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欧洲合唱的艺术源流
2015-11-17麻华
麻华
摘要:西方音乐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始于基督教会音乐,这一时期的音乐主要是教会音乐且几乎完全是即兴的,这一时期的音乐总是融入在宗教中,与宗教圣经或舞蹈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早期的基督教会音乐的发展中,合唱是最主要的形式。所以欧洲合唱艺术可谓是欧洲音乐的重要源头,探究它的艺术源流就是解惑欧洲音乐发展史的缩影。
关键词:欧洲合唱 教会 圣咏 源流
探究欧洲合唱的艺术渊源必须从基督教音乐说起。大约公元一世纪,基督教在当时的下层犹太人中间兴起,最初的基督教徒都是犹太人,也是犹太教某一教派的成员,这些犹太人相信只有信仰上帝及其儿子耶稣才能从苦难中获救,所以他们用固定的礼拜来朝圣耶稣。对于犹太人来说,音乐是礼拜活动的中心部分,在有组织的礼仪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马太福音26﹕30》载:“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据圣经学者们的研究,这里的诗即赞美歌,或是犹太教的哈利路亚之歌。
一、欧洲合唱艺术的胚胎——教会圣咏
圣咏(Chant)是在基督教徒在礼拜活动中唱颂的经文,因其音调肃穆、朴素,故也称为“素歌” 。
(一)东方教会圣咏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赦令》,宣布罗马帝国内信仰自由,初步确立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在获得官方承认的同时,基督教礼仪音乐首先在东方教会里得到充分地发展。在拜占庭、埃及、叙利亚等地教会中,他们除了每天黄昏举行的礼拜仪式外,还有按序举行的日课,所以这一时期的基督教会音乐在古希腊、古罗马的世界里始终体现出东方犹太人的特征。这时的圣咏形式可分为“应答圣歌”“交替圣歌”“直接圣歌”三种。“应答圣歌”诗篇涌唱采用由领唱者与歌咏与会众的叠句所构成的;“交替圣歌”主要指高低音声部(成人与儿童)之间轮流歌唱的方式,后来它被用来表示一种由两个部分轮流涌唱《诗篇》的方式,以后就把在涌唱《诗篇》之前起引入作用的短小歌曲称为交替圣歌;“直接圣歌”则是一种单纯的诗篇诵唱方式,不采用应答和交替的方式,而是由领唱者或会众不间断的歌咏。
(二)西欧教会圣咏
西欧教会圣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安布罗斯圣咏,圣安布罗斯于374年至397年任米兰大主教,他效仿东方教会圣咏在他的教会中建立起礼仪,规定了教历上每个节日所唱的歌曲,还在西方教会中既有的应答式圣咏基础上,首先引进东方教会发达的交替式圣咏和赞美诗,开西方教会音乐发展的先河,因而被誉为“西方教会音乐之父”。
(三)罗马教会圣咏
上述的各种圣咏后来随着罗马教会的强盛和礼仪的完善而逐渐统一,罗马教会圣咏最突出的就是格里高利圣咏。随着基督教的不断强大,罗马成为当时西方最大的政治和经济中心,罗马为了从思想上、文化上对整个西方社会进行钳制,制订了一系列文化垄断政策,其中整顿教会的歌唱学校以及把不断发展的各地圣咏集中到有组织的礼拜仪式中成为罗马教会的重要任务,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把散落在各地的圣咏重新编订整理,并订立许多演唱的规则,由于格里高利在世时致力于整理教仪用的圣咏并使之规范化,所以后人就把这套圣咏叫做“格里高利圣咏”。 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格里高利圣咏是罗马教皇格里高利积极整理和推广的,但格里高利圣咏是在格里高利一世之后一百多年的加洛林时代才开始广泛传播的。
二、欧洲合唱艺术的萌芽——奥尔加农
