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影响及对策

2015-11-17平丹丹张东军

长江丛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舆情道德大学生

平丹丹 张东军

(1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新乡 453003;2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新乡 453003)

一、高校网络舆情定义

高校网络舆情就是指在高校网络这一特定空间内,作为网络舆情主体的大学生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各种社会事务、校园事务所持有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1]。大学生正处于心理逐步成熟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极度活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易受到外界各种信息的影响。由于其心理发展特点及本身素质的参差不齐,大学生极易受社会、校园网络舆情的影响从而诱发言辞过激、网络不文明行为甚至群体事件,由此网络舆情所产生的网络道德问题越来越被关注。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对网络道德的影响

所谓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2]。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却不容乐观,网络舆情引发的网络道德问题更是屡见不鲜。尤其在互联网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接受着舆情观点的浸染和熏陶。根据调查,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基本上都打发在网络空间中,特别是在非主流文化、恶搞文化、段子文化等另类文化的视觉冲击下,在给大学生网络道德形成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负面影响。

(一)网络舆情的“随意性”,易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模糊

网络具有获取信息、发表信息的相对随意性,从这一角度来看,网络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学生无限便利资源的同时,一些不良的网络舆情信息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可能会造成巨大的冲击。随着网络的普及化、开放化、网络主体身份的缺场,导致网络舆情在价值传递、是非道德观、利益诉求等方面呈现多元化、非主流的特点。各种多元化的文化理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规范趁虚而入,这对阅历尚浅、社会经验缺乏、对错误思想缺乏辨别力和抵抗力的大学生来说,极易使其形成偏差的道德观。尤其是一些边缘化的大学生,在“广场效应(一种群众心理,指在人群聚集的公开场合,人们往往会表现出与日常生活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的言行,它是一种无意识统治下的大众心理现象。)”的推动下,极易导致网络道德意识模糊,从而出现与日常行为不相符合的举动。

(二)网络舆情的“多元化”为大学生网络道德观念的扭曲提供了可能

“高校网络舆情的“多元性”是指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所涉及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包罗万象,舆情表达和传播的载体也更具多样化。”高校大学生多为20岁左右的年轻人,个性张扬、自我表现欲强烈、关注社会学校动态、易冲动、个性化明显,针对同一事件所表现的个体反应受其道德涵养水平的影响可存在较大差异。高校网络舆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以及社会、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有主观偏差性的舆情内容会导致大学生价值冲突,使其价值取向多元化,从而弱化了主流道德观对大学生的约束功能,越是边缘化的学生群体,越是激进,其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不负责任的言论在没有社会道德的监督下毫无保留的呈现出来,自拍文化、迷恋文化、个性文化这些代表着另类文化在学生中广受追捧,“意见领袖(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的人。)”的独特见解填补学生集体的情感空地。不良的网络舆情在不知不觉、毫无预备的潜移默化的逐步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容易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观念的扭曲。

(三)网络舆情的“虚拟性”易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失范

网络给了大学生双重身份,线下的实体身份及线上的虚拟身份,在网络虚拟的环境中,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畅所欲言的发表一些平时在现实生活中不敢发表的言论,他们利用微博、博客、QQ群、微信、QQ说说等聊天工具随时随地接受、分享、传播自己的所见所闻,经过个体独特的加工分析,这些带着“个人意见色彩”的信息毫不保留的在学生群体中传递、发酵,每个人都可以进行无限的复制、传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不同背景的学生由于其性格、兴趣、价值取向、素质的不同,所关注的信息不同,对接收到的信息有不同的反应,并做出不同的信息反馈。个别环节中带有“个人意见色彩”的公众议题被无限放大,歪曲,这些不良的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缺失,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失范。

三、高校应正确进行网络舆情疏导,加强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一)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建立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网络社会管理制度建设之所以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的关键所在,是因为适度的、稳定的制度是规范人类行为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高校的网络舆情与网络管理制度就处于相对边缘的地带,高校的学生管理中涉及网络管理的比重相对薄弱,网络道德建设相对滞后,构建网络舆情监测机制,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建立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体系,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势在必行。在校园网络舆情引导方面,应注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运用高校主体网站宣传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价值引领,构建和谐校园,防范不良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二)强化网络道德实践,培育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

推动高校道德建设,着力夯实学生的网络道德认知和网络道德实践,把对学生网络道德知识的普及作为高校学生网络道德养成的关键环节,充分利用课堂、道德讲堂、主题班会等媒介对学生网络道德知识进行灌输和教育,引导学生在网络行为中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树立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实践是检验和增强理论知识的有效载体,加大网络德育培养的实践力度,强化网络道德实践活动,“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中。”

(三)发挥“舆情领袖”的积极作用,探索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模式,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

引导好学生的“舆论场”,构建好学生的“叙事场”,重点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政治立场坚定、网络业务熟练、在学生中有一定影响力的“舆情领袖”。在必要的时机,通过舆情领袖的现身说法来进行网络舆论引导,将舆情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要创新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道德校园活动,以学生宿舍、班级、课堂为依托,创建学生网络道德社区,营造学生文明上网的氛围,从而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提升网络道德素养,规范网络道德行为。

[1]明义敬.论高校网络舆情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苏州:苏州大学,2010.

[2]胡玉东.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0(17):79-80.

猜你喜欢

舆情道德大学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数字舆情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