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归来
2015-11-17
9月3日,来自华南游击队东江纵队的抗战老兵代表杨智明、黄伟、卢毅、谭尧以及抗战支前模范吴当鸿、何秀英等,应邀参加了举世瞩目的阅兵仪式。 9月16日上午,载誉归来的部分老兵代表来到省老干活动中心,和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的理事们一起分享了他们参加大阅兵的喜悦。
杨智明
生于1925年6月,广东惠阳人。1942年参加广东抗日游击队惠阳大队,被安排到司令部的警卫排。1943年,到东江纵队干校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调入东江纵队机要科,1964年,中央军委授杨智明上校军衔。
这次阅兵,人数多,规模大,时间长,效果好,影响大,前所未有。能参加阅兵,这是最高的荣誉,说明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我们这些在战争年代做过贡献的老战士。这次阅兵政治意义很重大,一方面使国人牢记历史,牢记先烈,牢记人民的功劳,另一方面,也充分显示了我们的国威,只有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并有技术过硬的军队,才能保证和平建设国家。
1942年年底,日军集结了一些小炮艇在大亚湾演练,游击队得到消息后,埋伏在海边山头向日军射击,日军随即还击。刚参军不久的杨智明将仇恨的子弹尽情向日军射去,由于经验匮乏,一时激动竟然端着枪站起来射击,旁边的班长急得大吼:“快趴下!”杨智明这才意识到危险,赶紧趴下,心中对班长充满了感激。
卢 毅
1927年11月出生,广东惠阳人。1944年6月入伍,1945年1月入党,1985年11月离休,广东惠阳人,历任电台报务员、电台台长、总参某研究所所长、总参通信部正师职研究员等职,参加过解放广东战役。1955年被授予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能参加北京抗战胜利大阅兵感到荣幸!非常自豪!这次阅兵,党和国家对我们华南游击队在抗战中所做的贡献给予很高的评价,我们感到无上的光荣。当抗战老兵车队经过天安门时心情特别激动,我向天安门城楼敬了军礼。我代表的不仅仅是我个人,而是所有的战友们来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的!作为一名抗战幸存者和阅兵参与者、亲历者,我们也有责任教育后代不要忘记抗战历史,要缅怀先烈,发扬抗战精神,将东江纵队的革命传统精神代代相传。
1941年,日军大肆轰炸惠阳,惠阳崇雅中学两名同学不幸被炸死,由于一墙之隔,卢毅幸免于难。1942年,卢毅帮助东江纵队惠阳大队部搜查国民党驻地武装的情报,后国民党军队围剿东江纵队,由于掌握了情报,国民党部队遭到了伏击。1944年4月,国民党查到卢毅为东江纵队传情送信,派人逮捕卢毅,卢毅冒雨投奔东江纵队大队部。由于文化程度较高,大队领导派卢毅参加第二期电台报务训练班,学习内容以报务为主、机务为辅。训练班条件艰苦,设备简陋,并两度遭到国民党匪军的偷袭。第一次是10月,训练班张础主任在撤退途中摔成重伤。第二次是12月的一个晚上,匪军兵力规模较大,训练班安全撤退到大鹏半岛南端的西涌口,港九大队陆风副大队长率队借助渔轮将训练班送到盐田。海上风高浪急,渔轮随浪颠簸,不少学员呕吐不止。训练班住在百姓的祠堂里,以草为席,通铺睡觉,地方潮湿,蚊咬难寐。学员们以苦为乐,以板凳和门板做课桌,搬来砖头做凳子,用蜂鸣器和振荡器作耳机来收听和练习收发报,电键也仅有一个,从未接触过的莫尔斯电码和专业术语更让学员们绞尽脑汁。在短短的五个月里,卢毅学会了电台的收发报技能,收报每分钟达120个字,发报每分钟100个字。
毕业后,卢毅先分配到东江纵队新闻文件台,后调到司令部第二联络台,在这条无形战线上艰苦奋战。
谭 尧
1930年出生,广东新会人。14岁参加东江纵队,加入港九大队大华队“小鬼班”,主要从事侦察工作。1946年随军北撤山东,参加过南麻、豫东、济南、淮海战役。负过伤,多次立功。1950年在军校学习期间荣立一等功。毕业后调海军南海舰队,历任参谋、科长、处长、副师职研究员。1985年离休。曾被军委授予独立功勋章。
