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兆言:女儿的日记让我泪流满面灵韵

2015-11-16灵韵

人生十六七 2015年19期
关键词:叶兆言日记叶子

叶兆言:女儿的日记让我泪流满面灵韵

著名作家叶兆言出身文学世家,正如祖父叶圣陶和父亲叶至诚从来没有刻意培养他走上作家之路一样,他也从没想让女儿成为作家,而“80后”的女儿叶子早已出版了多部作品。在陪伴女儿的过程中,叶兆言“常处于一种不知所措的的感情之中”,直到看了女儿的日记,他才开始反省。

生活中的叶兆言既不抽烟,也很少喝酒,更没有绯闻去让媒体炒作。对于爷爷和父亲,叶兆言一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敬畏感,并留下许多关于父亲的文字。面对渐渐长大的女儿,叶兆言常处于爱恨交织当中。一方面,他一直用自以为是的“理论”管教女儿;另一方面,女儿在潜意识里与父亲进行抗争。有一天,叶兆言看到女儿出国前的日记,在震惊之余才反省父亲的角色。

女儿的心灵日记

当年,16岁的叶子作为金陵中学参加AFS国际交流的学生,要去美国读书一年。出国的前一个月,叶兆言夫妇总被一种紧张的情绪包围着,今天想要买啥,明天需要准备啥。可女儿呢,喊她干什么,她都当耳旁风,每天很晚才睡,早上赖床不起,还大谈歌星。凡此种种,让叶兆言很上火,于是父女俩的争吵逐渐升级。对此,叶子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亲爱的爸爸:

从刚才开始,我一直在想,今天该写什么。可惜你今天没有大闹,那么就谈谈你每天的小闹,闹我起床吧。

下面是写给妈妈的。

亲爱的妈妈:

有这样一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记得初一刚入校,听到班上一个男生背这首诗,觉得有点矫情。当时的我认为,男生要么别做书呆子,要做书呆子也得有志气,应该背曹操的《观沧海》。偏偏我是丫头,该矫情的时候,想不矫情都不行。说实话,今天有个女同学和我告别,她的眼泪都要下来了,我却一点也不悲哀,哭的日子在后头呢。妈妈,如果我在临上飞机时没有哭,你千万别伤心——这种可能几乎是零,除非我吃错了药。说实话,电影里的母爱都不是真的,不吵架的母女不会有太深的感情,因为在恨一个人的同时,又发现自己爱着这个人,这才是情感。在以后的一年里,你会充分体会到这一点的,所以,我不会说希望你和爸爸一年不吵架之类的蠢话。

今天,我买了新钱包,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你们一张特傻的合影放在里面。看着看着,我就想哭。我过去真自私,只想在皮夹里放自己的照片。可在接下来的这一年里,你们占据了这个位置——一个一丝不苟的父亲和一个傻兮兮的母亲。别生气,我爱你们!

挨打后记下了宽容

一天,叶子出门买东西,把帽子弄丢了。叶兆言很生气,让她出门去找。叶兆言不是心疼帽子,而是觉得女儿好像什么东西都不知道爱惜,出国后会为此吃苦头的。叶子见父亲唠唠叨叨,情绪也变得恶劣。“让我出去找帽子,不可能!”父女俩大吵起来。吃饭时,两个人都不开心。吃完饭,叶兆言对叶子说:“你今天洗碗。”“我就是不洗!”说完,她转身进了房间,把门锁上。叶兆言气得起身去拍门,叶子就是不开。叶兆言气得手发抖,冲妻子嚷道:“钥匙,钥匙呢?”门开后,两声清脆的巴掌声随之响起。

日记中,挨打的叶子却用文字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宽容——

亲爱的爸爸:

因此Δφj(n)即为对消时所需的准确补偿相位,将a通道信号进行相位补偿后与b通道信号相减并作Fresnel近似得

今天你打了我,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的第一次。以前你没有打过我,却在我16岁时这样做了。我很难过,不知道自己怎么稀里糊涂就挨了两巴掌。如果在以前,我一定会恨死你,可今天,我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给你写信,因为我发现你要的是形式,而不是结果。

今天你拍门时,我心里很紧张。我想起一个同学将自己锁在屋里,对门外的妈妈大叫:“滚,滚远一点!”换在平时,我一定也会又吵又嚷,今天我想的却是:这是早晚的事(一个家长如果告诉别人,他从未打过孩子,没人会信。即使信了,也会觉得他对孩子太溺爱了)。打就打吧,躲了今天躲不了明天。

当你铁青着脸,指着我说:“告诉你,不要以为从没打过你,就不会打你……”我连感到心寒的时间都没有。因此,我一直不让自己哭得声音太大。这件事,我觉得自己很可怜,因为我一点面子也没有。你又打又骂,还让我洗碗。我觉得很丢人。我觉得自己没犯什么大错,却换来挺重的惩罚,于是一直不讲话。知道吗?我觉得这样可以给自己留点面子。

