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堂实录

2015-11-17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辛德勒罗森塔尔奥斯维辛

学生: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高一(1)班

执教:熊芳芳

课堂实录:

师:今天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本单元是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一共四篇课文。我打算只讲前面两篇短新闻,后面两篇报告文学一带而过。知道为什么吗?

生(齐):后面两篇太长了。

师:不是太长了。(稍作停顿)是又臭又长。

(生笑,且面露惊诧)

师:我们只学经典。前面两篇短新闻可谓新闻作品中的精品。所以,要好好欣赏。先看作者:(点击PPT)

罗森塔尔,美国《纽约时报》记者。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获普利策新闻奖,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

今天早读你们读过这篇新闻了,能否告诉我,你觉得,它凭什么获奖?(点击PPT)

凭什么获奖?

在讲《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时候,我们说过,新闻有三个主要特征,还记得是哪三个?

生:真实性、时效性、可读性。

师:非常好。我们首先看真实性。这篇新闻真实吗?

生:真实。

师:这种真实,足够具体吗?足够彻底吗?对于奥斯维辛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真相,它有足够具体和足够彻底的呈现吗?

生:没有。

师:对,作者对那些残酷的真相点到即止,甚至刻意回避。显然,真实性不是它的优势。那么,时效性呢?够不够及时?

生:不及时。隔了十多年了。之前已经有过许多报道。

师:对,关于奥斯维辛,所有该知道的,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在千百篇相关的新闻报道之后,就连作者自己都说“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所以,显然,时效性也不是它的优势。那么,它到底凭什么获奖?

生:可读性。

师:为什么说它有可读性?

生:语言。

师:不只是语言。一篇文章的可读性不会仅仅体现在语言方面。除了语言之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和欣赏它的哪些方面呢?

生1:角度。

生2:细节。

生3:结构。

生4:手法。

师:除了这些以外,最重要的是,这篇文章所传递出来的……?

生(齐):思想和情感。

师:好,我将它合并为“情思”。(板书:语言、角度、细节、结构、手法、情思)那么,现在就请大家从这些方面去发现和欣赏——这篇新闻为什么有可读性。

生1:我觉得开头的景物描写很好,眼前的景象跟历史的记忆形成鲜明的对比,温馨的氛围反衬了曾经的悲惨,感觉到一种淡淡的凄凉。

师:非常好,历史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板书:对比、反差),历史本是沉重压抑的黑白,现实却是阳光明媚,绿草如茵,还有孩子们在追逐游戏。这曾是一个负载了深重罪恶的人间地狱,它怎么可以转眼变得如此阳光明媚?它应该是一个永远让人忏悔的地方,怎么可以转瞬就变得快乐温馨?这是作者内心深处的感触,情绪充沛的文字将读者也带入情境。用这样明媚的景象来表达悲伤情绪的手法,在古诗词中也经常运用,叫什么?

生(齐):以乐景写哀情。

师:非常好,继续找。(板书:以乐景写哀情)

生2:我觉得作者的语言很平和,他没有具体地去写那些惨不忍睹的画面,却花很多笔墨在写参观者,写他们的反应。

师:很好!用平和而节制的文字,透过参观者的表情和心情,来委婉含蓄地表现画面的惨不忍睹,这样的描写叫什么?

生(齐):侧面描写。

师:太棒了!这就是角度!换个角度,就有了不同的效果。继续。(板书:侧面描写)

生3:我觉得13自然段中那个关于姑娘的描写很好。

师:好,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一处。

(生齐读:“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师:这一处的描写手法叫什么?

生(齐):细节。

师:如果用电影拍摄的手法来说,可以叫什么?

生:镜头。

师:对准人物的面部进行近距离的细致刻画的镜头,叫什么镜头?

生:特写镜头。

师:好!就是特写镜头。(板书:特写)这个特写,有什么样的效果?

生:我觉得在一个压抑的环境中,她的笑容很鲜明,很美好。

师:就像是一个黑白的世界里,突然跳脱出一抹彩色,很鲜亮,很富有生气,是吗?

