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素分析法在节目创新中的应用与实践

2015-11-16李长林

声屏世界 2015年3期
关键词:典礼晚会分析法

李长林

作品创作如何获得广泛的传播性,是创作者孜孜以求的命题。在传播学领域,内容分析法的形成与发展为认清和解释传播规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内容分析法形成的过程中,众多研究者以各自不同的角度进入内容分析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笔者近十年的电视节目创作实践体会看,无论是事后评估节目水平还是事前指导节目创作,孙玉胜提出的“十元素分析法”都是一个方便实用、相对可靠、极具指引性的判断指南。

根据孙玉胜的归纳总结,一个受众艺术作品如果更多的具备下列构成元素,则它就会更多地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也就是俗话说的“好看”。这十大元素是:悬念、冲突、信息、灾难、揭秘、真情、真知、犯罪、明星、现场。“十元素分析法”最大的价值是对纷繁复杂的受众注意力倾向做了比较系统精确的简化,提供了评估一个作品诱发大众注意程度的方向性指标。孙玉胜“十元素分析法”提出的背景主要是针对电视节目受众的,但在笔者看来,它适合于面向所有受众艺术作品的评估,诸如电影、戏剧、文学等,应用它人们至少可以简易地评估作品的“好看好听”程度,更可以简易地确立作品创作的思考重心。

案例一:《文明的感动》系列颁奖典礼

《文明的感动》颁奖典礼(以下简称典礼)是大连台2005 年为庆祝大连市荣获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称号而创办的以颂扬赞美模范人物为核心内容的典仪形式电视晚会。从2005 年开始至2011 年笔者连续创作执导了七届该节目,多次荣获辽宁省社教类节目一等奖。该节目的结构参照了央视《感动中国》的体例,但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笔者在创作过程中实践和遵守了传播规律,尤其是遵循了“十元素分析法”的指引,保持了该节目的高品质。

人物是典礼成败的关键。总结七届《文明的感动》颁奖典礼,所有编导都有一个共识,人物选对了,典礼至少就成功了60%。按照传播规律,《文明的感动》应该按照什么标准来筛选人物呢?让我们来看看“十元素分析法”中的几个相关元素:信息、灾难、犯罪、真情、真知。

首先我们来解剖一下信息这个元素。社科领域以及新闻领域描述同样概念往往使用的是消息一词。而消息和信息有最本质的差异,不是所有的消息都具备信息量,一条消息对已经完全知道的人而言,它的信息量是零。因此包含未知的、新鲜的内容的消息才能被称作信息。我们对人物选择的第一个标准就是人物本身的事迹或身份是否具有更大的信息量,即人物和事迹本身是否具有未知性、独特性和鲜见性。首届《文明的感动》的首位获奖人物登上了“典礼”的舞台,恰如颁奖词所描述的那样:“他只做了一件小事,却值得我们长久的找寻……他以独具创意的行为温暖了整个滨城。”这位获奖人物叫马全云,是一位出租车司机。他所做的一件“小事”是:严冬天气,因为地下自来水主管线爆裂,一所小学门前形成了宽阔的水流,恰好赶上放学时间,他打开了出租车的两个后门,掀起了后座,帮助接孩子的爷爷奶奶以及孩子跨过那条水流,用自己的车架起了一座“爱心桥”。这个人物,论身份极平凡,论贡献,很细微,然而论感动,撼动全场。这是因为这个人物身上拥有极其丰富的信息量。

对于灾难、犯罪,人类有着天然的关切。也正是受这样“元素”的指引,灾难以及犯罪背景下的人物成为“典礼”筛选人物的视线聚集区。七届“典礼”,“救危解难的大连消防群体”,“重返火场的双胞胎兄弟”,“风暴潮中的退伍军人”,“解救人质的警察群体”等频频出现在《文明的感动》的舞台上,不是自然而然,而是编导团队基于“元素”的指引有意为之,因为我们要做有传播力的节目。

真情与真知。对于以感动为取向的“典礼”而言,真情是编导组贯穿始终的人物遴选标准,看过《文明的感动》节目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几乎所有的入选人物都是有真性情的人。曾有一个在大连小有名气的残障人士给节目组打电话希望入选“典礼”。节目组派编导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此人几年间的确做了一些好事,但他是一个想通过做好事获取功利的人。想通过做好事获取功利对社会基本无害,然而一个人做好事如果不是源自内心的善良,就不会有真性情,这样的人就无缘登上典礼舞台。《文明的感动》还有意选择了在探索未知领域做出重大成就的人,如大连理工大学钱令希教授、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科研团队等,从表面的情感浓度来说,这样的人物一般都会弱一些,然而他们身上有“真知”。几年的“典礼”实际效果表明,承载真知的人物具有很好的传播力量。

