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源同曲音,弦歌盈两岸
——2015海峡两岸歌仔戏(芗剧)艺术暨邵江海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5-11-14刘丽

闽台文化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江海闽南研究

刘丽

(闽南师范大学 闽南文化研究中心,福建 漳州 363000)

同源同曲音,弦歌盈两岸

——2015海峡两岸歌仔戏(芗剧)艺术暨邵江海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刘丽

(闽南师范大学 闽南文化研究中心,福建 漳州 363000)

2015年11月27至29日在福建漳州举办的“2015海峡两岸歌仔戏(芗剧)艺术暨邵江海研究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剧团演职人员就以下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一是邵江海研究,二是舞台与表演研究,三是交流与传播研究。研讨会以“歌仔戏(芗剧)·邵江海研究”为主题,是一次理论上的创新,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深入发展探索了新思路,也为两岸歌仔戏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拓宽了视野。

歌仔戏;邵江海研究;舞台与表演;交流与传播

2015年11月27日至11月29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闽南师范大学、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2015海峡两岸歌仔戏(芗剧)艺术暨邵江海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漳州市举行,共有来自海外的新加坡以及国内的台湾省和北京、厦门、漳州、龙海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剧团组织、政府机关等55个单位的正式代表共131人参与此次的研讨盛会。本次研讨会收到论文77篇,其中,44篇录入《歌仔戏(芗剧)·邵江海》一书(海峡文艺出版社,2015),30篇收入《2015海峡两岸歌仔戏(芗剧)艺术暨邵江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余下3篇交稿时间迟,未及编入。与会学者就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邵江海研究

本次大会收到邵江海研究论文多篇,从追思其人其事、邵江海作品研究到邵江海的学术定位,从生活侧面逐渐走向历史纵深,不但使邵江海形象清晰、立体化,且把邵江海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一)追思:邵江海斯人斯事

在邵江海嫡子邵魁式(邵氏芗剧团创办人)眼中,邵江海是一生把心血、情感倾注于歌仔戏,并在编、导、演和戏曲传播上不遗余力的人,《回忆我父亲邵江海》、《他是为歌仔戏来出世的!——思念我的老爸邵江海》两文记述了邵江海生前的生活点滴,一个乐观、勤奋、善良的民间艺人形象生动地浮现出来。邵江海嫡传弟子等人的回忆文章,如《邵江海教我演戏》(纪招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悠悠师生情·萦萦绕心际——忆邵江海在漳州艺校执教轶事》(吴兹明,国家一级导演)、《邵江海教我如何编写剧本》(郑惠聪)以及《乡亲叫他“歌仔仙”——邵江海在家乡轶闻趣事》(曾忠仁),则从歌仔戏教育层面,从邵江海讲授唱腔、本色表演、剧本编创、调式改革等方面入手,刻划了邵江海的教育理念,其坎坷的生命体验、悲悯的草根情怀以及致力于歌仔戏传播的决心已经融入他的血液,成为他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这些朴实的补充说明使邵江海形象更加丰富、饱满。

