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堂教学模式及发展方向

2015-11-17崔健

艺术评鉴 2015年21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崔健

摘要:以少数民族乐器为主体,根据乐器种类不同,分别组成不同的乐器组别。按不同的声部演奏同一音乐作品,这便是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器乐合奏。少数民族器乐合奏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深受大众喜爱,本文以少数民族器乐合奏教学层面入手,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器乐系为例试论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堂的开展与发展存在的不足,分析其教学模式,以点促面推动少数民族器乐合奏教学的互通互进。

关键词:少数民族器乐合奏 课堂教学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少数民族乐器是凝结着不同风土人情、地域特色的产物,每件少数民族乐器都各具特色,那么合奏这种形式通过声部安排,根据乐器功能及特性分配其不同功用,巧妙地将每件乐器融为一体,更好地发挥乐器特色来表现音乐作品以达到更好的音乐效果,所以少数民族器乐合奏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央民族大学作为少数民族教育最高学府,开设了少数民族器乐方向的专业学科,以培养少数民族器乐演奏人才为目标,在其独特的办学优势开设了少数民族器乐室内乐合奏课,从教人员以本校具有多年教学经验,并且拥有较高艺术造诣的少数民族器乐教师为主,系内学生均以演奏员身份参加合奏并具有较高积极性。本文以分析其具体办学开设课程的实例,总结出其对于少数民族器乐合奏教学这一学科的建设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推动更多的少数民族艺术高校发展这一学科课程。

一、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堂教学概述

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堂教学,旨在通过合奏的形式,培养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体会演奏中的合作,养成良好的协作意识,并且在合奏乐队中巩固对于乐器的理解与把握,提高乐器的演奏能力和演奏思维。其教学主体由合奏指挥教师担任,负责合奏课程的总体安排、教学进度掌握。要求教师掌握较为扎实的音乐理论及实践指挥能力。了解合奏课堂中参与乐器的乐器特点与乐器性质,掌握一定的作曲基础,能够从和声、曲式、配器等方面對于作品有着处理与二度创作,并且从少数民族合奏方面来看,指挥教师更应该了解一定的少数民族乐器演奏方法,并熟练掌握一到两门少数民族乐器的基本演奏技能、掌握一定程度的少数民族人文历史,更加有助于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堂的开展。对于参与少数民族器乐合奏的学生,要求其掌握一门少数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具备参与合奏的演奏技能与音乐知识水平,掌握规范的阅读谱面的能力,在课堂中,通常依据乐器特性,分配出弹拨、吹奏、拉弦等不同声部,在声部的组建上充分借鉴了民族管弦乐与西洋管弦乐的划分方法。教学内容以排练具有浓郁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为主,也演奏西方作品等不同种类作品,通过对作品的排练达到教学目的,在合奏中向学生传授知识,这便是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堂的基本组成部分,其贯穿着课程进行全程。由指挥教师、演奏员、排练作品构成了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堂的全部内容。三者互相制约、调节并促进。所以笔者认为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堂的教学建设,其核心就在于这三者的协调与改良改善。

二、少数民族器乐系合奏课程的教学模式及教学优势特点

教学模式一般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其中包含着结构、分类 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教学评价等重要因素。其中结构、分类 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教学评价等因素有机地联合起来便是整体的教学结构。

