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忻皓:一名海归环境督导师的快意青春

2015-11-12阿友

新青年 2015年11期
关键词:钱塘江浙江污染

阿友

一名毕业于美国克拉克大学的双料海归硕士,开发出一种公众协作互动型环境监督举报网络平台—— “钱塘江水地图”,号召流域百姓“发现污染随手拍”,促成环保部门查处污染事件数十起。这个声明远扬的创意藉此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态和平项目资助,研发人由此三次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传播生态故事。他叫忻皓,绿色浙江创始人兼秘书长。

美国“镀金”研发水地图

1981年出生的宁波人忻皓,1999年进入浙大研习环境科学。2000年,忻皓还是大学一学生,担任班长。那年他发起了“千年环保世纪行”活动,用36天骑车两千多公里环行浙江。在“千年环保世纪行”行程中,忻皓痛心地发现钱塘江多条支流已遭受到严重污染,刹那间,灵魂受到震撼的忻皓决定利用所学特长,成立一个环保组织,帮助村民环境维权,保护钱塘江的山山水水。就在那年冬季,忻皓在老师阮俊华的支持下,共同发起成立了浙江首家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浙江”。从此,在繁华都市郊外的江河滩涂堤坝下,志愿者们披荆斩棘抄小路翻山包,顺着气味在杂草丛中寻觅废水排放口取样,经现场简易测试,一旦水样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指标存在超标嫌疑,护水者立即联系当地环保部门前来查处……期间,忻皓结识了中国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并成为马军推出的中国水污染地图的技术开发方。中国水污染地图推出后,产生了极大社会反响,于是,忻皓有了开发出一个完全互动的、可让公众实时举报污染信息平台的想法。

2008年,勤勉好学的忻皓成为“福特”国际奖学金资助的最年轻学者,前往美国克拉克大学攻读环境科学与政策硕士研究生。身在全美地理学排名第一的学府,忻皓在学习期间选择了不少有关于地理信息的课程。3年留学生活中,忻皓常陷入深深思考:钱塘江流域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政府部门监管力量难以在偏远地区全覆盖,民间护河者因缺乏车辆、快艇等机动设备,对于屡屡出现的水体污染事件因无法提供实时证据而无法将肇事者绳之以法。因此,急需出现一种全民能即时参与并与政府良性互动载体,才能让各界发力使污染源无处可藏。

2010年1月12日,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造成20余万人死亡。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其中一款由肯尼亚律师发明的Ushahidi系统平台发挥巨大功效,在震中为救援者指明道路、受灾地点、受灾人数等信息,使很多岌岌可危的生命及时获救。忻皓看到这个消息时眼睛一亮,Ushahidi系统成本低廉操作简便,若开发出所属地域的电子地图,用于河流保护不是最恰当选择吗?在同学们支持下,忻皓在中国水污染地图积累的研发经验基础上,深入研究Ushahidi系统平台后编写源代码开发,经过充分实验和运作后,于2011年6月正式推出“钱塘江水地图”公众互动信息平台。网民和手机用户只要打开钱塘江水环境互助信息平台(www.qiantangriver.org),便能全面直观地呈现钱塘江流域二维和三维地理全貌,以及与水环境相关的政府机构、工矿企业、畜禽农场、水生生物种群、饮用水源保护区等各类地理信息和监测点水质情况。

官民互动污染无处藏

小胜不收兵。敏锐的忻皓意识到,只有让钱塘江流域护水行动进入国际视野,才能争取到更多的国际项目资金和治理理念支持。在美国留学期间,忻皓多次与世界上最大的河流环保组织全球护水者联盟董事会主席罗伯特·小肯尼迪联系,申请钱塘江能够加入联盟。2010年10月,该组织委派国内首家护河者民间组织绿色汉江会长运建立女士赴杭州经历一周考察后,正式批准接纳钱塘江为中国第四条加入该联盟的河流。

2011年秋季,忻皓学成回国。回到杭州,忻皓广为宣传水地图号召人们“发现污染随手拍”。从此,绿色浙江志愿者们和更多的钱塘江流域附近居民走在江河边,一旦发现污染水源,随时用手机拍摄照片并附上污染点具体信息,上传到绿色浙江的公众互动信息平台。水地图后台管理者再通过举报信息核实后及时植入发布污染点标示,刷新界面就可以弹出污染点相应照片及预警信息。随后,绿色浙江整理材料,第一时间把投诉反映给浙江省环保厅环境稽查执法总队核查。

