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思考
2015-11-16谭瑞松
谭瑞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通过继续深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一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突破,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开辟了新的领域,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路径,对推动国企产权多元化、建立市场化的体制机制、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意义重大。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在资本、资产、产业及产品层面的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资本层面,推进国有资本证券化。我国建立资本市场的初衷就是为国企改革服务的。1984年我国第一支比较规范的股票上海飞乐,就是由国企上海飞乐电声总厂发起设立的。1990年上交所和深交所成立,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正式形成。国企上市,一是为企业治理机制改革创造条件,引入了市场机制;二是为国企脱困提供资金,增强造血功能。当然,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上有力地促进了国企改革发展。
从上市公司来看,截至2013年底,沪深两市共有A股上市公司2515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977家,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38.84%,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61.16%,已经超过前者。从股本总量看,非公有企业总股本也占到了A股市场总股本的31.65%,并处于持续增长的态势。表明资本市场虽然当初是为国企改革而设立的,但已经为全民所用,促进了国有企业和非公有企业共同发展。
从公司产权属性来看,截至2013年底,全国90%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中央企业净资产的70%、资产总额的58%、营业收入的62%在上市公司;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公司制企业户数的比例接近60%,占中央企业登记企业总户数的一半以上。
从效益效率上看,2010~2012年三年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利润率分别为4.9%、5.4%、4.6%,股份制企业分别为6.6%、8.4%、7.6%,总体而言,后者比前者的效益更好,高出了2~3个百分点,说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条道路是有效益、有成果的,是一条可行的路径。2014年,国务院国资委选取中国建材等央企试点混合所有制,对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在资产层面,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从社会投资状况看,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的投资比重在不断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持续快速提升。数据显示,2001~2013年,我国民间投资占社会总投资比重从44.6%上升到62%,表明我国民间资本近十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非公有企业还通过发行、投资股票等方式参与混合所有制,获得了实际收益,促进了企业发展。在对外投资方面,公有与非公有经济也协同共进,截至2013年底,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434亿美元存量中,国有企业占55.2%,非国有企业占比44.8%。
从市场投资主体看,各类所有制经济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截至2014年7月底,全国共有企业1677.8万户,其中内资企业有1632.6万户(含私营企业1406.5万户,占了绝大部分)、外商投资企业45.2万户。国有企业及其下属公司中单一国有投资主体的已经极少,即使在军工行业中,尽管军工集团公司层面仍然是国有独资的,但是其子公司、孙公司等绝大部分是混合的。在对外合资中,国有企业的合资约占四成,非公经济在这方面占有一定数量优势。
在产业层面,多领域全面向社会开放。目前除众所周知的重要领域仍以公有经济为主体外,半数以上产业均以民为主,特别是一般机械制造、电子电器、商品零售、餐饮服务业、房地产等诸多领域,非公有经济已成为产业主体。在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也在积极向非公有资本开放。国家先后颁布两个“非公36条”后,出台了42个实施细则,在一些行业领域提出了路径图和时间表,落实到国务院各部委和国民经济相关行业。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加速。目前多个地方政府首选优势产业破冰,圈定了试点国企并限时上报改革方案,先行先试内容为设立国资投资运营公司等,其中混合所有制是推进较快的举措之一。譬如,珠海市拟试水新加坡采取的“淡马锡”模式,支持大型企业改组为经营平台、中小型企业整合为经营平台,打造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金融业务、旅游业、港口、商贸会展等平台。
在产品层面,积极推进项目与产品合作。目前,很多产业链和重要项目也都向非公有企业放开了。近期多个省份陆续对外发布向非公有资本开放的国有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上万亿元,包括煤炭、钢铁、机械制造、银行、铁路等各个行业。如连接内蒙古与江西的蒙西华中铁路就是国内第一条尝试股权多元化的铁路建设项目,由中国铁投、伊泰煤炭、广汇能源等16家公司共同出资建设。
近年来,就连传统的保密性要求较高的军工业务也在产品研制、生产配套等方面逐步向社会开放。军工集团下属公司已率先实行体制内混合股权多元化,既扩大了资本实力,又借助外力完善治理结构,实现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双赢。我国目前正在发展的一些最为先进的军工项目,也在积极吸纳优秀非公有企业作为供应商,对产品研制进度和成本控制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尽管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要求相比,在融合的深度、广度、水平、效果等方面都还有较大差距,在融合的方向、路径、方式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顶层设计;同时在理论和政策上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强化指导,为繁荣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二
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关系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复兴。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核心目标在于加快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因此,如何把握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尽管国有企业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方面已有初步成效,但此前还主要是“摸着石头过河”,更多体现为企业个体随机性、偶然性甚至是被动性的探索行为,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顶层规划和具体的指导理论。在新时期推动国有企业深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应在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通过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释放出国企活力、资源活力和社会活力。同时,国有企业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不能简单以“放弃”的思维来对待,特别是对具有优势的领域更不能“一放了之”,但也不能所有领域都“固守田园”,应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各类所有制的“比较优势”提供更广阔的展示舞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产业发展和提升企业效率,但不能简单地为混合而混合,否则可能南辕北辙、事倍功半,影响企业和产业发展。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市场导向。
国有企业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近年来国有企业的探索实践,走好走顺混合所有制这条路。在操作层面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顶层规划,分类考虑。新时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应停留在依靠部分企业在底层自发探索和尝试的模式,而应做好顶层规划,综合考虑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优势劣势,做到分类考虑、效率兼顾、统筹推进,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和非公有企业相互融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二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改革、稳定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寻得各方共识、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及繁、由低向高循序渐进推进改革。三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一定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和商业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企业各类资本的成分、比例都应根据产业及企业发展情况做出积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