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探究咖啡因N3和N7位水解去甲基代谢机理

2015-11-17王永婷薛志宇陈泽琴

关键词:过渡态黄嘌呤茶碱

康 媛,陶 婧,陈 秋,王永婷,张 燕,薛志宇,陈泽琴

(西华师范大学 a.化学化工学院;b.四川省化学合成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四川 南充 637009)

1 引 言

咖啡因,又称为1,3,7 -三甲基黄嘌呤,是一种天然黄嘌呤生物碱. 它主要存在于某些植物的种子、叶子和果实中,如咖啡豆[1]. 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是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精神活性物质和情绪转换药[2]. 在所有的腺苷受体中,咖啡因是一种受体拮抗剂,它像其他黄嘌呤一样扮演着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角色[3]. 因而在药物方面常被用作强心剂、止痛剂. 最近的研究表明咖啡因还有助于巩固人类长期的记忆[4].适量的摄入咖啡因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以及二型糖尿病的风险[5,6]. 但过量的咖啡因会增加患膀胱癌的风险[7].

咖啡因在体内的主要代谢路径是通过N 位去甲基反应. 通过N1、N3和N7位去甲基,咖啡因可降解形成可可碱(3,7 -二甲基黄嘌呤)、副黄嘌呤(1,7 -二甲基黄嘌呤)和茶碱(1,3 -二甲基黄嘌呤).这三种初级代谢产物与咖啡因有相似的医用价值. 可可碱通常被用作血管扩张剂和利尿剂. 茶碱作为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哮喘[8]. 副黄嘌呤能加速脂解,并具有精神兴奋药理性质[9],因此,研究咖啡因的生物降解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咖啡因N1位水解去甲基的反应机理,探讨了N1位水解的两条反应路径[10]. 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咖啡因分子和水分子为研究模型,利用量子化学方法探讨了咖啡因N3和N7位水解代谢机理,通过优化反应过程中各稳定点的构型,了解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为咖啡因的水解代谢机理提供更完整的信息.

2 计算方法

本文所有的计算都是通过高斯09 程序包完成的[11]. 在气相中,势能面上各反应物(RC),过渡态(TS),中间体(IM)和产物(PC)的结构都采用密度泛函BH&HLYP/6 -311 + +G(d,p)方法进行优化[12]. 并对优化结构进行谐振频率分析,确保势能面上所有的极小点没有虚频,过渡态有且仅有一个虚频. 同时利用内禀反应坐标IRC 分析(Intrinsic Reaction Coordinate)确定过渡态连接的反应物和产物.

3 结果与讨论

作者考察了咖啡因N3和N7位水解去甲基反应的两条代谢机理,形成相应的副黄嘌呤和茶碱. 反应过程的Gibbs 自由能(ΔG)和能量(ΔE)变化如表1 所示.

表1 BH&HLYP/6 -311 + +G(d,p)水平下,咖啡因N3 和N7 位水解代谢机理的Gibbs 自由能(ΔG)和能量(ΔE)变化(单位:kJ·mol-1).Tab.1 Changes of Gibbs Free Energies (ΔG)and Electronic Energies (ΔE)for the hydrolysis metabolic mechanisms of caffeine at N3 and N7 sites at the BH&HLYP/6 -311 + +G(d,p)theory of level (in kJ·mol-1)

3.1 咖啡因N3 位水解代谢机理

咖啡因N3位水解代谢过程有两条可能的反应路径:路径A 和B.路径A 为分步反应机理,首先,水分子对N3位甲基碳原子进行亲核进攻,同时水分子中的一个质子向O2原子转移,形成副黄嘌呤的烯醇式异构体,并释放出甲醇;然后,在甲醇分子的协助下,通过质子转移实现副黄嘌呤烯醇式和酮式的互变,从而形成副黄嘌呤稳定的酮式构型. 路径B 为协同反应机理,水分子在对N3位甲基碳原子进行亲核进攻的同时伴随质子向N3原子的转移,直接形成酮式构型的副黄嘌呤.

3.1.1 路径A

路径A 势能面上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优化构型如图1 所示. 在第一步亲核反应中,过渡态1 -TSA1的振动虚频为603 i cm-1,其主要振动模式对应于水分子中氧原子Ow对N3位甲基碳原子C3的亲核进攻,与此同时,水分子中的一个质子H 转移到O2原子,形成一个稳定的六元环. 在过渡态1 -TSA1中,C3-N3距离为2.26Å,远大于反应物1 -RCA的键长(1.46Å),说明在过渡态1 -TSA1中C3-N3键在很大程度上已被削弱. 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副黄嘌呤的烯醇式异构体1 -IMA. 在1 -IMA中,C3-N3键已完全断裂,反应生成的甲醇与副黄嘌呤的烯醇式异构体通过氢键Ow-H…N3和O2-H…Ow相互作用. 在气相中,该反应所需的活化自由能为358.8 kJ·mol-1;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能量为67.5 kJ·mol-1.

