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创造的影响因素

2015-11-13杨静杨向辉张光源

财经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第三产业

杨静 杨向辉 张光源

[内容摘要]在经济发展的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行业多、范围广、就业容量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就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以我国2004—2012年第三产业14个子行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尝试探究了影响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创造的相关因素。通过一系列计量检验和数量分析,研究发现:(1)在短期内,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例、行业平均工资水平和国有资本的比例对第三产业的就业创造产生显著影响;(2)在长期内,需求因素、技能劳动力比例、金融深化等对第三产业就业创造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第三产业的市场结构、行业平均工资水平、技术进步率作用为负。因此,全面深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市场机制建设和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是提高第三产业就业创造的有效政策。

[关键词]第三产业;就业创造;就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2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306(2015)06-0097-11

一、文献回顾

为了探究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有的学者重点研究了工作创造影响因素及其计量模型。如Baldwin和Dunne等人在考察加拿大和美国在工作创造方面的差异时,将地区、行业和时期作为工作创造各变量的影响因素,建立了这样一个回归方程:

其中,yit代表工作创造率,DUS为国别虚拟变量,IND为行业虚拟变量,TIME为年份虚拟变量。在Baldwin等人的文章中,由于涉及18个行业和18个年份,所以方程中用求和符号简写了各个行业、年份虚拟变量以及系数。在这个回归方程中主要涉及了三个解释变量:地区、行业和时期,其中,时期变量主要是用于考察经济周期的变动对工作创造的影响。此外,Hart和Oulton通过构建企业年龄与企业雇佣规模增长的关系模型,认为工作创造情况可以由企业雇佣规模的变化来衡量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发展速度慢,就业比重相对较低,相关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晚。从研究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关于第三产业对就业增长贡献程度的讨论。国内较早提出第三产业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是李江帆和刘纯志等。蔡昉从投入产出的效果看,认为扩大就业要靠发展第三产业。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第三产业是1000个,这说明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极大。任旺兵和魏作磊分别利用描述性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发现第三产业能对劳动产生较强的吸纳能力,是未来就业增长的主要行业。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与之伴随的是就业弹性系数的下降。然而第三产业的拉动力度却有所上升,高于同期的第二产业。因此,从提高产业(行业)增加值总量来提升就业水平而言,第三产业是优于第二产业的。籍佳婧通过消除劳动力市场扭曲对我国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后发现,2010年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例依然小于服务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因此,服务业依然具有巨大的吸纳就业的潜力。

第二类是对就业数量影响因素的讨论。其中有的是从市场规模和企业数量等角度入手,如平新乔和魏军锋通过研究中国汽车工业发现,市场规模和企业数量存在正相关关系。有的是从基础设施投资等角度入手,如苑德宇通过构建反映劳动力市场均衡就业量与公共基础设施水平之间关系的动态模型,对公共投资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发现公路密度增加仅在短期内促进了就业水平的提高。有的从贸易自由化或金融自由化等角度人手,如罗知利用1998-2007年中国的省际分行业数据,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可以通过拉动经济增长有效促进第三产业就业,特别是对零售、仓储、建筑、居民服务、餐饮、住宿、电力煤气和水的供应这些行业的作用尤为明显。还有的是从技术进步的角度人手,如罗军认为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技术进步对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也会不断增大。

通过以上的文献回顾,我们发现:第一,以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在就业创造上具有正向的拉动作用。虽然已有学者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产业发展和就业之间的关系,但缺乏对作为产业发展和就业传导过程中的深入研究。第二,虽然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从对就业创造的贡献程度来看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少差距,就业容纳能力仍有巨大的空间。第三,从微观层面来看,任何产业的就业创造都是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体系中来完成的,第三产业较高的就业创造能力同样受到市场环境因素的制约或影响。

二、就业创造率计量模型与测算

就业创造理论可追述到1931年卡恩提出的就业乘数原理,该理论将就业乘数也即就业创造率定义为增加投资所引起的总就业量与该项投资直接带动的就业增量之间的比例关系。1936年凯恩斯发展了就业乘数原理,提出了投资乘数论:增加投资,就要增加投资品的生产,从而可以增加社会就业和收入;当收入增加时,消费将随之增加,从而消费品的生产也将增加,这样又可以增加新的就业和收入。本文沿用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估算第三产业中细分行业的就业乘数。

