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飞翔的灵魂捕捉生活中的诗意
——读宁明诗集《态度》

2015-11-18徐日君娄宇菲

海燕 2015年8期
关键词:态度意象心灵

□徐日君 娄宇菲

用飞翔的灵魂捕捉生活中的诗意
——读宁明诗集《态度》

□徐日君 娄宇菲

在中国当代诗坛上,有这样一位独特的诗人,他就是辽宁著名诗人宁明。宁明,他是一位出色的飞行员,他的诗歌在蓝天白云中欣赏万物变化,在心灵飞翔中捕捉诗意,回味每一次的空中飞行,他用手中的笔续写情感的波动。他在诗歌中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他创作出了翱翔在苍穹中最有哲理意味的诗歌,因此被诗坛誉为“中国飞得最高的诗人。”宁明的诗集《态度》显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个性。

一、诗性中的智慧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诗歌以其独有的特质表达着诗人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诗歌的创作来自诗人的复杂的精神思维活动,诗性的价值在于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统一。在诗歌里,诗人的主观精神占主体地位,通过诗人的自我体验来接受外来的感性事物,并通过这些事物或意象来传递和表达作者内在的感情。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诗人在诗歌的构思和创作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段表达作家的主观思维活动,而这种思维活动有别于日常生活当中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艺术的思维和诗性的智慧的集中体现。

诗性中蕴含着丰富的理性智慧和精神价值,这些随着生活环境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在现实生活中,诗人把浅层次的感官能感受到的生活中的各种变化的形象进行思考,在当代的文学环境中以诗歌的形式展现深刻的精神价值。波德莱尔曾经说:“诗歌的本质不过是,也仅仅是人类对一种最高的美的向往,这种本质表现在热情之中,表现在对灵魂的占据之中,这种热情是完全独立于激情的,是一种心灵的迷醉,也是完全独立真实的,是理性的材料。”宁明在他的诗歌中渗透着对生活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是理性的、冷静的,这与他的职业生涯息息相关,作为一名成功的飞行员,在二十八年的飞行生涯中毫发无损。然而,飞行是一项高危险的职业,飞行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险情,期间许多驾驶员因为驾驶疏忽而机毁人亡,但是宁明却一次次化险为夷,这不只靠的是幸运,更多是来源于过硬过强的心理素质。同样,诗歌也是在他的每一次飞行中的心灵沉淀,用生命在思考生活的高度,展现生活的价值。例如《女擦鞋匠》:“我要好好看看,这个坐得很低的女人/用一双被鞋油蹭黑的手/怎样把一段蒙尘的路程,擦出/阳光一样的亮度”。 小诗主要描述了一个女擦鞋匠给顾客擦鞋的场景,诗人捕捉了这一生活细节,诗的结尾升华了诗歌的主题,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工作的人有很多,这是这些勤劳的平凡人把生活打造成阳光一样的高度,这些人是值得敬佩和尊重的。再如《堵车的早晨》:“现在,我被堵在路上/路被堵在脚下/止步不前的车轮,相互对视一下/以一贯圆滑的姿态,掩藏起/说给这个早晨的全部话语”。堵车的情景是现代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性现象,是国家进步的体现。在清晨,人们被堵在路上,车轮无法前进,只能以一种平常的姿态来慢慢等待,因为这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人们心中的烦闷和不满只能掩藏在心底。现代社会的进步,既给我们带来了生活的喜悦和方便,但情况都是有利有弊,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无奈和烦恼。在诗集中还有许多展现时代诗情和精神价值的诗歌,这些创作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在一定的时代里,社会生活的艰难进程中,诗人把握住了对象的精神化的诗情,把自己和时代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达到震撼心灵的效果,展现深刻的精神价值。

