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5-11-16江吉元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教学

江吉元

【摘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当时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阅读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但是阅读能力的发展不是随教学的进行而自然产生的。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机的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为造就新世纪的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培养;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当时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必要的知识外,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尤为重要。阅读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但是能力的发展不是随教学的进行而自然产生的,而是在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一、抓住关键词句点拨“思”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的指导学生思考,练习上下文和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并在最佳时机,即学生处在“心欲通而不达,口欲言而不能”时加以点化,以促进学生及时排疑纠偏,打通思路,准确理解。如《一夜的工作》一课中,有学生对“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的清颗粒,好像没有因为今夜多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这一句理解出了偏差,搞不清花生米到底增加了没有?学生意见各异,教师这时加以点拨,抓住“好像”一词,启发学生思考,达成一致,花生米增加了分量。而后联系上下文理解“花生米并不多”一句,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总理待客时特殊餐“并不多”,想象他平时一个人工作后的夜餐会怎样?最后,终于由表及里地挖掘出本段文字的底蕴,突出了句衣内涵;总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从不搞特殊化,突出揭示了“总理的工作是多么劳苦,生活是多么简朴”。

二、在自学基础上诱发“议”

为了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在阅读实践中得到培养,可将学生训练环节分两步完成,即先自学,后议论。自学是议论的基础,而议论是自学的深化发展。许多问题可在议论中得到圆满的解决。议论过程既是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又是学生接受教育指导,纠正错误提高认识的过程。通过议论,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对课文理解逐步加深。如教《倔强的小红军》一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抓住“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的还多呢。”这句中“轻轻”一词,通过学生的比较和议论,学生明确了只有轻轻地拍才能掩饰自己“断粮的困境”,让首长放心。因为干粮袋中装的是一块牛胫骨。如果重重的拍就会有蹦蹦地响声。那就露底了,无法掩饰真相了。“轻轻”一词就能把小红军“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拖累别人”那种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表现出来。

三、理解课文,注重训练“说”

提高阅读能力,还应当以语言训练为主线,在指点读书方法的同时,强化训练。具体的方法是重视复述训练。复述要在学生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让他们把所读课文的内容加以整理,有中心、有条理、有感情的复述出来,加以朗读和背诵。朗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又是培养学生的感情,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通过朗读背诵使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阅读教学中怎样发展学生思维和智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心理学指出学生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经历长期持续不断地培养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如何才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呢?这需要教师能够充分的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明确思维的内涵和小学生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自觉、主动地利用教师所创设的思维与智力锻炼的机会。在每一堂语文阅读课上,应该尽可能的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联系、去推断结论,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得到锻炼。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语言同发展思维和智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我们应该把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机的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造就新世纪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