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境之下的“后传统”
2015-11-16张瑜洋
张瑜洋
传统与当代一直是生活在时下的艺术家不可回避的话题,如何实现当代艺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转化也是绕不开的思考路径。当我们用切割或者解剖的方式层层分析“传统”与“当代”时,我们又无法用确定的语言说出一个子丑寅卯来。这或许就像是黑格尔说的:“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往往是最无知的”。尽管“无知”,但是身处其中,又与传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像邹操的作品虽然以一种当代艺术的语言方式呈现,但却与传统和经典必不可分。展览名称“云山诀”或许就是邹操在传统语境中的一次探索与开拓。
走入展厅,现代感的语言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墙面上运动中的心电图与对侧邹操用亚克力板制成的层叠的中国“山水”形成呼应,7条黑色的鱼就像是黑色的墨汁滴入水中的状态一样灵动与自然。笔、墨、纸、砚是传统中国画构成的基本物质材料,而在随后的展厅中,邹操的《云山墨戏》则直接打消除了墨的存在,只用单一的元素纸呈现了一种另类的中国“山水”。而在《小心触摸》中,邹操则将“富春山居图”置于一个“剧场化”的场景之中,展厅四壁是清澈的玻璃,地面上是易碎的瓷片,而当走过那伴随着瓷片“咔咔”碎裂的声音之后,我们发现所谓的“富春山居图”竟是利用廉价的瓷片制作而成,水花镜月一般,而这种诗意的景观恰似现代人与传统之间的距离,近在咫尺却又差之千里。
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讨论水墨等于零,到后来实验水墨,新水墨的不断探索,艺术家都在试图以个人化的创作观念和语言表述探讨当代艺术发展的方向,到讨论书写的现代主义终结。面对传统与经典,艺术家邵译农说我们只有三种活路,其一就是取胜之路,其二就是修炼之路,其三就是绝圣弃智之路。绝圣弃智之路是需要胆量和魄力的,如果没有杜尚拿着小便池去参加展览的勇气也就很难实现艺术的另一次高度。现在大部分的人都处在“取胜之路”上,邹操也在这前仆后继的人群中“浴血奋战”,诠释着他对传统和当代的理解,呈现着一个新语境之下的“后传统”的案例。面对传统,你会选择哪条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