(一)模型构建

就业乘数反映的是最终需求与就业之间的弹性关系,即增加最终需求(如增加固定资产投资)1个单位,直接与间接增加的就业人员数量。根据就业乘数的理论定义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计算细分行业的第三产业就业乘数。

首先给出方程:(I-A)x=f。其中,A为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投入系数矩阵,x为部门总产出的列向量,f为部门总需求的列向量。

(二)数据选择与测算结果

我国自2002年后开始公布细分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投入产出表分类包含了细分行业,因此本文计算直接消耗矩阵时采用2004-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相应数据来自2005-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模型中涉及的劳动力就业情况是最新的《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行业年均就业人数数据。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得到的第三产业14个细分行业的就业创造率(RJC)数据见表1。

表1中第三产业分行业的就业创造率数据显示,绝大多数行业的就业创造率在样本期间存在下行趋势,与同期第三产业的增长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三、就业创造影响因素的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一)就业创造影响因素的变量选择

根据研究目的以及我国第三产业的客观现实,本文将影响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创造的市场环境因素界定在三个维度,即劳动力市场影响因素、宏观经济影响因素以及行业影响因素。

1.劳动力市场影响因素的变量选择。从本质上来看,任何对就业创造的影响最终都将表现为劳动力要素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相对运动。因此,劳动力市场供给面上的基本特征应该是考察就业创造的基本市场环境变量。劳动力市场因素与产业就业创造及其增长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要素供给面上的总量、价格及其质量。结合我国现阶段劳动力要素供给总量过剩以及以简单劳动力为主体的基本特征,我们选取技能劳动力数量或其比重(SKL)衡量我国劳动力市场要素供给的质量水平及其变动情况,同时以企业平均工资(TW)来衡要素价格。在我国当前用工成本大幅攀升的背景下,平均工资水平的上涨是影响企业要素需求的重要因素。

2.宏观经济影响因素的变量选择。经济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宏观经济系统环境中展开的。因此,考察影响产业就业创造的市场环境因素,必须考虑宏观经济运行的阶段性基本态势。首先,就微观基础而言,在不考虑技术变革以及产业的规模经济属性前提下,宏观经济因素对产业劳动要素需求的影响也即对产业内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影响,最终将取决于宏观因素的变动对企业生产组织成本及市场需求的影响。根据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水平与要素市场的相对完善程度来说,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经营成本的影响直接表现为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种中间投入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动。考虑我国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的现实情况,相对集中的反映企业中间投入产品价格水平或者说采购成本的指标为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扣除工资成本支出)。此外,作为要素市场的另一个重要构成部分,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或者说金融深化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融资成本。在现代经济中,作为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之一,金融深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这一点已经在发展经济学的经典文献中得到广泛关注和充分论证,如R.I.金麦农和E.S.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金融深化的作用机制的分析等。因此,我们选取金融深化率(DEEP)这一指标作为影响就业创造的另一个宏观经济变量。

宏观经济因素对就业创造的另一个重要影响表现为产业总需求的变动。考虑到我国现实产业需求数据统计的不完备性以及在统计口径上的巨大差异,我们选取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变动指标界定总需求规模的相对变动,因为在影响需求变动的诸多因素中,收入的变化始终是基础的客观变量。本文的关注焦点在于考察需求的相对变动对产业就业创造的影响我国当前居民收入的基本结构,即工资性收入是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关于这一点在国内外有关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具有广泛共识。近期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如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2010)所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报告》显示,2009年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1%。因此,本文具体选取劳动报酬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指标(DC)代表需求规模的相对变动。

最后,宏观经济因素对就业创造的影响还表现为技术进步的变动。此处的技术进步界定为传统经济分析中的“索洛剩余”意义上的技术进步,也即经济总量生产函数中的A。技术进步对产业就业创造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表现为技术进步的变动将直接影响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投入结构变动。另外,根据前文对就业创造的定义,技术进步对就业创造的影响机制不仅在于第三产业本身的技术进步,还取决于其他产业的技术进步。因为在产业关联既定的条件下,第三产业的发展派生出的对其他产业需求的增加最终也会带来其他产业生产要素需求规模的变动,这也正是就业创造的内生机制。在此过程中,其他产业的技术进步,也即其要素需求结构的变动无疑也是影响就业创造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本文讨论技术进步对第三产业就业创造的影响,将技术进步变量指标的选取定义在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技术进步的水平上,也即我国经济总量生产函数的A值估计。

