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逐梦航天 上善若水

2015-11-16李海

军工文化 2015年6期
关键词:防空研制导弹

李海

留学苏联的农家少年

1934年,于本水出生于吉林省九台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回想起少年时代,于本水很感慨。那时祖国的大片土地被日本人占领,民不聊生,家里生活很困难。

于是,于本水六岁就当了“猪倌”,小学仅上了三年半就不得不辍学到了一个小工厂去做童工。

然而,聪明的于本水仅用三年半的时间就修完了整个小学的课程。每天晚上,在干完工厂繁重的体力活后,他在昏暗的油灯下读了他所能找到的所有书籍。其中,一本名叫《醒同胞》的书谈到中国被西方列强占领瓜分,鼓励四万万同胞们快快觉醒、奋发图强。在此期间,他还偶然见到了日军迫降在田地中的军机。他为自己国家所遭受的深重苦难而愤懑,不过很快曙光便到来了。

1947年,家乡的解放给他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改天换地后的家乡在于本水看来是那样的新鲜,那样的生机勃勃。识文断字的于本水被土改工作队看中了,成了一名小土改工作队员。那一年他13岁。

土改工作队热火朝天的生活极大地鼓舞了他,开阔了他的视野。那时的土改工作队佩带枪支。种地靠锄、打仗靠枪,人还没有枪高的工作队员小于在这段时间认识到武器对于保家卫国的重要性。

13岁的于本水拥有一个梦想,一定要为国家研制先进的武器。

于是,于本水在中学阶段认真刻苦地学习文化知识,踊跃参与社会活动。除此之外,他在政治上更是积极追求进步。凭借着坚定的政治立场,他19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4年,20岁的于本水被选拔到苏联留学,就读于世界航空航天界的一流学府——莫斯科航空学院,攻读飞行器设计专业。来到苏联的于本水如鱼得水,畅游于知识的海洋,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该校此后将这位优秀外国学生的照片和业绩展示在他所在的教研室里。

1957年11月17日,莫斯科大学,数千名中国留苏学生和实习生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期盼毛主席的接见。毛主席对这些留学生们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于本水在台下聆听了领袖的话,心中热血沸腾。

最终,他怀揣着毛主席所说的“希望”,怀着满腔热情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

导弹创业 初露峥嵘

1960年,学成归国的于本水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如今的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开始从事防空导弹研制,一干就是56年。

56年间,于本水以“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纪律,以“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的誓言,自力更生、刻苦攻坚、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在中国导弹研制的艰辛历程中一点点地铭刻属于自己的烙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于本水的职业生涯始于二分院二部总体室。这个单位负责我国防空导弹的研制工作。

在当时那个一穷二白的岁月里,我国的科技工作者都在调动一切积极性和创造力,与美蒋的先进装备一争高低。我国第一代防空导弹从对“543”导弹的仿制开始,走的是一条从仿制到自主设计的道路。

1961年,根据聂荣臻元帅“要仿出‘543、吃透‘543、改进‘543”的指示,于本水和他的同事们用一年的时间,深入沈阳一线生产基地,处理导弹生产过程中的有关技术问题,同时从实践中学习了具体的导弹生产工艺知识。这次下厂的体验和学习生活使于本水受益匪浅。

从1963年到1964年,于本水所在的总体组开始了“543”改进方案的论证。他们提出两个改进方案:一个是小改方案,即“红旗二号”,另一个是大改方案,即“红旗三号”。经过多次讨论,两套方案同时进行。

以于本水为代表的国防科研工作者们废寝忘食、挑灯夜战、奋勇拼搏,只为多增加一分试验成功的把握……

在经过无数次的演算、试验、分析后,1965年年底,“红旗三号”模型遥测弹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1967年5月,独立回路遥测弹飞行试验成功。

“红旗三号”在20世纪70年代末定型并开始装备部队,成为我国第一型具有拦截SR-71高空侦察机能力的防空导弹。

于本水“为国家研制先进武器”的愿望,终于得到初步实现。

然而,他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因为还有更繁重、艰巨的任务等着他来承担,更因为于本水迫切希望自己能在与敌人的实战中大显身手。

“近快战法”打U-2 导弹换“帽”立马行

从1962年1月起,敌对势力开始进入大陆窜扰侦察,企图获取大陆的战略情报,尤其是大陆的核武器、导弹的研制、生产和试验情报。在半年时间里,敌U-2飞机对大陆的侦察飞行达11架次之多。

