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情和敬意——写在 《激荡岁月:锡商1895-1956》出版时

2015-11-17王才兴

太湖 2015年6期
关键词:工商温情无锡

王才兴

温情和敬意——写在 《激荡岁月:锡商1895-1956》出版时

王才兴

陆阳出生在江南偏仄的小村,世代靠农耕为生。村里1948年修家谱时,竟没有一人念过书,只好请外村人捉笔代刀。虽说是穷乡僻壤,但村里人坚信读书能走出小村,改变命运,于是淳朴的乡村,嗜好读书蔚然成风。待恢复高考制度,陆阳中学毕业时,已是村上第十九个大学生。

陆阳大学之时读的是中文专业,毕业后进机关,后来从机关到乡镇,最后从乡镇又回到机关。在不同的参照系里,观照人生社会,让他切身体悟到世俗、人情、江湖的真实一面,并夯实了行文著述的基础。在最初的岁月里,他曾研究地域经济,以独到的视角,撰写了《苏南的变革与发展》、《从苏南模式到科学发展》、《长三角批判》、《品城:对中国城市的批评》等一批专著。最近五六年,他转向地方史的研究,撰写了一批有影响的著作:《无锡国专》、《唐文治年谱》、《塞北、江南古村落对比研究》、《薛明剑传》、《胡氏三杰》等。

最近,陆阳和沈云福先生合著的 《激荡岁月:锡商1895-1956》(以下简称 《激荡岁月》)一书,由团结出版社出版。《激荡岁月》洋洋洒洒,五十万言。较之晋商、徽商,这是首部完整总结锡商史实、系统阐述锡商精神的著作,全面梳理了自1895年到1956年六十年内无锡工商业从发轫、发展、波折到重起和复兴的脉络。无锡近代工商业的崛起,得益于一批民族工商实业家的鹊起。作者耗时三年,牺牲无数休息日,爬梳沪宁一线的馆藏资料,赖藉因特网,对浩瀚的史料归类整理,不仅对无锡杨氏 (杨宗濂、杨宗瀚)、周氏 (周舜卿)、荣氏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薛氏集团 (薛南溟、薛寿萱父子)、唐蔡 (唐保谦、蔡缄三)、唐程 (唐骧庭、程敬堂)这六大民族资本集团,而且对“烟草大王”丁厚卿、“呢绒大王”陈梅芳、“电池大王”丁熊照、“中国桐油大王”沈瑞洲、“钢铁大王”朱恒清等六十多位工商实业家的创业、发展和艰难进程,作了客观而详尽的描述,并从精神价值、文化取向上给以挖掘提炼。正如作者写荣德生时有一段感慨:“在他逝世后到今天,一批又一批的商人不断地被社会机遇制造出来,人们记住的是它们财富的数字而不是他们的人生。荣德生以儒入商,以商弘儒,以德为生,风范长存;敏思不绝,具远见卓识之才;孜孜营求,为志大慎行之人;一生奉圣贤之道,堪称儒商榜样!”

《激荡岁月》与其说是无锡近代工商实业的发展史,毋宁说是中华民族工商业艰难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展示的是无锡工商实业家的心路,更是向我们呈现了工商实业家的苦难和不屈,艰难和抗争。字里行间,我们见到更多的是实业家的良心和道义,使命和担当。《激荡岁月》一书,对了解锡商历史,研究锡商文化,研究无锡民族工商业发展,弘扬锡商精神,是一件前瞻性开拓性的事件。无疑,它为无锡日后经济社会发展繁荣,不无启迪和借鉴,其意义深长久远。这是无锡工商界乃至无锡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盛事。值得称道的是,该书在掌握丰沛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文学笔调,列举大量生动故事,可读性强;采选编年体体例,把纷繁的史实诉之于年代和重大事件的背景中,脉络清晰,历史感强。

捧读这沉甸甸的皇皇巨著,我想起了钱穆在 《国史大纲》开篇写下的一段话:“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所谓对其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我想两位作者著述该书时,也是深怀着对历史、对古人的温情和敬意。

陆阳博古通今,才思敏捷。他著书立说,选题独到,时出新意。他下笔快,每年以出版一二本书的速度行进。写作永远在路上,陆阳曾说过 “不怕写,写不怕,怕不写”之类的话,这成了他在原工作单位勉励年轻人的座右铭,让人称颂至今。他的热爱写作,起始于个人爱好。几十年的人生变幻,长期的阅读撰写,他经历了从自律到自由的心路历程。眼下的陆阳,著书立说已经远远超越爱好的范畴,更多地变成了一种欲望,一种宣泄和抒发。唯有去宣泄抒发,陆阳才可以更清澈澄明地观照自我,才可以释放那些潜藏在心海的潮涌。就如歌者选其歌声,画家择其炭笔,而陆阳则操起如椽之笔。

学问之路从来就是布满坎坷,文人的心路始终充满荆棘。在陆阳主政乡镇的那些时日,我时常见到他双眉紧锁,满脸的焦虑里折射出心中的忧愤。潜心于学问,致力于缠身的政事,两者气场迥异。那时的陆阳似乎有 “杨朱泣歧路”的尴尬。面对身心疲惫的他,我试图安慰他,给他释然,但终究是隔靴搔痒,无补于事。后来读到明朝卢象升 (宜兴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撰的 《湄隐园记》:“然深悔服官太早,未及多读古人书,所在蹈危履险,触忌招尤。先哲所云 ‘济变戡乱’之道,未之闻也。”卢象升借 《湄隐园记》表达的心迹,我猜想也一定时常萦绕绕在陆阳的内心。及至后来读到瞿秋白 《多余的话》中那些并否多余的话,面对一颗赤子之心屡屡徘徊在政治漩涡与文学爱好之间,心鼓彷佛让重锤猛击,我深切感受到了秋白先生的痛苦与无奈。我想起了鲁迅和他的诗句:“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自古文人的痛苦孤独,煎熬成的竟是苦海一片。

回到钱穆先生的话上,我想,除了对历史,对文人学者也应持有 “温情与敬意”,而文人学者是不是也应包括眼前的陆阳。

作者简介:

王才兴,江苏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华夏散文》、《翠苑》等发表作品若干。

猜你喜欢

工商温情无锡
吴子岳:让产品从无锡制造变成无锡设计
无锡一棉
天使的温情
氤氲的温情,混沌的大美
How should traditional accounting transfor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由2016年无锡中考17题说起
温情的雪花
温情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