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植物资源评价体系研究

2015-11-17陈功锡

湖南林业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张家界排序一致性

柳 菲, 陈功锡

(1.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2.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湖南 吉首 416000; 3.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湖南 张家界 427100)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植物资源评价体系研究

柳 菲1,2,3, 陈功锡2*

(1.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2.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湖南 吉首 416000; 3.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湖南 张家界 427100)

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结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植被及当地的文化、民族、民俗等特点,从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保护价值、资源开发潜力等六大指标出发,建立评价模型。通过Matlab运算,得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在涵盖的38个评价因子中排前七位的依次为:文学价值、食用价值、民俗价值、驯化难易程度、药用价值、吸收有害气体、资源数量七个因子。同时,邀请相关专家及业内人士对各项指标制定评分标准。综上为依据建立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植物资源评价体系,并以张家界龙虾花为依据进行评价演示。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层次分析法; 植物旅游; 评价体系

随着《张家界植物游》[1]一书的出版问世,人们对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有了新探索——植物旅游。而旅游植物资源作为植物旅游的载体是发展植物旅游业的基础和保障,是开展植物旅游的必要条件和前提。从目前国内对植物旅游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虽已有一些旅游资源评价的文献,但针对植物资源评价体系尚未见报道。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科学评价体系,首先要以科学依据来界定和甄选旅游植物资源,以此为基础进行植物旅游的开发。也就是说,目前急需一套科学的旅游植物资源评价体系,以承接资源调查的结果也为后续的资源开发打基础。本文拟在参阅前人文献基础上,结合植物旅游自身特点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植物资源特征及环境、文化、民族、民俗等背景,试图基于AHP层次分析法,从观赏、文化、应用、保护、资源开发潜力等方面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科学、规范的、能反映旅游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特点的评价体系,以实现旅游植物资源评价的定量化,为科学开发植物旅游及制定张家界植物旅游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1 研究地概况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座落在湖南省西北部,位于110°24’—110°28’E,29°17’— 29°21’N,总面积4 810 hm2。东与武陵源索溪峪自然保护区相连,北与武陵源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相接,南与永定区沙堤乡搭界,西与武陵源区中湖乡及永定区禹溪、兴隆诸乡接壤,距省会长沙360 km。最高处“兔儿望月”海拔1 334 m,最低处“水绕四门”海拔426 m,相对高度差达900多m。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2~15 ℃,年降雨量1 228.5 mm,年平均湿度85%。

经项目组系统调查,本区有种子植物150科、664属、1 550种(含亚种、变种、变形),其中裸子植物7科、20属、35种,双子叶植物121科、501属、1 233种,单子叶植物22科、143属、282种,蕨类植物37科、81属、260种。保存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珙桐、香果树、伞花木、杜仲、鹅掌楸、水青树等国家珍稀保护植物36种,各条旅游线上的可观赏植物就达1 100余种,典型的代表如中国鸽子花、头状四照花、多种凤仙花(张家界俗称龙虾花)等。[2-6]如此丰富的植物资源不仅使张家界成为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基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物质源泉,也是进行科普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的必然载体,更是开展植物旅游的理想场所。

2 研究方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A.L.Saaty于本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是系统工程中对非定量事件作定时分析的一种简便方法,也是对人们主观判断作出客观描述的一种有效方法。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按总目标、各层子目标、评价准则直至具体的方案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针对具体准则用两两重要性程度之比的形式来构造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值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某一层次指标对于上一层次某相关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7-9]

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层因素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到下层因素的作用。[10]最上层为目标层,通常只有1个因素,最下层通常为方案或对象层,中间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层次,通常为准则或指标层。每层含义分别为:

目标层:表示分析方法最终达到的目标,即所要解决的问题。

约束层:制约、限制该预定目标达成的中间环节。

标准层:体现约束层中制约、限制的具体的各项指标。

最底层:该方法或方案的具体应用对象。

2.2 建立判断矩阵

邀请X位专家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对于从属于(或影响)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逐层逐项用成对比较法和1~9比较尺度进行重要性打分,据此建立判断矩阵[9]。 如图1中所示,对于A而言其下属层有n个因素B1、B2…Bn对其产生制约或影响,专家要对其重要程度进行判断,两两比较B1、B2…Bn对A的影响的重要程度给出分值,构成判断矩阵如图2所示意。