1962年9月,我国空军导弹部队在华东地区上空首次用防空导弹成功击落了U-2高空侦察机,揭开了中国用导弹保卫国土领空的序幕。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U-2飞机竟又学会了机动逃逸,即制导雷达一开机,它便机动逃出地空导弹杀伤区。于是,空军司令部要求国防部五院帮助解决这一难题。

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到了二分院的肩上,于是,以于本水为课题负责人的研究小组开始了昼夜攻关。

要打掉U-2飞机,一定要从技术上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抗U-2机动,二是抗U-2干扰。抗U-2机动研究的具体任务,就交给了由于本水任组长的型号总体组。

经过和导弹部队指挥员共同研究和大量仿真计算,于本水攻关团队拿出了一套有效方案。这套方案,被空军指战员概括为近快战法。

1963年11月1日,地空导弹二营首次用“近快战法”击落一架敌U-2飞机。此次战斗后,“近快战法”就向地空导弹部队推广。

当时二部副主任何午山对报告最后审核并评定:“该报告对543作战使用实施方案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已为空军所采用,同意评为一等。”由于我国防空导弹的出色表现,U-2飞机再也不敢轻易到大陆上空进行侦察、骚扰了。

为此,于本水个人荣立三等功,该项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然而,在成绩面前,于本水却并没有徘徊止步,他紧跟时势,敏锐观察到西方各国相继采用低空、超低空空袭战术。有矛必有盾,各国的低空、超低空防空导弹也相继研制成功。于本水建议,我国也应借鉴国外有关技术,研制一种机动性能好、反应时间快、机动过载大、抗干扰能力强的低空、超低空防空导弹。最终该建议被采纳,并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项目。

1980年,二院重返地空导弹的研制战线,开始这种低空、超低空导弹武器的研制工作。

于本水被任命为主任设计师,分管导弹研制工作。

集责任人、管理者、科研专家于一身的于本水提出了研制导弹需迫切解决的三个重要问题:第一,要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研制队伍;第二,必须制定一个先进可行的技术方案;第三,制定一个正确的研制模式和研制程序。

根据多年的研制经验,于本水认为导弹研制队伍应该包括导弹总体、制导控制、结构总装、弹上电气和测试等专业人员。于是,他亲自在二部组建起完整的导弹系统的设计师队伍,将研制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可以说,可靠的研制队伍奠定了导弹技术方案的坚实基础。

1982年开始,低空超低空型号在某试验基地开展各阶段导弹飞行试验。在一次测试试验中,导弹发生了异常振动,于本水凭借丰富的经验,推断故障源于导弹发射筒的“帽子”形变导致的共振,他建议换一换“帽子”。果然,换了“帽子”之后的导弹发射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基地总工程师竖着大拇指说:“老于,神了!”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自此,于本水在航天界的威望更高了。

由于这型导弹的研制成功,于本水两次荣立一等功。1989年,他被评为二院新一代知名专家。1991年,他又被评为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劳动模范。

身先士卒守一线 薪火传承显风范

伴随着中国低空、超低空反舰导弹研制序幕的拉开,现代防空导弹的作战目标也从以前的反飞机为主改变为反精确制导武器为主。

于是,于本水相继承担了我国反反舰导弹和第三代导弹武器系统研制工作。

此时的于本水已从风华正茂的新一代学者变成了我国著名的防空导弹专家。在型号线上的忙碌身影中,他的头上添了几多斑斑白发,他的阅历和学识不断丰富,为航天事业积攒了宝贵财富。

为了攻克导弹的重大关键技术,小到弹上零部件的生产质量控制,大到全弹的试验,于本水都一丝不苟地全程参与。他这种精益求精的作风也深深影响到研制团队的每个人。

虽然于本水早已将接力棒交给了其他人,但他的心却从未离开这个凝结着他多年心血的型号:

靶场飞行试验,他亲临现场,帮助把关分析问题;

飞行试验故障,他花了大量的心血,帮助型号队伍进行故障分析和归零;

如今,于本水院士已过耄耋之年,他殷切希望我国能够借鉴“弹族化+智能化”的思路,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防御武器技术的发展道路。