从教学模式的分类的角度来看,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器乐系合奏课堂偏向于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的模式,通过不同作品的的排练让学生中在排练中逐渐培养对音乐的理解与把握,而具体教学知识也随着不同的发展情况而有所改变,并非是系统的传授和学习固定的知识,而是富有经验的指挥教师引出思路在排练中渗透知识,而每个学生根据情况各异吸收到不同的知识。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器乐系合奏课程的开展有着充分的教学理论依据,通体来说也是其整个教学方向的体现,从其课程设置来看,重视发展少数民族音乐发展便是最突出的教学思想。大力发展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课程,不仅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教学课程,并且突显了自身的办学特色,这应该算是一个总的教学思想突出。在其合奏课堂开展上,笔者觉得还充分体现出了“洋为中用,中为民用”的思想,这从合奏课堂教师便能体现。首先合奏课堂教师个人应该掌握扎实的西方音乐理论知识与指挥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上掌握中国民族管弦乐的编配与指挥技术,以西方的音乐理论、作曲技术、中国民族管弦乐形成的综合体系来指导少数民族管弦乐合奏乐队,这不仅仅是对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这一种形式的补益,有利于其创新发展,并且对规范少数民族器乐合奏配置、声部划分都有着较强的意义。这是建立在其办学优势上的对少数民族器乐专业的融合。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着一定的指向目标,而其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堂的开展其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让学生参加排练活动,训练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具备参加合奏并发挥良好演奏素质的能力。在合奏课堂中逐渐渗透乐队编排、乐队指挥、作品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在不同风格作品把握不同的乐曲处理技巧,并提高个人的演奏素质与演奏技能,通过不同的排练内容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修养水平。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器乐系开展的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程,历时六年已然形成相对稳定的科学的操作程序,其中师生分工明确、教学逻辑清晰分明。合奏课程分成课前、课中、课下三个阶段,其中课前阶段由指挥教师整理编排乐队排练曲目,分发学生乐器分谱按声部组成小组练习。课中由教师组织开展排练,在合奏一到两遍后,由教师点评各个声部的问题,分类解决并提出具体要求,而演奏人员则要根据指挥不同的要求调整演奏并规范乐谱。课中结束后布置任务并总结本次课程总体情况。课后阶段主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应思考合奏中的优缺得失并要在排练中设置教学重点,渗透不同方面的知识。演奏者应服从指挥安排认真练习自己负责的声部,并且在合奏课程中有所思考,形成自己对于合奏课程的一种理解,从中总结出有利于自己进步的积极因素。反复实践于合奏和独奏之中。

从教学评价上看,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堂尚未形成一套与其对应的评价体系,包括符合其教学特点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但是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器乐系开设的少数民族器乐室内乐课程列为其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其学科性质和学时的设置保障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其教师配置是本校具有较高艺术造诣并且从教多年的教师负责,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质量,并且从历届学生的反馈中均对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程有着较好的评价,这也是一种参与教学的教学评价。所以笔者认为开展这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必定会有较好的成效与结果。

三、 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堂的开展与发展方向之我见

(一)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堂的开展

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堂的开展主要是解决教师、学生(参与人员)、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设计、学习机制以上几个因素,分类攻破并提高,便具备了合奏课堂开设开展的基本条件:

1.教师

从教师结构上应该具有指挥教师、作曲理论教师、乐队参与者专业教师,三位一体的师资结构,分工精细明确。指挥教师应具有熟练的乐队指挥技术,并应对少数民族作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与研究。作曲理论教师在具备西方作曲技术的同时应多接触多创作少数民族题材风格的音乐作品。主课教师主要解决学生在合奏排练中出现的各类演奏技术技巧问题。师资结构相对完善后便可开展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程。

2.学生(参与者)

参与合奏课堂的演奏者应是具备一定演奏技术与音乐基础的附属中专或本科及以上的少数民族器乐专业方向的学生,并且要求学生演奏方法规范科学,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读谱、识谱等综合知识的把握水平。

3.教学内容

作为合奏课堂应具有一定数量的作品排练曲目储备,其中成分构成应多元化,包括少数民族风格作品、西方优秀作品、传统民乐合奏作品、创作曲目等。并且在排练中要有机地通过作品向学生渗透艺术理解、艺术处理等专业知识。

4.教学手段

作为合奏课堂的老师应掌握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教学示范手段,在声部演奏中为学生示范乐曲演奏的片段,形象地反馈给学生,模唱作品、讲解作品的表情符号,具备听辨分析并有效反馈给学生的手段。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合理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结合具体的合奏情况应去分析相对应的教学手段。

