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文插图 拓展阅读途径
2015-11-17宗华
宗华
所谓课文插图,就是指语文教材中根据课文主要内容而绘制或者拍摄的图片。课文插图是构成语文教材的重要元素,如果把课文中的文字看成是第一语言,那么,插图就是构成课文的第二语言。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课文都配有插图,这些课文插图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对课文插图视若无睹,在教学中很少用到,这无疑是对教材资源的一种浪费。课文中的文字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纯文字的阅读过程中,阅读途径是比较单一的,而插图则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抽象的文字在形象化插图的辅助下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与感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的阅读感知更深刻,阅读对话更深入,阅读想象更丰富,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拓展他们文本阅读的途径。
一、课文插图——让阅读感知更深刻
阅读感知是阅读者进入文本阅读的第一条途径。所谓阅读感知,就是指阅读者跟阅读内容之间的直观感知程度。对于阅读感知强的阅读内容,阅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容易进行理解与把握,而对于阅读感知弱的阅读内容,阅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则不容易理解与把握。课文插图是对课文内容进行形象化呈现的一种有效方式,枯燥的文字在插图的辅助下更容易被学生感知到。因此,要善于借助课文插图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
(一)以图引文,感知课文意境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虽然篇幅不长,却能够通过简短的文字呈现出丰富的意境。初中生的阅读积累还不是很丰富,因此,如果直接以文字的形式让他们进行阅读,就会造成他们阅读感知的肤浅化。此时,如果先以课文插图切入,再引入文本阅读内容,就能够使他们很快感知文本内容所蕴含的意境。
例如,在《端午日》(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一文中,作者通过简短的篇幅描绘出了端午节赛龙舟的壮观场面和当时热闹的气氛。对于这一课的教学,如果直接让初中生对文本进行阅读,他们是不能够深刻地感知到沈从文在这篇文章中所表现出的湘西的风土人情之美的。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学生在观察插图的过程中自然能够感受到赛龙舟的热闹气氛,然后笔者趁机提问:“从课文插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赛龙舟的气氛是十分热闹的。那么,在课文中,作者是通过哪一些词句进行描写的呢?”学生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自然能够根据课文插图找到课文中与之相对应的词语,他们的头脑中也会形成当时赛龙舟的热闹场面,从而对湘西的质朴民风有直观化的感受。可见,以课文插图引出文本内容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直观化感知。
(二)以图“近”文,拉近阅读距离
所谓以图“近”文,就是指利用插图来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阅读距离。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离初中生的生活比较远,这样,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就会不丰富。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的形象直观性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阅读距离。
例如,《蓝蓝的威尼斯》(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这篇课文的第二部分对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进行了描写,呈现了威尼斯水晶宫般的人间奇景。但是,初中生一般都没有去过威尼斯,因此,对于课文中的文字描述并不能够进行有效感知。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课文插图,并且加上一些文字简介。这样,他们在观看插图简介的过程中很快地沉浸在了威尼斯的美景中,对课文中所描写的威尼斯水城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就会有很强的感知,从而为高效的文本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文插图——让阅读对话更深入
阅读对话是学生进行文本阅读的重要途径之一。所谓阅读对话,就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语言进行对话交流的过程。静态的文字描述不论多么生动,对于阅读者来说还是抽象的。因此,要善于借助课文插图来推进初中生对文本语言的深入对话。
(一)借助课文插图,促进阅读理解
在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对文本内容的正确理解是十分重要的。初中生对于课文中的一些内容往往存在理解盲区,针对学生的理解盲区,如果教师一味地讲解,效果是很低下的,而借助课文插图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苏州园林》(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这篇课文中,初中生对课文中描写苏州园林长廊以及花墙时的“隔而未隔,界而未界”这一句的理解是不容易的。而这篇课文中的插图则把苏州园林的意境表现得十分到位,令人赏心悦目。笔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对课文插图进行从主到次的观察,然后再让他们对课文中的描写顺序进行对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隔而未隔,界而未界”这句话的理解就能十分到位。
(二)借助课文插图,拓展阅读视野
阅读视野是阅读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阅读视野广阔就能够有效地进行高品质的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拓展初中生的阅读视野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中,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链接课文插图,使单一文字呈现多元化的效果,从而有效地拓展初中生的阅读视野。
例如,《宇宙里有些什么》(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是一篇科技类的说明文,对其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初中生往往是不甚理解的。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对“恒星”“行星”“亮星云”“暗星云”等科技专业术语有直观化的感知,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在课文插图的辅助下了解关于宇宙的科技信息,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三、课文插图——让阅读想象更丰富
阅读想象是对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的重要途径。初中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基于静态的文字想象出生动的画面与场景不是很容易。课文插图虽然是静止的,却是点燃学生文本想象的有效触发器。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借助课文插图引发学生丰富的阅读想象。
例如,《孔乙己》(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这篇课文中配了丰子恺先生创作的七幅插图,这七幅插图分别呈现了课文所描写的重要场景。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在有序观察插图的过程中走进小说的语言世界,特别是对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插图,笔者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孔乙己这一次来店里喝酒和以往有什么不同?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他性格中的什么劣根性?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借助插图进行阅读想象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小说主题,更准确地把握孔乙己这一科举制度下的牺牲品的典型形象。
总之,课文插图是重要的教材资源,我们要充分认识课文插图的价值功能,要善于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的阅读感知更深刻,阅读对话更深入,阅读想象更丰富,从而有效拓展他们的课文阅读途径。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张家港合兴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