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楹联学概论(连载三十五)
2015-11-15谷向阳
□谷向阳 著
第四章 楹联的格律
第二节 楹联对仗形式
四、自对
自对是楹联对仗中的一种变格,是古今联家们乐于使用的一种格式。什么是自对?自对即上下联两边各自为对。自对也称边对、就句对、当句对。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谈到诗文当句对说:“于句中自成对偶,谓之当句对。”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指出:“先在出句里用并行语作成颇工的对偶,这样,既自对而又相对,虽宽而亦工。”虽是言诗的自对,楹联自对亦如此,只是诗的形式已成定格,无论五言、七言,只能有词或词组自对,比较简单。而楹联的字数和句数不受任何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机动灵活,变化万千,其自对的情况就变化无穷。除了句中的词语自对外,多句联中,便出现句子自对形式,这就使楹联的对仗形式变得多样化、复杂化。
在短联中,以词语自对者居多,其自对的字数是没有限制的。有一字自对,二字自对,多字自对和全联自对。
(一)一字自对:上下联各有一字各自成对,然后上下联再成对。
黄鹤楼联:
我辈复登临,昔人已乘黄鹤去;
大江流日夜,此心常与白鸥盟。
上联“登临”是动词,下联“日夜”是名词,论词性有如南辕北辙,是不能相对的。这里用了当句自对。上联以“登”对“临”,下联以“日”对“夜”,依两边各自成对格,不但成立而且对得十分工整。各自为对后,上下便可相对,既结构相同,而且节奏点的平仄相谐。一字自对的两字多是联绵词,即双声字、叠韵字,或两字相续,或以其形、或以其事、或以其声相缀成义,还包括许多复合词。如岳坟联: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毁誉于今判伪真。
“正邪”与“毁誉”,“冰炭”与“伪真”词性不同,虚实有别,但它们都是词性相同的字组成的联绵词,各自为对格,上下平仄协调,形成对称。
(二)两字自对:
北京故宫延晖阁联:
丽日和风春澹荡;
花香鸟语物昭苏。
此联除有一字自对即“澹”对“荡”,“昭”对“苏”外,还有二字对的“丽日”对“和风”,“花香”对“鸟语”,自对词性十分工整,但上下联相应位置的词性不相对,在自对联中,是不必强求的,这就是自对所起的补救作用。
(三)三字自对:
广东梅州人境庐联:
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
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
上联“三分水”与“四分竹”自对,下联“五步楼”与“十步阁”自对,而且在自对中出现了“分”和“步”的同字对仗,这是无须避免的对仗,因为它们分别在上下联中进行自对。但是如果上联或下联中出现同字自对,那么最好在下联或上联对应处以同字自对。
(四)多字自对:自对的字数是不受限制的,除了一字自对、二字自对、三字自对,还有四字自对、五字自对、八字自对等。多字自对的不是词组而是句子。如清孙衣言题南京莫愁湖郁金堂联:
玳梁燕去,玉座苔移,千古犹留凭眺处;
天际遥青,城头浓翠,一樽来坐画图间。
上下联中的各自为对都是很工整的,而上下联间就不对仗了。自对补救了这种缺憾。尽管如此,上下联间的平仄都做到了协调。
(五)全联自对:
上海辛园联:
移石栽花种草;
烹茶酌酒围棋。
上下联各由三个自对的动宾词组组成。此联各自为对工整,上下联间相对亦工整。
民国初有一副挽联是讽刺袁世凯的:
总统府,新华宫,生于是,死于是;
拥戴书,劝进表,民意耶,帝意耶?