诗歌是热爱生活的证据,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忙碌于快节奏的生活,内心浮躁,很少像诗人这样静下心来思考周围的事物,然而,正是诗人这样对于对象由浅层次向深层次感悟的递进,才更好地诠释了诗性,展现了现代生活的深刻性。在诗集中,所有的诗歌都与现代生活中人们的为人处世态度这个题材相关,诗人将自己飞行的人生体验融入到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敏锐思考,也许这正是常年在高空飞行中形成的感知世界的习惯。诗人本身有自己的职业,诗歌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在他的诗中可以领略诗人的心态。飞行是诗人的本职职业,诗歌已成为他享受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诗歌中向读者彰显了诗人的心路历程。在《回一趟普兰店其实很难》:“普兰店不是我的故乡/但我却常说,自己也是普兰店人/说这话时周围一定都是诗人……望着身后刀口一样的长长叹息/和两岸摇摆不定的楼影/忽然感到,它们一会儿高大,一会儿矮小”。在《如果,真的去一趟普兰店》:“普兰店一直离我不远。就像一条鱼/总渴望与大海保持亲近的距离……支离破碎的那场青春短梦/直到天晴了,抻平褶皱的衣襟,离开普兰店/装作什么也不曾发生”。 这两首小诗都提到了承载诗人记忆的小城市普兰店,周遭的事物早已在脑海里形成了深刻的烙印,旧时的生活场景总是在不经意间浮现在眼前,那份美好的情感挥之不去,诗人深深地热爱这个城市,又害怕触景伤情,在思念中透露出生活中的感伤。字里行间透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对生活炽热的爱。在《夜泊江上》中:“今夜,我要做一个不思进取的人/把锚抛下,让胸口和江水一同起伏/不去赞美昼夜兼程、勇往直前/也不说,有人错过的那些动人风景”。 诗人夜晚停泊在江上,思绪万千,所以决定摒弃一切杂念,用跳动的心灵去感知大千世界,陶醉在大自然带给人们心灵上的蕴藉。透过诗歌,读者的眼前浮动的也许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歌咏者,诗人热爱自然,关注大千世界,热爱生活,给予读者至善至美的正确引导。

二、诗情中的禅趣

诗歌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禅趣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诗人以其对个人生命和心灵的关注,与对真实人生的追求充分表现了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使诗歌充满美感,产生了诗中有画的效果。古代诗人王维,以禅趣入诗歌,在大自然的衬托下追求的是内心安静、超凡脱俗的生活。自然的静谧,宇宙的浩瀚,抒发着内心的淡淡的情思,自然的神秘,宇宙的浩淼,展现着内心的人生哲理,心灵融化到世间万物,达到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就是王维追求的心灵中的禅趣。王维诗中有画的意境在众人眼前若隐若现、朦朦胧胧,在这样的氛围里可以使人压抑、束缚已久的心灵得以解脱和释放。禅趣的价值是让人们在纷扰的尘世中热爱生活,肯定自己,让不安的内心变得豁达、乐观、自信,淡泊名利,可以使人生活得更加安逸闲适。现代的社会生活充满了太多的喧哗与浮躁,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了顶端,但是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人们需要的是精神的放松,更加关注的是心境的自然淡泊、清静淡雅。所以,生活中需要禅趣,诗人也吸取了这一特点,他的诗歌紧紧跟随时代的脉搏,善于把禅趣与人生思考结合起来,突出现代诗歌的禅趣气息。在《风》中:“天气预报说,太平洋上有一种风/异常凶猛,喜欢绕着圈子走路/它能摧毁人们安宁的生活/还能摇身一变,成为另一种风/掀起更大的风浪”。 诗人对自然现象的体验和常人也许不同,作为有过几十年飞行经验的专业人士来说,风向、风力对飞行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展现了风这个现象,风的力量很强大,但是只能用心感受却无法用眼睛察觉到,风的性格像人一样是难以琢磨的,它经常会带给人意想不到的灾难,摧毁人们安宁的生活。诗人细致入微的思考带给人们深刻的启示,让人们懂得思考生活的意义。在《落日》中:“我看见落日在浪尖上弹跳了几下/才义无返顾地跳进大海/这团不熄的火焰,把半个天空/溅得通红。这样壮观的情景,我很熟悉/又深感陌生”。 这是诗人空中飞行时熟悉的景象,每天观察太阳东升西落,在夕阳西下的美景中体会时间的流逝,这是飞行员价值观、生活观、心灵的反映和认知,思考问题的角度、方式,都有别于常人,多于常人的是沉稳、冷静、严谨的思考,诗性中的文化内涵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召唤,有了一种将平凡的事物和内心真实融合在一起的理性思考。