图2中aij=ai/aj,即Bi与Bj相对于A的重要程度的比值之比,而aji=aj/ai,是Bj与Bi相对于A的重要程度的比值,显然,aij=1/aji,aij的取值方法及其含义详见表1。

2.3 层次单排序并判断一致性

2.3.1 层次单排序 所谓层次单排序是指,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某元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元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它是对层次所有元素针对上一层次而言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的基础。层次单排序可以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问题。因此,对于构造出的判断矩阵A,可以求出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然后归一化后作为权值。[10-11]公式为:

图1 层次结构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图2 判断矩阵示意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judgment matrix

表1 标度及对应含义Tab.1 Scaleandcorrespondingconnotation标度含义1表示i与j两因素相比,具同等重要性3表示i与j两因素相比,i因素比j因素稍微重要5表示i与j两因素相比,i因素比j因素明显重要7表示i与j两因素相比,i因素比j因素强烈重要9表示i与j两因素相比,i因素比j因素极端重要2,4,6,8上述两相邻判断中值倒数因素i与j比较的判断bij,因素j与i比较的判断bij,bij=1/bij

BW=λmaxW

(1)

式中:λmax为A的最大特征根,W为对应于λmax正规化特征向量,W的分量Wi即是相应元素单排序的权值。

2.3.2 一致性检验 当判断矩阵的阶数很大时,通常难于构造出满足一致性的矩阵来。但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条件又应有一个度,为此,必须对判断矩阵是否可接受进行鉴别,这就是一致性检验的内涵[12-13]。

为检验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CI,

(2)

CI越小,说明一致性越大。考虑到一致性的偏离可能是由于随机原因造成,因此在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时,还需将CI和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进行比较,得出检验系数CR,即

(3)

如果CR<0.1,则认为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就不具有满意一致性,此时,必须对构造出的判断矩阵进行调整,直至满足一致性检验。

其中,随机一致性指标RI和判断矩阵的阶数有关,一般情况下,矩阵阶数越大,则出现一致性随机偏离的可能性也越大,其对应关系如表2。

表2 1~10阶RI值Tab.2 1~10orderRIvalues阶数12345678910RI值000.580.901.121.241.321.411.451.49

2.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Bi=ajbij

(4)

2.4.2 一致性检验 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是从最高层次到最低层次逐层进行的,B1,B2,…,Bn对上层(A层)中因素Aj(j=1,2,…,m)的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指标为CIj,随机一致性指标为RIj,则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比率为:

(5)

层次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率CR<0.10时,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调整一致性比率高的判断矩阵元素的取值[14-15]。至此,根据最下层的层次总排序做出最后决策。

2.5 用绝对评定选择法计算综合评价值

由于待评价的旅游植物资源数量多,评价模型涉及的指标较复杂,因此,本方案采用绝对评定选择法以1~10的标度做为评定的指标,将各项指标划分等级来给各植物打分。在此基础上,将分数与之前得到的总排序权重进行加权综合,即可得出某种旅游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价值的等级[16-17]。

3 旅游植物资源评价值体系建立过程

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性质,同时参照国内观赏植物资源评价指标,选取了与旅游植物开发与利用密切相关的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保护价值、资源开发潜力[16-19]等6个大的影响因素来构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植物资源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各指标层与目标层的递近关系将评价模型分为6个层次,即目标层(A)、约束层(C)、复合指标层(P)、单指标层(S)和最底层(D),如图3所示。各层次的意义分别为:

目标层(A):即旅游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价值。根据生态旅游和植物旅游的性质和要求,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植物资源实际情况和特点出发,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该区的旅游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评价,以达到为植物旅游和植物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可靠依据的目的。

约束层(C):将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保护价值、生态价值、资源开发潜力等6个大的影响和制约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植物开发利用的因素设定为约束指标层。

