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2015-11-17夏平张永陈容华
夏平++张永++陈容华
摘要:高职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展了很多年,计算机类专业是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非常多的一个方向;当今,职业教育发展速度非常快,从生源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乃至升学深造都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途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从当初的热闹繁华到如今的日渐遇冷,确实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该文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尝试分析和总结高职院中外合作办学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
关键词:高职院;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4-0103-02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XIA Ping, ZHANG Yong, CHEN Rong-hua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model of Sino 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country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many years, the computer professional is a direction of Chinese 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project very much; nowadays,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speed is very fast, from the source structur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nd further studies provides more and more ways; Chinese 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pattern from the original bustling to today's increasingly cold, indeed many are worth summarizing experience; this paper to computer science, for example, try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some of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Chinese 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nd seek solution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ino 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computer specialty; teaching status quo
国内职业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实际上开展的非常早,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就已经有了,可以说我们现在的职业教育体系最开始就是参考外国的一些成熟做法而建立起来的。在前些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得最多的时候,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等等形式,国内都有对应的项目。由于计算机专业的普及性,在以这些办学模式为背景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经常成为优选合作专业,以江苏省为例,在早期的52所开设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职校中,专业开设总量排名第二(第一名是经管类),然而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这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却进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计算机专业当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具体的教学现状如何呢?我们来尝试分析一下。
1 生源情况
在高职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执行过程中,生源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制约因素,基于此原因,近年来许多高职院的中外合作项目不得不停办。为什么此项目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因素:1)生源人数总体下降,升学变容易了;2)中外合作办学的层次、种类变得更加丰富,学生可选的渠道更多;3)费用较高;4)特色不明显;
现在的学生在升入大学之前,普遍的情况是经济基础更好,信息获取的渠道更多,也更加的现实,在高职院层面上,学生出国留学的动力并不是特别足,这样中外合作办学主打的“双学历”、“留学学分互认”等特色就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付出高昂的学费之后,获取的“双学分”如果不留学将毫无价值,待毕业的时候,获得的国内专科毕业证书与其他学生完全一样,从现实角度来讲,这是非常“不划算”的。高职院层面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现在反而成为了一些低分考生解决没学上的“救命稻草”,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生源普遍质量不高的现实。
2 课程设置情况
课程设置方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大多数采取“兼容”模式,具体的做法是基础课程和素质类课程与普通专业相同,而在专业课上,与外国合作院校兼容,从而可以获得“双学分”。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兼容”课程比例普遍在50%以上(如图1,其中“COM”开头编号的为“兼容”课程),这些课程主要包括应用数学、编程方法、关系数据库、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数据通信导论、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图形学、操作系统等。
国外计算机类课程设置的特点是宽泛性,重视基础能力的锻炼,而我们国内的职业院校更加偏重即时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实际实施过程中,有部分课程的实施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举例来说,类似于像离散数学、计算机图形学、算法分析与设计等课程对于入学分数本身就比较低的同学们,确实是比较痛苦的事情。
另外一个课程设置方面的特点是,英语(外语)课程的比重比较大,在如图1所示的数据分布统计中,课时量最高的几个科目,除了毕业设计(实习)之外,其他都是外语课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要求,专业课程的讲授需使用双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需要匹配对应的中文版本的资料来进行教学,否则课程可能根本无法实施下去。
3 师资情况
高职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得比较早、比较多的,往往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师资力量通常不是很大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经济基础作为保证,可以吸引来大量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才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进修和提高,达到教学所需的标准并不困难。
提高师资水准的常见途径有:①引入高学历教师(满足了知识和外语方面的要求);②送教师进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或引入企业教师(满足了技术能力方面的要求);③送教师参加权威行业培训和认证(计算机类的权威行业认证全球通用);④教师参加国外专项能力进修;⑤聘用外方教师直接从事教学;以上各种方法,完全可以使得我们的师资力量满足教学需要。
4 教学条件情况
教学条件通常包含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两个方面。根据我们普遍了解到的情况,高职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计算机类专业所需的硬件条件与国外的相比是几乎没有差异的,在少部分经济发达而学校较少的省份,比如广东部分地方,硬件条件更是超过了国外很多的职业类学校。
国内高职校在教学条件方面总体比较弱一点的地方在软件方面,这个主要指的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比较早,有长期的课程资源开发经验,积累了大量的实用性课程资源,这些恰恰是我们所欠缺的。职业教育的课程资源,有其适用性方面的特殊要求,国外的课程资源是不可以拿过来直接使用的,我们自己所开发的一些课程资源,精品(并不是所谓的精品课程,而是有极强的实用价值的课程)比例占的不是特别高,还有一些课程打磨的时间不够,快要完善的时候,又面临技术更新,课程淘汰的窘境,这些方面就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的地方。
5 入学和就业
在职业教育领域,学生的入学和就业方面,我们跟比较发达的国家差异性非常明显。我们的学生清一色的十几岁的高中毕业生,完全没有任何的工作或生活经验,学习的目标、就业、或未来的生活规划几乎是一片迷茫,大量的学生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逼迫才能勉强学习的。而职业教育发展的比较成熟的西方国家,课堂中的学生年龄和生活背景等方面差异非常大,有中年离职再深造的,有提高单项技术能力的在职人士,也有休学打工若干年又重新返校的年轻人,这些学习者在学习的时候,目标极其明确,动力十足,学习的效率也特别高,根本也不存在什么强迫性一类的学生管理工作。就业方面的差异性同样十分明显,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大量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能出国深造,也不能从事专业技术领域的工作,依靠家里人才能谋一份职业的现象比比皆是。
6 总结与结论
我们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几个方面的分析,总体而言,我们可以说,在高职层面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有些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究其原因,一是我们的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还不是很成熟,生源来源太单一,且层次不高,造成循环机制不畅,内驱动力不足;二是我们的项目定位有偏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本来应该吸引到大量想要出国进修的学生,而现实情况却是来的都是不想出国进修的或者是想出去也根本达不到标准的,这种现象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解决以上困局,需要我们在很多方面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实事求是的面对我们当前社会的现实环境,才能创造出更适合我们自己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