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初宪政改革的失败——以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为例

2015-11-17汤童琳

长江丛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宪政中华民国孙中山

汤童琳

一、宪政改革失败的原因——政局动荡

晚清以来的中国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对内不断爆发起义革命,对外时常遭受不平打压,普通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各界有识之士都深刻意识到必须改变当下的政治局面,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了辛亥革命。然而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只是革命的第一步,诚如孙中山先生所言:“革命的过程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其中宪政改革尤为重要,通过制定宪法可以将革命政权以法律的形式稳固下来,纵观近代各国皆是如此,而且一部完备的宪法更是民主国家发展所必需的。但是,民初宪政改革的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而其中的主要原因应归咎于政界的党派矛盾。

辛亥革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因为革命后的中国并没有出现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各地处于军阀割据的局面,民初的政治局势相当混乱,党派林立、矛盾加剧,这样情况下的宪政改革道路注定是困难重重的。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的制定过程历尽坎坷,几经中断,先有《临时约法》颁布之初的袁世凯强行修改法律条款事件,后有《天坛宪草》修订过程因为段祺瑞和黎元洪的府院之争而几度停滞之事,再有立宪过程中几次解散国会之事,更勿论因为坚持立宪而爆发的护法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各地军阀混战等等。因此,在民初的政治混乱的背景下立宪过程进行的尤为艰难,最后颁布的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也没有达到立宪派所期望的宪政结果。

二、宪政改革失败的结果——贿选宪法

民初宪政改革的结果就是颁布了中国近代第一部正式宪法——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但是这部宪法并没有达到孙中山先生对宪政的要求,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部贿选宪法,它是军阀势力相互平衡之后的结果,它的存在并没有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任何宪政上的实质改变。

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之所以被称为“贿选宪法”是因为它从起草到颁布过程处处都离不开北洋军阀派系背后的推动,1923年曹锟以武力逼迫大总统黎元洪后迅速上位,他需要有一个正当合法的理由来维持他的总统宝座,于是宪法成了最好的遮掩,他在10月10日就任大总统一职当日颁布了《中华民国宪法》。而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从颁布之初就隐藏着巨大的漏洞,因为它的立宪程序并不合法,孙中山先生曾经批判过:“迩者曹锟以非法行贿,尸位北京,亦尝借所谓宪法以为文饰之具矣,而其所为,乃与宪法若风马牛不相及也。”

三、宪政改革失败的影响——民主觉醒

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正式成文宪法,它的颁布翻开了近代中国宪政史的崭新篇章,它是立宪派对宪政改革的初步尝试,它无论从法律条文还是框架上来看都是中国宪政史上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同时它也代表了一次失败的宪政改革,因为从颁布之初它就没有真正施行下去,它的失败暗示着民初立宪派理想的破灭,他们通过立宪来实现富国强民的希望也愈加渺茫。

宪政是法治的最高阶段,而民主则是宪政的最终目的,在经历了1923年宪政改革的失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失败的缘由,终于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民主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初宪政的失败刺激了民主意识的传播。1923年制宪时期的政党尚处于初级阶段,更类似于古代中国的朋党派系,他们关注的更多的是自身的利益,完全无视民众的要求,而宪法的制定过程也几乎没有民众的参与。于是,这样一部脱离了民主的宪法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现代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国家需要一套完备的宪政制度,这要求全体国民在进入自治完善的市民社会后通过完全充分地妥协,平衡各个阶层的利益,摆脱自然状态,制定宪法,然后依据宪法,通过选举制度、立法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来保障政府的正常运行。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得中国人完全没有民主宪政的意识,而1923年的宪政改革之梦的破灭警醒了中国人,他们终于认识到过于理想化的宪政是行不通的,宪政的发展离不开民主,只有基于民主之上所建立的政权才是经久不衰的。

四、结语

尽管民初宪政改革宣告失败,但它在中国宪政史上仍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但是民国法治之路的起点,而且也标志着中国开始向真正的民主国家迈进。即便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罔顾民主意愿,不受民众认可,仅仅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淡出民众视野,但是它毕竟标志着近代中国宪政之路的开端,尽管其中仍有许多问题,但不失为一部较完备的宪法。

[1]蒋廷散.中国近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3]陈茹云.中国宪法史[M].上海:世界书局,1933.

[4]费正清编,章建刚,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殷啸虎.近代中国宪政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6]张晋藩.中国宪法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7]张君劢.宪政之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宪政中华民国孙中山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孙中山的绰号
中共在国统区掀起的两次宪政运动高潮
民国李剑琴及其《健与美》发微
1916年民国首次司法官考试
孙中山祖上因迷上风水致贫
蓝、绿台湾政治定位变化新态势
蓝、绿台湾政治定位变化新态势
宪政思潮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