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会特别策划

2015-11-13本刊编辑部

留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国际化留学生人才

2015年3月3日至15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留学》杂志采访到三位在教育领域有丰富工作经历的全国政协委员,请他们就中国教育领域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音乐艺术领域留学生就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

观点:教育不能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

Q=《留学》杂志社副主编 邓茗文

A=全国政协委员 唐晓青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副校长)

Q:您在两会上指出“中国批判思维教育太弱”,您认为问题的根源在哪?

A: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的教育体系并没有鼓励被教育者具有批判性思维。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教育很严谨,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技巧性的能力都比国外的教育强,而且训练得很扎实,但那为什么出不来诺贝尔奖呢?

教育可以分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来谈,接受义务教育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提供义务教育是宪法赋予政府的责任。我认为义务教育应体现公民教育,使得被教育者成为一个守法的、合格的公民,能够以一个完整的人格去面对后续的人生。

我们现在的义务教育以考试为导向,花费大量的教育资源,并且耗费了被教育对象所有的精力和时间,被训练成为考试机器。

我们的教育不能泯灭人对于自然的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只要有了好奇心和探索的勇气,这个民族就很有希望,所以在这方面我觉得我们可以更多向国外学习。

Q:在本次全国政协会议上,针对教育问题,您提出了什么建议?

A:还是教育投入问题。为什么教育投入占GDP 4%这么多年才达到?为什么多年来未有大一些的突破。各级政府在执政中,是否真正保证了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义务教育。各级政府在处理问题时总是认为教育是软的,总是说这里经费不够,那里缺经费,最后落到教育上的经费就没有。

现在每一次政府工作报告就说教育投入超过了4%。我希望政府将来给我们更明确的数据,不能简单地说“占GDP超过4%”。所以这次在政府工作报告意见里我提到,粗略的数据是没有办法为决策提供依据的。

Q:您怎么看待用指标考核一所大学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做法?

A:现首先,我先声明:我不赞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说法。一个国家的教育没有必要非得国际化,好多东西不是非国际化不可;同时一个国家也不应该把教育封闭起来,封闭的教育是不会培养出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的人才,教育的属性应是开放的、多元的。

现在一说国际化,就是看各个高校有没有达到几个指标,合作办学做了没有,外教数量、留学生人数等等。我们不能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高等教育有它的发展规律,一个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办学特点。

在吸引留学生方面,各个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并不一定要求追求留学生的规模有多大。应根据学校的能力、专业特点、教学和生活条件、生源等资源性的因素来整体规划规模。我在主管这部分工作时从来不盲目追求规模。

高等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应该从科学研究出发。在搞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你是不是应该了解国内外同行都在做什么、怎么做?别人走过的弯路你就别再走了。我在北航做国际合作相关工作的时候,更多地鼓励我们的教授、研究生走出去开展真正的合作研究,参加国际会议,到国际上去发表论文、阐述学术观点,把研究的视野拓宽到国内外,拓展到更大的空间。

观点:经济全球化使得我们每一个人的竞争变成了国际竞争。

Q=《留学》杂志社副主编 邓茗文

A=全国政协委员 印杰 (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

Q:教育部刚刚发布数据,2014年出国留学人数达到45.98万,截止2014年底,108.89万中国学生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您如何看待留学热?

A: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个市场竞争的结果。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愿意花那么多钱让孩子去国外读书,而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稍微多一点。我们必须尽快提高我们自己的教育水平,而不是靠政府规定去限制什么。

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的水平提高了,我们的学位的含金量提高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高了,会有很多的学生留在国内读大学,甚至有很多留学生愿意到中国来读大学。

Q:您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与美国等教育强国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A:应该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的水平已经提高了很多,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到了可以跟国外一流大学对话的程度,否则国外一流的大学不会跟我们建立合作。

但我们距离一流的办学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主要表现在:第一,顶尖师资上的差距,我们的学术大家、思想家不如最好的那些大学,这是高等教育第一要突破的。第二,有一个制度上的问题,导致老师对学生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老师对本科生教育精力投入不足。第三,我们的优质课程,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差距。

Q:研究显示,中国重点高校的留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平均为3.7%,这一比例与欧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您认为中国高校对来华留学生吸引力较弱的原因是什么?

