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默的时间比喧闹的时间更珍贵

2015-11-14王俊逸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32期
关键词:剧团团员段落

Point

这并不是一个兴之所至随意舞蹈的表演,它必须高度精准,在一个不对称的组合里让人保持高度感知。

优人神鼓的创始人刘若瑀可能自己也没想到,新作品《时间之外》在上海的首次商业演出十分火爆,开演前一个星期,两层楼的演出票就全部售空,剧场决定加座——也很快就都卖掉了。演出的确值得一看,动静结合,虚实相间,传递出不同于台湾另一个知名团体云门舞集的东方哲学。唯一令我感到遗憾的是观演环境。不断有迟到和早退的观众走来走去,伴随不时亮起的闪光灯。不合时宜的掌声也成为干扰演出的因素,尤其在最后一个段落:演员们身着白衣,在舞台上不断旋转,以表达时间之外那种不断生发又不断消逝的状态时,我的确感受到刘若瑀所说的“意境”,但还没等这感觉再持续和深入一些,激烈的掌声立刻将我拉了回来。这时旋转还在继续,但气氛完全被破坏了。

优人神鼓的表演系统非常复杂,创始人刘若瑀称之为“结合了击鼓、肢体语言、神圣舞蹈、戏剧情境、武术、音乐,以道义合一为主的当代表演艺术” 。(图:《时间之外》包含 “大骤雨”“千江映月”“涉空而来”“漩中涡”“蚀”“时间之外”六个段落,历时四年完成)

为什么在这场演出中我对“寂静”这件事这么重视,因为这的确是剧团通过表演试图传达的东西。

《时间之外》包含六个段落:“大骤雨”“千江映月”“涉空而来”“漩中涡”“蚀”“时间之外”。这六个段落创作于不同的时间,前后花了四年多,每个作品都映现了创作者当时的感受或心境。在第一个段落“大骤雨”中,急速的鼓点一开场就奔流而下,模拟出暴雨突然而至的情境。“平时在山上,如果突然下起大雨,所有人会马上注意到雨。雨在一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那时你不会有别的思想进来。”刘若瑀这么形容这个片段,“在那个当下,实现我们跟观众的沟通,你也会(通过鼓点)收摄他的心,在这一刻达到同一个节奏。”随后的“千江映月”,也是通过在舞台上传递创作者面对自然时的心绪而感染观众。

之后的四个段落则更加抽象。“涉空而来”讲的是求道者寻找“空”的道路,却不得不面对许多扰乱他心绪的事物。创作者用了白衣的求道者和一群黑衣舞者来表现静与乱的对比,这一段并没有太多地使用到击鼓,更多的是肢体的展现和队形的变换。“漩中涡”使用了“旋转”作为最主要的命题,开始时一群人围绕一个人跑来跑去,一边跑一边敲击随身背着的小鼓,直到最后,人群和声音都消失了,只剩下一个人在舞台上孤独地旋转,“你会发现,漩涡转到最后都会终结在一个点上,那就是时间之外的感觉”。更好玩的是,这个让人联想到水流的段落其实脱胎于表现太阳的“乘光而行”,创作的灵感是音乐总监黄志群与剧团一起“云脚”(徒步)台湾五十天时“走在大太阳底下”的经历。

“漩中涡”使用了“旋转”作为最主要的命题,创作的灵感来自音乐总监黄志群与剧团一起“云脚”(徒步)台湾五十天的经历

最后一个段落是“时间之外”。一开始非常安静,七面巨大的铜锣缓缓从天而降,随后,演员慢慢出现,开始敲击。肢体上,黄志群是在这个段落中将武术的快和太极的慢相结合,尝试用身体和声音的变换去“打破时间感”,以体现“虚实相生”。整场演出使用了镜面舞台,也是为了模糊“虚实”的界限。——这也是我为什么对闪光灯和掌声特别敏感的原因,在这样的演出中,沉默的时间比鼓声喧闹的时间更加珍贵。

在这六段表演中,最显眼也最明确的表演工具是鼓。实际上,优人神鼓的表演系统非常复杂,刘若瑀称之为“结合了击鼓、肢体语言、神圣舞蹈、戏剧情境、武术、音乐,以道义合一为主的当代表演艺术”。她和黄志群是剧团这套表演体系的核心,也是最初的两位团员。

1988年,从美国学习归来的刘若瑀将台北木栅的老泉山作为自己的基地,修建了一个小小的木造亭子,创立了“优剧场”。那时,她为了找到属于自己的“根”,开始“去寻找一些古老的力量”,接触传统庙会和祭祀仪式上的表演。狮鼓就是这些传统表演中的一种,它发源于广东,是一种单面鼓,是舞狮表演中的灵魂。刘若瑀听说台北的黄志群很会打狮鼓,便找到他,邀请他加入剧团。黄志群说:“我非常喜欢打鼓,那我们就好好地打鼓。”1993年,他从印度灵修回来后,跟刘若瑀一起创立了优人神鼓,直到现在。

黄志群出生于马来西亚,十二岁时去怡保精武体育会开始学习打拳和打鼓。所以,他也将武术对身体的训练方法和禅修对心灵的训练方法融入对演员的训练中。“打拳、打坐、打鼓”,黄志群说这就是优人神鼓的演员们平时的训练状态,“每天至少八个小时”。优人神鼓现在拥有18个固定成员,称作“山上优人”,其中最资深的团员已经待了 24年。优人们每天都要上山接受训练,所以,留下来的都是有“耐性”的成员。

优人神鼓接触和研究葛吉夫(G.I.Gurdjieff)的神圣舞蹈是四年前的事。20世纪初,葛吉夫在亚美尼亚的修道院发现了他们进行宗教修行的舞蹈,他将这种舞蹈融合了自己的哲学,发明了葛吉夫律动,主要是通过手、脚和音乐不和谐的拍子来达到身、心、脑三个中心的统一。在“时间之外”中,她和黄志群吸收了“神圣舞蹈”的原理,希望团员在演出和排练中能始终“保持当下的高度警觉”,“这并不是一个兴之所至随意舞蹈的表演,它必须高度精准,在一个不对称的组合里让人保持高度感知。”

剧团现在的基地老泉山属于保护用地,修建一个四面透风的木质亭子已经是极致。为了得到一个“长治久安的所在”,剧团在九分旁边的金瓜石的山林中找到另一块可以自由使用的土地,可以修建宿舍、禅房和排练场。不管地点怎么变更,刘若瑀始终坚持让剧场建立在最接近自然的地方。她在美国求学时,格洛托夫斯基在山林的训练方法和关于演员的哲学深深影响了她。她十分重视演员平时作为个人的修行和训练,除了日常的打坐,她还会不时在夜里的山林中进行训练,以锻炼团员们的感知力。每两年,全团还会进行一次全程为五十天的“徒步台湾”,以锻炼走路的稳定性。“当你看到演员们在舞台上是活的时,才会感染到观众。为了让他们变成一个活的有机体,需要通过许多训练。”

猜你喜欢

剧团团员段落
心理小测试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一位儿童团员的抗战记忆
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
老团员要为新团员树立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