晚上看电影《乱世佳人》,见白瑞德对女儿无比宠爱,我的泪水流了出来。后来,他女儿骑马摔死了,白瑞德悲痛欲绝。我觉得,你对我也挺好的,只是表达方式特别一些。

今天,胳膊被你打过的地方挺疼,肉一条条地鼓起来了。我一边洗碗一边想,明天出门后,我跟别人解释说是下楼时摔的,别人肯定不信。不过,好在现在已经不那么疼了。

亲爱的妈妈:

爸爸打我的时候,你不该在一旁熟视无睹。我很不喜欢你这样。如果你帮我说句话,说不定我就不会挨打。你应该向《乱世佳人》里的媚兰学习,做一个宽容而博大的女人。当然,这个要求高了点。算了,不提了。

女儿劝父母多保重

女儿出国在即,叶兆言的心情变得急躁起来,一见女儿看无聊的肥皂剧,就大嗓门地嚷,动不动把叶子弄得眼泪汪汪的。为了把护照放在哪里的小问题,父女俩也会争得面红耳赤。这一切,都源于叶兆言对女儿独自远行的不放心。

对此,叶子在日记中这样安慰父亲——

亲爱的爸爸:

刚才为了整理行李吵得不可开交,可你叮嘱我怎样进机场时,又是那么仔细。我挺难过的,以后的11个月里,再没有人会这样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了。等真进了机场,我会哭得很失态。

明天我就在地球的另一端了,我们之间将隔着太平洋。在以后的11个月里,你和妈妈必须适应没有我在身边的日子,到那时你们就知道心里苦了。

我希望你们要注意安全,从上海回来千万别走高速,那样好危险,别光图快,还是坐火车吧。平时注意交通安全,骑车慢一点,游泳悠着点,睡前别忘了锁门、关炉灶,还有,最好买一个灭火器放在家里。

总之,你们都不小了,要学会为自己操心。

还有,你现在的脾气特不好,像是处在更年期,所以对于同样火暴性子的老妈来说,还是忍着点吧。还有,有一点浪漫是男人的必备武器,很有用的。这点是教不会的,需要男人骨子里有感性认识,你如果想做到,困难会大点。不过,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意思到了就行。注意劳逸结合,累了就歇,劝老妈也这样。还有,你要为家里请个钟点工,尽管你们是两个人,可房子一点也没变小。另外,也别搞得我们家请保姆像是为了我一样。

这是我这个本子里最后写给你的信。别看你一会儿就看完了,我可是写了好久。对我这样一个懒人来说,这可是个不小的业绩呢。

我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话收尾,那就用句最俗的——爱你一万年!

谁比谁更懂事

叶兆言夫妇做梦也没想到女儿会留下一本日记。他们总觉得女儿不懂事,可日记上所记的内容,让他们明白,不懂事的是某些自以为是的大人。叶兆言一再感叹,觉得女儿没什么爱心,生活中,差不多都是父母为她服务,包括帮她叠被子、倒水等。也许这些本能的爱已有些畸形,便忽视了一个最简单的事实,那就是女儿长大了,她需要的是另一种关爱,即理解。叶兆言说,自己深为女儿所感动,因为女儿在日记里表现出的那种爱,让他无地自容。叶兆言感慨:“大人真不该以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待孩子。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试着和孩子在同一起跑线上走未来的路,家长会更早地赢得他的尊重和欣赏。”

后来,女儿在美国的表现也让叶兆言佩服,尤其是每天坚持游泳4小时,有一次竟游了8000米。既不是为了比赛,也不是为了拿学分。叶子告诉父亲,美国人崇尚运动,游泳使人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

从美国回来后,叶子学会反思,这让叶兆言触动更大,因为女儿以前从不向人低头认错。“我很抱歉,我很愧疚!”这一点,既让叶兆言高兴,又让他有点惭愧,为保全父亲的权威,他即使做错了什么,也从不向女儿道歉。

面对女儿的转变,叶兆言说:“我正和女儿一起改变,一起成长。小女说过,我这个作家父亲,让她在学会欣赏之前,先学会批评。这真让我汗颜。所以奉劝天下父母,多给孩子一些赞美,让他们从小懂得欣赏世间的一切。对父母来说,孩子无论成功与否,都要接受。能不能出人头地,是他自己的事,各人头上一方天,没必要强求孩子将来怎么样……”

猜你喜欢

叶兆言日记叶子
秦淮河畔、古城墙下,叶兆言《南京传》南京首发
叶兆言教子:“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节选)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一见倾心的优雅——叶子
成长日记
Word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