3.行业经济影响因素的变量选择。在第三产业的行业构成中,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绝大多数子行业普遍具有典型的外部规模经济属性,即行业总体规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依赖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扩张。这一点已经在经典外部经济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和验证。如Krugman新贸易理论体系中的战略贸易理论的奠基于外部规模经济理论。根据第三产业的上述特质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行业市场环境因素的选择方向应该在于影响行业企业数量发展的基础性因素,也即影响行业市场结构的基础因素。同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第三产业内行业的市场结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行业对非国有资本的准入限制或者说开放程度。因此,我们选取国有资本在第三产业行业内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PSI)指标界定影响产业就业创造的行业影响因素变量。

(二)数据来源及其说明

本文依据最新的《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的行业分类,将涵盖整个第三产业的14个子行业全部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时间范围是2004-2012年。企业平均工资(TW)及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数据直接来源于各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指标(DC)以及国有资本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PSI)指标,可以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公布的有关基础数据直接计算得到。

技能劳动力比例(SKL)指标在历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没有直接公布技能劳动力数量。根据指标含义,我们选取大专及以上人口数量作为技能劳动力的替代指标进行计算。金融深化指标(DEEP)同样没有相关的直接数据公布。根据指标定义,金融深化率主要度量的是国家货币政策对企业生存环境(特别是融资环境)的重要影响。我们采用《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年度货币发行量(M2)来体现货币政策的影响,并以货币发行量(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来代表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

技术进步率(A)指标依赖于对总量生产函数的估计。一直以来,关于技术进步率(A)的计量及其分解始终是国内理论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到目前为止,对我国总量生产函数中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中,徐瑛等的研究结论是比较契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本文关于技术进步率(A)的估计,沿用徐英等对总量生函数中有关参数的测算和估计结果,并按照同样方法估算我国2004-2012年的总和技术进步率即索洛剩余。最终得到的上述指标的数据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

四、实证研究

为考察上述三个方面的市场环境变量对第三产业就业创造的动态影响机制,在缺乏变量间明确数理逻辑关系的前提下,我们尝试建立变量间的面板误差修正模型(PECM)是相对理想的选择。

(一)协整检验

根据多变量PECM模型EG两步法建模对变量平稳性的基本要求,首先,对上述7个变量进行单整检验,即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表3列出了针对各变量的平稳性及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的检验结果。其结果显示,本文所选14个行业所属的企业在2004—2012年间的平均工资、国有资本比例数据以及生产者价格指数、劳动报酬比例、国有资本比例、技能劳动力比率、金融深化率、技术进步率等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I(1)。

表3的检验结果显示7个变量均为一阶平稳序列。据此,进一步进行变量间的协整检验。为克服小样本条件下用EG两步法估计参数时存在的偏倚性(本文只有8年的面板数据),我们采用动态回归作为EG两步法的第一步,并得到回归结果:

(三)计量分析评价及基本结论

由(5)式的回归结果可知,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创造的短期波动主要受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总需求的变动、工资水平、行业市场结构以及误差修正项。

估计得到的误差修正系数为负,符合误差修正项对被解释变量偏离均衡反向修正的一般性情形,其数值的大小反映了误差修正项对被解释变量短期波动偏离均衡的调整强度。

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例即我们定义总需求(DC)的短期波动的影响系数约为3.1,即DC每1个百分点的变化将引起就业创造率同向变化约3.1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短期内由于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导致市场总需求的不足是制约第三产业就业创造能力的主要因素。行业平均工资水平(TW)的变动产生的短期影响系数为0.028,方向为负,即工资水平的上涨短期内遏制了第三产业就业创造的能力,但影响程度不高。这充分说明用工成本的提高,使得企业的要素投入结构发生了偏向劳动节约型的调整,但囿于生产的技术约束,没有发生要素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第三产业的市场结构即国有资本的比例(PSI)对就业创造的短期影响系数为1.423,方向为负,也即第三产业国有资本比例每下降1%,将会提高第三产业就业创造水平约1.4%。这说明短期内第三产业的相对开放程度是制约其就业创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而生产者价格指数、技术劳动力比例、资本深化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短期内对第三产业的就业创造则没有显著影响。

