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论有立场的客观性
2015-11-13李蓉
李蓉
刘少奇1956年5月28日和6月19日先后两次与新华社领导同志座谈,提出新闻要“客观、真实、公正、全面,同时有立场”(后来在党的新闻工作领域被称为“八字方针”)。他说:“新华社要成为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的新闻就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和其他通讯社相比,尽管观点不一样,但是新闻报道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这就能在世界上建立威信。”在学术上,刘少奇的论证角度被称为“有立场的客观性”。
刘少奇对新华社的工作很熟悉。他1948年6月到1949年3月直接领导新华社9个月。为了适应解放战争的新形势,在这一期间,他对新华社的采编队伍进行整编和业务培训,为1950年3月新华社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奠定了基础。
建国以后,新闻工作的重心由对革命战争的报道和动员,逐渐转向对国内经济发展建设的报道。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党中央决定实施“双百方针”。党领导的新闻机构如何更好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满足群众对新闻的需求,如何适应国际新闻交往的需要,把中国的声音传播出去,诸多问题需要新的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1956年5月28日,刘少奇在听取新华社编委会汇报工作后,提出来他的“八字方针”。
刘少奇认为,真实、客观、全面的报道是需要讲究智慧和技巧的。他要求学习资产阶级通讯社记者的报道方式,认为这是一种成功的报道方式,与表达立场并不对立,他说:“他们善于运用客观的手法、巧妙的笔调,既报道了事实,又挖苦了我们,他们的立场站得很稳。人们从他们的新闻报道巾能够看到一些真实的情况。”他还说:“外国记者强调他们的新闻报道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报道;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报道,是他们的口号。我们如果不敢强调客观的、真实的报道,只强调立场,那么,我们的报道就有主观主义,有片面性。如果这样做,就是下决心要片面性 新华社的报道,如果有了片面性,就会丧失一切,对自己不利,对人们不利,就不能成为世界性通讯社。”
刘少奇强调新华社的新闻报道一定要真实,要勇于全面反映情况。他对真实性的阐释也体现出开阔的国际眼光,他说:“为什么资产阶级报纸敢于把我们骂他们的东西登在报纸上,而我们的报纸却小敢发表人家骂我们的东西呢?这是我们的弱点,不足我们的优点。我们的新闻报道,为什么不反映真实情况呢?我们应该让人民知道世界真实情况,让人民知道今天世界上有几派人,有骂我们的人。”同年6月19日,他再次对新华社领导同志谈话,指出:“你们要在全世界人民中建立起威信、对于没有成见的人,只要我们报道真实、公正,判断正确,就会建立起威信,不怕人家反对。即使资产阶级报纸不用你们的新闻,但他们的编辑如果也认为你们说得对,报道真实,那你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在这次讲话里,他要求新华社在同际新闻界树立起自己的威望,而达到这一日标必须要坚持真实的报道。
坚持真实性原则,是刘少奇对新闻工作的一贯要求。1948年10月2日他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就强调:“你们的报道一定要真实,不要加油加醋,不要带有色眼镜。群众是反对我们就是反对我们,是欢迎就是欢迎,是误解就是误解,你们不要害怕真实地反映这些东西。唯物论者是有勇的,绝不要添加什么,绝不要带着成见下乡。”习仲勋1948年9月1日在《关于(群众日报)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也指出:“切忌道听途说,扑风捉影东听一句西听一句就动手写的‘客里空作风。”
如何实现新闻真实,刘少奇要求注重调查。他说:“要反映真实情况,就需要作很多深刻的调查,如果只搞表面的现象,那就不必要了。”他以自己在湖南调研养猪场为例,指出不去亲自调查的后果是祸国殃民,进而强调:“报纸工作人员是什么人?是调查研究的专业人员。报上的一切文章都应当是调查研究的结果。”
与真实相关联的新闻的全面问题,在1948年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中,刘少奇就谈到,“说到全面、深刻,应该说明,不深刻不会全面,提不到理论高度是不会全面的,那只能是零碎的、现彖的、无系统的。全面,这是一个理论工作。”全面并非只看表象,看到什么就报道什么,而是应该基于事实展开的全面报道,避免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刘少奇希望新闻工作者勇于反映各种问题,在1956年的讲话中,他结合“百家争鸣”他说:“现在的新闻报道有偏向——只讲好的,有片面性。应该好的要讲,不好的也要讲。讲坏的,不是什么都讲;什么都讲,是客观主义,是有闻必录;而是经过思考,经过观察,有自己的见解;要做到对当前的斗争有利,不被敌人和反动派利用。”
“八字方针”是刘少奇对于党的新闻思想重要理论贡献,“既体现了党性原则,也体现了对新闻工作规律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