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根伸夫:空间和媒介的“自然之力”

2015-11-16王宗亮

东方艺术·大家 2015年7期
关键词:观者大地媒介

王宗亮

“物”—是媒介的最好总结,而不断更新的“新媒体”正是物在创作中对于取材、应用方式的更新。但当提到材料技术进步对艺术创作的改变,日本物派艺术恐怕算是个异类,技术层面的因素对物派艺术家来说,从创作手法和媒介的呈现方式上,几乎不存在直接影响。物派艺术虽然在外在表现形式上更接近于西方的“现成品”,但其并不同于现成品艺术多以工业制造业产品为主体的形式,物派艺术家甚至认为,还原所用之物的本来面貌,尽可能不对其加以其他制造物的修饰和更改,还原成完全的自然状态呈现,才能算是物的表现极致。

物派艺术家关根伸夫1942年生于崎玉县,1968年毕业于多摩美术大学油画研究。“26岁的时候,关根伸夫偶然间在地上挖了一个洞,在洞的旁边,他用挖出来的泥土按照洞的形状塑成了一个圆柱体。”这段还原度如此高的介绍文,其实就是后来被视为神秘的日本“物派”艺术运动的开端和象征的作品,《位相—大地》的诞生过程。此后,《位相—大地》以及其创作者关根伸夫,成了日本战后美术的纪念碑—里程碑被广泛介绍到西方主流艺术世界。

从《位相—大地》,以及更多的日本物派艺术来看,物派与其说强调物的本身,不如说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其看中物的自然状态这一环的基础之上,更深远的着眼点事实上是放在了“载物”的空间、环境乃至与人的三者关系上。在这一点上,艺术家不仅赋予作品充分的物理空间概念,也打开了作品于所在环境中和观者以及创作者较为形而上的空间关系;物的自然状态,使观者的感知,既因媒介的常见性变得具有熟悉感,缩短了人与艺术的反射距离。同样因所取之物来源于自然,也使作品及媒介同自然环境界限模糊,甚至完全融入了自然,这让人与作品的感知距离瞬间变得深不可测,因自然物被艺术家重新“发掘”后产生一定的陌生感。而两种感知所投影的重叠部分,使人很容易联想到道家“天人合一”哲学观点。而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恰巧与物派艺术的创作理念吻合。endprint

猜你喜欢

观者大地媒介
大地之歌
端午节观龙舟赛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大地之灯
大地黄好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