生:是的。

师:她的笑容,她的梦想,她青春的生命,在地狱一样的集中营里,显得格外炫目,这样写有什么样的效果?

生:让人感觉到和平的宝贵、生命的珍贵。

师:很好,如果作者选择一个面露恐惧的糟老头子来做特写,可能就没有这个效果。这个人物被作者刻画得越可爱,(板书:可爱)她的死才会让读者觉得越……?

生(齐):可惜。

师:对。(板书:可惜)同时,对那些扼杀她生命的纳粹,我们才会觉得越……?

生(齐):可恨。

师:非常好!(板书:可恨)这样的描写极富张力。继续说,还有哪些写法值得研究。

生:我觉得标题好。

师:为什么?

生:他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就让读者感到很好奇,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反而很想读下去,看他写什么。

师:是啊,作者自己都说“没有什么新闻”,那他还写什么啊!悬念!标题就设下了悬念,特别吸引读者。(板书:悬念)

生:我注意到这样一个地方,“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师:你感觉到什么?

生:我感觉到生与死的对比和反差。废墟下面是死亡,上面是生命。特别震撼的感觉。

师:非常好!知道雏菊的花语是什么吗?(生摇头)是天真,纯洁,梦想,美,还有爱,都是世间最美丽的。今天废墟上面的一切都是他们曾经的梦想,可是他们自己却成为了这梦想下面的土壤。

生:我注意到两个地方:一个是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说到的“400万”,这样惊人的数据;一个是第10自然段说到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

师:包括后面的交代“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是吧?

生(点头):对。

师:这样狭窄的盒子,要塞进去这么多人。作者在用数据说话。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是“列数据”的手法。(板书:列数据)

生:参观者对解说员说“够了”,这里我觉得很好。可见那里的景象真的惨不忍睹。

师:对,不忍心再看下去了,而且,这样的惨景太多了,看也看不完。同时,这句话也有对纳粹的强烈愤怒:这样的灭绝人性、惨绝人寰,你们真是够了!

生:我注意到这里:“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师:你怎么理解?

生:我觉得那里的人们太绝望了,完全看不到任何希望。

师:人类祷告是为了得到什么?

生:拯救。

师:对。什么是祷告呢?祷告就是人对上帝说话,希望得到上帝的拯救。祷告是人与上帝之间的事情。(板书:人——上帝)曾经有一段简单而深刻的对话:

有人问:“告诉我,在奥斯维辛,神曾经在哪里?”于是有人反问说:“人曾经在哪里?”

祷告是人与上帝之间的事,上帝造天地万物时,只对人吹了一口气,让人成了有灵魂的生命,只有人类才有灵魂,上帝只跟人类对话,不跟野兽对话。奥斯维辛没有人,只有灭绝人性的魔鬼和野兽。这里没有人,所以上帝也不在场。所以奥斯维辛毁了人,毁了诗,甚至毁了上帝。

我觉得你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没有找出来。请看文章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生1:回到了现实。

生2:呼应了开头!

师:对,回到了现实,呼应了开头。(板书:首尾呼应)再次描绘那个阳光明媚、绿草如茵、孩童嬉戏的画面,两幅完全相同的画面,首尾交叠,有什么效果?

生:我觉得作者在呼吁。

师:呼吁什么?

生:呼吁人们珍爱和平,珍爱生命。

师:真好。作者并未用战争的恐怖来迫使人们远离战争,而是用和平的美好与珍贵来唤醒人们。这篇和风细雨甚至充满诗的意境的新闻,它的可读性,就是它获奖的原因。

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籍犹太人作家、政治活动家埃利·威塞尔曾经说过:“‘大屠杀现在成为风靡一时的流行话题,容易引人注意,并很快获得成功……”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格拉斯也曾说过:“争斗,尤其是血腥的争斗,总是故事的好材料。种族灭绝很早就随着洪水和旱灾、丰年和荒年的轮替而进入故事画面。”许多作者喜欢选择大屠杀、大灾难作为写作题材,他们喜欢宏大叙事,借用事件本身的震撼力来俘获读者。但这篇新闻的作者罗森塔尔,对于大屠杀却处处点到即止,甚至刻意回避,他拒绝用血腥的画面来博取眼球,为自己的作品加分。他选择了一种温和的方式,这是写作的智慧,也是他对于自己写作艺术的高度自信!

