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学园手记
2015-11-16
■芭学园手记
COLUMN
怎样看孩子的画?
儿童在他们心灵深处密码的指引下,努力实践自己的想法。
李跃儿,儿童教育专家,美术教育家、油画家,曾入围“中国油画三百家”,后由美术教育转入幼儿教育,创办“李跃儿芭学园”。
看孩子的画,与看成人的画有着严重的不同。我们说大多数成人的画就是画,我们看他们的画时,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因为成人的画就是个桥梁,是连接画家心灵和观者心灵的桥梁。
儿童和成人不一样。他们画画时不太知道自己在画什么。他们的精神完全跟他们的身体合二为一,通过笔流淌到纸上。很多时候在画的过程中,他们忘了自己在哪——这就是忘我了,他们跟自己的笔和画完全融为一体。
当他们画完时,他们的作品对他们基本没什么用了,看画的人如果不了解儿童,很难看懂他们在画什么,也很难让自己的心跟孩子的画产生共鸣。这就是说,孩子的画可能会被你看成是乱画。
你可以试试,拿一张纸、一支笔,给一个一岁或两岁的孩子,并使小宝宝对在纸上留下的印迹产生兴趣,接下来八成会看到你的小宝宝拿起笔来,在纸上画上重叠的螺旋,或来回摆动的重叠线条,那些螺旋和来回摆动的乱线条充满了力量。
如果你觉得你的小宝宝由于无知无能,才画出这样的、根本就不算是画的东西,你可以试着这样做:你先盘腿坐在地板上,设法让自己完全放松,等你彻彻底底放轻松了,你什么都不要想,拿起笔来在纸上画。等你画完后,你会看到,你的画跟一岁的小宝宝画的差不多一样。在画这样的画时,你是舒服的,你只是舒服地在画画,在享受。
为什么天下小宝宝一开始画的画都是螺旋和来回重复的钟摆一样的线?那是他们生命的体验。他们在妈妈肚子里时,当妈妈走动和活动时,他们就是他们画的螺旋和钟摆线这样的感觉。
为什么成人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画出来的,也是那样的螺旋和钟摆线?那是因为,成人彻底放松后,就回归到了婴儿状态。
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怎么教孩子,你能不让他们画自己生命中自然流淌的东西,而去画你教的符号一样的简笔画小鸟吗?
当他们开始发现画在纸上的线条可以被他们控制时,他们就开始将那根像野马一样绕着圈奔跑的线勒住,让它朝着自己想让它们去的地方跑。一开始这是极其艰难的,就像控制、驯服一匹野马。
咱们回顾一下,孩子在刚出生时,他们的手和脚一直在运动,但那些运动完全不受他们大脑和意志力的控制。当孩子第一次有目的地将手要送到嘴里时,在婴儿那个小小的身体里发生了什么——几乎是发生了一场革命。婴儿的心灵产生了一个需求,婴儿的神经在大脑的指挥下满足这个需求,婴儿开始努力地、一次一次地、有目的地利用他们的念力将手朝着脸的方向伸过去,但他们第一次大多数会失败,他们的手笨拙地伸到了鼻子上。
画画也是这样。当他们不再满足于画那种螺旋线,他们发现实际上线条可以听他们的话,所以他们做的第一个驾驭行为是将那根线一直弯一直弯,最后让那根线碰到它的开端那头,最后形成一个圈。
当画面上有了一个圈后,一张白纸就被神奇地被分为圈外、圈里,孩子这时总是忍不住要在那个圈里面放点啥,很多孩子一开始只是在那个自己创造的圈里放上一些点。
大家想想,当人类文明来临时,人类就用一些物质围成一个圈,把自己和自己珍惜的东西放在里面;当一个女人怀孕后在她肚子里那个圈里就有了一个点;当我们要保护孩子时,我们想到的肢体符号就是把手臂环成一个圈,把孩子放在中间……这难道是偶然的吗?
我认为在我们人类的心中,最底层的安全象征是一个封闭的圈,是围起来的感觉。
儿童在他们心灵深处密码的指引下,努力实践自己的想法。这离画出一张画、画出自己看到的东西、画像自己看到的东西、画出爸爸妈妈喜欢的、大人能看懂的画,还差得很远。他们的生命暂时还无法朝向这些社会化元素,他们得先让他们自己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