育才有道 大爱无疆

于本水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带领科研团队的攻关,还体现在他对航天人才的培养。

1982年,他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94年,他开始招收博士生。

2004年,他开始招收博士后。

30多年来,于本水桃李满天下,共培养了硕士10名、博士7名、博士后3名,他带出的许多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正工作在科研生产第一线,其中包括多位总师和学术带头人。

于本水的著译作《防空导弹总体设计》、《系统工程与无人驾驶飞行器设计》等,成为航天技术及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参考,为学术界贡献了一个踏踏实实做学问的航天人的丰厚积累。

但于本水对学生并非一味地宽和。从基础课,到毕业论文,到工程实践,他对学生们的要求都非常严格。

而当学生成长起来,振翅从他的身边飞走后,于本水又像是他们的良友。每当学生在技术上遇到棘手的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去请教他。而他也一定会从朋友的角度坦诚地为他们出主意,帮助解决疑难问题。

正因为如此,于本水的历届学生对他都非常尊敬,因为他传授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他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谦虚正直、豁达宽容的胸襟,通过他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植根于他们的脑海之中。

他的学生说:“于本水院士不但教授了我知识,也教育了我如何做人做事,使我少走弯路、避免错路,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学生,成长为能为国家航天事业贡献一份力量的航天人。”他的另一位学生则表示:“于本水院士是一个修养非常好的人。他豁达、宽容、乐观、谦逊、严谨,正像他的名字一样,他本色自然,静若止水。”

除了教书育人,于本水晚年的另一件重要心愿是回馈家乡。从1948年,于本水离开生他养他的家乡,至今已经过去了60多年,但他从来没有忘记过那片养育了他的热土。

2014年5月27日,吉林省九台市波尼河镇大营城子村的党支部书记任丽华专程来京,到于本水办公室,给他送来一面红色锦旗和一封感谢信,感谢于本水多年来捐助家乡的教育事业,解决百姓的吃水难题。

“于教授真没忘了咱家乡人哪。”

村民给于本水写来的感谢信中,朴实的话语承载着对这位老乡的深深谢意。原来,于本水先后两次捐款共计9万元,帮助家乡三个村4000多户人家安装了自来水,避免了村民引用自家井水造成的健康隐患。

解决乡亲们物质上的困难的同时,于本水饮水思源,感恩家乡教育对自己的启蒙,愿意让家乡的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他每次回到家乡,都去看望他就读过的小学和中学,和老同学相聚,也与在校的中小学生畅谈,传授学习之道。

2006年,于本水专门去看望他的小学老师何国才先生。何老师当年教给他的课文,他至今仍然能完整背诵下来。

1998年和2008年,于本水两次应邀参加初中母校九台第一中学60年和70年校庆,为全校师生作报告。

1999年,于本水和夫人朱小泉来到大营城子村,为他的第一个母校大营城子小学捐款两万元,为100多名师生换上了新桌椅。

2008年,于本水再次前往大营城子去看望故乡和小学母校。然而,大营城子小学校舍破旧,课桌椅损坏严重,并且可能要被撤消。于本水心情沉痛,以“一个从这里走出去的并热爱家乡的74岁老人”的身份给当地领导写了一封信,建议这所小学不要撤消,而应保持和加强。这封言辞恳切的建议信引起当地领导的重视,被批转给教育局,最后政府拨出经费重建校舍,并将小学保留了下来。

从第一代防空导弹,到具有低空、超低空能力的第二代、第三代防空导弹,担负起数十年来维护祖国领空安全的重任。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于本水以及他的许多同事长期以来只能做“幕后英雄”,直到今天才被人们知晓。

于本水曾说:“导弹研制不是做玩具,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周期很长,中间出现问题甚至失败是很正常的事。问题出现后,最重要的是把握数据,分析并找出问题的根源,最后提出解决办法。当然有时我也会着急,但作为技术负责人,我若是乱了阵脚,别人怎么办?”正是基于这样良好的心理素质,于本水在挫折当头时,顺理成章地做着他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而在蓦然回首时,收获灯火阑珊的喜悦。

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对科学的一丝不苟,更在于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人格的高尚。于本水就是这样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猜你喜欢

防空研制导弹
弈语
千分尺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检定装置的研制
简易光学显微镜的设计与研制
神奇的纸飞机(四)
正在发射的岸舰导弹
首部BUK—3M“山毛榉”新型防空系统已交付俄陆军
哈尔滨机场雷暴分析预报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发射导弹
巴黎航展上的QW-2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