复合指标层(P):观赏价值下面的花、果、叶、枝干四个因素下还包括了下一层具体指标,因而作为复合指标层。

单指标层(S):复合指标层花、果、叶、枝干下面包含的各项单指标,及在文化价值下面的象征、文学、神话传说、民俗,应用价值下面的药用、食用、香料植物、木材、园林用、其他用途,生态价值下面的抗污染、吸滞粉尘、保护水土地、吸收有害气体,资源开发潜力下面的资源数量、已利用程度、引种驯化难易、抗逆性、生态习性、分布范围、生长状况等因子均为单一性的影响因素,是层次结构模型中的单指标层,共有38个单指标。

最底层(D):待评价的每种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旅游植物资源。

3.2 建立判断矩阵与一致性检验

根据层次结构模型的分析,结合专家和同行打分,在广泛争取意见的基础上,运用1~9比率标度定量化出做两两比较判断,构造出A-C、C-P、P-S三个层次共12个判断矩阵。将判断矩阵的数据运用Matlab软件进行运算,得到单层次排序的权重向量,并根据公式(2)和公式(3)来计算单层次排序的一致性,根据一致性的情况来调整判断矩阵直至计算结果达到小于0.1,满足AHP层次分析方法的一致性要求。判断矩阵及单层次排序权重和一致性检验的结果如表3~表12所示。

表4 判断矩阵C1-Pi及一致性检验Tab.4 TheC1-PijudgmentmatrixandtheconsistencytestC1P1P2P3P4WWiP1花11250.69580.3996P2果11240.66060.3793P3叶1/21/2120.24370.1399P4干1/51/41/210.14130.0811λmax=4.0155CI=0.0051CR=0.0057

表5 判断矩阵C2-Pi及其一致性检验Tab.5 TheC2-PijudgmentmatrixandtheconsistencytestC2-PiP5P6P7P8WWi象征P511/31/31/40.15670.0885文学P631320.77800.4396神话传说P731/311/20.31390.1774民俗P841/2210.52110.2944λmax=4.1541CI=0.0513CR=0.0570

表6 判断矩阵C3-Pi及其一致性检验Tab.6 TheC3-PijudgmentmatrixandtheconsistencytestC3P9P10P11P12P13P14WWi药用P911/255570.52190.2888食用P102177790.81030.4483香料植物P111/51/7121/250.13310.0736

续表6 判断矩阵C3-Pi及其一致性检验ContinuedTab.6 TheC3-PijudgmentmatrixandtheconsistencytestC3P9P10P11P12P13P14WWi木材P121/51/71/211/530.08550.0473园林用P131/51/725150.20900.1156其他用途P141/71/91/51/31/510.04750.0263λmax=6.5084CI=0.1017CR=0.082

表7 判断矩阵C4-Pi及其一致性检验Tab.7 TheC4-PijudgmentmatrixandtheconsistencytestC4P15P16P17P18WWi抗污染P1511/321/50.04750.0301吸滞粉尘P1631310.62000.3933保持水土P171/21/311/30.17930.1137吸收有害气体P1851310.72950.4628λmax=4.1400CI=0.0467CR=0.0518

表8 判断矩阵C6-Pi及其一致性检验Tab.8 TheC6-PijudgmentmatrixandtheconsistencytestC6P19P20P21P22P23P24P25WWi资源数量P19111/333250.51440.2167已利用程度P20111/31/31/2230.25450.1072引种驯化难易P2133112330.62060.2615抗逆性P221/33111320.39020.1644生态习性P231/321/211220.29380.1238分布范围P241/21/21/31/31/2130.18140.0764生长状况P251/51/31/31/21/21/310.11840.0499λmax=7.7409CI=0.1234CR=0.0935

表9 判断矩阵P1-Si及其一致性检验Tab.9 TheP1-SijudgmentmatrixandtheconsistencytestP1S1S2S3S4S5S6S7WWi花色S112212330.52920.2239花径S21/2121/22330.39980.1692显示程度S31/21/2113330.38540.1631花量S412113550.57870.2449花奇特性S51/21/21/31/3131/20.19050.0806芳香性S61/31/31/51/51/3110.11480.0486最佳观赏期S71/31/31/31/52110.16490.0698λmax=7.3662CI=0.0610CR=0.0462