圣经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就像我们写文章,所有的字词,都在那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里。但不同的人,用同样那些字词,写出了不同的文章。人间的故事每天都在重复发生,爱,恨,生,死,但每一个讲故事的人,都应当对旧事物重新发现。就像歌德所说:“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没有不是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点击PPT)

独特性

决定存在的必要性

你的文章的独特性,决定它存在的必要性。如果你的文章跟前人的一模一样,那么,它可以消失了。它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

就好像我昨天买了一件衣服,今天又发现了另一件色彩款式都跟它十分相似的衣服,你觉得我还会再买下来吗?

生:不会。

师:对,因为它对我而言,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它跟我昨天那件衣服雷同了。但如果我家里有一千件衣服,今天又发现一件色彩款式都非常漂亮独特、让我十分动心的衣服,我不缺衣服,你觉得,我会买下吗?

(生笑,有说会的,也有说不会的。)

师:我会。这不是“女人的衣柜里永远缺少一件衣服”的贪婪,而是因为求新是人性的本能。一篇文章也是如此。如果它不够“陌生化”,不够有“独特性”,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

罗森塔尔在千百篇已有的关于奥斯维辛的宏大叙事的新闻之后,独辟蹊径地以阳光明媚的草地上孩子的嬉戏为切口导入,又以阳光明媚的草地上孩子的嬉戏收束。为什么是孩子?(点击PPT)

每一个孩子出生时都带来了讯息:上帝对人类并未灰心失望。

——泰戈尔

因为孩子,我们才更有责任守护这个世界的和平;因为孩子,我们才更有必要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我们昨天观看的《美丽人生》,那位父亲在地狱一般的集中营中,为孩子营造了一个童话世界,把死亡变成了一个游戏,他守护了孩子的心灵,不让它沾染一点恐惧。这样的爱、勇气和智慧,是这位父亲赐予整个世界的恩典。

大家有机会再去看看《辛德勒名单》,这是一部黑白的影片,只有最后一个镜头是全屏彩色:幸存的犹太人重获自由,走出一片新天地。另有一个片段是局部彩色:一个红衣小女孩在死神阵营里兀自穿行,唤醒了辛德勒麻木沉睡的人性。

(播放短片:《辛德勒名单》电影红衣女孩片段)

边播放边解说:红衣女孩穿行在死亡阵营中,身边不时有人被击毙。辛德勒的目光紧紧追随,十分牵挂她的安危。在童声合唱的音乐背景中,排列成队的人被德军军官逐个击毙,红衣女孩在枪林弹雨和德军的铁蹄声中躲入床底……

辛德勒是一个发战争财的纳粹商人,他本来一直花天酒地,对犹太人的命运无动于衷,直到有一天,这个穿红裙子的小女孩牵动了他麻木冷酷的心,让他内心深处的人性开始复苏。然而有一天,辛德勒在手推运尸车上看到了小女孩冰冷的尸体,尸体被埋下又被刨起,最终被扔进了焚尸炉。

辛德勒深深地震惊了。他开始认识到纳粹的疯狂与战争的罪恶。他开始罗列一份名单,代价就是用全部的财产去贿赂德国的军官并供养这些名单上的“工人”。

我想请问同学们,为什么周围是令人窒息的黑白世界,只有红衣女孩是彩色?有人说这简直是神来之笔,你觉得导演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生:为了表现小女孩可爱的生命强烈触动了辛德勒的心灵。

师:很好。黑白世界中唯一的红色,象征生命的鲜明的颜色,那么饱满,又那么脆弱。还有,红色是血的颜色,而血,在西方宗教中意味着救赎。耶稣就是用自己的血来救赎人类的。辛德勒在拯救犹太人的同时,自己的灵魂也得到了救赎。那个红衣女孩,就是他灵魂的救赎。