(二)个案:邵江海作品研究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陈世雄教授《<陈三五娘>邵江海改编本研究》一文,以明、清三种刊本和蔡尤本口述本、梨园戏华东得奖本作为参照,从人物设置、情节结构、体裁特征、形象塑造、“大鼻子”意象研究、语言风格六个层面进行对比分析,认为邵氏改编本体现出其独特的创作个性和歌仔戏的剧种个性。闽南师范大学张嘉星教授的《邵剧<李妙惠>诗韵论析——兼与闽南方言歌谣韵律比较》一文,以《李妙惠》为例,认为其作品符合方言韵辙,并且继承了民间歌谣一韵押到底、句句押韵的方法,和流水韵、交错韵、抱韵、鼎足韵、承上韵等换韵方式,对叠音、叠韵词语作韵脚、同一韵字“不避复”等错综繁复的语音美感的自觉追求,使其剧作比歌谣更讲究韵式的内部变化,因而展示了剧作家的多韵格韵辙编写技巧。《<六月雪><陈三五娘><白蛇传>中的三角恋情》(曾学文,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将三个剧本加以比较,认为在邵江海笔下,彩云、益春、青蛇身上折射出仆婢们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大胆的追求,把她们从被奴役的“物”的地位提升到“人”的正常位置,勾勒了人性和人情,展示了邵江海鲜明的草根立场。青禾的《邵江海的闽南风情——读邵江海歌仔戏剧本<白蛇传>随感》,将邵剧《白蛇传》与田汉版《白蛇传》、清代方成培《雷峰塔》相比较,认为“凡是邵江海剧中的人物,不管是‘人’是‘妖’都是‘有情人’,也都是‘传情人’。这情,是闽南人的情,都有闽南人的情感方式,具有闽南人特有的‘人性’,从思想到语言都具有闽南人的‘本色’。”这一论断切中肯綮。台湾成功大学歌仔戏专业博士生李姿莹的《重现的“镇台歌”——林火才传承的邵江海<原子炸弹歌>研究》考证出《原子炸弹歌》是邵江海重要的散曲之一,为台湾民间艺人林火才保存、传承下来,是一份异常珍贵的原始文献,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三)探讨:邵江海的学术定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郑长铃博士的《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创造看邵江海及其改良调》一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观察歌仔戏文化的集大成者邵江海及其再创造实践,进而探讨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文化传统的整理与文化复兴实践等问题”,资料翔实,论证深入,为邵江海研究以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前会长陈耕的《一代宗师邵江海》,从大王宫前的鲨鱼摊、初出茅庐、辉煌的创造、沉沦与重生四方面梳理了邵江海的坎坷的一生,对其编、导、演方面的成就予以肯定;而指出邵江海创立杂碎调之初衷为生存法则,却意外成就了一代宗师的,是国家一级作曲陈彬的《试论邵江海创立杂碎调的时代精神》。《融汇·创新—传播——邵江海在中国歌仔戏史上的价值和贡献》(刘丽)则从宏观的角度对邵江海的艺术成就进行梳理,认为“邵江海萃取闽、台歌仔营养创造的新型闽南歌仔戏,将‘台湾调’变革为‘杂碎调’,开幕表戏转化为定型剧本之滥觞。在融汇、创新的同时,他关注歌仔戏的传承与播迁,为中国歌仔戏这一地方剧种培养了一批编、导、演人才,扩大了歌仔戏在闽、台及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改变了中国歌仔戏的历史发展轨迹。在引领闽南地区歌仔戏从荒芜走向丰富、从娱乐走向审美探索的曲折之路上,邵江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在中国歌仔戏史上的意义、价值和贡献理应受到重视。”至此,邵江海在中国歌仔戏史上的“宗师”地位已然确立。

二、舞台与表演

歌仔戏不只是“场上戏”,也讲究“案头”功夫,两者的完美结合方能成就一台出色的舞台演出。与会学者、演职人员一方面从专业角度对歌仔戏的音乐、唱腔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从编剧、导演、表演的实践角度,分析了闽台歌仔戏的生存现状,从如何创造、塑造舞台人物形象以及提升演员素养入手,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对歌仔戏舞台艺术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音乐、唱腔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王耀华教授《邵江海“改良调”创作论》一文,从情、词、腔、格四个方面对邵江海创作改良调的价值进行梳理,邵江海的杂碎调不但改变了艺人的生存状态,而且遵循我国传统戏曲音乐程式性的创作原则,完成了“杂碎调”基本程式的规律及其一曲多变运用创作方式的创立工作,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陈新凤教授的《歌仔戏宗师邵江海的音乐原创》肯定了邵江海音乐创新的成就:“邵江海的在杂碎调创腔探索,在提升歌仔戏音乐的专业化程度和‘原创性’、保持中国戏曲‘重唱功’的传统、提高唱腔艺术水准以及演员演唱水平等方面,都起了重要的表率作用,立起了闽南戏曲音乐创作的标杆。”台湾艺术学院游素凰博士的《歌仔戏载体“七字调”(歌谣)之探讨》对歌仔戏曲调的种类、“七字调”的源流及唱词进行梳理,得出“七字调”虽不是精致的歌曲,但发挥空间大,唱腔不同,数量繁多,具有灵活多变特质这一结论。台湾戏曲学院歌仔戏学系主任陈孟亮博士的《两岸歌仔戏音乐之交流与探讨》在比较了海峡两岸歌仔戏发展的脉络之后,以其在厦门、漳州的田野调查、人物访谈案例,认为“台湾歌仔戏在唱腔曲牌中加入板式变化,使其音乐编排更加丰富多元;大陆则采纳台湾歌仔戏的新调运用其中,对于两岸歌仔戏音乐表现均有良好的效果呈现。”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康国晶的《闽台传统音乐文化遗产歌仔戏生存“土壤”的保护与改良初探——记漳州歌仔戏的保护与传承》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探索歌仔戏在信息时代的生存状态,提出“闽台音乐文化标本”的创意,以文化标本的形式将歌仔戏传承下去,挖掘闽南人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情感、智慧的表达,以期拯救闽台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根源。