此联为全联自对,上下联中各自成对。上联“总统府”与“新华宫”成对,“生于是”与“死于是”成对;下联“拥戴书”与“劝进表”成对,“民意耶”与“帝意耶”成对,而不是用“总统府”来对“拥戴书”,上下联间相应的词语是不对仗的。
自对在中长联中的应用频率较高,尤其长联多有赖于句中自对的灵活运用,而无拘于词组、句式结构是否一致。自对的不仅是词语词组,而且多有句子自对。根据一副楹联中自对相(出现一次自对谓一相)数多少,可分为一相自对、二相自对、多相自对。
1.一相自对:
以上所举多为一相自对例子,再如丽江得月楼联:
龙潭倒映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
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
上下联后两二句为一相自对。值得注意的是上联“潜龙在天”与“飞龙在地”,下联“墨玉为体,苍玉为神”两边的自对并不工整:音步失替,平仄失调,部分同字相对。这是一种特殊自对——排偶自对。排偶在对句形式中是较原始的,对它的对仗要求较松,只要句子等长、相对词语在词性、结构上大体相同即可,平仄不拘,且允许同字相对。
2.二相自对:
上海豫园卷雨楼联:
邻碧上层楼,疏帘卷雨,幽槛临风,乐与良朋数晨夕;
送青仰灵岫,曲涧闻莺,闲亭放鹤,莫教佳日负春秋。
上联“疏帘卷雨”与“幽槛临风”自对为一相,“晨”与“夕”自对为一相。下联也相应如此。
3.三相自对:
南昌滕王阁联: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方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上联“兴”与“废”一相,“落霞孤鹜”与“秋水长天”一相,“湖”与“山”一相,共三相自对。下联也相应如此。
4.多相自对:
李联芳题湖北武昌黄鹤楼联: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屿,鹦鹉芳洲,黄鹄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斜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诗情,仅留下荒烟夕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蹁跹。
此联中的自对共六相,对仗较工,其中有一字自对,二字自对,四字自对。四字为对偶自对。对偶讲究句长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称、平仄协调,基本符合对偶句的格律。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作出下面小结:
(1)“各自为对”是没有限制的,它可以全联自对,也可以局部自对;局部自对中,可以是单字自对,复字自对,也可以是多字自对;参与自对的可以是字,可以是词,可以是词组,也可以是句子;句子自对可以是单相自对,二相自对,也可以是多相自对;自对的词、句位置可以是邻句自对,也可以是隔句自对。……自对大大拓宽了楹联对仗的空间。
(2)自对摆脱了联律中的一些束缚,而“享受”到一些很实惠的“政策”。各自为对,不但下联(或上联)可以完全不管上联(或下联)的词性和结构,甚至重字都可以不避,只要上下联在相同的位置上,以相同的字数、句数自对即可。但只有一边自对是不允许的。自对为楹联创作提供了一条宽工转化的途径。
(3)自对突破了一般楹联对仗的范围,在双边间的对仗形式之外,增加了双边“各自成对”的对仗形式。在创作中为顾及联意而上下联间词句难求工整时,可用自对进行补救,即以自对的形式互对,突破了词性和结构相同的限制,使楹联创作之路变得更加宽阔。
(4)排偶为最原始的对句形式,其中有部分同字或全部同字相对;排比比起排偶更参差化,其中多有同字相对;对偶虽比排偶整齐,但词性、结构并不一致。以上三种形式按照楹联一般规律在上下联之间是不能相对的,但采用自对的形式却能把排偶、排比及语法不同的对偶很自然地融入两边的各自相对之中,从而大大扩充了对仗的材料来源,为楹联的创作带来更多的自由和灵活。
(5)自对可以强化楹联的整齐美、层次美和对称美,故前人乐于使用。在无自对的中、长联中,首读时很难体会其中的对仗之美,只有复读时上下对照才能感受对仗的魅力所在,但仍体会不到自对的那种自由表达、挥洒无羁、纵横对仗、旁逸斜出的妙趣。
五、借对
楹联创作中,因对仗的需要,常利用一字多音、一字多义、一义多字的特点,借用与这个字相关的另一字来组织对仗。这就为楹联创作开拓出另一条宽工转化的途径,为作者带来更多的自由。
(一)借音:根据内容的需要,以所借取的与本字的读音相同的另外一个字来适应对偶形式的需要。
邓中夏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宿舍中挂一联:
清操厉冰雪;
赤手捕长蛇。
上联“清”字借与它同音的“青”字,与下联的“赤”字构成颜色词工对。
兰州河神庙联:
曾经沧海千重浪;
又上黄河一道桥。
借“沧”之同音“苍”字,与对应的“黄”字成颜色工对。
(二)借义:本不对仗的词义,借其另一意义则成对仗,若一字两义,用一义表示内容,用另一义适应对偶。
眼镜店联:
好句不妨灯下草;
高龄可辨雾中花。
上联“灯下草”之草,本意为草拟之“草”,借草木之草与下联“花”成工对。
新四军拼命抗日;
老百姓安心过年。
上联“日”字指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从表达内容上显然与下联“年”难以对偶,但借它另一义“年月日”的“日”,从形式上与下联的“年”形成工对。
树已半枯休纵斧;
萧何三策定安刘。
此联属无情对,巧在上下联根本无法相对,而引入“借对”,使之珠联璧合。“萧”是植物——艾蒿,借此义与“树”相对;“萧”又显姓,与“何”组成人名——萧何,而“何”为虚字,借其“什么”之义与“已”相对;“刘”为姓氏,此指刘邦,“刘”又是指一种古兵器,为长斧。借其兵器之义与“斧”相对;此处“策”取其动词义与“枯”相对。
安徽庐江周瑜墓联:
青春南国乔初嫁;
赤壁东风亮助成。
这里的“青春”之“青”借义“青色”,使之与“赤壁”成颜色词工对。它的本意是青春年少,从“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可知。联中“乔”指周瑜夫人小乔,“亮”指诸葛亮。
澳大利亚悉尼市华人糕点铺中秋月饼广告联:
五岭南来,珠海最宜明月夜;
层楼北望,白云犹是汉时秋。
上联中“明月”之“明”借用明朝之“明”与下联“汉”对偶,十分工整。
(三)借名:
借用人名或字、号与事物构成对仗。
清吴山尊题肇庆七星岩联:
地有七星邻北斗;人如二客伴东坡。
下联借苏轼之号“东坡”与上联“北斗”构成方位工对。
清严问樵挽姬人联: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朝云,苏轼之妾。上联借“朝云”之名以对暮雨,切合姬人身份。
借对一般只在上联或下联出现,这是与双关的主要区别之处。
六、无情对
楹联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内容相关”,既对又联。而无情对则是依靠巧妙独特的构想,使字面对仗工整,而内容绝不相关,意义上越是风马牛不相及,越是“无情”,越是精妙。
徐珂所编《清稗类钞·诙谐类》载有“无情对”的故事:清代内阁学士张之洞与工部侍郎李文田在北京陶然亭会饮。“张以‘陶然亭’三字命作无情对,李芍农侍郎文田曰:‘若要无情,非阁下之姓名莫属矣。’众大笑,盖‘张之洞’也。”“张之洞”是人名,而“陶然亭”是建筑物,二者无任何关联,真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张”、“陶”为姓氏,“之”、“然”为文言虚词,“洞”与“亭”为景物相对,字字对仗工妙,实为无情巧对。
欲解牢愁惟纵酒;
兴观群怨不如诗。
这也是上下联意义绝不相关的无情对,对仗十分工整,“解”与“观”皆为卦名,“愁”与“怨”从心部,牢之“牛”与群之“羊”是拆字对,“想入非非”,心裁别出。
细羽家禽砖后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相传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同乡有个姓石的乡绅,对他的才华不以为然。一日乡绅见一只小鸡死在砖墙后面,便以“细羽家禽砖后死”为上联让蒲松龄对,这分明是无聊的调侃。蒲松龄装作初学应对,勉强地应道:“我对对看。‘细’对‘粗’,‘羽’对‘毛’,‘家禽’对‘野兽’,‘砖’对‘石’,‘后’对‘先’,‘死’对‘生’。先生以为如何?”那乡绅一听,气得七窍生烟,但又不好发作,只好自认倒霉。这一联对得确实工巧精妙。每一字都与上联相应的字相对,而且十分工整,且词性相同,结构相应,平仄和谐。此应对故事无情的讽刺意义姑且不论,单从“砖后死”与“石先生”无法成对而又字字工对的特点来看,此联是一副巧妙的无情对。“整体难相对,拆开成佳对,无情(无法成对)之中又有情,有情之外反无情,取名无情对,盖因此也。”(夏茹冰《巧联巧对》)。
七、虚实对
虚实对指上下联内容的虚实相对。“虚”为虚拟的,抽象的,或概念的;而“实”是实写的,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清的。
有的上下联内容都是“虚”的,称“虚对”。如格言联:
书从疑处翻成悟;
文到穷时自有神。
此联所谈的是读书所达到的境界。
水惟善下方成海;
山不矜高自极天。
作者选用了极平常的自然现象,说出了为人、处世、治学的哲理:应该“善下”,不能“矜高”。
