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艺术:媒介这件小事

2015-11-16王宗亮

东方艺术·大家 2015年7期
关键词:知识结构艺术创作媒介

王宗亮

时间退回到半个多世纪以前,当白南准刚开始摆弄他的“电视匣子”,彼时的“新媒体”艺术对人们来说,或许还是一个朦朦胧胧的概念,并没在世界范围内有过多具象的提示和公众认知,在白南准名声鹊起后,其作品的影响力由亚洲范围内开始辐射到世界,随后,其追随者才层出不穷……但回忆过后,似乎有一个问题开始变得愈来愈清楚,并且值得我们去重新思考:所谓的“新媒体”艺术,就一定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声、光,电”吗?我们是如何获得今天至于定义“新媒体”的规则习惯的?美国著名的文化理论家丹尼尔·贝尔曾经说过,从20世纪的下半期开始,人类已经由以读和写作为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转变为以看和听作为主要的方式—从文字阅读转向图像阅读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电视、电影、网络和集声音、图像和文本为一体的电子读物的出现无疑会对人类的知识结构、认知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

毫无疑问,学者所提到的人类的知识结构、认知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产生的变革,绝不仅仅存在于电子传媒时代,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创作观念如何更新,艺术家手法怎样变化,在艺术史上的任何世代、任何人的创作,及作品的最终呈现方式,从某种角度来说,归根结底都是艺术家与所用创作媒介的表演。

而不同时期、不同形式媒介的差异性,甚至值得我们在以媒介为主角立场的基调上,回头重读此时的“新媒体”定义形成之前,彼时的艺术创作与“媒介”的那些事。事实上,自人类文明进城迈入工业革命的门槛,以及空间技术的探索跟进。艺术家对创作媒介所依赖的物质、相应的材料技术的发展革新,乃至对自然世界的认知所产生的改变,使人们感受到,艺术创作像是变成了突然间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将原本坚实的固有媒介,拍散到了充满未知的未来可能中。而再将历史的目光向前追溯,早先最为人熟知的媒介更迭,例如人类在透视学、几何学上的发现,直接奠定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在构图空间的逻辑基础;矿物颜料(油料)的提纯技术进步,影响了西北部欧洲的油画塑造风格;机械化生产出的颜料,以及16世纪后人类在光学研究的进一步认识,则促成了艺术家依赖外光为参照进行的写生创作,(例如印象派的催生和发展)。而随后对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形式影响最为巨大的,便是现在对普通人们日常生活最具说服力的影像、电子及数字技术,其所派生出的“新媒体”艺术之面貌,早已成以野火燎原之势,有条不紊的颠覆着传统的艺术创作的公共认知格局;至此,当我们今天提到所谓的“新媒体”时,这才基本将经验指向到影像的艺术或基于数字技术化的艺术。但通过上述历史,我们也可以说,当下一个新的创作媒介还没有随新技术诞生时,过去的每一种媒介形式,都曾是“新媒体”;或许,时至今日,人们再也无法轻易忽略媒介的角色意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艺术创作媒介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书,最优雅的媒介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