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大肠癌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分析
2015-11-15周淑卿郑少鹏
郭 剑 周淑卿 李 杰 陈 渊 郑少鹏
大肠癌是1种常见性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近年来,这种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根治切除治疗;但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大,从而导致患者难以耐受,甚至不愿意接受治疗而失去最佳治疗机会,最终死亡。随着临床医疗设备及技术不断发展,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腹腔镜辅助大肠癌根治术也逐渐成熟,从而于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次为探讨不同手术治疗大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状况影响,从而为大肠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提供准确参考信息,旨在改善其预后,促进其康复,特选择本院所收治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3年10月90例大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45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大肠癌;且伴有不同程度腹痛或大便性状变化。排除严重性肝肾等器质性疾病、完全肠道梗阻、手术禁忌证、其他恶性肿瘤疾病等。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52~75岁,平均为(65.5±1.5)岁;参照改良 DUKES分期:B期19例、C期26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54~76岁,平均为(65.0 ±1.0)岁;参照改良 DUKES分期:B期20例、C期25例。比较2组肿瘤临床分期和年龄等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于患者入院后常规进行心肺功能和营养状况评估,均采取全麻,术前做好相关肠道等准备。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根据患者肿瘤部位来选取患者一侧旁正中切口入路,待保护切口后探查患者腹腔脏器及肿瘤以评估手术切除可能性。然后再采用常规方法切除患者肿瘤,并进行淋巴结清扫[1]。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大肠癌根治术治疗,采用五孔法,从患者脐部制作切口,并建立气腹,将气腹压力控制于13~15 kPa范围内[2]。然后套管并经其脐孔进入腹腔,放置腹腔镜以观察患者盆腔情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调整其余四孔以确定实际手术部位[3]。待探查腹腔后根据实际视野清晰程度及暴露情况来调整患者体位,采用超声刀分离患者肠系膜根部,并根据患者肿瘤位置将肠系膜血管分离,之后再使用钛夹进行夹闭、离断。但分离过程中需保护好患者输尿管。待分离到肠壁边缘时再使用超声刀将肠外侧腹膜分离,切除标本并送检,待标本切除后采用保护套用于保护[4]。根据患者肿瘤实际位置将患者腹壁切开大约5 cm,然后取出并将肠管残端拖出腹腔,待确定吻合器体外吻合后还纳入腹腔,然后按照常规方法于术区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2组患者于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及营养支持,严密观察患者电解质及营养状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和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随访1年,统计2组患者生存及复发人数。术前与术后1周分别采集患者静脉血液5 ml,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和血清白蛋白(ALB)及淋巴细胞计数(LC)[5]。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 C30)对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6]。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t或χ2检验。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情况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1.2±26.5)min、(26.4 ±5.8)ml、(26.1 ± 8.7)h、(9.8 ± 3.9)天,明显少于对照组[(171.5 ±29.7)min、(148.6 ±16.5)ml、(37.8 ±7.6)h、(14.9 ±6.4)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比较(s)
表1 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比较(s)
指标 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t P/min 171.5 ±29.7 141.2 ±26.5 7.195 <0.05术中平均出血量/ml 148.6 ±16.5 26.4 ±5.8 14.972 <0.05术后排气时间/h 37.8 ±7.6 26.1 ±8.7 8.257 <0.05平均住院时间/d 14.9 ±6.4 9.8 ±3.9 10.112 <0.05淋巴结阳性数量/个平均手术时间217.2 ±19.2 227.6 ±15.9 0.715 >0.05
2.2 并发症
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腹腔出血和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观察组:切口延迟愈合1例;对照组:切口延迟愈合4例,切口脂肪液化3例;观察组腹腔并发症和切口并发症者分别为3例、1例,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6.7%、2.2%,明显低于对照组[12例、7例,26.7%、15.6%],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5,19.64,P <0.05。
2.3 生活质量
术前2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2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s,分)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s,分)
注:a为 P >0.05,b为 P <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身体功能对照组 90.61 ±8.37 69.74 ±7.97观察组 91.04 ±8.45 86.94 ±4.87 t-0.751a -6.741b角色功能对照组 82.97 ±22.14 57.14 ±5.81观察组 84.12 ±16.97 66.67 ±6.35 t-0.154a -5.271b情绪功能对照组 72.69 ±7.75 64.97 ±6.78观察组 72.11 ±9.14 72.19 ±7.47 t 0.451a -4.912b认知功能对照组 85.31 ±13.37 57.68 ±9.01观察组 86.14 ±12.97 64.51 ±7.36 t-1.024a -2.864b社会功能对照组 67.45 ±8.84 59.24 ±9.87观察组 66.76 ±9.51 64.15 ±8.19 t 0.328a -2.479b