表10 判断矩阵P2-Si及其一致性检验Tab.10 TheP2-SijudgmentmatrixandtheconsistencytestP2S8S9S10S11S12S13WWi颜色S81231130.55890.2454大小S91/21311/21/20.27950.1227奇特性S101/31/311/31/31/30.13210.0580

续表10 判断矩阵P2-Si及其一致性检验ContinuedTab.10 TheP2-SijudgmentmatrixandtheconsistencytestP2S8S9S10S11S12S13WWi果显度S11113111/20.36670.1610果量S121231130.55890.2454最佳观赏期S131/32321/310.38100.1673λmax=6.4109CI=0.0821CR=0.0662

表11 判断矩阵P3-Si及其一致性检验Tab.11 TheP3-SijudgmentmatrixandtheconsistencytestP3-SiS14S15WWi叶型S1411/50.19610.1667叶色S15510.98060.8333λmax=2CI=0CR=0

3.3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根据公式(4)首先计算复合指标层Pi对C1的排序,结果如表13所示,再计算C、P、S对A的总层次排序,结果如表14所示。

表12 判断矩阵P4-Si及其一致性检验Tab.12 TheP4-SijudgmentmatrixandtheconsistencytestP4-SiS18S19WWi株型S1811/30.31620.2500树干奇特性S19310.94870.7500λmax=2CI=0CR=0

根据公式(5)计算总的一致性检验CR=0.064 3,小于0.1,即判断矩阵具有合理性,可通过总的一致性检验。

表13 P1-4对C1的复合排序值Tab.13 ThecompoundtaxisofP1-4toC1C1花P1果P2叶P3枝干P40.27800.39960.37930.13990.0811P1-4对C1的复合排序值0.11110.10540.03890.0225

表14 约束层C、P、S对各目标层A的总排序数值Tab.14 Thetotaltaxisofthemodelhierarchy(CPS)relatedtotheobjectivehierarchy(A)Ci PiC1C5C2C3C4C6P1P2P3P4总排序值0.27800.05260.22030.16710.09070.19130.11110.10540.03890.02250.0526象征P50.08850.0195文学P60.43960.0968神话传说P70.17740.0391民俗P80.29440.0649药用P90.28880.0483食用P100.44830.0749香料植物P110.07360.0123木材P120.04730.0079园林用P130.11560.0193其他用途P140.02630.0044抗污染P150.03010.0027吸滞粉尘P160.39330.0357保持水土P170.11370.0103吸收有害气体P180.46280.0420资源数量P190.21670.0415已利用程度P200.10720.0205引种驯化难易P210.26150.0500抗逆性P220.16440.0314

续表14 约束层C、P、S对各目标层A的总排序数值ContinuedTab.14 Thetotaltaxisofthemodelhierarchy(CPS)relatedtotheobjectivehierarchy(A)Ci PiC1C5C2C3C4C6P1P2P3P4总排序值0.27800.05260.22030.16710.09070.19130.11110.10540.03890.02250.0526生态习性P230.12380.0237分布范围P240.07640.0146生长状况P250.04990.0095花色S10.22390.0249花径S20.16920.0188显示程度S30.16310.0181花量S40.24490.0272花奇特性S50.08060.0090芳香性S60.04860.0054最佳观赏期S70.06980.0078果实颜色S80.24540.0259大小S90.12270.0129奇特性S100.05800.0061果显度S110.16100.0170丰富度S120.24540.0259观赏期S130.16730.0176叶型S140.16670.0065叶色S150.83330.0324株型S160.25000.0056树干奇特性S170.75000.0169

3.4 确定各层次评价指标的评分

根据旅游植物本身的特点和植物旅游开发的需求,结合前人的评分标准及专家们的建议,制定本模型的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16-17,20]。如表15所示。

