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具的力量

2015-11-18龙一

海燕 2015年8期
关键词:升官大富翁云和县

□龙一

本人今年54周岁,带着折纸去旅行,机场酒店之中,读书观景之外,动手折几件马牛羊、鸡犬雀,不禁老怀大乐。这次出行我选择了中国木制玩具制造中心,浙江省云和县的几家著名木制玩具企业,公务算是深入生活,私心却是借机考察中国传统玩具,好让我在折纸之后,带着玩具去旅行。

考察玩具和写作这篇短文,缘起于我与当代中国青年的接触,以及对中华民族未来“智识”水平的担忧。近二十年来我发现,许多年轻人的联想能力和想象力已经深刻地被机械重复和浅薄媚俗的流行文化禁锢住了,于是,当需要他们在多重知识之间建立起新的联系,启发创造力的时候,产生的结果往往是机械的拼凑,或是以流行文化为元素的“伪创新”。当然,更恶劣的则是对他人成果拙劣的“照搬”与“抄袭”。一个民族,如果在连续两代人中间出现创造力严重下降的状况,该民族危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原因之一应该是这些孩子在童年和少年时代缺少正确的玩具和游戏。

我从不认为芭比娃娃、变形金刚和电子游戏是坏玩具,我也赞同“乐高积木”和“大富翁棋类”是很好的玩具,然而,即使是在经济和文化已经全球化的今天,我仍然坚信,中国传统玩具对中国孩子有着极为特殊的重要性。

考察中我与云和县的木制玩具厂负责人交流,他说:像七巧板、九连环、鲁班锁、华容道等中国传统益智玩具,他们特地选用最好的木材与工艺,而且定价便宜,销量也不错。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这些玩具进入家庭之后,好像使用率极低。以我近年来的考察,如今的年轻父母多是经历了严酷应试教育的独生子女,他们从来也没有机会玩这类玩具。他们自己不会使用,也就无法对这类玩具的益处有所体会,自然没有意愿引导子女。为此,云和县的有识之士讲:我们绝不是只想为国外玩具品牌代工,生产昂贵的偶像玩具,借以赚取利润,我们当然想为中国孩子多做些事;外国人把中国传统玩具拿回去,改造后风行世界上百年,我们自己却放弃了,痛心哪!

中国的传统玩具当真很重要吗?我们不妨选几种聊一聊。

最简单的动手类中国玩具,其目的是锻炼儿童心手合一。七巧板和积木我童年时曾玩过,两次都是因为患病,母亲从极为困窘的生活费中挤出一点钱,买来安慰我。我的七巧板只是七块颜色各异的塑料片,价格七分钱。我的积木只有十几块,价格不超过两角钱,装在一个硬纸方盒中,盒上印着彩色示例图。这两件玩具伴我度过了四岁和五岁这两年,对我的“智识”有多少帮助很难讲,但我认为,至少在“搭配”和“变化”这两个至关重要的思维方式上,让我于玩乐之中有了最初的实践和由此带来的成就感。

我小时候见过九连环,细铁丝编制,农民售卖,五分钱一只。小伙伴举在手中不肯与我分享,以至于今天我会畏惧这件玩具。现在我手边放着一只经过改造的八角球鲁班锁,并不比原始的六根柱状木块难,但更美观,放在书桌上是极好的案头清供,劳累时我便拆开来把玩一番。这是云和县木制玩具厂的低端产品,材料采用进口榉木,无毒处理,手感如丝绸般滑润。虽然只有六块小木块,但要将它重新装配完好,需要的却是超越常规的空间思维。对于九连环、鲁班锁这类窍门一点就透,却需要超常规空间思维的玩具,我曾亲耳听到有些高明的成年人评价甚低,认为一旦会玩,即无价值。我这是第一次亲手摆弄鲁班锁,然而,如果我在童年或少年时代接触过这类玩具,我于心手合一的玩乐当中,对空间的理解就会有一次微小的飞跃。即使这次飞跃对我的人生没有产生庸俗的“商业价值”,但我对空间的认识毕竟会与今日有些细微的不同。既然全球化使各大洲、各国、各地都在批量培育同质化、近似化的“智能时代”青年,那么我们该如何鼓励自己的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其实,人生也好,成就也罢,都是由这些细微的“搭配”“变化”“超越”“顿悟”而来,因为它是“智识”的发端。轻视微小者,不宜妄想重大。