(二)编、导、演心得体会

台湾树德科技大学表演艺术系助理教授李季纹的 《新感觉派戏曲创作初探——以<石秀>为例》、台东大学王友辉副教授的《新编歌仔戏的文学性探索——以<范蠡献西施>及<安平追想曲>为例》,两文从歌仔戏编剧的角度出发,认为剧本应涵盖文学性与剧场性,即“案头戏”与“场上戏”的完美结合,创作出可演、好看又蕴含着歌仔戏味道的剧本,在新编歌仔戏剧本的实践过程中,既是一种新探索、新实验,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国家一级编剧姚溪山的《幕表戏——推动歌仔戏(芗剧)流播发展的演艺形态》,则从另一个角度指出,幕表戏对主角发挥、演员配合是否默契以及司鼓、主弦及文武乐队的要求相对较高,说戏人根据观众情绪、现场演出效果及演出时间协调前后台并进行调整,是衔接台上台下的纽带,散发出浓郁的草根气息。

台湾明华园黄字戏剧团行政总监康素慧博士的 《幕表戏研究难点与表格法研究的探索》,提出以“表格法”作为一种研究幕表戏(即活戏)的研究方法,以台湾讲戏人陈胜国讲述《三教共设评龄会,孙膑夜痛易州城》(一折)为例进行分析,对幕表戏的创作及演出进行深入的探究,为歌仔戏的舞台艺术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此外,《学习传统精髓,在传承中超越》(杨月霞,漳州市芗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赋予传统戏曲程式以现代生命活力》(李瑞东,漳州市芗剧团)、《论戏曲表演中“亮相”的使用》(康国祥,龙海市芗剧团团长)、《把握人物心理动机 演绎人物性格特征》(林素兰,龙海市芗剧团演员)、《民间歌仔戏演员如何提高自身艺术修养》(曾小真,民间剧团演员)等文则从演员自身的演出实践出发,认为戏曲艺术是塑造人的艺术,着重探讨了以下问题:如何在舞台上更好地诠释角色?如何使程式化动作臻于完美?对提升演员自身艺术素养并努力在传承中超越,从而拓展歌仔戏的发展空间都有不同程度的思考。演员的技术、能力与素养,在歌仔戏的未来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演员依据自身实践经历、生命体验而作出的心得体会与总结,则为歌仔戏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路径,与“书斋式”研究形成一种良好的互补关系。

三、交流与传播

在邵江海研究、舞台与表演研究之外,学者们亦且回顾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亲缘关系,并对于当前信息化时代歌仔戏的发展进行了探索和展望。

(一)回顾:海峡两岸的文化亲缘

台湾戏曲学院副校长蔡欣欣博士的《当代两岸歌仔戏交流史话(1949~2012)》指出,“台湾歌仔戏”与“闽南芗剧”在日据时期与战后初期交相往来,但在1949年两岸进入军事对峙期中断交流,直到1987年台湾解严,两岸歌仔戏才从凭借大众传媒的私下偷渡,逐步复苏开启交流网络,且陆续在剧坛生态、经营策略、创作思维、演艺空间、演剧景观与学术论证等面向开展多元交流与对话。作者通过报刊史料、前贤论著、剧团访谈、演出观察等研究途径,细致梳理从1949年到1986年的“潜流接触期”,1987年到2000年的“拓展对话期”,以及2001年至2012年的“多元活络期”等“当代”两岸歌仔戏交流的历史印迹,以及所引发的参照借鉴或影响反馈等现象。台湾大爱电视台广电总监室项目组剧本编审刘颖灏博士在其《“体验论”在台湾歌仔戏表演中的实践》一文中,对于1949年两岸隔绝之后,台湾歌仔戏和闽南芗剧在表演风格、用嗓唱腔、服装道具方面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受到不同程度的斯坦尼表演体系的影响,前者通过日本这一中介间接吸收其理论,后者则直接从苏联受益,来源与目的虽然各异,但两岸戏曲演员对于“体验论”的实践,方向却是一致的。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吴慧颖博士的《都马班与台湾电影的发展》认为,都马班是1948年由闽南赴台的歌仔戏班,所带去的大陆歌仔戏大师邵江海创作的“杂碎调”,后来成为台湾歌仔戏的重要曲调,被称为“都马调”。都马班赴台和“杂碎调”在台湾的播迁,是两岸歌仔戏互相影响的一个缩影。随着时代变迁,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压力,“都马班”在台湾也求新求变,首开风气,拍摄台湾第一部电影歌仔戏,对台湾电影的发展影响深远。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3级博士生严永福的《60年来海峡两岸歌仔戏研究述略》一文,指出自1955年至2015的60年来,海峡两岸歌仔戏研究从萌发到热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两岸虽历经数十年隔绝与对立,歌仔戏学术研究却是相互促进、彼此交融的,目前已经发展到以艺人、剧团、剧本、剧目等微观目标为研究对象,深入到歌仔戏的方方面面,呈现深入化、专题化的发展态势,研究取向也呈多元化的特点。

