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2015-11-13王其华
王其华
摘 要 微信是近年来新兴的媒体,由于其覆盖面广、时效性强、传播便利、互动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学生群体的重要传播载体。它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机遇的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将重点探析在微信时代下,如何利用微信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微信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10.032
Challeng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under We-chat Era
WANG Qihua
(School of Marxism,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We-chat is a new media rising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its wide coverage, timeliness strong, propagation facilities, interactiv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carriers affect college students groups. It is at the same time creating opportunitie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als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hallenges.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in the we-chat era, how to use We-chat to innov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we-ch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根据腾讯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5.49亿,1~36岁的用户占86.2%,其中,18~25岁的用户占45.4%。可见,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载体,已经在深刻地、全方位地影响高校学生群体:从日常生活学习到人际交往联系,从行为习惯养成到价值观念变化,从信息获取途径到意见表达方式……同时,这种影响仍以病毒传播式的速度在加深和增长。认真分析微信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及挑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微信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戰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交自媒体模式,一经推广应用便大范围传播开来,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十分流行,尤其是随着高校校园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微信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1.1 高校学生思想动态搜集、分析和判断难度增大
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它既包含学生自身需求信息,又包含学生个人思想态度信息。微信立体式、多层次的信息获取方式和信息传播机制,使信息在微信传播比在其他传统媒介或社交软件(比如纸质媒介、学校的网站、BBS、QQ空间)传播更加快捷与便利。相对于传统媒介,微信上病毒式传播很可能左右事态发展的舆论导向,舆情的形成和传播速度更快、更不可控。这一影响在一些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对思政工作的舆情研判和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微信朋友圈是一个强调私密性的社交空间。一方面,它保证了私人信息的隐秘性,但另一方面,由于其交流过程中所传递的信息并不如其他传统媒介那样具有可见性,因而削弱了作为舆情研判者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信息获取的能力。
1.2 高校青年学生价值观引导难度加大
微信用户不仅可以关注和评论社会及校园的热点问题,还可以通过微信将自己的态度发表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组,与其他群体进行最便捷最及时的讨论。微信以其丰富的手段和开放的插件整合功能,为大学生群体搭建了一个海量的信息获取平台和立体化的互动平台。但是,海量信息背后也呈现出信息种类各异、良莠不齐等问题,甚至会有许多不利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不良信息。此外,以前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微信的活跃使用使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剧增,社会上不同机构或者个人都在通过微信传播思想与价值。不同的发布单位对同一问题所传播的价值导向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高校青年学生所面对的价值观是多元的,这就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用一种价值观评价问题、引导学生几乎成为不可能。高校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许多问题有很强的好奇心,但由于缺乏全面的知识结构、理性的判断能力,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微信各种渠道提供的、观点各不相同的多种信息对大学生群体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大量非主流价值观念、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等等,既有挑战传统课堂的超时空效应,又有思想碰撞的比较效应,不仅削弱了传统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而且更难把握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效果,大大增加了对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难度。
1.3 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权威被削弱
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突出特点是等级式信息传递机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主要是采取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或者通过纸质文件、电子文件等相对封闭的“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传播模式,按照“学校—学院—班级—学生”的层级顺序,依靠党团组织、辅导员、学生干部逐级传播。而微信平台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在微信环境中,信息选择和利用自由化、自主化,大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参加各种活动,自由地发表观点和意见,并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塑造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独特形象,而不是作为接受者,被动接受老师的思想灌输。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突出交互模式的体验,强调张扬个性、平等自由交流,具有去中心化和平权化的特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权威被削弱。施教者拥有绝对话语权、信息绝对控制权的单向灌输式的传统教育模式,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抵触,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的需要。因此,思政教育工作的教育理念要实现从等级到平权、从明确指导到潜移默化引导的转化。
1.4 提高了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思政教育工作不仅考验工作者综合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更考验其与时俱进应对新生事物的能力。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迅速发展,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機遇。但是,利用好微信平台,使其成为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利手段还需要一个过程。虽然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利用微信平台拓宽思政教育方式及覆盖面,但并不是所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都树立了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工作的意识,思政教育工作者运用好微信平台获取舆情及引领思想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微信平台的出现和广泛运用,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2 微信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机遇