宁明的诗集虽然是对人生态度的理性思考,但多选取的自然景物、风景名胜、植物等多种多样的意象,恰当处理了心灵与意象的关系,用蕴含着智睿与思维的笔描绘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将禅趣中的拈花微笑转化为诗歌中空明、幽深、脱俗的审美意境,展示生活的哲理。如《一枚落叶砸痛了秋天》:“一枚秋天的落叶,怎样攀上了/树梢的高度,又怎样与夏天谈情说爱/是否在花朵面前,还曾与伙伴们争风吃醋/在坠落中,身不由己的叶子/已来不及细想,过去那些恍惚的时光”。 诗歌的题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简单描绘了一幅秋叶飘落图,然后具体让读者欣赏落叶随风飘落的过程,诗歌中运用了联想的手法,给大家充足的想象空间,落叶曾经也辉煌地攀登在树梢上,也曾与夏天亲密接触,如今身不由己随风洒落,时光短暂,落叶不由自主地与大地亲吻,四季轮回,秋天在悄悄地走进。春去秋来,秋天也有自己的独特风采,落叶飘落带给大家无限思绪,在空中摇曳摆动也带给大家视觉的美感。宁明的诗歌大多以生活为视角,种种意象蕴藏在他飞翔的诗情中。诗人以飞翔的姿态在苍穹中滑出了最美的航线,那是他的真实情感,以独有的书写方式表达了生命中最强烈的珍爱。意象是展现诗情的重要因素,艾青在《诗论》中对意象进行了诗意地描绘:“意象:翻飞在花丛,在草间,在泥沙的浅黄的路上,在静寂而炎热的阳光中……它是蝴蝶——当它终于被捉住,而拍动翅膀之后,真实的形体与璀璨的颜色,伏贴在雪白的纸上。”现代诗歌意象丰富,意象不断的变换姿态,唯有读者专心朗读,才能领悟到诗情中的禅趣和美感。如表现植物意象的《一树繁花》中,亮晶晶的叶子,雪白的花瓣正在努力地迎接春天的到来,花开正艳,笑舞春风,这些意象象征美好的自然世界,又隐喻了在生活中探索前进的人,人愿意在繁花下思考与命运、爱情相关的问题。如表现动物意象的《一只鸟》中,小鸟终其一生只为在天空中划过那一条生动的轨迹,以此表明追求自由的决心。在这里,小鸟可以隐喻努力追求理想的有志之人,塑造自己的过程是疼痛的,实现目标的过程是痛苦的,但却无怨无悔。如表现景物意象的《青海湖》中,在波澜不惊的青海湖边,望着清澈透明的湖水,人的心境自然就会安静,而只有静如禅,才会使世俗的意念寂灭,才能不去羡慕大江大河,读懂青海湖那颗清澈的心,感受圣洁的味道,寻找内心的禅趣,体味自然的真谛。

三、诗思中的语言

没有诗意的生活是粗俗的生活,没有诗思的灵魂是呆滞的灵魂。然而,诗歌的作用就是将现实生活引向清新明丽的清晨,诗歌要在这浮躁的社会中向人们灌注崇高的动机、美好的情操和永恒的精神,诗歌要在人的心灵深处既激起风暴又与现实生活达成完美统一,诗歌是个人体验艺术化的高级体验,这一切价值的体验,都要通过对于系统的语言的传递作用来实现。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诗歌是一种独特的领域,为的是与日常语言不同,诗歌的表达方式比普通的语言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诗歌的情感思想是通过话语表现出来的,情感思想是实质,话语是外在形式,表现是用在外在形式的语言去翻译诗人内在的情感和思想。在《花开的声音》中“花开的时候,总是默不作声/只有花蕊心里明白,花瓣伸展时/撕裂般的阵痛和喜悦/就连守护花朵的叶子,都听不见/花开时的那份羞涩与激动/露珠打湿了花瓣的唇/我将耳朵悄悄伏近花朵的喇叭/倾听花开时的喃喃自语……所以,我才把这个天大的秘密/一直珍藏心里”。 这是一首抒情诗,整首诗语言凝练、简约、节奏韵律优美,感情饱满充沛,诗歌中充满了诗人的感性的联想,诗歌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情感的植物赋予人一样的动作和情感,花开的时候“默不作声”,用“撕裂”来修饰花瓣伸展时的阵痛和喜悦,花像人一样诉说着盛开的过程,悄悄地准备开放,默默地忍受舒展的苦痛,有血有肉,两个词语的运用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情景活泼亲近。花开了,花的表情是“羞涩”“激动”,这两个词语都是人的心理状态,诗人作为倾听者理解了花的“喃喃自语”,进行了语言的互动,诗人清楚了花的内心状态,所以很“默契”,达到了物我的和谐统一,最后把花的心声“珍藏”在心底。诗人在语言中寻找联想,刻意捕捉心灵绽放的语言,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世界,沉淀出安静、温柔的朦胧美。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艺术魅力的呈现,归根到底取决于激发和驾驭这种张力水平的高低。一首诗歌,总体上是多种情态语言有机统一的整体, 语言的运用在诗歌中不是静态的张力,词句之间相互吸引和排斥,处于相互密集或相互分离的状态中。诗歌中的张力语言的运用使诗歌不是静止的,而是静中有动,如满张的弓,虽然外表看起来是静止不动的,但是内部却蕴含着饱满的随时可以爆发的能量和力度,同样,诗歌中的语言张力使矛盾共存,处于平衡状态。在《在海边》中:“海滩比一幅油画更宁静/浪涌,藏匿了不歇的激情/沙滩上两行不露声色的脚印/被善解人意的海水,一遍遍掩藏/那些顺藤摸瓜的人,怎么也找不到/两个赤脚人的幸福心迹/浩瀚的大海,阻挡不住一条小溪的追踪/远水和近水,都解不了卵石的饥渴/一万里海水和一眼泉水,谁的诱惑更大/我不必诉说。海在说,溪也在说……”诗歌中诗人在海边看到的实际景象和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相辅相成,若隐若现,抽象的思考和具象的景色之间形成张力。诗歌中大海外在的“宁静”和已经藏匿的“激情”形成“二项对立”,“浩瀚的大海”和“一条小溪”,“远水”和“近水”,“一万里海水”和“一眼泉水”两个对立的“情感态度类型”和语义的“矛盾”呈现出足够的张力。大海时而汹涌,时而平静,这是自然的规律,大海和小溪都各自拥有自己的追求,它们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梦想,憧憬着自己的未来。