2.4 营养状况
术前2组患者营养状况指标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术后各项血清指标与术前比较,P>0.05;对照组术后各项血清指标与术前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血清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饮食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发生大肠癌率也逐年增加[7]。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根治术切除治疗大肠癌,但随着临床医学设备和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得到快速进步同时因具有微创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治疗[8]。据以往相关观点[9],临床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恶性肿瘤疾病具有更高的肿瘤转移风险,且局部肿瘤发生转移率明显高于传统手术治疗。但随着医学技术地快速进步,实施腹腔镜手术操作过程中,可对肿瘤进行必要的保护,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10]。据研究发现,临床大肠癌根治术应用腹腔镜辅助治疗具有较好效果[11]。
表3 2组患者手术前后营养状况比较(s,分)
表3 2组患者手术前后营养状况比较(s,分)
与术前比较,#为 P >0.05,* 为 P <0.05。
t P PA/(g·L-1营养指标 对照组 观察组)术前 249.7 ±40.1 251.9 ±41.8 0.812 >0.05术后1 周 201.3 ±32.9* 249.6 ±40.7# 7.812 <0.05 ALB/(g·L-1)术前 36.9 ±5.0 37.1 ±4.6 0.512 >0.05术后1 周 30.4 ±3.5* 36.5 ±5.2# 9.251 <0.05 LC(×109/L)术前 3.4 ±0.8 3.6 ±0.7 1.001 >0.05术后1 周 2.3 ±0.5* 3.4 ±0.9#7.814 <0.05
本次研究中,通过采用腹腔镜辅助大肠根治术治疗大肠癌患者,结果发现,腹腔镜辅助治疗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平均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放性手术治疗。但两种手术治疗于清扫阳性淋巴结数目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因此而说明临床应用腹腔镜辅助大肠癌根治术治疗大肠癌患者,其可通过腹腔镜镜头进行放大,从而可清晰地显示相关组织结构,促进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此外,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而说明应用腹腔镜辅助治疗,其可减少对患者组织损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最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然2组患者生存率和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2种方法治疗具有相同疗效,均可有效切除肿瘤组织。
观察组术后各项血清指标较术前比较,P>0.05;对照组术后各项血清指标较术前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血清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局部肿瘤发生转移不仅与临床手术存在一定关系,还与患者免疫状态存在紧密联系。同时免疫状态与患者肿瘤复发转移具有重要作用,如患者免疫正常,其发生单个肿瘤细胞脱落转移则难以形成转移病灶[12]。此外,由于腹腔镜辅助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少,因此可促进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加速患者康复和术后进食,从而增强其免疫力,促使患者更快地融入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
[1]曹 广,陶振洲,伍冀湘,等.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在大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59-62.
[2]马 翔.老年人大肠癌手术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5):547-548.
[3]李明江,马 森,王 瑞,等.腹腔镜手术和经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左、右侧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11):867-869.
[4]李 玲,李富新,邱宇杰,等.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变化及临床意义〔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2(9):761-764.
[5]梁学敏,谭康联,张思奋,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后大肠癌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估及比较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3,19(11):1145-1149.
[6]梁承友,罗 毅,刘顺顺,等.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14,20(3):265-269.
[7]朱 兴.开腹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前后患者ET、NO、IL-6和 CRP的变化〔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4):497-500.
[8]钟土明,石明龙.19例大肠癌致肠梗阻高龄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J〕.健康研究,2014,34(2):158-160.
[9]雍秀伟.内镜治疗大肠癌手术的临床观察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1):1543-1544.
[10]肖 波,王培芹,王 婷,等.流程管理配合肠内营养对大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20(21):4147-4149.
[11]郑 超,吴育连,李 青,等.术前肠道支架联合腹腔镜Ⅰ期手术治疗梗阻性左侧大肠癌21例〔J〕.中国肿瘤临床,2013,40(7):417-419.
[12]林继升.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晚期大肠癌合并转移患者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16):2436-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