虽然新传播载体的出现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微信平台的独特优势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机遇。
2.1 打造思政教育工作的新载体
与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相比,微信平台具有受众广、时效性强、成本低、获取便利等特点。目前,基本上所有的高校学生都在使用微信,尤其是随着校园无线网的广泛覆盖,微信的使用频率还将大大提高。各类思政教育微信平台的建立和推广,使得思政教育工作的覆盖面更广、影响面更大、成本更低。微信公众平台拥有自己的目标订阅用户,在信息投放上更具精准性。此外,微信平台将通知公告、时政要闻、价值引导类信息即时发送到用户手机,变主动阅读为被动阅读,不仅节省了学生自主上网查询相关信息的时间,还能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由于目标特定,可以将“正确的信息”发送给“正确的人”,信息投递更加精准,这使得通过微信推送信息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通过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及细致入微的校园服务来实现,而通过微信平台可以及时地将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来。同时,还可以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即时了解社会及校园动态。因此,微信平台已逐渐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载体,成为传播校园正能量的有效途径。
2.2 开创了立体生动的师生互动新平台
传统通讯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一个突出的缺点是单一的文字输入交互方式,冰冷、缺乏感情、缺少人文关怀。而微信除了具有传统通讯方式的功能外,还能够实现多媒体传输、发送附带表情的文本、视频通话、实时语音等等,使通讯更加鲜活立体、更加富有情感、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当前由于授课时间及空间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常都是大班授课,人数众多,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可能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院,教师无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认识了解所有同学,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很少,无形之中拉大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有了微信这样一个集语音、视频、文字、图片于一体的双向沟通平台,教师可根据社会热点问题及时传递正向舆论,在与学生双向沟通时,更容易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并可以根据当前学生的状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提高了思政教育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3 微信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路径分析
微信的发展可谓势不可挡,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面对新形势,我们应当因势利导,利用好微信,大力加强思政教育平台支撑体系建设,发挥整体优势,凝聚思政教育工作合力。
3.1 构建组织平台支撑体系,形成健全的管理格局
在使用微信开展思政教育的具体工作中,应建立学校、学院、班级、支部、社团等由上及下不同层级,党团组织、党团干部、学生骨干等不同纬度的整体格局,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工作体系,扩大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这种层级式、延伸式的微信使用组织机构的建立,能够确保信息由上而下的直达和由下而上的反馈,形成顺畅的信息交流双通道,提升思政工作的效率,保证思政工作的质量。清晰明了的组织体系,能够及时准确地向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生活信息,潜移默化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进一步加强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同时,也能够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行为动态,收集和研判各类信息,构建反映大学生舆情的“晴雨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提升大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度。
3.2 整合学校各类微信平台,构建多功能的微信平台体系
只有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构建多功能的微信平台,发布高质量的信息,才能更加深入学生群体,更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开展好思政教育工作。当前大部分高校都有数量众多的微信公众号和群组,但功能混乱、良莠不齐。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在微信公众号搜索中显示,名称中含“北京科技大学”和“北科大”字样的公众平台数量超过三十个,有的关注量上万,有的关注量不足百人,有些很少推送消息,有些推送的信息内容原创性不高。笔者认为应对学校、各学院和学生组织的微信公众号和群组进行整合规范,提高运营质量。
第一,按照层级和功能对现有的学校、各学院及学生组织微信公众号和群组进行整合提升。高校至少应该为大学生搭建“五个平台”,即“学习平台”、“校园生活服务平台”、“日常管理平台”、“交流互动平台”、“主流价值观引导平台”。在对现有平台进行整合的同时,对目前学校缺少的平台,校方或学生组织要积极参与建立。比如,依托学习类、学术类社团,搭建学习平台公众账号,使大学生形成使用微信进行碎片化学习的理念,减少使用微信进行娱乐或不良交友的时间。学校党团组织应建立主流价值观念引导平台,比如开通“微党校”、“在线团校”等公众账号,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及时向学生推送党的理论知识、优秀学生典型事迹等,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思政教育合力。
第二,要提高微信平台的信息质量。在合理构建不同功能微信平台的基础上,我们不但要注重信息发布的数量,更要注重信息的质量。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要注重创新,努力创作符合大学生特点的原创作品,发布和推送迎合大学生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信息。另外,应注重服务性,结合高校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需求,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服务,增强微信平台的粘合性,比如开通微信平台选课、成绩查询、图书馆查询、空闲教室查询等等。同时,还应增强微信内容編辑、版面设计的吸引力和时尚感,增添时尚元素, 体现青春气息。
3.3 建设适应微信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针对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形势,学校应组织专业培训和学习研讨,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体意识和素养,努力打造高素质的新媒体宣传队伍。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还要有熟练的新媒体操作技能。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但要能够运用微信公众平台编辑、推送相关信息,还要能够结合微信传播特点,分析青年学生受众的特征,科学地、创新地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有吸引力的信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还要能够利用微信平台与大学生进行互动,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使微信成为舆情获取的渠道,从而准确研判舆情。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作为思政教育的灌输者和信息的管理者、收集者、发布者,不但要善于选择思政教育的载体,而且要善于控制过程。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微信作为高校学生的主流社交媒体,在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积极分析和利用微信的特性,深入探索和把握微信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和新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开拓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郑晓娜.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全国208 所高校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4(2).
[2] 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
[3] 韦倩妮.微信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科教导刊,2014(7).
[4] 唐淑玲.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4.6.
[5] 田仲金.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湖南:湖南科技大学,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