西方有记载的最早的多声部复调音乐叫奥尔加农,但有种种可靠的理由令我们相信,复调在最早有精确的介绍之前已存在于欧洲。但在9世纪末前后的文字中对于一个声部以上的音乐有明确的描述见于一部佚名的论著《音乐手册》中;在一本与它有关的以对话方式写成的教科书《学习手册》中也介绍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二音同响现象,都标以奥尔加农之名。
据《音乐手册》介绍,奥尔加农分“平行奥尔加农”和“斜向奥尔加农”,“平行奥尔加农”的主声部是上声部圣咏旋律,以平行四度、五度在下方附加一个奥尔加农声部;此外,为了避免在平行四度中出现增四度音程(当时被视为音乐中的魔鬼),作曲家采用了持续音,以绕开增四度,由此产生了声部的斜向进行,这被称为“斜向奥尔加农”;到11世纪末、12世纪初,出现了一种以反向为主要特征的奥尔加农,由此产生各种协和音程混合使用的“自由奥尔加农”。
三、欧洲合唱艺术的雏形——教会圣咏与世俗歌谣的和谐咏唱
严格说,奥尔加农一称只是指低声部为长音的风格,还不能把其定义为真正意义上的合唱作品。奥尔加农在经过了后期迪斯康特、克劳苏拉、孔杜克图斯的演变才真正呈现出合唱艺术的雏形,而在这一过程中,世俗歌谣和教会圣咏的相互渗透成为不可缺少的动因。
当两个声部后来以相似的有量节奏进行时就形成了迪斯康特,迪斯康特将持续声部分成许多段落,并以许多等长时值的音来组成这些段落,第二个声部则根据节奏模式,组织成一些类似装饰音的乐句,根据汇编于10至11世纪的《温彻斯特附加段集》的记录,在迪斯康特中甚至有一个长达数小节的低音对位于十几个音以致四十个音的实例。其下方的“固定声部”则持续二三十秒的时间,从而逐渐失去了原有圣咏音调的连续性,而成为更接近民间音乐中“持续低音”的效果。所以也有些学者根据迪斯康特的这些特点把迪斯康特称为“装饰性奥尔加农”。
克劳苏拉的原意是“段落”“句子”。它以圣咏片段作为主声部的多声结构,合唱团齐唱圣咏,当演唱到某一片段时,在圣咏声部上方,加上华彩的演唱。到后来发展为脱离主题独立结构形式,在实际演唱时互相替换,甚至可以单独演唱。需要指出的是这时的克劳苏拉段落分明,已经有明显的终止式。
孔杜克图斯是12世纪末出现的多声部音乐形式,它打破了过去多声部音乐的主旋律一贯使用圣咏的模式,而是作曲家自由创作的,二度、七度等不协和音程也开始较多的出现,三度成为重要的音程,每个声部都是同样的节奏,节拍更加规整。从表面上看,孔杜克图斯似乎比较接近后来的世俗合唱形式,但孔杜克图斯在13世纪中叶后就逐渐消亡,被经文歌所取代。
四、欧洲合唱艺术的基本成形——经文歌
13世纪,在克劳苏拉的基础上,出现了非常重要的多声部音乐形式——经文歌(Motet)。经文歌从形成一直盛行到18世纪,我们现在论述的经文歌可以被看做为早期“经文歌”。早期“经文歌”可以看作是“克劳苏拉”的再发展,它是在“克劳苏拉”的基础上再加上演唱新歌词的第三声部而成。早期“经文歌”常为三拍子,节奏多样,不协和音运用较为自由,它的“固定声部”不再严格遵循圣咏的原型,既可以部分省略,也可以任意改变节奏,最后发展到可以以其他宗教内容的歌曲或世俗曲调来取代圣咏地位。因为经文歌的“固定声部”基本保持在低音区,因此作为和声低音的作用就更为明显。另外,经文歌是由三个声部组成,也就有构成和弦的可能。可以看出,此时的人们已经开始重视纵向和声音响的关系,除了五度、八度以外,開始承认三度音程的协和性。同时也认识到低音对上方声部的支持作用,从而为和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我们可以从下方的谱例中看到形态相当稳定和弦的实例。
欧洲合唱艺术的发展由于受社会原因及和声发展本身的问题而发展缓慢,每一步都步履艰难,但欧洲合唱艺术还是从戒规森严的教会圣咏中剥茧而出,至此,欧洲合唱艺术已基本成型。
参考文献:
[1]侯锡瑾.西方早期合唱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3][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4]孙维权.欧洲多声部音乐的早期发展——兼论中国多声部音乐没有充分发展的原因[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