从长期来看,(2)式的回归结果显示,对第三产业就业创造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的变量依次为:需求因素(DC)、技能劳动力比例(SKL)、金融深化(DEEP)以及反映中间投入产品价格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其中,需求因素的长期影响是最显著的,且其长期内的影响在程度上超过了短期。这说明需求的持续增长是推动第三产业就业创造的根本力量。而劳动力的技能素质提高以及金融深化等变量对就业创造的作用在长期内有效。这说明作为基础市场环境变量,它们对就业创造的推动作用具有相对的滞后性。另外,反映中间产品投入成本的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变动对就业创造存在正向的效应。这说明中间投入产品价格的上涨与第三产业最终产品的上涨是大致同步的,成本的上涨并没有大幅压缩第三产业的产品附加值。

在长期内,负面影响第三产业就业创造的因素分别为:第三产业的市场结构(PSI)、行业平均工资水平(TW)以及技术进步率(A)。其中,PSI在长期内的影响相对于其他因素及其在短期内的影响来说更加突出。这一方面说明作为市场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以及市场结构的改善对就业创造的作用具有相对滞后性,也充分说明降低第三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扩大市场开放、鼓励第三产业的竞争,始终是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途径。平均工资水平(TW)在长期内对就业创造的负面影响超过了短期。这说明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企业的要素需求结构的调整幅度在长期内逐渐增大,而劳动要素在产业要素投入结构中的比例下降。技术进步(A)在长期内对第三产业就业创造的作用是负的,也即技术进步的结果降低了产业就业创造的能力。这充分说明在样本期间,我国整体上的技术进步类型是劳动节约型的,其降低了生产过程中对劳动生产要素的相对需求。

五、结论与建议

经过前述计量检验与数量分析,目前影响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创造的主要因素为:需求因素、市场结构因素、技术进步因素。分析并梳理上述几个方面对就业影响的作用机制,我们不难发现改善上述几个方面的基本因素对就业创造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说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基础领域的改革。

(一)推进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有关国民收入的历史数据,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劳动者报酬即工资性收入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趋势。1978—2011年期间,按可比价格计算的人均GDP年均增长8.8%,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均为7.4%,比人均GDP增速低为1.4个百分点;2011年,虽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比GDP高2.6个百分点,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仍低0.4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偏低且呈现出下降趋势,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50.7%下降到2013年的44.9%。而一般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这一比例平均保持在54%~65%之间。同时,以劳动报酬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以及城市工薪阶层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我国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是造成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而需求的扩大是拉动产业发展,最终推动就业创造的根本动力。因此,坚定不移的推动以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为核心的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是改善就业与产业结构矛盾的有效路径。

(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证研究的结论显示,无论是市场结构因素还是技术进步类型与资源禀赋的矛盾,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因为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的不同体现。因此,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通过持续的法制建设,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具有公平的市场机会,并维护基本的竞争秩序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另外,只有在正常的市场机制作用下催生出的产业技术进步才可能发挥一个国家总体上资源禀赋的优势。此外,还要在政府的监管中进一步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资本的自由流动,从而有效刺激经济、带动就业。因此,在我国目前的形势下,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在于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实现起点公平这一最低限度的市场机制建设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这是提高宏观经济运行质量,有效缓解技术进步性质与资源禀赋特征矛盾的基础条件。

(三)提高职业教育投入水平

第三产业能否持续地为就业创造做出贡献,一方面取决于产业本身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于劳动要素供给的质量及其结构。伴随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及升级,现代第三产业对专业化人才队伍的需求日益增强,对劳动者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劳动要素质量的改善或者说劳动者人力资本存量的积累,作为经济生产的过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外部经济属性。因此,其进步与发展主要依赖于公共部门的教育投入。从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市场的整体结构特征来看,不断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产要素质量的必然要求。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劳动力的技能素质提高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对就业创造产生正向作用,这就需要政府在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上,不能局限于“立竿见影”的短期效应,更要着眼于未来的技能劳动力对就业创造潜在的推动力。

责任编辑:张友树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关系的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
我国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招生规模研究——基于产业、就业结构偏离理论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
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