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课核”的选定
2015-11-16唐惠忠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应善于寻找文本中可聚合又可辐射的“课核”。需要注意的是,其一,课之“核”,自然不是指整堂课本身,而是整堂课的一个核心“点”;其二,凭着耐心、毅力与执着的专业追求,准确解读文本,深入把握文本精髓,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好的“课核”;其三,选定“课核”的途径或曰基本方法在于,依据备教中教师自身的疑难点确立“课核”以及依据文本的核心价值确立“课核”。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核;疑难点;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8-0025-03
【作者简介】唐惠忠,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江苏太仓,215411)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
何谓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核”?较早提出这个概念的当是著名特级教师曹勇军先生。曹老师认为:“什么是‘课核’?就是一节课教学设计的最初想法和创意……比如说‘我不过抓了哪几个句子,提了什么个问题,教下来感觉不错!’”[1]浙江省宁波中学的时剑波老师则针对“课核”又引申出了“课脉”的说法,他曾全面阐释了“寻找文本中可聚合又可辐射的‘课核’,由点到面,层层推进,可以形成一核一线一堂课的‘课脉’教学路线”的思考,并具体揭示出“发掘‘课核’,构建‘课脉’”的五条路径(包括“以语言形式为‘课核’构建‘课脉’”“以‘文脉’为‘课核’构建‘课脉’”“以新视角解读为‘课核’构建‘课脉’”“以深度评论为‘课核’构建‘课脉’”“以破译作者心灵密码为‘课核’构建‘课脉’”等)[2]。应该说,曹、时两位老师对“课核”的论述,使笔者深受启发。
对于“课核”,笔者也有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相关的教学体会主要有三:其一,课之“核”,自然不是指整堂课本身,而是整堂课的一个核心“点”。这个“点”,可以是课堂研读的扩散点,一切教学活动由此发散,步步推进,井然有序;也可以是汇合师生目光的聚焦点,作为课堂活动的归属,一切教学活动汇聚于此,形成课堂高潮。“课核”作为阅读教学的扩散点、聚焦点,便于“窥一斑而见全豹”“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凭借这把钥匙,去探究全篇的要旨与真味。其二,凭着耐心、毅力与执着的专业追求,准确解读文本,深入把握文本精髓,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好的“课核”。其三,选定“课核”的途径或曰基本方法,除了时老师已经述及的,似还有较为紧要的另两点:依据备教中教师自身的疑难点确立“课核”;依据文本的核心价值确立“课核”。
下面以近期教学中的两个实例,展示一下如何沿着这两条路径优选“课核”,并围绕“课核”突破公式化的教学,实现课堂结构与教学效率的优化。
教例一:《拿来主义》——以“‘大宅子’究竟比喻什么”为“课核”
“课核”以简化、微观的形式展现教师的教学设想,对教材、课堂、学生的理解深度,以及把它们联系起来的能力。多数情况下,它就是统领整个教学设计的“主问题”(实际教学中,仅以一个具体问题统领课堂的情况比较少见,教师往往用一组问题即“问题群”建构课堂教学),能够涉及文本的诸多方面,带出关于文本的诸多问题。在我看来,为数不少的“课核”,应是生成于教师备教一篇课文时,自己产生的某个重要的疑难问题。说到备教课文、定好“课核”,语文教师能把文章真正读懂无疑是前提。在这里,教师要转换角色,亲历阅读过程,先探一下路,读出甘苦体验;进而研读有关的备课资料,进一步明了其中的深浅曲直。在一步一个脚印吃透课文的历程中,假如有一个困惑长久地萦绕于胸,那么,不妨就将其设定为整堂课的“课核”。比如《拿来主义》是杂文中的精粹,在文章第8、9段,鲁迅采用“打比方”的写法,描述一个假定情景,勾勒出多类典型人物;然而,该部分中的“大宅子”究竟比喻什么呢?笔者前些年虽不止一次教过本文,但此番重备,在细读原文和查阅多种资料后,相关的疑惑非但没有消解,反而在加重。这是因为,对这一喻体的解读、剖析,可谓各家有各家的说法。有观点认为“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也有观点认为“大宅子”指中国人因袭的传统,还有观点认为,“大宅子”比喻外来的文化……
既然如此,“‘大宅子’究竟比喻什么”肯定是个有价值的“课核”。在将这个疑点解开之后,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拿来主义》一文自由谈。
学生谈自读体会与疑难困惑。参考:1.用一句话或一个比喻概括自己的初读感受;2.我在自读课文中的主要困惑是……
(二)集中探讨文中的“大宅子”比喻什么。
1.师:末段写“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由此可见,“大宅子”与什么有关?(生答:“文艺”“文化”。)问题是,“大宅子”究竟只是比喻“传统文化遗产”,只是比喻“外来文化”,还是兼喻“传统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你赞同哪种意见?(学生略作交流。)
2.师:如何立足原文找到依据,哪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思路?
