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精神
2015-11-17拓芙
◎ 拓芙
布拉格精神
◎ 拓芙
2009年布拉格国际作家节的网页上挂出三位华人:高行健、马建、杨炼,采访的话题仍然是20年前的事。
中场休息时,我遇见一位中文说得很流利的年轻人,他曾在上海读过几年书,现在做些翻译工作。我问他为什么关注的是这些人、这样的话题,他反问我:“流行的就是好的吗?”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有一天我和J在等地铁,不知怎么就扯上了哈维尔。J是个坚定的共产党员,他说:“哈维尔就是个idiot(傻瓜)。”我很认真地看着他说:“不是。”他认真地瞪我说:“Idiot。”我坚持地说:“不是。”他又飞快地接上一句:“idiot。”这一句紧挨一句的对话进行了四个循环,我最终选择放弃。
俗话说得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布拉格号称民主国家,每个人都长着自己的脑袋,那怎么才能找到统一的布拉格精神呢?也许找到的也只不过是某一部分布拉格人的精神罢了。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意见,但布拉格还是那么可爱。就算看到破破烂烂的郊区,就算在中心区的桥上都可能闻到尿味,就算电车上张贴“注意扒手”的英文告示,就算它的河流没有布达佩斯宽阔,它的宫殿和花园没有维也纳气派,可我还是觉得它可爱。
它哪里吸引人呢?说不清。红色的屋顶、黑灰色的桥、教堂、壁画、雕塑,嵌着白云的蓝天,温柔的、泛着粼粼波光或者浮着一层薄雾的伏尔塔瓦河,闲在岸边的野鸭、天鹅和鸽子,还有人流涌动的地铁站、人声鼎沸的小酒馆和人类的最终归宿——安静的墓地。
我竟然找不出这座城市的精神,找不出它的特点。
爱上一个城市,是一种非理性的直觉。彩色的世界可以给它加上强光,说它是白的;也可以遮上阳伞,说它是黑的。描述起来简单,接受起来容易,但是我看到的布拉格不是那样的,我就没法把它写成那样。我感受不到统一的布拉格精神,也就写不出来。
也许,这反而就是布拉格的诱人之处吧。
(摘自《走读布拉格》中国青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