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儿赏联: 成惕轩、范当世

2015-11-14卜用可

对联 2015年21期
关键词:联语李鸿章下联

●卜用可

编者按:扬州才女卜用可(网名可儿)乃是闻名联界的获奖专业户,去年又荣入全国对联『十秀』之列。她不仅沉醉于晚清、民国联苑含英咀华,还将自己的赏析文字公之于众,本刊编发『可儿赏联』,以期对正在寻觅借鉴、渴望提升的联友以滋养、启迪。

一、成惕轩五副

成惕轩(一九一一——一九八九):湖北阳新人,字康庐,号楚望。曾任国民党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 抗战胜利后,又任考试院秘书参事、总统府参事、国史馆纂修等职。后去台湾任大学教职。著有《楚望楼诗》、《楚望楼联语》、《汲古新议》及续篇。本赏析所选用联,均出自《楚望楼联语》。

1.寿何总监雪竹六十、孔参政雯掀七十

以法去害群马,以言救在泽鸿,议席戎旃,各有千秋光楚乘;

或闲钓东海鳌,或健射北平虎,心从耳顺,定教一例到彭年。

赏析:

此联为寿联,且是同时赠两人的。所以, 在在联中贺寿之意要有,同时要兼顾两人。何总监、孔参政具体何人无考,但自联中,我们能获得些许信息。起句『以法去害群马』,显然两人是与法律有关的官员,『乘』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楚乘,即为楚地地方史。由此可见两人都为三楚人士。『各有』之『各』则是兼顾两人,所谓各有千秋。上联极赞两人政绩,下联则回到主题:贺寿。古人云: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所以第三分句『心从耳顺』亦是兼顾两人的寿辰。彭祖是为高寿之人,尾句则是祝两人长寿之意。『闲钓东海鳌、健射北平虎』,由上联『戎旃』处亦可以看出两人皆是军人出身,故而闲情逸致中亦蕴含雄杰豪气。赠人联,无论是何种性质的联,寿联挽联等等,一般手法都是从生平、功绩、为人,或平素交往情谊,表达贺或者挽的主题。此联亦不例外,上联言功绩,下联言贺寿。联中『马、鸿、鳌、虎』的对仗,可见作者对细节的极其讲究。选用此联,可以看出其中重字手法,对仗的精细,以及内在脉络的清晰和前后照应,可谓滴水不漏,手段自出。

2.寿陈资政立夫

居裴公绿野,对魏国黄花,翛然与造物者游,意何远也;

阐周孔微言,距杨墨邪说,卓尔立生民之命,寿莫大焉。

赏析:

裴公指裴度,裴度为唐宪宗时宰相。裴度有『绿野堂』,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魏国黄花』中魏国指韩琦,韩琦是宋朝的重臣,人称韩魏公,韩魏公有诗云:『莫道老圃秋容淡,为爱黄花晚节香。』拉人作衬,是古联中常用手法。此联拉来两异代重臣来作衬,不言而喻这种奉扬之意。且『绿野』『黄花』对仗精致,『与造物者游』出自《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生死、无终始者为友。』,『周孔』中国古代两位圣人周公和孔子的合称。

微言:精深微妙的言辞。『杨墨』战国时的杨朱与墨翟并称。《孟子·滕文公下》:『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立生民之命』出自北宋大儒张横渠之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整联几乎全部用典,句句有出处。难得的是对仗精工,誉扬合度。可见作者学养之深,典故信手拿来。

3.挽孙院长哲生

当蟾兔明灭间, 哀音骤至, 记七年掌院,叹今夕骑箕,正中秋之后二日;于夔龙勋业外, 清望犹高, 洞百国宝书,操连番玉尺,是北斗以南一人。

赏析:

挽联和寿联的手法类似, 都要言及被赠人的事功生平等等。所不同的是,语气营造的气氛不同,一个喜,一个则要悲,以切合主旨。此联中『哀音骤至』『叹』『骑箕』都营造了挽联哀情。『夔龙』相传舜的二臣名。夔为乐官,龙为谏官。《尚书·舜典》:『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孔传:「夔龙,二臣名。」唐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诗:「巢许山林志,夔龙廊庙珍。」』后『夔龙』用以喻指辅弼良臣。此联中『蟾兔』与『夔龙』对仗,又可见作者对于细节部分的极其用心。其实我们看古联,会发现古人对于有些细节的特别讲究,比如动物、颜色、数字部分等的对仗都非常细致。上联起句『蟾兔』指月亮,所以用这句,待我们读到上联尾句时即明白了,被挽者正是于中秋节后两天辞世, 从时间上入笔, 此亦常是挽联中手法。『中秋之后』『北斗以南』对仗之巧、之精,仿佛信手拈来,却又恰当无比,前人之对联手段和笔力强健可见一端。

4.挽乔教授大壮

数春风词笔,独擅妍华,柳永遇何穷,井水千秋应有恨;

听霜夜钟声,顿成凄楚,姑苏潮正落,江流一碧总无情。

赏析:

此联后有作者备注:『乔氏工词,立主大学讲席,晚遘艰屯,过苏州投水死。』从作者备注中可以看出,乔工于填词,上联即以此来生发联语。拉柳永作衬,是因为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有『奉旨填词柳三变』之称。其词一时盛行,南宋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对柳永的评价『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故而上联尾句『井水』处非是凭空而来。下联则纯粹从被挽者投水地点来写,由姑苏,而联想到张继的《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由而『霜夜钟声』,『苏潮起落』,一则对应其投河,一则相比于诗人张继恹恹不得志时,所写诗中悲愁凄苦情绪,以和挽联的气氛切合。分析此联,其中只知两个信息:词人,于苏州投河而死。然即凭这两点,作者腾挪有方,竟然联语亦文采清朗, 令人感慨万端, 所谓高手,即便一般材料,也能裁剪出别有一番风味的清词佳章。