关于明星这个元素,孙玉胜的解释是大众知晓的有广泛影响力的生命个体或团队。然而,不是所有类型的有广泛影响力的生命个体或团队都具有传播效应,例如木讷无趣的科学泰斗、商界大亨等。以笔者所见,明星这个元素最核心的品质是具有愉悦大众的功能,当然这不是指明星必然来自演艺界,一些善于言辞、生动有趣的政界人物,科技泰斗也可能具有明星的品质。2007 年,电视剧《士兵突击》大受好评,在那一年,风暴潮中呵护生命的退伍军人宁原琪入选《文明的感动》2007 年度获奖人物。笔者邀请了《士兵突击》的几位主演张译、段奕宏、张国强作为颁奖嘉宾参与典礼,并为此专门设计了“大连钢七连”成立的桥段。从现场效果上来看,形成了一个预期中的高潮。虽然从典礼的内在逻辑上看,这些明星的出现不合文理,稍有不当,就会造成喧宾夺主、偏离主题的硬伤。然而,几位明星的参与,帮助我们扩大了传播的效果。

非但是在人物筛选环节,“典礼”的人物访谈、颁奖、颁奖词等环节,“十元素分析法”也可以发挥出色的指导作用。

案例二:大连市纪念建军八十周年文艺晚会

2007 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本台拟定了举办一台纪念晚会的方案。报送市委宣传部后,方案得到部领导的高度称赞重视,经请示后,该方案升格为大连市社会各界纪念建军八十年的主题活动。为什么仅仅是纸上的方案就会得到领导层面的认可?接下来笔者以“十元素分析法”来对该晚会方案做一下评估,来论证一下它为什么一定是一台好看的晚会。

首先,这是一台拥有密集信息量的晚会。在此之前,由笔者参与策划的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型媒体行动《七十年后的心愿》和回顾大连地区军民共建史的系列报道《功勋》,为晚会积累和提供了大量的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趣闻轶事。看完晚会后,市委主要领导同志感慨的表示,这台晚会呈现的是一部鲜活可感的大连地区双拥共建史。

其次,这是一台凝聚真知灼见、饱含真情实感的晚会。建军八十年的时间跨度使得本节目必须有宏大叙事:“八一,这是汉语词汇中笔划最简单,书写最容易的两个汉字,然而在中国人民心中,这却是意义最非凡、气势最雄伟的一个伟大词汇。”整台晚会,类似的箴言警句式的主持词几乎贯穿始终,之所以要语不惊人死不休,因为宏大叙事必须要有真知灼见。然而更见编导功力其实是细节呈现。白岩松有这样的观点:“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创造了伟大的细节。没有六月飞雪你能记住窦娥吗?没有桃园三结义、没有草船借箭你能记住三国吗?”的确,因为只有细节才能够完美呈现真情实感。为表现我军抗美援朝这样一个重大历史题材,笔者专门从微观着眼,安排创作了以两位烈士遗孤怀念父亲为主题的音诗画情景表演《致父辈英雄》:一位生下来就没见过父亲的儿子和一位不知道身边的父亲就是魏巍笔下松骨峰战斗幸存下来的英雄的女儿,以痛彻肺腑的思念感染全场。为表现新时期党和政府对军人军嫂的关爱,一段军人丈夫和军嫂深情的夫妻对唱把“军嫂进社区”活动诠释得高潮迭起。类似的情感细节在全篇五幕中都有呈现。

再次,这是一台明星云集,巧妙借用戏剧化演进结构的晚会。整台晚会,好似一步完整大戏里的角色,李前宽、翟俊杰、刘世龙、张金玲、高强、马玉涛、李双江等演艺界明星依照“剧情的规定”渐次出场。演出结束后,著名导演翟俊杰特意向笔者索要晚会光盘,认为很受启发。为什么要煞费苦心的借用戏剧结构?熟悉戏剧常识的人都知道,戏剧里面有悬念和冲突。在本场晚会第一幕:战斗英雄谱中,晚会除了通过大屏幕精编的战争电影片段的厮杀展现直接的冲突外,还精心展现了从未见过英雄父亲的儿子百转千回的内心冲突,以及发现默默无闻的父亲是个大英雄的女儿的剧烈情感激荡;在第三幕:鱼水情谊深中,因为随军而失去工作的军嫂同陌生环境以及无所事事的现实困境间发生冲突而呈现的彷徨无助的状态,都牵动人心。由此,笔者认为,文艺类晚会如果能够成功的借用戏剧化手法或者以戏剧化来结构,一般来说都会是一台高水准的晚会。

近两三年,随着《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等模式化节目的红火,电视荧屏的娱乐形态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仔细分析这些类型各异的节目,它们恰好系统完美地应用和呈现了“十元素分析法”所揭示的注意力规律,大量的采用制造悬念、强化对抗,营造冲突、渲染情感、活用明星等元素变量,从内容到形式,“十大元素”在其中都幻化出了神奇的魅力。当然,“十元素分析法”也并不是一个尽善尽美的节目创作指南,从笔者的创作实践来看,至少还有两个形式元素也很重要,这两个元素是强度和节奏。至少内容元素以什么强度呈现,元素与元素之间以怎样的节奏转换,对节目面貌也是有很大影响的。至于其他元素,还有待于同仁们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典礼晚会分析法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奢华的典礼
颁奖典礼剪影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
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