明确思考点:一是第8、9段本身所写内容,二是前后文思路(“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所以”不容忽视),三是文章的写作背景。
3.学生细读文本,分组(四人小组)讨论并在班内交流。例如有同学将课文前七段的思路梳理为——
因为:想要“闭关”,实际上难以做到;
只是“送去”,(1)不符合“礼尚往来”的礼节;
(2)必然走向“疯”狂(灭亡);
(3)将会祸及子孙;
听凭“送来”,自然心生恐怖(大吃苦头)。
所以:还得“拿来”,“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4.师生协同辨析:(1)从具体的“喻体”看,直接指向“传统文化遗产”——“大宅子”里的物件(鱼翅——产自国外但中国人特别地视其为珍馐,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物件;文中写到“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等,都指向着“大宅子”的中国特征。
(2)顺着前文思路看,第5段说“‘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可见“拿来”是与“送去”相对而言的,“拿来主义”是针对“送去主义”提出来的。课文前面并没有涉及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倘若是用“大宅子”比喻“传统文化遗产”,则前后文未免脱节,相悖谬了。
(3)从写作背景(课前已借助“导学案”先行提供)与后文总结(“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等)看,全文谈论的既不是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也不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遗产”,而是兼而有之,即《拿来主义》是一个论述跨文化交流(前后文思路)与文化继承(“大宅子”喻体的直接体现)的经典文本。
(三)教师展示自己的疑问(由分号运用看课文的行文表达),学生再读文本并作答。
1.第1段批判“送去主义”时举了三个例子,前两个例子间用分号隔开,第一、二与第三个例子间用句号点断,这是为什么?
2.第8、9段中分号与句号的使用有什么讲究?
以上教学步骤,因为有“‘大宅子’究竟比喻什么”这一“课核”引领、贯通,故而既切中文本要害,又让中心点与整个教学面彼此呼应,有利于学生深刻地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例二:《秋水(节选)》——以“认识并思辨庄子的哲学观”为“课核”
郑桂华老师曾提出:“一篇课文在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同时,郑老师也承认:“不同的文体,其教学的价值点可以有所侧重。”[3]事实上,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的文章这类文化经典,其主要教学目标也可定位在传承优秀文化上,那么课文的思想内容(或曰文本的核心价值),也是可以成为学习重点的。像选自《庄子》的《秋水(节选)》,其社会生活认知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就弥足珍贵。
《秋水》原文分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写河伯与海神的七组对话,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一气呵成;后一部分写了六个寓言(“邯郸学步”“子非鱼”等)。苏教版必修三第四专题的《秋水(节选)》,只选录了河伯、海神的第一组对话,且在教学参考书中仅仅将选文寓意概括为“《秋水(节选)》告诉我们,人不可自满”。这样的节录处理与主旨概括,很容易误导师生错解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错解《庄子》的哲学思考。为此,指引学生准确、辩证地领会文本的内容价值,从古代经典中汲取人生智慧,就成了我教学本文的重要目标。对最初的想法加以细化和丰富后,课堂上我是这样安排学习活动的。
(一)由李怀宁《忙里偷闲读庄子》的精彩片段(“他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然而,这一切仍然不足以概括他”)导入新课。
(二)疏通文意,要求学生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状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分类整理,教师答疑解惑。
(三)注释辨析:关于“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说法一:原来的我就是“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不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说法二:正应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认同哪种解读?为什么?
(四)寓意探究。
1.要求学生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学生的理解是: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不要因为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不能盲目地骄傲自满,要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2.问题探讨:在听了河伯一番话后,海神若可能会怎么回答?
展示原作中北海若部分答话的译文。(大意是:对井里的青蛙不能够与它谈论关于大海的事情,是因为井口局限了它的眼界;夏天的虫子不能够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因为它被生存的时令所限制;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道理,是因为他的眼界受着教养的束缚。……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先前看到河水上涨而自满一样吗?)
(五)拓展阅读。
1.展示《秋水》后一部分中的三则故事:“庄子钓于濮水”“庄子往见惠子”与“子非鱼”。
2.师生达成共识:综合起来,可明显地看到《秋水》表现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即一个人,当他觉得自己很不错的时候,就会沾沾自喜,但是当他走出所处的环境,见到比他更优秀的人时,就会觉得自己是多么微不足道。由此推导下去,活在世间的人为追名逐利而不择手段,可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时,就会觉得那是多么不值得,根本没有什么意义。可以这么说,人类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因而什么都不必去做,应采用“无为”的方式去对待万物,让万事万物自然地发展。《秋水(节选)》写河伯对“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的承认和肯定,联系后文看,实际上就是对人生事功的否定,也就是“无为”思想的体现。
3.一分为二审视《庄子》的哲学观。
(1)强调“一味追名逐利不足取”:很有现实意义,对今天的我们是可贵的警世言与难得的清醒剂。(2)又认为“人类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未免悲观消极,正确的态度应是以有限应对无限(即自然界是无限广大的,万事万物只不过身处其一,人类、人生亦如此,只是沧海一粟、过眼云烟罢了,但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我所能,不断地自我完善,并尽可能多地创造自身价值)。
综观整个教学进程,“课核”“认识并思辨庄子的哲学观”贯穿始终,使课堂步步推进,引导学生的思维趋向活跃,认识归于准确,终至高潮。由此可见,有了一个理想的“课核”,教学蓝图就可附着其上,一脉相承,渐次展开,让课堂连成一个整体。
上述实例,能较好地说明依据备教中教师自身的疑难与文本核心价值选定“课核”的可行性。而教师疑难点或文本核心价值一旦成为教学的切入点、统领点,就能引导学生瞩目一点,集中研讨;作为课堂上一系列探讨、学生一句句分散发言的带有提升性质的总结,则能使学生不但在认识上获得升华,在情感上也受到激励。
【参考文献】
[1]曹勇军.谈谈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一)[J].中学语文教学,2012(01).
[2]时剑波.发掘“课核”,构建“课脉”[J].中学语文教学,2014(05).
[3]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