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坎文章湾“簕古龙”

2015-11-17林保虔

源流 2015年10期
关键词:龙身天后宫竹篾

林保虔

久闻赤坎区文章湾村天后宫巷深神灵且“簕古龙”舞美之名气,乘岁末到湛江办事空档,专程赶赴拜谒。

位于湛江闹市中的文章湾天后宫,在一条蜿蜒幽静的小巷里。“宋代以来,我们粤西沿海港口发达,海上捕捞、岸上贸易,求托妈祖圣灵……”宫中潮汕籍老者热情介绍着。文章湾天后宫始建于清朝康熙年,于1999年重建。“湄祖分灵遥湛土,文母香火继莆田”,宫庙琉璃红瓦盖罩,双鹤独企飞檐,石狮龙柱擎天立地,殿堂两侧数十尊独运匠心的众神佛雕像,惟妙惟肖,庄严典雅,案阁安列6个造型各异香炉,香火旺盛。

在宫短暂逗留,只见年轻年长信众一一相继走进天后宫,驻足朝拜。一位中年人引以为豪地说,文章湾天后宫妈祖很灵验,若是年例敬祭的时候到来,看看世上绝无仅有的“簕古龙”,那才过瘾呢!

据悉,赤坎文章湾村是簕古龙发源地,村民崇尚敬祭妈祖。始于清朝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的文章湾村簕古龙祖传舞龙艺术现属省级“非遗”,取自茅山道教“簕古可避邪”的记载,以新鲜果植物为主材制作成簕古龙,特定农历正月十九日年例敬祭天后圣母众神活动时表演。

簕古龙长约25米,龙头彩扎用竹篾加横杆,内外稻草包裹绑实扎成龙头外型,糊上纱纸使其光滑,铺上细嫩的鲜勒古叶片贴龙身果嵌成龙牙,用菠萝皮铺成龙鳞、龙额,菠萝叶作龙眉毛,橙子作龙眼,柚子皮作龙鼻,剑麻片作龙舌,榕树气根作龙须;龙节用竹篾织成两头封口的猪笼形状,中间用竹竿作龙把,共8节高约1.6米。龙身则是手工针线把4000多片鲜簕古叶片相隔缝在长幅绿色布条。龙尾用铁线扎成框架尾鳍,再覆盖簕古叶片。其工艺精致造型美观,是独具特色的驱邪吉祥的生态龙,被广大群众誉为取之于天然的“植物龙”,龙系列艺术的珍品。

融民间工艺与舞蹈于一体的簕古龙舞,由龙珠龙头龙尾各1人、龙身7人组成,起舞时由“龙珠”引带。舞者唐装彩服粗犷勇猛,沿着村巷巡舞,一展龙的刚劲,驱邪镇魔禳灾祓难,祈求人宅吉祥物阜年丰。巡舞结束时,龙身上的簕古叶,每家每户派发一片放在家中作辟邪物,保佑平安。

是的,很是期待一睹簕古龙“芳容”,假以时日当会亲眼观摩“簕古龙”或腾跃,或滚动,或盘起,那栩栩如生的飞龙在天际美舞。

猜你喜欢

龙身天后宫竹篾
NaOH碱处理浓度对毛竹篾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龙身蛇形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
老手艺人能用竹篾编二维码
竹篾簸箕上的花菇
龙岩市社前村天后宫山门舞楼及舞台题记考述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社前村天后宫山门舞楼
龙 王
天津天后宫的保护和发展
天后宫
清代古典家具龙纹饰绘的什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