5.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上的要求则相对简单,首先应具备一间宽阔且设计科学合理的排练厅。从内部环境来看,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堂的开展应该依托于少数民族器乐学科进行发展。“独木不成才”即应在具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器乐专业学的环境下,才能开展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程的学科建设。

6.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方面,应该把握好教学进度与课堂设计,对每排练的作品有大致的预计安排。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进度有着较为熟练把握。在课堂设计上,把握每一堂合奏课程的教学重点,并从教学时长上有着准确的预计,每个教学点的实践巩固都应该有着较为科学的安排设置。

7.学习机制

应在课程开展之前计划出课时总数,确定课程的性质、奖惩标准、教学检测、考试的评估方法与手段,形成相对完善的学习机制。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课程的的顺利开展。

(二)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程的发展方向

从个人参与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程的实际体会出发,结合实际分析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程发展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思想上的导向。不断对课程进行改良和提高,促进此课程的完善提高。下面分别从不同观点导向来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1.广泛融合,兼容并蓄

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堂的发展要不断开发更多的少数民族乐器参与。根据乐器的特性与声音特点融合统一入合奏队伍,将不同民族的乐器融合在一起形成一支独特的少数民族器乐合奏组合形式,展现出更多的民族之美。并且在音乐作品中要广泛吸收大胆尝试,运用不同的乐器组合演奏中外、古典、现代、民族等不同风格作品,提高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程的兼容性与教学面,并且从一定程度加强了少数民族器乐合奏的普适性。大大提高少数民族器乐合奏的音乐表现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少数民族风格作品。

2.洋为中用,取其精华

相对于少数民族音乐,西方音乐拥有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框架与先进经验。在发展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程时,应该积极吸收西方音乐体系中先进适用的知识来补益本体,包括其作品的创作理念、和声理论的使用等等。不断规范严谨少数民族器乐合奏的成分,逐渐形成以少數民族特色素材为主,吸收西方音乐精华而不失本色的优秀民族音乐。在合奏中,既能保持少数民族器乐合奏的特色,又紧跟时代开放吸收借鉴改良,对于少数民族器乐的规范化、严谨化、专业化有着重要意义。

3.百花齐放,遍地开花

我国是民族成分复杂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着不同的色彩。从器乐艺术上来看,因地域风土各不相同有着形态各异的少数民族乐器。而今开发整理使用的,且被大众所熟悉的少数民族乐器却寥寥无几,而少数民族器乐合奏也仅仅是普及型较高的乐器在进行着组合,有着为数众多珍贵的少数民族乐器尚未开发利用。我们在建设发展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程的同时应该秉承着百花齐放的思想,开发整理使用更多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乐器,这不仅仅丰富了少数民族器乐合奏的配置,更是对于少数民族乐器的一种保护、传承和普及。在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器乐系发展过程中可以验证“遍地开花”的思想导向。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是首都高等艺术院校,其少数民族器乐发展水平且具相当规模,其特色是“博”从音乐上、民族种类上、专业上都是走的博大路线,而各个民族地区艺术院校,诸如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延边大学艺术学院、贵州大学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西藏大学艺术学院都以当地民族特色音乐为主。走的是“精”的方向。两者侧重有所不同。两者应有机地进行院校之间的学习和教学上的沟通。从中央到地方遍地开花。共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学科,在少数民族音乐发展普及教学等方面上互促互进。形成一种地域上的连接。对于少数民族音乐和少数民族器乐发展都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世界各地不同民族都有着其各具特色的乐器合奏形式与内容,以国内各民族如蒙古族的宫廷器乐合奏、维吾尔族的木卡姆合奏、藏族的囊玛合奏等等,都各具风格特色和人文价值,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最好的传承发展手段就是通过教学培养人才,由一代代人传承发展并不断推陈出新。在我国少数民族器乐合奏教学水平目前发展还很低下,还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器乐值得挖掘,演奏作品匮乏内容上还应更上一层楼。鉴于此笔者认为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器乐合奏课堂教学并付诸实践具有迫切的必要性。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与发现
从“会读”到“会写”的课堂教学策略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校课堂教学探讨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