诗歌对语言的要求很敏感,入耳的语言在读者的心灵中震荡着,音节的组合绽现出绚丽的色彩。语言的婉转,在灵魂与声音边上闪烁,仿佛要变成生命的活物。这种歌唱状态的开始,这种表达性发明的内心的春天,是优美动人的,犹如乐队在演奏之前,在万乐齐喧之前,在其接受指挥棒的指挥之前的短瞬间那种试乐的吱吱营营,但只有当它奏出了生机勃勃、姿态万千的音乐……才形成一派整体的音乐观。音乐是一种诗歌语言的审美特征,诗歌的可读性要求语言包含音乐美。在《两滴雨》中:“两滴雨,心照不宣地坠落/它们不关心自己从哪里来/却很清楚向哪里去/雨滴与雨滴相爱的过程/就是一场,心甘情愿坠落的过程……”两滴雨的飘落过程,烘托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这是符合音乐的和声所要求的圆满、协和的特征。诗歌自身要传达温馨的情感,有了音乐性的语言的辅佐,使诗歌传达的美感更加有力、完美。通过雨滴意象的组织再现诗人的情绪体验轨迹,在语句的停顿中,描绘了两滴雨不忍割舍的画面,诗人把情感概念组织成感情潮动的非偶然性的认识的音乐化内在情感旋律把握加以表现。诗歌的语言把情绪演绎成一种旋律的螺旋发展,感情容量逐渐延伸,这是诗歌内在音乐性的体现。诗集中的大量短诗都是以物做象征,主要运用处理情感的节奏和旋律来体现语言的美感。

宁明,作为一名空军飞行员,俯瞰祖国大好山河,曾用钢铁翅膀在蓝天上书写男人的责任与梦想,如今却用剔透的心灵捕捉生活中的事物,认真观察周围生活的细节,仔细倾听真正的情感呼唤。在诗集《态度》中,整体展现了诗人对待人生和社会生活的态度,诗人把自己的价值观融入到诗句中,把深邃的思想融入到诗句中,诠释了诗人飞翔的灵魂中蕴含的智慧。在表达诗人自己的态度过程中,也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内涵深刻的画面,在不同的意象组成的意境中,透过表面的浮尘,更多的是蕴含哲理的思考,人应该学会潇洒、安逸的感悟、享受生活,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在诗人简短的蕴含哲理、张力和音乐感的语言中,读者能够倾听到诗人内心的呼唤,用自己的飞行体验后的态度来捕捉生活的诗意,在充满喧哗与浮躁的生活中带给人们一份温馨和平静。

责任编辑 曲圣文

猜你喜欢

态度意象心灵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唤醒心灵
态度决定一切
“玉人”意象蠡测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