第二步为副黄嘌呤的烯醇式与酮式的互变异构. 在甲醇的协助下,反应过渡态1 -TSA2为六元环过渡态,环的张力较小,其振动虚频为1 156 i cm-1,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较低,在气相中为43.1 kJ·mol-1. 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能量为41.0 kJ·mol-1,说明可可碱的酮式构型比烯醇式更稳定.

图1 在BH&HLYP/6-311++G(d,p)水平下咖啡因N3 位水解路径A 的稳定点构型Fig.1 Optimization structures of stationary points for the path A of the hydrolysis of caffeine at N3 site at the BH&HLYP/6-311++ G(d,p) level

3.1.2 路径B

路径B 中各稳定点的优化结构如图2 所示. 过渡态1 -TSB1的振动虚频为550 i cm-1,其振动模式对应于水分子中氧原子Ow对C3原子的亲核进攻,随后,水分子中的一个质子转移到N3原子,直接形成酮式构型的副黄嘌呤. 过渡态1 -TSB1为四元环结构,其结构中C3-N3、C3-Ow、Ow-Hw和Hw-N3长度分别为2.31、2.14、0.98 和1.71Å. 由于四元环较大的环张力,过渡态1 -TSB1的活化自由能为362.3 kJ·mol-1,比路径A 高3.5 kJ·mol-1. 路径B 为吸热反应,反应能量为24.5 kJ·mol-1. 由此可见,对于咖啡因N3位水解去甲基过程,路径A 优于路径B.

3.2 咖啡因N7 位水解代谢机理

咖啡因N7位水解代谢过程也有两条可能的反应路径.路径A 由两步完成,首先,水分子对N7位甲基碳原子C7进行亲核进攻,该过程伴随水分子的一个质子向O6原子转移,形成茶碱的烯醇式异构体和甲醇;然后,在甲醇分子的桥梁作用下,茶碱的烯醇式通过质子转移形成酮式构型. 路径B 由一步反应完成,水分子在对C7原子进行亲核进攻的同时伴随质子直接向N7原子的转移,形成酮式构型的茶碱.

3.2.1 路径A

咖啡因N7位水解代谢路径A 中各稳定点的优化构型如图3 所示. 在第一步的亲核进攻过程中,过渡态2 -TSA1是一个七元环结构,它的振动虚频为584 i cm-1,它的主要贡献是促进水分子中的Ow-H 键和咖啡因分子中的N7-C7键断裂,从而形成甲醇和茶碱的烯醇式异构体(2 -IMA). 在过渡态2 -TSA1中,N7-C7、C7-Ow和Hw-O6键的长度分别为2.26Å、2.12Å 和1.67Å,这表明过渡态2 -TSA1中N7-C7键的削弱和C7-Ow和Hw-O6键的增强. 过渡态2 -TSA1的活化自由能为363.1 kJ·mol-1,反应为吸热反应,所需的能量为77.6 kJ·mol-1. 在第二步的互变异构中,在甲醇分子的协助下,过渡态2 -TSA2为七元环结构,其振动虚频为839 i cm-1. 该互变异构所需的活化自由能仅为8.7 kJ·mol-1,反应为强放热过程,反应能量为60.4 kJ·mol-1. 因而,茶碱的烯醇式异构体极不稳定,很容易转化为其酮式构型,该互变异构过程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有利的.

图2 在BH&HLYP/6-311++G(d,p)水平下咖啡因N3 位水解路径B 的稳定点构型Fig.2 Optimization structures of stationary points for the path B of the hydrolysis of caffeine at N3 site at the BH&HLYP/6-311++ G(d,p) level

图3 在BH&HLYP/6-311++G(d,p)水平下咖啡因N7 位水解路径A 的稳定点构型Fig.3 Optimization structures of stationary points for the path A of the hydrolysis of caffeine at N7 site at the BH&HLYP/6-311++ G(d,p) level