表15 各层次指标评分标准Tab.15 Theappraisalstandardforthemodelhierarchyfactors指标分值10-98-76-54-32-1花色S1蓝黄紫红白绿等花色丰富、颜色亮丽纯正红黄白较为鲜艳粉红、紫红、粉白、黄白等各种颜色但色较暗不显眼花白、色淡无光泽花径S2花大5cm以上花较大3~5cm花中等1~3cm较小1~0.5cm花小0.5cm显示程度S3全部露出叶面,极易观赏大部分露出叶面、易观赏部分露出叶面、较易观赏仅小部分露出叶面,较难观赏隐于叶下,难观赏花量S4花多近覆盖叶片花约占叶面的80%花约占叶面的60%花约占叶面的40%花约占叶面的20%花奇特性S5极为奇特少见奇特、不对称也不常见较为奇特,对称不常见花对称且常见无奇特性芳香性S6浓香宜人香微香不香臭最佳观赏期S73个月以上2~3个月1~2个月1个月左右15天左右果实颜色S8蓝色、蓝紫色等且颜色鲜亮红、黄、绿、白亮丽红黄绿白但颜色暗淡黑色、黑紫色褐色亮丽黑色、黑紫色、褐色暗淡果实大小S9大5cm以上较大3~5cm中等1~3cm较小1~0.5cm小0.5cm果实奇特性S10极为奇特少见奇特不常见较为奇特不常见一般常见无奇特性果显度S11全部露出叶面,极易观赏大部分露出叶面、易观赏部分露出叶面、较易观赏仅小部分露出叶面,较难观赏隐于叶下,难观赏果量S12多近覆盖叶片约占叶面的80%约占叶面的60%约占叶面的40%约占叶面的20%

表15 各层次指标评分标准ContinuedTab.15 Theappraisalstandardforthemodelhierarchyfactors指标分值10-98-76-54-32-1最佳观赏期S133个月以上2~3个月1~2个月1个月左右15天左右叶型S14叶型奇特叶型较奇特叶型较常见、叶型常见叶型无美感叶色S15复色或彩色叶秋季变色叶翠绿有光泽或小部分变色绿色绿色暗淡无光泽株型S16紧凑或可形成尖塔形、圆椎形等树型较紧凑或近似尖塔形、圆椎形等树型一般松散很松散树干奇特性S17观赏度强、极易引人注意观赏度较强、引人注意观赏度一般不引人注意不具观赏性象征P5具有国家民族性质广为人知民间流传或大多数人知道部分人知道只在特定的人群中流传无象征文学P6在世界文学中有重要位置和作用、广为流传中国文学史中有重要位置、国民深知诗词歌赋中常见文学作品较为少见无神话传说P7希腊神话和中国传统神话中都有记载有代表性,且世界范围内流传希腊或中国传统神话中有代表性,在国内被人们熟知关于某历史事件的传说,部分地区流传记载有相关故事,在某一少数民族内或地区流传无民俗P8中国传统民俗、世界广知中国传统民俗用,国内广知大部分地区民俗某一特定地区民俗非民俗植物药用P9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或开发保健品根茎叶花果三者入药或开发保健品根茎叶花果二者入药或开发保健品一者可入药或开发保健品非药用植物食用P10根茎叶花果均可食用或开发食品饮品根茎叶花果三者食用或开发食品饮品根茎叶花果二者可食用或开发食品饮品根茎叶花果其一可食用或开发食品饮品非食用植物香料植物P11根茎叶花果等全株均可做香料三者可用二者可用一者可用非香料植物木材P12极高档木材高档木材一般木材较差非用材种园林用P13利用价值极高利用价值较高有可利用价值较低基本没有利用价值其他用途P14油料、工业等用途三种以上三种二种一种非油料植物抗污染P15在污染环境下生存力强在污染环境下生存力较强在污染环境下生存力一般在污染环境下生存力小在污染环境下无生存力吸粉尘P16强较强一般较小无保持水土P17强较强一般较小无吸收有害气体P18吸收有害气体能力强吸收有害气体能力较强吸收有害气体能力一般吸收有害气体能力小无吸收有害气体能力保护价值C4国家一级保护国家二级保护省一级保护省二级保护未保护资源数量P19丰富较丰富一般较少稀有已利用程度P20尚未被利用较少被利用利用程度一般利用程度较广广泛利用引种驯化难易P21容易较易一般较难难抗逆性P22耐寒、耐旱、耐盐碱、耐贫瘠、无病虫害前五项中四项前五项中三项前五项中二项前五项中一项生态习性P23适应性强、无生境要求适应性强、对生境要求不高适应性较强、要求一定生境适应性较弱、要求特定生境适应性弱、生境要求高分布范围P24极广广较广一般窄生长状况P25生长势极佳生长势佳一般弱很弱

