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赴后继继往开来
——写在常熟市锡剧团成立六十周年

2015-11-16俞新跃

剧影月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戏校锡剧常熟市

■俞新跃

前赴后继继往开来
——写在常熟市锡剧团成立六十周年

■俞新跃

自懂事起,我就跟着爸妈一起看常熟市锡剧团的戏,那时是在公社礼堂,后来有缘,我考入戏校,竟然进了剧团工作,逐步开始了解剧团,熟悉剧团,一晃三十个年头了。今年是常锡成立六十周年,在国人心中一甲子是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纪年,而我也趁着这个契机,更深层地了解了剧团的前世今生。看到前辈们创业的事迹,肃然起敬,为剧团有着如此的过去和今天感到骄傲和自豪。1955年,当时在常熟注册的剧团有两个,一个是常熟市友爱锡剧团,前身是上海友爱锡剧团,另一个是常熟县合众锡剧团,响应政府的号召,两团合并成立常熟县锡剧团,至1983年常熟撤县为市,即更名为常熟市锡剧团。

成立之初,剧团实力雄厚,有许多名家,其中有:钟嘉禄、徐庭贤、王义生、吴筱楼、杨云甫、黄杏云、王金泉、顾秀英、黄翠芳、徐玉英、陈凤英、孙伟雄等,而钟嘉禄先生为锡剧创始人袁仁仪之寄子,省锡著名锡剧编剧俞介君先生之岳父,名导俞克平先生之外公,影响甚大。徐庭贤先生原是南方戏名角,号称“南方戏梅兰芳”,后南方戏淘汰而入锡班唱戏,“南方调”正是由他们引入锡剧之中,现成为一个锡剧主要调式。1957年后又从各地引进和戏校培养各类人才,其中有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梅兰珍之胞妹梅桂珍,有薛川宝、庄澄、吴汝贞、张秀兰、杨丽娜、王小平等,剧团阵容之强大,可见一斑,在江浙沪一带久负盛名。1971年杨丽娜、张秀兰等一批名家被调入苏州地区锡剧团。在三中全会的春风下,经历十年动荡改为小文工团的常锡在政府的极力关心下,重振旗鼓连排两台大戏,《十五贯》和《珍珠塔》,当时的观众是久旱逢甘霖,盛况空前,《珍珠塔》在上海连演半年,上海电视台还专门实况转播,在当时来说那是多大的气派和荣誉,在剧团历史上也是浓重的一笔。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外来文化的引进和兴起,传统艺术逐渐冷落,但当时的主管部门并没有舍弃,而是逆势而上,恢复艺校,招生办班,正是这个举动成就了常锡后三十年的辉煌。

八十年代末,戏校毕业的四十多名学员成为新鲜血液注入常锡,新老更替、传承创新是永远不变的定律。新学员们的启蒙大戏就是从婺剧引进的传统剧目《白蛇前传》,婺剧的表演形式独树一帜,特别其中的《断桥》一折,曾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天下第一桥”,相当了得。一台戏历时一年半,在苏锡常一带巡回演出近五百场,这段时期成为他们演艺生涯中最具回味的经历。

自九十年代至今,常锡的立身之本是创作戏,历年所有的大戏几乎都是自己创作的,著名作家金曾豪先生等都是常锡的大功臣,先后创排了《叫花鸡传奇》《阴阳灯》《多情的芦荡》《流泪的雕像》《谢方正进京》《杨乃武出狱》《常德盛》《快乐木马》《侠医缪希雍》等剧目。倪剑虹、王卫星、俞新跃、陆建兵、韩桂芬、金冬梅、蒋丽娟、顾柳燕、沈义刚等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脱颖而出。《谢方正进京》参演中国第六届艺术节,《杨乃武出狱》参赛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侠医缪希雍》参演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市级、省级大奖不胜枚举,一次次荣誉突破,一次次创造辉煌,常熟市锡剧团为他的六十年华诞呈上沉甸甸的丰硕成果。2015年10月,常锡的六十周年庆典活动列入江南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全团上下齐心协力,专门与省锡合作创排了一台具有本地特色的新编历史锡剧《侠医缪希雍》作为献礼演出作品,此剧的成功上演,大大提升了剧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六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大礼。剧团还组织一批前辈老师经过一年的整理和汇编,刊印出一本一百多页的纪念册,并成功举行座谈会和首发仪式,邀请来了江苏省锡剧团《珍珠塔》剧组前来祝贺演出,为六十周年的庆祝活动划上圆满句号。

当下,剧团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人才紧缺、后备不足等,但我相信,这么多年来,再多的困难都过去了,再大的困难总能解决。引用金曾豪先生的一段话:常熟锡剧团这棵艺术之树,在常熟这片文化厚土上已经生长了六十个春秋。六十年寒来暑往令人起敬,六十年春华秋实令人欣喜,六十道不平凡的年轮让人百感交集,历史是绵延不断的,而变化正是历史的筋骨和血脉。岁月已经提示,对于常熟人来说,有这个剧团和没有这个剧团是不一样的。

猜你喜欢

戏校锡剧常熟市
“场域”下的民国戏校
——读李如茹《理想、视野、规范: 戏曲教育的实验——北平市私立中国高级戏曲职业学校(中华戏校)(1930—1940)》
常熟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建构学校锡剧文化品牌的思考与实践
光明行
My sister
普及教育对锡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二胡在锡剧伴奏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送礼
大型现代锡剧《天下无讼》公演
张火丁:不能再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