所以,孩子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孩子让这个世界永远充满了希望,就因为如此,希特勒才会在犹太妇女身上做不育试验,希望通过让犹太妇女不育而让整个犹太民族彻底灭绝。

然而罗森塔尔反复用明媚的画面来感召每一个人:为了孩子,我们有责任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我们来看看普利策新闻奖评审组写给他的颁奖词,看看我们刚才对作者文字的观察与欣赏,是否跟那些评委一致呢?(点击PPT)

奥斯威辛作为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杀人工厂”而为人们所熟悉,各国记者纷纷报道它的残酷、血腥。罗森塔尔本着记者的良知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的框框,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博物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对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名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看来,我们比他们观察得更细致,归纳得更细致。

这里所说的“客观报道”,就是新闻一直强调的“零度写作”,作者要冷静地叙述,理性地旁观,不掺杂任何个人的情感和想法。前几天给你们看过了柴静的《人物》专访,柴静的新闻节目就常常被人们批评“太感性”。

然而,罗森塔尔毅然决然地让自己深沉的情感在文字间肆意流淌。他打破了框架,却收获了成功。在所有关于奥斯维辛的新闻中,他独树一帜。正因为是这样惨痛的题材,如果作者居然还能保持绝对冷静和完全理性,那恰恰就是人性的缺失。造成奥斯维辛悲剧的原因正是人性的缺失。罗森塔尔的这篇新闻,就是在用人性呼唤人性,用温暖感染温暖。

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阿多诺曾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因为奥斯维辛让诗歌失去了得以存在的人性基础,它宣告了艺术与美对于现实世界的彻底失败。所以,那些奥斯维辛的幸存者,最终也走不出奥斯维辛的死亡阴影:

1951年,没有死于毒气室的波兰诗人布洛夫斯基开煤气自杀;

1970年,用诗化的语言成功再现了集中营中犹太人悲惨命运的奥地利诗人保罗·策兰从塞纳河米拉波桥上跳下;

1987年,极有可能获得这一年诺贝尔文学奖、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的作家莱维跳楼自杀……

莱维这样说:(点击PPT)

几乎每一个有良心的幸存者都会觉得自己活下来是一种罪恶,有些人为了自己能够多活一两天,只能做纳粹的劳动工具,亲手推送自己的同胞进入焚尸炉。莱维曾回忆说自己偶然找到了一点水,他却只告诉了身边一个最亲密的朋友,将其他囚犯自动忽略。这种罪恶感牢牢缠绕着包括莱维在内的许多幸存者,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存活是踩在了无数死去的人的肩膀上。他们不堪记忆和良心的负重,不得不自杀而终。他们觉得自己好像只是代替那些死去的人而活下来,为了讲述历史的真相,为死难者作证,一旦完成使命,他们就觉得应该追随死难者,回到他们自以为早就该去的地方。对他们来说,活下来讲述故事是一种神圣使命,也是一种痛苦折磨,每一次的讲述都像重新揭开伤口,让它血肉模糊,永难痊愈。

如同《俄狄浦斯王》中所说的一样,“我不愿意忍受两次苦:经受了艰苦,又来叙述一次。”

然而格拉斯说:

“但我们仍然在写作。我们靠心中的承担来写作……无人有保持沉默的欲望和能力。引导迷路的德国走上正道,引导它从田园诗中,从迷茫的情感和思想中走出来,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在奥斯维辛之后写作——无论写诗还是写散文,唯一可以进行的方式,是为了纪念,为了防止历史重演,为了终结这一段历史。”

[作者通联:深圳盐田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辛德勒罗森塔尔奥斯维辛
今夜,奥斯维辛没有星星
罗森塔尔心理护理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李斯特钢琴体系的传承与发展—论罗森塔尔与达尔贝特的钢琴演奏及教学(上)
世间依然留有罗森塔尔的传说德国国家瓷器博物馆学术交流工作手记
探访奥斯维辛集中营
奥斯维辛集中营警世:要和平,不要战争!
中国的“辛德勒”
70年历史铭记 奥斯维辛呼唤世界和平
小饼干的大道理
浅析《辛德勒的名单》中人性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