苏州沧浪亭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上下联内容都是“实”的称“实对”。
还有虚实结合、虚实相映的“虚实”对。如
西出昆仑东入海;
神驰嵩岳志摩天。
上联写黄河的首尾,属写实;下联写志驰神往,属于虚写。又如:
明月春风谈幸事;
清词美酒贺新年。
上联写虚,下联写实,前虚后实成联。
第三节 楹联的平仄
一、新旧四声
在楹联制作上要做到平仄相谐,首先要了解和掌握汉语的四声。四声指汉语的四种声调,它是由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的。旧四声(或称古四声)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声调。最早发现四声的是南朝齐梁的沈约(441—513),他著有《四声韵谱》,把四声分为两大类,平声仍称平声,上去入三声合起来称为仄声。
南宋平水人刘渊编著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隋唐时期流行通用的206个韵母合并为107韵,接着金人王文郁编得《平水新刊韵略》一书,俗称平水韵书,将平上去入分为106韵。该书影响很大,八百多年来沿用至今。旧四声在我国诗、词、楹联等格律文学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
旧四声中的平声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统称为平声;上、去、入三声统称为仄声,合并上下平声和上、去、入五声为平仄两声,故有“五声平上去入”对“四季春夏秋冬”之说。中国的汉字读音一字一音,一字二音,还有一字三音的,而声调只有平、上、去、入四种。普通话实行的是现代四声,亦称新四声,把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其中阴平相当于旧四声中的上平,阳平相当于旧四声中的下平。四声分法古今基本相同,旧四声的平声在普通话中还是平声;上去两声还是仄声,只是部分入声字已化入阴、阳、上、去四声之中,即所谓“平分阴阳,入派三声”。
语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元朝定都于大都,官方语音没有入声字,现当代入声在北方话中已基本消失,只是江南方言地区还保留着入声字。
二、平仄声的识别
调平仄是楹联创作中的重要环节,调整平仄首先要识别平仄。
现代人使用旧四声撰联突出的障碍是对仄声字的辨别。新旧四声基本相同,但不完全相同,差异在于新四声中没有入声,古四声中的入声现代已分别归派到阴、阳、上、去四声中去。归入上去两声的仍属仄声,调平仄时不存在困难,只有由入变平(阴平、阳平)的字才造成了辨别平仄的困难。
在中国格律文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平仄之学,古今学者、诗人、联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们识别平仄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借鉴。简要介绍如下:
(一)参考古人“练习四声法”:
古人“学诗之第一步,当重音韵,声韵之中,尤以练习四声为最要。四声如何?平上去入是也。”唐朝僧人引述《元和韵谱》说:“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所言虽不精确,却大致道出了旧四声的基本特征:平声是平衡的,不降不升,读音可延长,声调不变,上声往上升,去声似降而升,入声是短促的,读音延长则变调。
(二)参考旧四声平仄歌诀:
《康熙字典》卷首刊有明朝僧人真空《玉钥匙歌诀》:“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平声平道莫低昂”,随口平读,其声不高不低,而尾音自然延长;“上声高呼猛烈强”,向上高读,其声高亢而响亮,并无尾音;“去声分明哀远道”,向下重读,其音哀而且远,而尾音较短;“入声短促急收藏”,向前急读,短促而收,无尾音。总概括为:平声字音不低沉又不高昂,上声音调先低后高,上扬重浊,去声音先高后低,哀远宽展,入声音短促轻快地收藏。“譬之以击鼓。以木槌轻击鼓之中心,其声为‘东’,是谓平声;再击鼓之四面,则其声为‘董’,是谓上声;若更在鼓之中心以木槌重击之,则其声为‘冻’,是谓去声;若以一手扪鼓面,一手重击之,则其声为‘笃’,是谓入声。”我们可以根据前人对旧四声“平上去入”的导引,去学习、掌握、分辨古四声。
(三)查阅古韵书:
