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技能人才助推电缆行业由大到强
——访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理事长、上海电缆所所长魏东

2015-11-17贾常艳

电器工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电线电缆人才队伍电缆

/本刊记者 贾常艳/

高技能人才助推电缆行业由大到强
——访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理事长、上海电缆所所长魏东

/本刊记者 贾常艳/

魏东,上海电缆研究所所长,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理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首届优秀专业人才,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曾主持开发30余项科研项目,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及其他奖十余项。在国内外发表30余篇论文,参与220kV、500kV交联电缆及附件的国家标准制订工作。

生产设备更新发展快,制造水平不断提高自动化的应用,对人才的要求也在提高。而通过人才的探索和创新,也会推动电线电缆行业往前走。

作为行业的“配角”,电线电缆行业在整个电工行业的产值占到了1/4。种类多,应用范围广,让“配角”成为了国民经济的“动脉”与“神经”,成了未来电气化、信息化社会中必要的基础产品。近年来电线电缆行业发展增速放缓,产能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全行业面临转型升级。而行业的转型升级从提质增效、科技创新开始,技能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尤其重要。就在刚结束不久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可见技能人才的重要性。“无为杯”全国第三届电线电缆制造工(挤塑工)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对技术工人来说是一场真刀真枪真功夫的比赛,对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是一场真实的考验。在开赛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理事长、上海电缆所所长魏东,他结合大赛的情况详细地阐述了电线电缆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电器工业》:电线电缆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已经早在2011年就超过万亿,中国已成为世界电线电缆第一制造大国,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请您谈谈目前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人才队伍的现状?今后对人才队伍有哪些新的要求?

魏东:电线电缆行业是一个比较大的行业,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规模以上的企业有4000多家,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成为了世界电线电缆第一制造大国。现在规模以上企业的电线电缆从业者有80多万人。行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作为电线电缆的制造大国已经持续了若干年,在第一届大赛的时候我们就提到了如何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发现,一个国家由小到大是漫长的,而由大到强是艰难的,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更多。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电线电缆行业的产值、产量增速已经下降到个位数,这个时候,电缆行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这其中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们要不断参考国外的实际经验,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有赖于设备与生产环境的改进和完善。德国“工业4.0”对我国电缆行业的企业有很大的启示,我们的工业可能停留在2.0,在这提升的过程中,生产设备更新发展快,制造水平不断提高自动化的应用,对人才的要求也在提高。而通过人才的探索和创新,也会推动电线电缆行业往前走。这样在行业发展进程中就越来越多地强调人才的素质和技能,随着整个工业的进步,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非常大的转折就是,电线电缆行业从早期的熟练工转变为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近年来,人才队伍也在发生着变化,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融合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是未来人才队伍的发展方向。

行业中许多优秀企业已经把人才培养作为企业的一项发展战略,在行业发展规划中我们也在不断地强调,行业的由大到强一定伴随着人才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

《电器工业》:明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今年的电线电缆行业大会发布了电线电缆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初稿,行业反应强烈,《意见》呼吁行业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与诚信体系的建设,请您谈谈“十三五”期间对行业转型升级、诚信体系建设的建议,并谈谈未来的发展形势。

魏东:在做“十三五”规划的时候我们也在做对“十二五”规划的总结。我们发现,以前都是研究所专家来做规划,从上一次开始做“十二五”规划时,我们发动整个行业、有关部门来共同参与规划的制定,我们做的“十二五”规划和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在很多方面是比较吻合的。从目前来看,很多企业按照我们做的《指导意见》来做,使得企业发展比较好,提高了行业水平,提高了国产化率,关键技术指标达到了世界领先,比如高铁上应用的接触线已经领先世界。此外还有核电缆、航空电缆、电力电缆、海缆、超导等,都取得了一定成绩。这是“十二五”期间发生的比较大的变化。电缆行业的国产化率非常高,特别是在《中国制造2025》中,电线电缆行业是走得比较快的。“十三五”期间,电线电缆行业在由大到强的过程中一定离不开电缆行业的发展规划和企业的发展战略。

电线电缆行业有五大领域,两个相关领域,所以现在我们有七个分支机构在共同做这个规划。在做各领域规划的同时,也有地方区域的规划,这一点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围绕产业链布置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置价值链。从这个角度来看,行业发展一定要有全面系统综合地考虑。这一次比赛是行业转型由大到强的重要举措之一。此外,我们也在编制规划、编制手册,进行行业价格监测,参与全国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诚信体系建设等等,我们也向国家建议由第一第二第三方联手共同搭建信用体系,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才能促进电线电缆行业真正的由大到强,这个过程是艰难而漫长的。

2014年,国务院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这使我们今后信用体系的建设迈出了踏实的一步,这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信用评价、参与国际竞争等至关重要。这对电缆行业和其他行业的转型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体系建设。我们对行业的很多建议得到政府部门的采纳和借鉴,政府职能变化委托我们参与信用体系建设。这一次“十三五”规划我们还会提出更多的设想和思路,我们会联合政府和用户来共同推进体系建设,我相信五年后在总结“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时候,信用体系的建设将是电缆行业的重头和亮点。

《电器工业》:今年中国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力争从制造大国转变成制造强国,中国也是一个电线电缆行业制造大国,但当前也都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您认为技能人才培养对于践行战略规划有哪些重要意义?

魏东:“十三五”规划一定是全面系统的涉及面非常广的规划,与国家、地方政府、区域等都有很大关系。随着“十二五”规划的积累与沉淀,很多地方政府都有给予了大量的支持。我们也一直在联合地方和企业提出一些建议。《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出台后,国家在这方面也制定了相应的规划,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规划和想法。我们也考虑到行业自身发展的特点,行业在逐步做大后,我们与先进国家有哪些差别?目前谈得比较多的就是传统行业+互联网,或者互联网+传统行业,这方面在“十三五”期间还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每个领域发展的速度和程度是不同的,不同领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但是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对电缆行业的要求,对综合型、协同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尽管在“十二五”期间我们的人才队伍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希望更多的人更多的行业企业来关注《中国制造2025》,关注“互联网+”,关注“工业4.0”,“十三五”期间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们通过信用体系的建设,运用现代信息化的手段,建立了大量的数据库,特别是人才队伍的数据,如何充分利用数据库,对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归纳、总结,是今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一点德国有很大的突破,他们通过长期对大数据的分析统计得以保持领先,这也促使德国在传统的工业强国的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现在我们行业已经开始做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借鉴国外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口号概念,将大数据真正用到电线电缆行业的过程漫长,路途遥远,要踏踏实实地做十几年才能摸索出来。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来参与。

猜你喜欢

电线电缆人才队伍电缆
电线电缆及端子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海底电缆——将世界连接起来
高温超导电缆
废旧电线电缆回收处理技术研究
2017年度《电线电缆》杂志征订通知
“废电线电缆是危险废物”为误解
高温超导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