5.菲律宾让德堂成立五十周年纪念

泰伯以天下让,早化吴疆,即今菲岛侨居, 五十年筚路开基, 犹是远绳祖武;

季子为上国宾,曾观周乐,缅此延陵旧泽, 三千里瀛波在望, 合教同被华风。

赏析:

此联后作者备注:『让德堂『为吴姓侨胞在菲岛之宗亲组织。吴姓源于姬姓,肇端于吴国,形成于战国初期,始祖是周朝的泰伯和仲雍。而泰伯以让人天下而闻名。季子即吴季子,季札,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封于延陵(今常州一带)。 了解这些史料之后,再来回看这副联,便知道有些词为什么这么用了。作为中华后裔的『吴姓』,现迁居到了菲律宾,所以在写这类联时,两者都要顾及。起句点出吴姓始祖泰伯,泰伯以其高怀厚德化育吴疆,而吴姓后裔,将这种厚德延续到了菲岛。 下联点出吴姓的另一个杰出代表季札,而这些延陵旧泽们,并没有忘记祖国,『三千里瀛波在望』『同被华风』,这就将菲岛和华夏联系了起来,两相兼顾。这种手法, 有点类似于某地驻于另一地的会馆一类的写法,都要两相兼顾,此是这一类联的关键点。

二、范当世两副

范当世(一八五四——一九零五):近代诗人。字无错,号肯堂,原名铸,字铜生。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人。世代能诗,早年即有才名,与张謇、朱铭盘号『通州三生』。 曾应吴汝纶之邀,在保定莲池书院讲学,与古文家贺涛齐名,有『南范北贺』之称。但屡试不第,以诸生终。曾入李鸿章幕,晚年致力于本乡教育事业,参与筹办南通小学堂。后流徙江湖, 客死旅邸。有《范伯子先生全集》。『全集』有《范伯子联语》一卷。

1.寿李相

环瀛海大九州,钦相国异人,何待子瞻说威德;

登泰山小天下,藉通家上谒,方今文举足平生。

赏析:

李相,指李鸿章。范肯堂曾是李鸿章的幕府。起句讲环瀛海以及九州,皆钦佩李鸿章之威德,以为异人。子瞻,自是指苏东坡。苏东坡是欧阳修的弟子,欧阳修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忠。而李鸿章亦谥号文忠,故而,这儿是将李鸿章比作欧阳修,而自己比作苏东坡,以学生自居。 『登泰山而小天下』,语出《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藉通家上谒, 方今文举足平生。 』,文举: 指孔融。这里有个典故,孔融十岁时曾经去拜谒河南尹李膺。因李膺乃汉代名人,非『当世大贤,通家子孙』,概不接见。孔融对门吏说:『我为李相通家子孙。』门人见说,赶紧通报。 等到了堂上, 李膺好奇的问:『汝祖与吾祖何亲也? 孔融答道:『先君孔子与君先尊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也。』 『此联隐含这段典故,是说『孔』与『李』是通家世籍。所以下联,起句引出孔子,而李姓与孔姓本是累世通家,亦同时借此句言李鸿章之胸襟气魄,同样可以『小天下』。尾句盛赞李鸿章实为当今之孔文举。整联褒扬称誉之至。据传,范当世于此联语亦颇为激赏且自负,以为『二三知言者固以此联为高绝』,并将之与翁同和、张之洞、 吴汝伦等人寿李之联相比列,以为翁联不过『试帖佳联』, 张联『亦属平平』,惟吴氏最为识相,见到范所撰联乃自叹不及,遂弃而弗作,只集碑字成联为贺云,并谓『天下服善未有过于此人者也』。则范氏睥睨天下、 横扫古今之恢宏气象,由此可见一斑。

2.挽李文忠公

贱子于人间利钝得失渺不相关, 独与公

情亲数年,见为老书生、穷翰林而已;国史遇大臣功罪是非向无论断,有吾皇

褒忠一字,传俾内诸夏、外四夷知之。

赏析:

这是挽李鸿章的联。贱子是范肯堂自谦之称,范曾为李府西席,当时在李家时,李鸿章对范肯堂是礼遇有加,故『与公情亲数年』非惟虚也。上联尾句说李鸿章在范眼里,只是个老书生、穷翰林而已。此非惟贬低,实是替李鸿章辩白,鉴于当时张之洞与李鸿章的矛盾,张几番说李鸿章有钱,搜刮民脂民膏。且甲午战争失败后,国内清流们都认为该杀李鸿章以谢天下。当时李鸿章相当孤立,朝廷上下骂声一片。上联尾句, 以及下联首句,都是针对这些而写,可见范对于李,确是忠诚无二。下联中间句『有吾皇褒忠一字』,实是指李鸿章被谥为『文忠』,言吾皇都褒其为『忠』,那他的『忠』是肯定的,这『功罪是非』,其实已是作了论断了。这联撇开对仗的整齐以及句式的多变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而仅看在写有争议的人,或者涉及到有争议的事时,如何拿捏分寸,表明立场而不有谄媚之态,有礼有节,不卑不亢,这点于作联者的笔力,又是另一番考量。

猜你喜欢

联语李鸿章下联
李鸿章的尴尬
李鸿章
联语和谜语在历史教学中的妙用
李鸿章的崛起
改变李鸿章一生的那顿早饭
小试身手
切瓜分客
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
羊年春联
意外怀孕,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