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寿星善养生
2015-11-13张远桃
张远桃
古今中外的文人中,有许多长寿者。他们之所以长寿,主要是因为他们主动养生,善于养生。这里介绍几位名家各具特点的养生法,以资借鉴。
陶弘景散步养生法 散步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健身运动,人人皆宜。南朝医学家陶弘景说:“饱食后不可坐与卧,欲得步行务作以散之。”散步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有助机体新陈代谢,缓解神经和肌肉的紧张,获得放松镇静的效果。故谚语云:“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白居易逸游养生法 读书写作之余,抽出一些时间外出游览,投身于大自然,饱赏风光,探奇揽胜,能使人增长知识,心旷神怡,心乐身练,有益健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云:“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净两无尘。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兴尽下山去,知我是谁人。”
苏东坡静坐养生法 静坐时要坐姿端正,双目微闭,全身放松,宁神静志,意守丹田。每次静坐l5~60分钟,这对长期伏案苦读、工作和写作者的大脑是很好的休息良方。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主张静坐养生,并题诗云:“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陆游的睡眠养生法 南宋大诗人陆游,他一生是在“三日无诗却堪忧”的勤奋写作中度过来的。他一生坎坷,却享有88岁的高寿,这与他“不觅仙方觅睡方”的养生术是分不开的。他在晚年写作和读书时,一般都在二更鼓(晚上l0时左右)睡觉。他认为睡眠是消除身心疲劳的最好方法。82岁时有诗云:“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
倪瓒的卧赏养生法 卧赏是指在年老体弱无力外出逸游的情况下,将许多山水画、书法挂在居室四壁,足不出户,卧床塌赏画,可以陶情养性,增添生活乐趣,达到另类的养生效果。元代著名画家倪瓒在《仲顾贽见坊》一诗中就称卧赏为:“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
张三丰炼性养生法 据史书记载,张三丰生于元代,卒于明代。因其健身有方,常常是“飘然而来,忽然而去”明太祖朱元璋封他为“德高寿尊之士”。张三丰强调的是“炼性修心”。他认为“寡欲清心,澹神汰滤”,以气补身,天长日久,必然气壮身强。他在答皇帝的《寿诗》中写道:“衣破用布补,树衰以土培,人损将何补,阴阳造化机。”
叶圣陶风度养生法 近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94岁无疾而终。在老一辈的作家中算是高寿者了。叶老的养生诀窍是“心胸开阔,淡泊名利”。他一生中结识很多人,但不论对谁,他都能坦诚相待,不伤和气,故享有“君子之风度”的美誉。 【编辑:修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