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策略浅谈
2015-11-16秦芳文
秦芳文
【摘 要】物理概念的教学是物理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搞好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物理概念来源于我们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以前的生活实际中,对有关物理现象获得的一定经验和认识,学习中很容易加以引导形成正确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中应“变教为导,以导引学”是导学互动教学策略的核心理念。
【关键词】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挺高,物理这门原来便被视为“数、理、化”三巨头的学科,日显重要。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课更多的是比较抽象的理论性知识。如何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物理的热情,是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探讨的一个课题。
一、教师需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初中物理也是一样,教师的教学方式、个人专业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是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的所在。物理课程本身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理论性的知识极易让课堂变得单调、乏味,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所具备的教学魅力就能很好地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保持较长的注意力。这样,教学工作也会轻松很多,为顺利结束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创造出积极有利的条件。
二、运用多媒体激活物理课堂教学
物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特别是多概念的理解、公式的推到和应用时初中物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初中学生偏重于形象思维,教师多做演示实验,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便能化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依据,促使形象思维向抽象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达到突破难点和重点的目的。比如在讲述通电指导线周围磁感线方向、磁场方向、以及摆上小磁针的指导等问题时,运用多媒体,可使这一在同一空间发生的几个物理现象的到简洁、有序的表现和阐述,使教学手段得以进一步优化。初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差,对这类物理现象,用传统的教学法难以使他们达到全面彻底理解,成为学习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难点就轻而易举的突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模式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开发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推进教学进程与实现教学效果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在授课中重视物理实验和物理知识的讲授,结合介绍物理学家的故事,物理趣闻和物理史料,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物理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作用;善于对比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引发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寻找当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强化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最后还应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学启于思,思启于问”。在新课标下的课堂应是这样: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的养育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殿堂,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在这里学生有了探索新知识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得到丰富,有了亲身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等的认识就有可能进一步发展。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由“爱学”到“学会”,再到“会学”,最终掌握物理学习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
四、适当引入物理学史,让学生感知物理学的文化内涵
只有了解了物理概念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们的本质。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往往也是物理学发展史上长期未能克服的困难;历史上物理大师们与之辩论和斗争的错误观点,往往也保留在学生的概念之中,认识上的反复和曲折正可反衬出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的重要。物理学历史上关键性的突破和物理学家的伟大贡献,正是物理学的重点。
总之,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注重物理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尽量接近科学家们在其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概念,以使学生从中领会物理学家的实际创造过程和他们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在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张之举.浅谈怎样抓好初中物理教学.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1).
[2]马利军.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趣味性.家教世界,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