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盛不衰的红军精神

2015-11-14梓睿

文史春秋 2015年5期
关键词:渡赤水中央红军红军

●梓睿

革命文化、红色文学,从它出现的那一天起,便一直在国人的阅读范围中占着不小的分量,其引人入胜的革命故事情节、生动鲜明的领袖人物性格、气势宏伟的史诗品格,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去读它们。新阶段、新时期更是兴起了一股“红色经典阅读”热潮。这些经久不衰的红色文学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鲜明而独特的时代背景下塑造的英雄形象,彰显的革命风尚,弘扬的红军精神。

红军,这支集中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和革命理想最坚定的工农群众的队伍,在革命斗争最艰苦的岁月里,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红军精神。今年是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四渡赤水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远去的岁月中,中国共产党领袖与革命战士们在战火中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忍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红军精神”再一次激起了人们的关注。

红军时期,从1927年到1937年,面对国民党蒋介石发动的数次大规模“围剿”,红军战士们不仅要以浴血的拼搏冲破强大敌人的围追堵截,战胜恶劣自然环境所形成的生存威胁,还要克服因党内“左”倾错误路线给党和红军生存带来的代价和曲折。一位红军老战士在回答“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也不倒下?”的提问时,毫不犹豫地回答:“靠的是对革命理想执著的信念,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如果说为崇高理想而斗争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话,那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正是这样一支钢铁劲旅,以崇高的理想,鼓舞前行的斗志。《中央红军四渡赤水转战川南》正是这样一篇以纪实的手法全景再现了80年前红军“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滔滔赤水河,如同红军生死存亡之河,局势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广大红军将士以誓死争取胜利的革命意志和强大精神动力,在中国革命军事史上留下了“用兵入神毛泽东,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经典一页。

如果说,四渡赤水只是展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历时3个多月的一次运动战战役,那么《中央红军五次反“围剿”中牺牲的师长》则描绘了5次反“围剿”战役的景象,采用详略不同的笔墨让5位红军师长浴血奋战的身影跃然于纸上,勾勒出无数为共产主义理想而英勇奋斗、义无反顾的英雄缩影。

《陕甘宁边区政府对党内贪污分子的处决》和《蒋家王朝的“内廷”——侍从室》,前者通过历史档案还原了一桩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毫不手软地清理干部队伍中贪污腐化害群之马的真实案例,用事实证明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红军精神依然在党内不断延续和弘扬;后者则从反面印证了罔顾人民利益,人心向背将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兴亡,独裁统治必然导致灭亡。

在国家有难、外敌入侵的时候,红军精神当中的爱国主义最直接地体现为抗战精神,《朱德总司令在华北抗日前线的几段往事》以叙事的手法刻画了朱德带领八路军在华北敌后近3年的抗战峥嵘岁月中,胸怀大局、团结奋进、积极御敌、严守纪律、艰苦奋斗、贴近群众的性格特色及红军精神的闪光点。

历史证明,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20世纪30年代,红军精神形成的时代,是劳苦大众求解放的时代,是民族遭受灾难的时代,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成为当时压倒一切的历史任务;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阶段,宣传红军精神、发扬红军精神,对于增强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团结意识,激发他们的民族志气,激励他们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有不可低估的凝聚力作用。

红军精神为何长盛不衰,还因为其意义和价值在现阶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当下,红军精神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契合为统一体。红军精神所体现的中华儿女爱党爱国的坚定政治信仰,具有政治导向作用;所蕴涵的奋发向上、独立自主、不畏艰险的精神,具有凝聚力量、促进发展的推动作用。这种精神,必须铭记;这种精神,必须弘扬。

猜你喜欢

渡赤水中央红军红军
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四渡赤水战役中的通信保障
对四渡赤水前后红军军事转折问题的再研究
中央红军最早实行供给制
夺取长征战略主动权的得意之笔——谈四渡赤水的指挥艺术
军事指挥上的一个杰作——四渡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