4 评价示例

以张家界的龙虾花(牯岭凤仙、睫萼凤仙等)为例,利用本文的总层次排序结果和评价指标的打分,示例综合评价值的计算过程。

(1)确定各指标因素的分数:保护价值C5=1,象征P5=7,文学P6=1,神话传说P7=7,民俗 P8=9,药用P9=7,食用P10=1,香料植物P11=1,木材P12=1,园林用P13=7,其他用途P14=1,抗污染P15=2,吸滞粉尘P16=5,保持水土P17=2,吸收有害气体P18=2,资源数量P19=9,已利用程度P20=8,引种驯化难易P21=8,抗逆性P22=6,生态习性P23=6,分布范围P24=6,生长状况P25=9,花色S1=7,花径S2=5,显示程度S3=5,花量S4=5,花奇特性S5=9,芳香性S6=1,最佳观赏期S7=9,果实颜色S8=2,大小S9=3,奇特性S10=8,果显度S11=4,丰富度S12=5,观赏期S13=3,叶型S14=5,叶色S15=4,株型S16=5,树干奇特性S17=1。

(2)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4.693 0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1)评价模型的建立。本模型结构基本包含了旅游植物资源的各各方面,与现在已有的评价体系的结构模型相比,更全面,更具体,更有针对性,也更能体现旅游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各个方面。

(2)评价指标权重值的计算。AHP层次分析法是评价植物资源的常用方法,本文参考了前人诸多关于层次分析法在植物资源评价方面应用的研究成果,运用Matlab软件完成了评价体系的建立。在评价体系中,共有38个评价因子,涵盖文化价值、应用价值、观赏价值、保护价值及开发利用潜力等六个方面,基本考虑到了旅游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每个层面。在各类指标的选取、评分准则的确立上,听取了旅游开发和植物资源两个学科专家的意见,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来确定,保证了评价体系科学、完善和规范。在具体打分时,邀请长期研究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植物资源的植物分类学专家,以其对该地植物资源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结合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在调查该区域旅游植物资源时对资源的掌握情况,评分基本达到了全面、客观、真实的要求,也确保了整个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评价体系内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分析。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文学、食用、民俗、驯化难易程度、药用、吸收有害气体、资源数量、分别以0.096 8、0.074 9、0.064 9、0.050 0、0.048 3、0.042 0、0.041 5占据前七位,可以说明在旅游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上首先应考虑到这几个方面的因子,但是权重值的大小并不能够完全说明该因子的重要性,在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同等权重的约束层下,单层指标越多,各单层指标所占权重就会越小,因而观赏价值下面的各项因子权重值相对较小。

(4)制定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的制定,借鉴了很多前人文献里的评分标准,也结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植物资源的现实情况,听取了长期致力于研究武陵山野生植物资源的各位植物学专家(陈功锡教授、廖博儒教授、黄洪权高级工程师、谷伏安工程师)的意见,尽量使评分标准达到合理、准确、科学、全面。

5.2 讨论

(1)虽然评价模型的建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但是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客观评价与主观判断的并存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很大一部分因素由主观判断决定,如各评价因子的得分,因此,如何减少主观判断的比重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论。

(2)本文采用的是经典的AHP方法,在诸多的资源评价体系的研究中,还有改进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层次分析法等评价方法,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将根据上几种方法重新设计模型和评价体系,对比评价结果,以找出更为科学准确更适用于植物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3)评价体系的建立虽然结合了前人的经验及专家的意见,但由于本人时间、精力的有限,没能更深入的研究该体系的实践性。因此,在具体的旅游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应用到该体系时,各项指标的评分及权重值的计算可能会有偏差。有待后续不断的跟进和调整。

(4)本评价体系主要针对植物物种即植物个体的评价,而旅游植物资源还包括植物群落,在后续的研究中,还应针对植物群落旅游资源的特性建立一套评价体系,这也将是笔者今后研究的内容。

[1] 柳菲,陈功锡,廖博儒,等.张家界植物游[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 陈功锡,廖文波,敖成齐,等.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与性质研究[J].植物研究,2001,21(4):529-533.