再谈两种多人参与的“棋类玩具”,一种是中国的“升官图”,另一种是西方的“大富翁”,这是两种曾经遭到严厉批判的玩具,被定性为丑陋的封建官僚主义和贪婪的资本主义产物。我参与过“大富翁”游戏,玩不好,因为我对商业规则一窍不通。这个游戏是现实商业投资规则的简化版本,涉及地产、投资、银行抵押贷款、利息、破产等等。当然,游戏的结果是由投资获利最多的一方取胜。这种玩具是1935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开始风行的,是资本社会的产物,也是西方社会几十年来经久不衰的家庭益智类游戏。我从来也不认为这种游戏有害,因为它教会少年儿童的是他们所处社会的基本规则,如投资、风险、增值、破产、惩罚等等。随着游戏的深入,参与者既能体会到投资增值的快乐,并从中掌握资产获得的正常途径,同时,也必然能够体会到投资失败或违法所带来的深刻教训。“守法赢利”应该是这种棋类游戏对少年儿童的基本教益,这是资本社会的“常识”。对于涉及社会规则的常识,我们绝不能一边虚伪地批判,却一边无所不用其极地放诞施行。这款游戏现在有网络电子版,但我不赞成少年儿童去玩,因为,桌面棋类游戏还有另外一部分至关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被电子游戏隔绝掉的人与人的交流。不论哪种棋类游戏,尤其是这种多人参与的“争先游戏”,解释规则、遵守规则、相互对抗、相互妥协等等,都是今天独自在家的少年儿童最为奢侈的享乐,也是他们最为需要的人生基本训练。从未在游戏中与人竞争的儿童,长大后如何参与生存竞争?不会在游戏中妥协的儿童,长大后又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

再说“升官图”。我时常怀疑美国人发明“大富翁”时借鉴了中国的“升官图”,因为两者的游戏形式和规则有许多近似之处。据传说,“升官图”发明于唐代,也有人说是明代倪元璐所创,这一点史无定论,但“升官图”中的官制,确实是清承明制的官员体系。这种棋类是一张桌面大小的纸质棋盘,上边印着从最低级白丁至最高级太师的三圈行棋路径,它的高明与复杂之处在于与当时的官员升迁、贬黜和考绩体制高度重合。游戏的规则并不复杂,高级些的用骰子掷点数,简单些的便使用一只方形陀螺,每一掷有四种可能的结果,即“德才功庄”,“庄”即“赃”。我一直认为,“升官图”是极具批判现实主义文化意味的游戏,举个简单例子,每个游戏参与者的第一掷至关重要,因为这一掷决定了你的“出身”,从“白丁”至“状元”共十五种出身,然后才能当官或本官兼差,掷“德才”晋升,掷“功”维持原职,掷出“赃”来自然要受处罚,其中所涉内容,几乎是社会生活真实的复制。因为这种游戏所涉及的许多概念和词汇今天已经是“死亡语言”,当代人很难理解,具体内容无须多谈。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游戏与“大富翁”一样,所传达的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常识”,而于游戏之中掌握常识,是玩具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这类学习常识的游戏,结合《增广贤文》等警句式传达人情事理的读物,以及成年人口头上惯常使用的各种俗语,便构成了中国民间对少年儿童的社会性教育。如今,我们的社会性教育在学校被应试教育替代了,年轻人对社会的了解,既缺少常识性的真实,又没有各种各样警句式言语让他们记住和表达,于是,当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并参与社会生活的时候便无所依托,受到蛊惑和恶意引导的可能性便增加了。

我原本还想谈谈青少年学习下棋的事,从最简单的石子棋、斗兽棋,到最高级的象棋和围棋,现在的孩子们绝大多数都不会下棋,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因为文章篇幅的原因,这次不谈了。其实,下棋和其他游戏一样,启迪的是“智识”,即智慧与见识。既然事实证明我们的应试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那么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的少年儿童在游戏中尝试多种多样的规则与思维方式,并让他们在游戏中充分体验取胜与挫败的感觉,增强心理素质强度,并于多种情景中学习与人交流、交往,这或许是中国未来一代青年开阔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综合教养水平最便捷的途径。

猜你喜欢

升官大富翁云和县
基于文旅融合的“图书馆+民宿”实践与建议——以云和县“漫享书屋”为例
左升官儆曳⒉
“左升官,右发财”
大富翁小乌龟
谁说
我是大富翁
云和县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思考
大富翁终于露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