些不顾老百姓死活的人,无异于禽兽杀害老百姓,是很残忍的。民有饥色,野有饿殍,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这是率领着禽兽来杀老百姓。这是对当时不顾老百姓死活的君主严厉的批评。也就是说要推恩。

所谓的推恩,就是要把你对自己亲人的爱,推而广之,去爱老百姓。由自己所想的,要想到老百姓,设身处地地来想。最后要落实到具体,不是空想。落实到经济,落实到实业,落实到产业,所以他说,仁政必自经界始。什么叫经界,就是田界,要重新丈量土地,分配老百姓的土地,把那些土地分配不平等,土地严重垄断集中的现象给它搞清楚。田界要分清楚,还要制民之产,这个“制”我理解为添置的置。就是要给老百姓产业,每一家给它一百亩土地,其中还有五亩房基地。在这五亩房基地上你可以盖房子,种自留地,还可以养鸡养猪养狗,种桑树等等,这是一个。再有一个要取民有制,有节制。对老百姓要取民有节制,收十分之一的地租,或者说收取劳役地租。这个当然是经济上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他说采取什么制度不重要,但重要的是让老百姓丰收的时候一年都吃得饱,欠收的时候不至于饿死。他说有了吃还不够,还要对老百姓进行教化,要办学。所以他说谨庠序之教,庠序是不同时代对学校的叫法。申之以孝悌之义,就是说讲明孝悌的道德,让老百姓个个都知道守道德,尊老爱幼,他说这样国家就治理好了。国家治理好了,老百姓就会来归顺你,这个天下你就可以统一了。所以他认为内圣和外王,是两条平行的道路。

孟子的这个思想对我们还是很有启发的。我认为有这样几点启发。第一是对人的本质的探索和人性的张扬。很早我们的哲学家就认为,万物之中人是最可贵的。为什么人是最可贵的,后来的哲学家认为人是天用最精细的东西塑造出来的。董仲舒就认为是用天地之间最秀的、最精细的气造出人的,所以人是最优秀的。孟子就从人和禽兽的区别这个角度,讲人贵于禽兽。人对自己的本质要有一个反省,有一个自认,这是一。

第二,孟子从人的心灵深处去探究人的善的根据。大家都知道孟子讲的恻隐之心,人见孺子将入于井,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这是很著名的一句话。他从人们习惯的,不是太在意的,一种自然的情感的体验,从那里面寻找到了人的仁义礼智的根据,它的源泉。我们后来说宋明是心性之学,是讲性,讲道的。我们说儒家有一个重要的思想领域就是心性之学,心性之学就是从孟子这里开起来的。

再有一个,无论孟子讲人的修养还是讲国家的治理,都是从人的本质,人的根本,从人的内心深处来思考。我认为他的这种思路是有道理的。我们讲很多很多道理,为什么大家不听,因为不深入人心,不是从个人内心中来讲的,反而有些道理是和我们内心中所想的不太协调。像孟子这样古代的哲学家,试图从人的内心,顺人性而讲道德,顺人性而讲国家的治理,我认为这也是给我们的一个启示。

[1]张奇伟.人皆可以为尧舜:评孟子理想人格思想的现实性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3):105-110.

[2]张奇伟.仁义礼智四位一体:论孟子伦理哲学思想[J].吉林大学学报2001(3):94-99.

[3]张奇伟.亚圣精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张奇伟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北京,100875。

Mencius'Theory of Goodness

Zhang Qiwei

Goodness is the main idea of Mencius thought.Mencius said the thing which was worth pursuing could be seem as goodness.This remark pointed out the nature of goodness.Where did goodness form?Human nature was good which said by Mencius originated from why human were human and the original of human.Mencius believed Renyi which was the internal composition of goodness.There were two ways to realize goodness,one was pushing kindheartedness to all of the people the other was persistent self-improvement.

Mencius.Goodness.Renyi.Pushing kindheartedness.Persistent self-improvement.

G256

2015-04-24编校:邹婉芬)

*本文根据作者在第六届南图阅读节《孟子》主题论坛上的发言录音整理而成。

猜你喜欢

仁义孟子老百姓
对老百姓好就是对党忠诚——践行正确人民观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久假不归
磨刀不误砍柴工
老百姓的微笑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