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与蓝:沸扬与沉淀
——蓝野与吴煜诗歌解析

2015-11-18李犁

海燕 2015年2期
关键词:诗境情怀诗人

□李犁

红与蓝:沸扬与沉淀
——蓝野与吴煜诗歌解析

□李犁

蓝野的诗歌让我想到一个网上流行词:擦电。原意是指两人有眼缘,只看一眼就有触电的感觉,不仅生情,而且电得晕眩。用在蓝野的诗歌里就是他只与生活擦下肩,情感便被点燃,这擦出的电凝固下来,就是一行行诗。像公共汽车上怀孕的母亲,自家院子里成熟的石榴树,一次简单的朱雀行,广告牌下翻滚的男女等等,都会在他的内心腾起大火。这就应了那句古人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说明蓝野的内心装满了干柴和弹药,与生活中人和事的邂逅,仅仅是火柴头在磷片上擦了一下,或者说是不小心扣动了扳机,于是这情感的烈火开始燃烧,并逐渐放大且成为一种图景,给灰暗的生活以灿烂的一击,也让寒风中的心有了温暖和沉醉。

所以蓝野的诗歌里照耀着一束阳光,这是一种能量,让他的这些文字热烈又明媚。于是那些庸常的、琐屑的、不规则甚至有点阴冷的事物都变得俏丽完整,且有了曲线美和暖洋洋的光辉。于是他发现了“怀孕的女人登上公共汽车/扶好车门里侧的立杆后/对着整个车厢,她很快地瞥了一眼/她那么得意/像怀了王子/她的骄傲和柔情交织的一眼/仿佛所有的人,都是她的孩子”。还有“亲水别墅的广告牌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翻滚/这是春天的北京//远处的人悄悄看着/不,不要惊扰了他们/因为这是春天/大地已经回暖”。显然这是属于春天的诗歌,有青草像火焰一样在萌发,在向上沸扬,一切都是那么鲜活又生机勃勃。这昂扬而善美的人生态度让蓝野的诗歌有了热度和力度,并对阴郁而萎靡的诗坛是一种补充和呼唤。

也正因如此,我们在蓝野的诗歌里看到一种情怀,一种掏出自己的心去体恤和温暖别人的情怀,一种对微小的美好倾注了全部的真情和爱意的情怀。所以蓝野写诗就是让情感燃烧,像一颗蜡烛牺牲自己的肉身而换来微弱的光芒一样。这让我们读他诗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这是对他总是为美好祈愿的珍重,珍重生活少一点颠簸,珍重回暖的大地不再有倒春寒。这份慎重和珍惜让蓝野的诗歌更加真诚和深情,而只有深情的诗歌才是最真实可靠的,诗歌的法则永远是情感、想象和爱。

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不佩服蓝野对诗歌的敏感,以及对语言的掌控力和即时性。这需要一种状态,一种长久的经常的对诗歌的痴迷性和灵敏度。灵敏和迅捷,这是

诗人天籁。当然更需要有一颗诗心,一双无邪的天真的清澈的眼睛。有了这一尘不染的诗心,蓝野们就能在铁板一块的生活中敲打出诗意来,哪怕游丝般地歘忽一现,也能被诗人逮住并凝固。所以我一直认为诗歌不是创造,而是发现,因为你看没看见,诗歌都在那里,并且只生不灭。蓝野的工作就是唤醒它,然后再用诗歌唤醒读者蒙蔽中的眼睛和心灵。

与蓝野诗歌的向上沸扬相比,吴煜诗歌的视角是向下并凝聚着,前者是春天的诗,后者是秋天的;前者是触景生情,重在抒情,后者是努力把情融入景物,让主体与客体合一。所以吴煜的诗歌像沉淀后的秋水,清澈又澄净,整个诗境更贴近《二十四诗品》中的“冲淡”。冲淡中有两句叫“饮之太和,独鹤与飞。”和“阅音修篁,美曰载归。”翻译过来就是“诗歌饱含着自然的气势,像伴随幽独的白鹤一起高飞。”后一句是诗歌“好像响动的翠竹,柔声呼唤你同归故里。”这是对冲淡品格的形象解释,用在吴煜的诗歌上,就是说他的诗歌像一幅水墨画,就是自然朴素,清澄淡远。这让吴煜的诗歌像一大块棉布,在清风中摇曳成沉静的心,贴在身上又无限的温暖。这是极致的素朴和真诚,还有实诚和低调。所以吴煜这些诗歌像甩干了水分的粮食或者是淬火的铁,不火星四溅也不纷纷扬扬,情感和诗境都是向内收缩着,像越攥越紧的拳头,结实而有分量。

所以读吴煜的诗歌,总是有一种清新扑面而来。就像平原深处的青草,鲜活蓬勃,还带着大自然的呼吸和芳香。这符合我一向提倡的真实朴素,简单透明的美学思想。优秀的诗歌真的就是一张洗去铅华的青春的脸,素而洁,真而水灵。这是极致的素朴和真诚, 譬如这首《秋月》:“站在村头看你/你是一盘石磨”,“站在田间看你、你是一颗饱满的谷粒” 而“站在小巷看你/你是老屋的门环,无论多深的夜晚/只要轻轻叩动/母亲/就会应声拉开门闩”。诗歌干净宁静,同时又亲切朴实,同时又暗示母亲就是家就是故乡,只有回到家灵魂才能彻底放松彻底解放,诗歌才能找到根。这是凝结在文学作品里巨大的乡愁,也是所有诗人心中的块垒和写作的胚胎,谁撬动了它,谁的诗歌就呈现出大感动和大美。

望秋与回家,让吴煜的诗歌饱满又寥廓,简单又自由,这就让他的诗歌有了洗练之美。洗练是方法,也是意境。具体说就是只有像在矿石中炼出黄金,如从铅块里提取白银那样去伪存真、去芜存精,诗歌才能抵达“空潭泻春,古镜照神“的境界。对于吴煜来说,洗练首先意味着对语言进行淘洗和锻打,精练和简练后,还要对细节和情节锤炼和搭建,当然还有最关键的是要有对万物要有细致入微的关怀,因为只有以虔爱谦恭的心去抚摸万物,才能映照出天地的辽阔,只有怀抱朴素并让诚朴浸满身心,才能参悟到诗歌的精髓和灵魂。前者是技术,后者是情怀,这内外功一起发力,诗境变得越来越薄,直到薄到只剩了一层霜,最后霜也化了,露出了皮肤,露出了心灵,露出了光亮和黎明,这就是诗歌最纯美的境界,即清澈和澄明。

这一切说明吴煜是一个不忘本的诗人,是一个有方向的诗人,心中有故乡,他的诗歌便有血液,有生命,有永不衰落的爱。

有趣的是,本期这两位诗人的作品一个沸扬,一个沉淀,一个是红色,像火焰或霞光,一个是靛青色,像秋水或霜;审美品格上一个是劲健,一个是冲淡;一个外显,一个内敛。但他们有一个共同内核,那就是真实和真诚,还有广博的爱。其本质还是情感,套用一位古人话说就是只有缘情体物,诗歌才能有大气象。这是他们的人格,更是他们写作的能量和走向。

责任编辑 李皓

猜你喜欢

诗境情怀诗人
佘景峰
诗境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晒娃还要看诗人
诗人猫
以学定教,让诗歌教学“得言、得意、得法”
诗人与花
“五老”情怀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