(二)展望:信息化时代的多元探索

面临信息化时代的新媒体冲击,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剧团演职人员,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台湾大爱电视台广电总监室专案负责人、歌仔戏表演艺术家林显源博士《新媒体环境下的歌仔戏传播》一文,指出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日新月异的今天,应该重视新媒介的传播力量,以使两岸歌仔戏在全球得到更有力的传播。新加坡秀玉剧团创办人暨艺术总监洪秀玉的《歌仔戏的海外传播实例:<画皮>、<大将军和小巫婆>和<失踪新郎>》,指出真正的艺术传播离不开艺术家的表演和教学。她以与蔡曙鹏博士共同编创的《画皮》、《大将军和小巫婆》和《失踪新郎》三部戏的制作动机、演出特点、海外传播文化意义与实际效果为例,反观歌仔戏作为一种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有其珍贵的生命力。

《树立草根文化自信 坚持戏剧艺术创新》(陈坤玉)认为拓展歌仔戏的发展空间,需要坚持闽南语的文化自信,坚持写意的民族传统艺术自信,坚持开放包容综合的民间戏曲范式自信,如此歌仔戏的路子会越走越宽。《芗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曾继才)认为,芗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闽南,有其对台文化交流优势,他呼吁政府与相关部门及其演艺界,乃至芗剧爱好者,能够进一步增强芗剧事业的文化自信自觉,从管理、宣教、扶持、培育等方面加大具体的工作投入,增进艺术交流互动,就可共促芗剧事业与时俱进,焕发生机。漳州市图书馆副馆长蔡宇飞的《馆藏芗剧老剧本整理与数字化工作初探》对芗剧手抄本的整理与数字化提出了建议,一方面是保护原件,将原件进行数字化转化,另一方面是在转化好的文档基础上,架构数据库,为进一步研究和再利用做好准备。

《市场环境下民营剧团如何弘扬芗剧艺术》(洪惠坤,龙海市坤艺芗剧团团长)从市场环境出发,分析民营剧团生存现状,探讨民营剧团弘扬歌仔戏艺术的策略。《发展品牌文化 振兴龙海芗剧事业》(江智猛)认为龙海市歌仔戏发展面临演出水平参差、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演出市场无序竞争、演出剧目粗制滥造、基本观众逐渐流失、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剧本编创人员匮乏、剧团交流互动偏少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他提出以下建议:加强管理、政府重视、增加投入资金、树立品牌、注重编、导、演的培养、加强监管力度。

由上观之,本次研讨会以“歌仔戏(芗剧)·邵江海研究”为主题,是一次理论上的创新,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深入发展,探索了新思路,也为海峡两岸歌仔戏的学科建设拓宽了视野。研讨会还就两岸学术活动常态化、歌仔戏文化交流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达成以下共识:两岸可经常举办一些歌仔戏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两岸学者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提升彼此学术水平,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从而进一步加强两岸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注释:

[1]青禾:《邵江海的闽南风情——读邵江海歌仔戏剧本<白蛇传>随感》,《歌仔戏(芗剧)·邵江海研究》,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375页。

[2]刘丽:《融汇·创新·传播——邵江海在中国歌仔戏史上的价值和贡献》,《闽台文化研究》2015年第3期。

[3]陈新凤:《歌仔戏宗师邵江海的音乐原创》,《歌仔戏(芗剧)·邵江海研究》,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285页。

〔责任编辑 李 弢〕

The Sam e Source of Melody and Benefit to Both Sides——A Summary of the 2015 Cross Strait Symposium on Gezi Opera(Xiang Opera)and Shao Jianghai Research

Liu Li

On November 27-29,the 2015 Cross Strait Symposium on Gezi Opera (Xiang Opera)and Shao Jianghai Research was held in Zhangzhou,Fujian.Both scholars and castmembers focused their discussion on three topics:research on Shao Jianghai,stage and performance,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With the theme of"Gezi Opera(Xiang Opera)and Shao Jianghai research",the seminar,a theoretical innovation,explores a new way of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 China,and also broadens the horizon of cultural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of GeziOpera betwee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GeziOpera,Shao Jianghai research,stage and performance,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刘丽(1980~),女,安徽淮北人,文学博士,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中心暨闽南文化研究院讲师。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闽南地区歌仔戏生存现状与对策研究”(FJ2015C213);福建省漳州市2015年度社科规划项目:“邵江海研究”。

猜你喜欢

江海闽南研究
积跬步以致千里 积小流以成江海
羊走丢了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明确关系式
见于《说文解字》的晋江、石狮闽南方言上古汉语词汇
闽南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