我今年80多岁了,能作为抗战老兵代表接受检阅,这是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我感到无上光荣。这光荣属于大家,属于参加抗战的所有战友们,特别是那些在战场上牺牲了的烈士和已经逝去的前辈们,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我们能有今天,不能忘记他们。阅兵仪式上,当老兵车队经过天安门城楼时,观礼席上掌声如雷。我想站起来,但是站不起来,只好流着眼泪,向大家挥手致意。这也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1945年1月27日,日军飞机因故障降落桥头,陆军少将安田利喜雄等八人拒绝投降被全部击毙,日军不甘心失败,进行报复。军情紧急,支队长卢伟如召唤传令兵,我立刻答到。支队长口述:‘命令三中队高勇乘夜撤出石排,向西攻击前进,在茶山与苏平部会合,袭击石龙再打个回马枪夺回石排。我重复命令后行个军礼转身就跑。去石排20里地,行至距离石排3里地的地方,见日本鬼子在扎营,伪军设卡盘查行人。我借了一头牛,牛边走边吃草,我边走边观察。三中队驻守的村子前面有个鱼塘,村头有座三层高的碉楼,易守难攻。临近半夜,三中队突然向西突击,日军防备不及,三中队有一班在碉楼居高临下,用火力压制日军,掩护大部队向西行进。但枪响之后,周边的日本鬼子冲了过来,坚守碉楼的一个班被堵住了,11名战士战斗到最后一刻,全部壮烈牺牲。”
黄 伟
1926年10月出生,广东深圳人。1941年4月,加入东江纵队参加革命,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南平军分区司令员、原92师师长、原29军副参谋长等职务。曾荣立三等功3次,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抗战结束后又参加了临沂保卫战、鲁西南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广东战役、抗美援朝、8.23炮击金门、崇武海战、援越抗美等战役战斗。
黄伟老人一生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战斗数十次,要问他印象最深刻最难忘的是哪一次,老人说,记忆犹新的有两次战斗。一次是1942年5月4日,日军一个运输中队100多人从横岗到坪山乡碧岭村抢粮。抢粮返回途中,经过铜锣径时,东江纵队惠阳大队伏击并全歼了敌军,为当地百姓抢回了粮食,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第二次是1943年6月,日伪共900左右兵力向东江纵队根据地宝安县阳台山地区扫荡,当时的东江纵队惠阳大队和宝安大队联合起来(共计1000多人),对敌进行反扫荡,从5日至10日,击溃敌军数次进犯,共击毙击伤敌军100余人,缴获步枪78支。
吴当鸿
1925年11月出生,广东省中山县(今珠海市)翠微村。1932年淞沪会战,吴家偌大家业尽成焦土,父亲抑郁成疾撒手人寰。1942年,姐姐吴清回家乡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并在自己家中建立起我党领导下的翠微交通联络站。1944年参加抗日义勇大队,后担任“白马队”小队长,此后参加过大小战斗30多场。
1944年7月,日本出动上千兵力,对义勇大队所在的五桂山抗日根据地发起“四路围攻”扫荡,吴当鸿第一次随部队迎敌作战,但表现得十分英勇。此战歼敌百余人,取得反扫荡胜利。同年12月,他再一次随中山义勇大队所属的白马队围歼驻前山镇守敌。此战全歼敌寇后,缴获大批枪支弹药。仅吴当鸿一个人就缴获了3杆“三八式”步枪。
不想,日军一个中队尾随着胜利的白马队到达驻地,翌日拂晓对白马山发起突然袭击。战斗中,白马队正副队长和6名战士英勇牺牲。凭借着对地势的熟悉,吴当鸿带领着游击队员展开巷战,最终成功突围。
1945年5月,为清剿五桂山抗日根据地,日寇动用几千兵力发动了著名的“五·九”大扫荡,吴当鸿所在的马城队与其他队伍分头突围成功,粉碎了敌人的阴谋。突围后的一天夜里,吴当鸿率领6名战士到东坑附近的南溪村民主政权布置工作,忽然听到附近枪声大作,吴当鸿连忙组织大家分头冲出,自己则迅速跳窗而出,行至街上见数米外一队敌军持枪而来,借着夜色吴当鸿飞身闪入小巷,疾步奔至村外。由于撤退及时,大家幸免于难。
何秀英
1920年1月出生,广东南雄人,1937年3月,不满17岁的何秀英进入南雄县委工作,当通讯员并参加了宣传队,和同事们以开樟油厂作掩护,秘密搞地下工作,护送信函,负责掩护安置共产党员及其家人。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她累计掩护、运送了共产党员近百人。
在那个特殊年代,何秀英还护送过毛泽东妻子贺子珍的胞妹贺怡,即毛泽东三弟毛泽覃之妻。
“那时地下交通站的人找到我,叫我去抱一个婴儿”,何秀英说,后来她被带到她外婆家即老家白木村的一口井附近,见到有部队的人守着,然后有人把女婴交给了她。
“当时我没看到她的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她是谁。”何秀英按照命令把这个女婴抱给了白木村的一户老实本分的可靠人家收养,并将贺怡护送到南雄城郊外,使其平安归队,顺利到达延安。
直到1949年解放后,贺怡才在何秀英的带领下,来到白木村,找回了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