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基本模式及应用分析

2015-11-14蔡向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22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教学资源优质

蔡向阳

摘要: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当前优质教学资源(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开放性课程等)的共享模式,旨在为后续教学资源的进一步共享提供借鉴。

关键字: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2-0076-02

我国高职优质教学资源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发展,受益人数、取得的成绩是举世瞩目的。具体来说,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发展、高速发展和综合发展。其中,以2003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标志的起步阶段,已完成国、省、校级的近6000门精品课程建设;以2006 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标志的高速发展阶段,已完成近500个特色专业群、4000门优质专业课程、1500种特色教材等建设;以2009年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标志的综合发展阶段,将要完成28个国家级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还将与普通本科院校共同完成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这些集全国各高校优势建成的优质教学资源将为各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革新创造了种种条件,积蓄了无穷潜能。本文着眼于探讨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模式,为后续资源的进一步共享提供借鉴。

1 优质教学资源及其共享的概念

1.1 优质教学资源的内涵

优质教学资源是当前阶段或将来能为学校教育提供服务的数字资源。它需要以数字方式存储和处理,以多媒体方式呈现,并实现大规模、集成的通信和网络技术中的信息交换。本文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开放式课程、教学资源库等优质教学资源为研究对象,其主要涵盖的内容如下表1所示:

1.2 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模式的概念

共享模式是解决共享问题的方法,研究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和运作模式,即参与资源管理、资源管理和资源利用。

2 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模式

网络技术悄然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使教育不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制约,只要学习者有意向,就可以随意得到世界最好的网络教学资源。本文根据通信技术、交互情况以及应用范围将目前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模式分为以下两种:即基于校内网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模式、基于因特网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模式。

2.1 基于校内网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模式

以校园网为基础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模式,主要是针对不同部门和学习者的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为了实现学校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学校必须共享资源,整合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其次,要建立教学资源库,将分散的资源进行集中存储与管理;最后,必须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系统,根据用户的类别指定权限,将教学资源提供给校内各类用户使用。

以黄冈职院校园网为例,建立适应黄冈职院师生需求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具体来说,就是基于黄冈职院校园网共享平台,进行黄冈职院校园网、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库建设,根据教学管理数据库的学生证号或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工号认证,根据认证结果,以获得相应的教学资源,它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以了解他们的自我学习需求,如下图1所示。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内精品课程、校内资源库、校内选修课程都是基于这种共享模式。

实践证明,这种模式虽然能满足本校师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但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大多高职院校对信息资源的管理不规范,如对资源的命名、分类、组织、加工方式等完全依赖于管理员个人的认识,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为优质教学资源日常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二是众多高职院校由于受经费的限制,很多校内教学资源完全依赖于教师自主开发,而其开发的水平有限,导致花费大量精力开发出的教学资源形式单一、内容成旧等,不能满足众多学习者的需要;三是资源建设重复率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总之,仅凭一校之力很难建设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政府机构或教育管理部门统筹兼顾,集各高职院校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之力共建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共享模式。

2.2 基于因特网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模式

对于基于因特网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模式来说,优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处于核心地位。教学资源共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各高校进行统筹规划。共享的范围可以由校内到校际、校际到区域内、区域内到区域外,以及区域间等。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省级精品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级精品课程都是基于这种共享模式。

1)职业教育数据化学习资源开放联盟项目

教育部2011年7月提出并推行的“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联盟”建设项目,就是集各高校之力建设基于因特网的教学资源共享模式。依托该项目,各省相继成立了相应的“职教联盟”。如湖北成立了由省教育厅指导、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省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30几所高职院校参与的“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联盟”,其结构模式如图2所示,用于发布各类高校的教学资源共享信息,并实现资源的分类管理,快速检索等功能,能提供认证服务、目录管理服务和共享服务等。其中,认证服务负责对登录的所有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只有认证成功的用户才能使用平台提供的各项服务;目录管理服务负责为学习者提供资源的检索、定位、存储、维护等;共享服务负责为各高职院校师生提供各种优质教学资源,包括网络教学资源、学科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试题资料等)、多媒体教学资源等。

借助该联盟可以整合全省及周边省份各高职院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大大减少重复性建设,提高共享效益。自该教育联盟成立以来,虽然解决了许多校际间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共享意识淡薄、自身利益的考虑等因素,部分高职院校的核心教学资源并没有真正拿出来共享,共享的只是一些非核心的、普通的资源,这种状况就阻碍了圈内校际间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共享。

2)有偿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模式

尽管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Ng教授创造了免费的在线大学课程项目能给广大学习者提供足够自主学习的免费教学资源,但需要高额的运行成本,这与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经济状况是不相符的。为了降低其成本,又能制作出更多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需要对学习者实施有偿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模式。目前,我们国家的很多开放性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微课都是基于这种共享模式。

(1)有偿教师个性化教学

有偿教师个性化教学是根据学习者课程学习的要求,教师个别化教学,并由学习者支付一定的费用。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教育平台主要通过互联网开展业余、分散教学,学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进行课程学习。基本教学环节有在线学习、自主学习、在线答疑、在线讨论、课程作业、综合实践、课程考试、学术讲座和毕业论文形式。学习形式有自我学习、同伴交往和个体教学等,其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

(2)“微学位”

微课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课程,具有短小精悍、大规模、课程资源丰富、实时交互等特点。其宗旨是同各顶尖的大学合作帮助他们创建在线丰富的课程资源,供广大学习者自主学习,还要求自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自觉完成相应的在线课后作业、在线章节练习、在线章节测试、在线课程测试、在线质疑,教师根据自学者的问题及时给出解答,这样自学者在完成所有测试且考试成绩达到合格时,只需支付少量的费用就可以获得认证,由于不是真正的文凭,有人称之为“微学位”,其共享模式如图4所示。

该项目自推出以来受到了广大学习者的欢迎,且与清华大学等40多所国内知名高校签署协议,提供了很多在线课程。如爱课程网站上,签署协议的高校达到了43家,提供的在线课程资源达几千门(本科课程1750几门,高专高专课程754门,网络教育课程157门)。该项目的成功之处在于:一是它提供多层次的名校课程,如本科的清华北大,高职的深圳职院等;二是具备灵活互动性,例如,在2012年9月12日,清华大学和瑞典皇家工学院共同启动的虚拟校园项目中,两校师生在课程教学方面通过Classrooms来实现远程、实时、相视、交互式课堂,两校学生可以逐步遴选一些优质的课程资源进行异地同时上课,同时还可以实现双方教师合作共上一门课、联合编制课程教材、联合开发课程资源等工作,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是课程设计更人性化,根据用户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优质课程资源,如本科、高职高专;用户可以选择学校、专业、课程、教师、资源类型等,便于因材施教,学习者可以独立的、随时随地、不限次数的访问课程内容,真正实现“按自己的步骤学习”。

参考文献:

[1]岳建军.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2012(6):45-49.

[2]崔崇芳.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6):34-37.

[3]王源.江苏高校优质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研究[J].扬州大学,2013(5):7-10.

[4]吴东华.对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3(3): 23-24.

[5]李真真.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2(6):34-38..

[6]江雪双.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2009(5):43-45.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教学资源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