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霉菌性上颌窦炎影像诊断

2015-11-16赵士金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影像诊断

赵士金

[摘要]目的:对霉菌性上颌窦炎的CT显示和机制进行分析研究,以用来指导对于上颌窦炎的影像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30例霉菌性上颌窦炎的影像临床资料,观察其表现和机制。结果:霉菌性上颌窦炎影像主要表现为单侧,双侧上颌窦或多个鼻窦腔中软组织密度大的较为少见。这种窦腔密度增加,且不均匀,软组织内呈现斑点状、条索状、颗粒状等好密度的钙化影,窦壁大多发生反应性增生,有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鼻窦骨受压遭破坏。结论:霉菌性上颌窦炎的影像主要表现为病变呈软组织密度伴钙化影。这是对该病进行诊断的比较有效的依据。

[关键词]霉菌性上颌窦炎;影像;钙化;诊断

霉菌性鼻窦炎是鼻窦感染性炎症中较为少见的病症之一,但是近几年,随着各种抗生素的滥用、人体免疫力的下降,慢性病的患病率有所增加,霉菌性鼻窦炎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上颌窦炎是霉菌性鼻窦炎最常见的,主要为单侧发病,中年人尤其是女性患病可能性更大。临床表现和慢性鼻炎、鼻窦炎类似。本文就回顾性分析30例霉菌性上颌窦炎的影像表现,分析其影像特点,并和相关的疾病进行影像鉴别。

1资料与方法

1.临床床资料

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霉菌性上颌窦炎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均在24~74岁,平均年龄约为46岁;病程在6个月~2年。主要症状为鼻塞、头痛、流涕等。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均使用西门子Somatom Senstation 16排螺旋CT机行副鼻窦横断面连续扫描,扫描层厚4mm、间隔4mm,运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其中1例同时进行CT增强扫描。

2结果

病变的上颌窦密度增大,呈现不规则的软组织密度影。其中单侧的有21例,双侧的有9例,伴片状、点状、条索状、结节状等钙化影的有24例,所占比率为%,上颌内侧壁骨遭破坏的3例,部分伴有鼻甲肿大、筛窦炎等,1例增强扫描力度的,病灶明显强化。

3讨论

3.1病理和发病机制

霉菌性上颌窦炎主要是由于曲霉菌和毛霉菌感染引起的,即霉菌的入侵使得血管发生炎症,形成血栓等,最终形成鼻窦炎症。医学临床上以发病的急缓、骨质是否破坏及其周围结构的侵犯情况等特征为依据将霉菌性上颌窦炎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侵袭性主要有慢性无痛型和急性爆发型两种,多为毛霉菌感染,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主要是由于霉菌入侵鼻窦的血管内,形成血栓,并诱导鼻窦内膜和骨壁坏死使其迅速发生病变,并可能入侵颅内或眶内,引发并发症。非侵袭性窦炎有应变型和霉菌型两种,多为曲霉菌感染,但这种病变仅仅对鼻窦的豁膜产生作用,产生相关炎症。各种原因导致的上颌堵塞都会使窦腔内通气受阻,分泌物增多,为霉菌发展创造合适的环境。上颌窦口堵塞的原因有上颌窦囊肿、鼻息肉、鼻炎等。

3.2CT表现

3.2.1侵袭性鼻窦炎

侵袭性上颌鼻窦炎软组织密度较低,被破坏的骨壁慢慢向周边的颅面部扩展,影像主要显示为鼻腔、鼻窦、面部等多发的软组织影,且有面部的软组织增大增厚,骨壁遭到破坏,密度增高,眼球突出等现象。等到病变发展到颅部,颅内密度会增高,周围组织会坏死会产生脓肿,也可能发生脑积水。

3.2.2非侵袭性鼻窦炎

上颌窦内显现软组织密度影,呈现不规则的息肉形状,鼻窦腔中间存在空气影,一般没有气液平面或积液,软组织也可能充满鼻窦腔。所选取的30例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中有1例增强扫描后,软组织得到了明显的强化。霉菌性上颌窦炎的典型特点是增加的软组织中多呈现集中在上颌窦口附近的点状、片状、沙粒状等密度较高的钙化影。这些高密度钙化影是霉菌经过代谢后产生的硫酸钙的沉积。这是非侵袭性鼻窦炎症和其他炎症的区别点,具有诊断价值。非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可能会出现轻度骨质钙化或内侧壁骨损坏。

3.3鉴别诊断

3.3.1慢性上颌窦炎

这种炎症一般病程较长,临床症状不仅多而且较为复杂,且通常会对多个副鼻窦产生影响,一般表现为窦腔内豁膜增厚,有均匀的密度,有时可能出现气液平面,钙化现象比较少见,一般没有骨质的破坏。

3.3.2血管瘤

血管瘤主要呈现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边缘较清晰,鼻窦内侧壁上的骨质受到挤压移位,增强扫描后,得到明显强化,不断膨胀增长。

3.3.3上颌窦囊肿

此病症多为低密度病灶,密度一般均匀,无钙化,囊壁光整、清晰,增强不强化。

3.3.4出血坏死性息肉

影像显示病变密度不均匀或均匀,通常表现为低密度的炎症与高密度的点片状出血混杂显示,即窦腔肿胀变形,上颌内的骨质遭到破坏。MRI显示出血区为高信号,而霉菌性的为无信号区,二者能够加以鉴别。

3.3.5上颌窦癌

此病侵袭力强,破坏范围大。影像表现为密度混杂的肿块性,骨质遭破坏,增强扫描后出现不均匀强化。上颌窦癌常常将内壁破坏进入鼻腔,但是残存的钙化却很少见。当侵袭性上颌窦炎破坏范围过大时,便无法与上颌窦癌鉴别开。

猜你喜欢

影像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现实主义影像剖析
融合与分离:作为一种再现的巫术、文字与影像世界的构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