[3] 廖博儒,吴明煜,戴灵鹏,等.湖南武陵源种子植物区系初步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22(3):231-239.

[4] 龚双姣,陈功锡.武陵山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利用[J].广西植物,2006,26(3):242-248.

[5] 廖博儒,柳菲.武陵源与黄山、武夷山、南岳种子植物区系比较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9,185(6):9.

[6] 吴吉林,廖博儒,等.基于 SBE 法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金鞭溪风景游憩林美景度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4):81-82.

[7] 刘豹,许树柏,等.层次分析法一规划决策的工具[J].系统工程,1984,143(23):25-27.

[8] 谢承华.AHP 及其应用[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17)2:79-82.

[9] 吴殿廷,李东方.层次分析法的不足及其改进的途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2:264-268.

[10] 刘帅,蔡照鹏.层次分析法及其建模过程.福建电脑[J].2011(12):78-79.

[11] 邓雪,李家铭,曾浩健,等.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42(7):93-100.

[12] 李玲娟,豆坤.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19(10):131-133.

[13] 董玉成,陈义华.层次分析法(AHP)中的检验[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7):105-110.

[14] 徐达,刘安兴,翁卫松.基于AHP 的县级森林综合效益最优目标规划[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7(9):70-74.

[15] 甘建国,王洁,谢锴,等.韶怀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植物种类选择—护坡植物层次分析法(AHP)优选试验研究[J].公路工程,2007,32(5):177-179.

[16] 汪诗德.牯牛降野生观花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1:10-15.

[17] 蔡殷知.观赏植物评价方法研究及评价模型应用-以铜钹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为例[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3:17-26.

[18] 覃烨.城市高架轨道交通景观分析与评价模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55-59.

[19] 杨学军.立体绿化植物评价方法研究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以地锦属植物为例[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院,2007:85-98.

[20] 武旭霞,游捷, 等.观赏植物野生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8):467.

TheresearchontheevaluationsystemofthetourismplantresourcesintheZhangjiajieNationalForestPark

LIU Fei1,2,3, CHEN Gongxi2*

(1.College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416000, China;2.The Key Lab.of Plant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ollege of Hunan Province, JiShou 416000, China;3.Zhangjiajie College of Ji Shou University, Zhangjiajie 427100, China)

This article built the evaluation system with the utilization of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nd the nature and plants of Zhangjiajie National Forest Park,as well as the features of local culture,nation and folk custom,etc.It was built under six indexes such as the ornamental value,the culture value,the application value,the protection value,the potential of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so on.The weighted value of all evaluation factors were worked out by the Matlab operation.The top 7 which covered 38 evaluation factors were orderly by the literary value,the dietary property,the folkways value,and the domesticated degree the medical value,the suck of the harmful gas,and the quantity of resources.In the meantime,the relative experts and some insiders were required to draft the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orts of indexes.The evaluation system was constituted on the basis of all covered before and demonstrated relying on the lobster flower in Zhangjiajie.

Zhangjiajie National Forest Park;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plant tourism; evaluation system

2015-09-29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9A073)。

柳 菲(1984-),女,湖南省张家界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植物生态与植物旅游研究。

* 为通讯作者。

S 759.93

A

1003 — 5710(2015)06 — 0013 — 11

10. 3969/j. issn. 1003 — 5710. 2015. 06. 003

(文字编校:杨 骏)

猜你喜欢

张家界排序一致性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排序不等式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恐怖排序
张家界看山(外四首)
节日排序
“醉美”张家界
人间奇景张家界
看张家界的漫山红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