3.2.2 路径B

咖啡因N7位水解路径B 各稳定点的优化构型如图4 所示. 路径B 与路径A 的差别在于当水分子中的Ow原子对C7进行亲核进攻时,水分子中的质子是直接转移到N7原子,形成酮式构型的茶碱. 如图4 所示,过渡态2 -TSB1为环张力较大的四元环结构,其振动虚频为542 i cm-1,振动模式主要应对于N3-C3键的伸缩振动. 在过渡态2 -TSB1中,N7-C7和C7-Ow键长分别为2.40Å 和2.24Å,标志着N7-C7键的削弱和C7-Ow增强.过渡态2 -TSB1的活化自由能为370.7 kJ·mol-1,比2 -TSA1高7.6 kJ·mol-1. 路径B 也是吸热反应,反应能量为20.4 kJ·mol-1. 由此可见,对于咖啡因N7位水解去甲基过程,路径A 比路径B 更有利.

图4 在BH&HLYP/6-311++G(d,p)水平下咖啡因N7 位水解路径B 的稳定点构型Fig.4 Optimization structures of stationary points for the path B of the hydrolysis of caffeine at N7 site at the BH&HLYP/6-311++ G(d,p) level

综上所述,结合N1位水解代谢机理的研究[10],比较N1、N3和N7位的最优水解路径可以看出:N1位水解所需的活化自由能最低,然后依次是N3和N7位. 因而可可碱为咖啡因水解代谢的优势产物,然后是副黄嘌呤,最后是茶碱.但所有N 位水解代谢路径所需的活化能均较高,因而咖啡因通过直接水解代谢是不可行的.

4 结 论

咖啡因和它的代谢产物都具有十分重要药理学效应,它在人体内的代谢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作者采用BH&HLYP/6 -311 + +G(d,p)方法研究了咖啡因N3和N7位水解代谢形成副黄嘌呤和茶碱的反应机理. 研究表明:对于N3或N7位水解代谢,路径A 比路径B 更有利,N3位水解代谢优于N7位.但所有N 位水解代谢均需要较高的活化能,咖啡因代谢必须要在酶的作用下才能进行.

[1] ASHIHARA H,SUZUKI T. Distribution and Biosynthesis of Caffeine in Plants[J]. Front Biosci,2004,9:1864 -1876.

[2] DAVIS J M,ZHAO Z,STOCK H S,et al.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ffects of Caffeine and Adenosine on Fatigue[J]. 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2003,284(2):R399 -404.

[3] RIBEIRO J A,SEBASTIÃO A M. Caffeine and Adenosine[J]. J. Alzheimers Dis. 2010,20 suppl 1(4):S3 -S15.

[4] BOROTA D,MURRAY E,KECELI G,et al. Post-study caffeine administration enhances memory consolidation in humans[J]. Nat Neurosci,2014,17(2):201 -203.

[5] DING M,BHUPATHIRAJU S N,SATIJA A,et al.Long-term coffe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J].Circulation,2014,129(6):643 -659.

[6] VAN DAM R M. Coffe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cardiovascular diseases,and cancer[J]. Appl Physiol Nutr Metab,2008,33(6):1269 -1283.

[7] ARAB L. Epidemiologic evidence on coffee and cancer[J]. Nutr Cancer,2010,62:271 -283.

[8] BARNES P J. Theophiline[J]. Am J Respir Crit Med,2013,188:901 -906.

[9] ORRÙ M,GUITART X,KARCZ-KUBICHA M,et al. Psychostimulant pharmacological profile of paraxanthine,the main metabolite of caffeine in humans[J]. Neuropharmacology,2013,67:476 -484.

[10] 郭林峰,康 嫒,陈泽琴,等. 咖啡因N1位水解去甲基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32 -35.

[11] FRISH M J,TRUCKS G W,SCHLEGEL H B,et al. Gaussian 09,revision D01,Gaussian,Inc.:Wallingford CT,2013.

[12] CHEN Z Q,ZHANG C H,XUE Y. Theoretical Studies on the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of the N-glycosidic Bond Cleavage in Deoxythymidine Glycol[J]. J Phys Chem B,2009,113:10409 -10420.

猜你喜欢

过渡态黄嘌呤茶碱
基于LMI的过渡态主控回路闭环控制律优化设计
药用植物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银杏酸单体对黄嘌呤氧化酶的体外抑制活性研究
第一性原理研究铁铜合金催化氨硼烷水解脱氢
全氟异丁腈分解反应机理
HOOOH的反式和顺式转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支气管炎治疗中应用多索茶碱的临床观察
黄嘌呤和尿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研究
二羟丙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