古韵书历代多有问世,唐代孙愐修编著《唐韵》,宋代陈彭年重修《广韵》,前面提到的南宋刘渊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新刊韵略》,元代有《中原音韵》,明代有《洪武韵》,清代有《佩文诗韵》。古韵书以韵分部,以平上去入四声编次。每字音韵和平仄都能对号入座。
(四)查阅今韵书:
“平水韵”沿用至今已八百年,远远脱离变化了的语言实际。“五四”运动之后编辑出版的《中华新韵》,为读者提供了很多方便。1965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依照《中华新韵》归纳现代汉语为18个韵部编成了《诗韵新编》。它的突出优点是在八个韵目后面列有入声字,注上汉语拼音,标有声调,表示出这一入声字归入现代汉语中何声,凡本韵不同声调的字都注明另见某声。
(五)查阅工具书:
《康熙字典》每字注韵,以切音法切出字音。《辞源》每字标有汉语拼音、注音字母、《广韵》的反切与声纽。《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陈彭年等奉诏对增广《切韵》进行了重修。查阅时要注意多音多义、异音异义字的区别,如行、会、胜、兴、恶等,并注意异音不异的字,如看、听、患、望等字的区别。《汉语大辞典》中字头下依次注现代音和古音。现代音用汉语拼音标注,古音则用反切标注,在《广韵》、《集韵》的反切后依次列声调、韵部。而《辞海》中的单字只用现代汉语拼音字母注音,并标明声调。
(六)现代四声歌诀:
阴平——起音变高一路平,
阳平——从低到高向上升,
上声——先降然后再扬起,
去声——高处降到最低层。
这是人们在实用现代汉语中区分今四声的要领。歌诀与四声标调符号十分一致。如:
妈 mā (阴平)
麻 má (阳平)
马 mǎ (上声)
骂 mà (去声)
标调符号很形象地标示出发音法,为区别四声提供了很大方便:阴平的发音高低如一,平缓无向上、向下变化,可读长音;阳平由低到高慢慢升高,尾音不长,声调平缓;上声发音后,压嗓向下降转上扬,短促收音;去声发音后急剧下滑,其声下降,发音短促。其他的字都可以按“妈、麻、马、骂”的公式反复试读,以辨别其声调。读阴平的字,一般都是平声,凡读阳平的字,多为平声,也有个别是仄声的,凡读上去声的则都是仄声。若按旧四声读则为:妈(平)、马(上)、骂(去)、莫(入)。
(七)“开口为平,闭口为仄”:
经验和习惯告诉我们,文字发音皆从平声发起,“开口”即是发音,发本音后一直往下押,如,通(tōng)——同(tóng)——统(tǒng)——痛(tòng),从平声发音至押不下去则是“闭口”,这样就可知这四个字所属的声调。
(八)熟记押入声字的词牌:
词讲究押韵,押平韵和押仄韵的界限分得很清楚,规定用平韵的就不能用仄韵,规定用仄韵的也不能用平韵。在词中,入声韵的独立性很强,有些词就规定了用入声韵。如宋范成大《忆秦娥》:
楼阴缺,栏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霜,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蚪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词中的 “缺”、“月”、“雪”、“咽”、“结”、“阔”都是入声字。押入声韵的词还有《念奴娇》、《满江红》等。
(九)熟记以入声字作偏旁的形声字:
以入声字作偏旁的形声字大多是入声字。如已知“白”是入声字,那么从“白”得声的形声字 “帛”、“伯”、“柏”、“拍”、“迫”等都是入声字。如“末”是入声,以末为偏旁的形声字“抹”、“沫”、“茉”等也是入声字。“各”是入声字,以“各”得声的形声字“客”、“铬”、“恪”、“咯”、“骆”、“落”、“烙”等都是入声字(路不是入声字)。还有很多入声字作偏旁的形声字为入声字,如“合”、“色”、“弗”、“月”、“反”、“辟”、“析”等字作偏旁组成的形声字为入声字。但也有例外,有些入声字作偏旁的形声字有的是入声字,也有的是平声字,需要特别注意区别,尤其注意识别归入到新四声阴平、阳平中的入声字。
(十)数目字的平仄:
汉字数目字在制联时经常用到,有时表现得很活跃,因此记住这些数目字的平仄声是很必要的。汉字的数目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兆、亿共16个,其中“零”、“三”、“千”为旧四声的三个平声字,其余13个无论上、去、入皆为仄声;13个仄声字中,“一、”“七”、“八”、“十”是由入声字转到阴平和阳平的,为今四声的平声字。
总之,不论旧四声,新四声,识别入声字是关键。汉字中的入声字大约1800余个,常用入声字大约600个,入声字化入新四声平声的字大约400个,平仄两用的字的数量更不多,如“看”、“听”、“思”、“望”、“忘”、“为”、“教”等,只要我们下功夫去记,掌握起来并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