A:我觉得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的高等教育资源、学位项目、课程是不是足够好,我们的学位在欧美国家有没有竞争力,能不能促进就业;二是语言问题,留学生在中文学习上有一些障碍。

Q:近年来教育部提出“要加强对外交流,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您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为什么要国际化?

A:不是说唯独中国的高等教育要国际化,全世界的教育都要国际化,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全球化。最早的时候我们搞国际化,是觉得我们不如别人,所以要到国外去学,现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这个阶段。

我们说,你是一个最好的大学生,不会说你是中国最好的大学生,而是说你是世界上是最好的,因为无论从人才的流动性,还是经济的交互性,现在完全是在一个国际的环境下开展的,这是要国际化的一个根本。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去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其他国家的社情,以便于以后能够在全球有竞争力,在全球可以就业。

观点:音乐艺术专业的留学人员在从事中国音乐文化国际教育与传播上有优势,但他们缺乏渠道参与其中。

Q=《留学》杂志社副主编 邓茗文

A=全国政协委员 刘月宁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Q:为什么强调音乐艺术领域国际交流人才的培养?

A:在众多文化艺术种类中,音乐艺术在增进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情感与友谊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殊魅力。

我在外交场合多年的文化交流实践证明,美妙的音乐常不需要语言,就能营造出一种让不同国家与文化背景的人们感到彼此亲近、愉悦而和谐的氛围。

因此,音乐可以,也必将在国际外交活动中发挥极为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Q:您刚才提到了复合型人才,那么,这类人才在您看来一般具有什么特点?

A:这种复合性体现在,他们不仅要有高水准的音乐专业技能和音乐教育才能,还需熟练掌握外语技能;不仅要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也需要对他国文化、听众的接受特点,以及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所了解.

同时,还需要熟悉外交礼仪和政策,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与团队合作意识和管理能力。

Q:哪类人群比较符合复合型人才的标准?

A:音乐艺术专业的留学人员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他们有国内专业音乐院校培养的良好专业功底,其中很多人还在国际音乐界有良好声誉和影响力;同时,由于长期在国外生活和学习,外语流利,对当地文化和人际交往规则也有深入了解和体会,因此非常适合从事中国音乐文化国际教育与传播事业。现在这类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供不应求。

Q:现在的问题在哪儿?

A:中国音乐文化国际教育与文化传播发展成败的关键,是相关人才的培养与选用。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中国文化国际教育与传播活动是由文化部、外交部、教育部及其下属事业单位组织的,在事业编制紧缺的情况下,留学归国人员很多人都在体制外,他们由于缺乏相应的渠道而难以参与其中。

另外一个问题是,学生出国以后与国内缺乏联络通道。其实很多留学生在国外完成学业以后都还是心系祖国,想回国做贡献的,但现在缺乏一个组织来联络他们,把他们聚拢起来,对接到需要他们的事业中。

总结起来说就是,音乐艺术专业留学归国人员有参与中国文化国际教育与传播活动的能力,但缺乏参与渠道。

Q:您认为这个问题该如何破解?

A:我建议,国家出台专门政策,鼓励类似“欧美同学会”这样的留学人员联谊机构建立专业人才库,并为目前从事自由职业的留学人员架起参与体制内工作的桥梁,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与作用。

在国内音乐艺术国际交流人才的培养上,我建议参考“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经验,在全国艺术类院校中开设“对外音乐教育与文化传播”专业学科,用以培养能在各类涉外教育机构从事对外音乐艺术教学,在涉外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音乐艺术教学能力、音乐文化活动组织能力和外事活动能力的实践型专业艺术人才。

猜你喜欢

国际化留学生人才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才云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活动预告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