为母亲河安装上了隐形“千里眼”,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浙江省各级环保部门支持。2012年5月上旬,绿色浙江水地图获悉位于临安市板桥镇牌联村有数家造纸厂将造纸污泥集中倾倒至沙塘弄。沙塘弄位于青山湖上游7公里处,而青山湖正是杭州市饮用水源,造纸污泥可能会对附近水源及大气造成污染,于是,绿色浙江对发现的污染向临安市环保局进行举报,促使临安市环保局会同板桥镇政府紧急行动,严令从即日起停止向沙塘弄填埋场倾倒污泥。2012年5月22日早上,绿色浙江一名志愿者发现,位于省道46北面一家企业大门左侧一个水泥盖板下面,一股带着点暗色的污水从管道里不断流出,检测发现,污水pH值只有3,酸水沿着省道旁的露天雨水渠一路向西,最终流到距该企业不到3公里的钱塘江上游江山,志愿者用手机拍下证据并通过钱塘江水地图举报。绿色浙江收到举报后,联系浙江省环保厅,发现该企业已是“累犯”,原来此前该公司就因污水未经处理直排,被当地环保部门勒令整改,并处2.4万元罚款。后在浙江省环保厅督办下,该企业被整改到位。在执法部门解决污染问题后,环保部门会以正式函件回复绿色浙江处置结果,使通过绿色浙江举报的件件污染都得到政府正面回应。

仅2012年一年,利用公众协作互动型环境监督模式,绿色浙江协助省环保部门查处污染事件13起,2013年更是达到34起。水地图大大推动了公众参与度,随着老百姓举报增加,忻皓也不断开发完善其功能,手机版水地图逐渐发展成集污染举报、环境新闻分享、环境信息抓取、公众活动参与等功能于一体的“环境观察”应用。2014年4月,在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舞台上,梦想大使周立波亲自为绿色浙江启动“环境观察”应用,仅一天时间,二维码就被扫描25000余次。

水地图征服国际环保界

水地图在浙江声名远扬,在国外也受到广泛关注。2012年3月,这种模式被法国马赛召开的第六届世界水论坛正式采纳为“可供参考的水问题解决方案”,忻皓作为中国水保护民间组织代表受邀赴法传经送宝。随后,该项目又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态和平领导中心在韩国举办的第五届亚洲环境论坛上脱颖而出被评选为“最佳案例奖”,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供的特别资助。与此同时,全球护水者联盟要求将水地图在中国成员中推广。

随着国际水问题日渐突出,诸多水污染及利益链条均涉及国际间共同合作,水议题国际机构全球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于是全球护水者联盟从2011年实施的“国际煤行动”便是其第一个跨国界项目。

2012年5月8日下午,忻皓在美国波特兰先锋广场第一次和著名演说家、全球护水者联盟董事会主席罗伯特·小肯尼迪同台演讲。小肯尼迪在其演讲中,多次褒奖中国政府在新能源方面的政策和节能减排承诺,并称赞中国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上引领世界。忻皓在演讲中,呼吁美国部分煤企停止无法在国内售出的廉价脏煤出口至中国,全球应当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为了美国的清洁水,为了中国的清洁水,为了世界的清洁水,美国护水者和中国护水者们必须共同为美国脏煤抗争,阻止肮脏的国际消费。”演讲中,现场很多人被忻皓极具感染力的激情演说折服,有人当场流泪表示要加入当地护水组织,有口号更要有行动。2013年12月,忻皓与美国西雅图地区的普吉湾护水者克里斯·维尔克合署了文章,刊登在《西雅图日报》等美国华盛顿州主流媒体,反对新建煤运铁路破坏他国生态。在非政府组织强力呐喊下,12月中旬,美国华盛顿州当地法院以绝对优势通过不予新建煤运铁路建设的判决。

中国NGO折服气候大会

环保无国界,理念达四海。2013年11月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波兰首都华沙国家体育场盛大开幕,应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之邀,“中国角”等来了第一位代表中国NGO的报告人——忻皓和他的伙伴们以《科技让中国社区更低碳》为题,向来自五大洲的海内外友人介绍自己设计并在杭州文晖街道现代城社区推出的“明星低碳产品”智慧绿房。智慧绿房是蜂窝状外形,每一间蜂窝都承担一个核心功能,如垃圾处理区、环保宣教区、开放活动区,大家直接将塑料瓶子等垃圾塞入机器后,市民可刷卡积累碳币,碳币积分将被记录在卡中,这些碳币还能到超市或社区停车进行消费。智慧绿房不仅实现垃圾分类回收,还能将住户的厨余垃圾变成有机肥料,用于社区农场。同时,生态社区里的雨水回收系统,落叶堆肥装置,生态景观水池的改造,彻底实现了废弃物不出社区的构想……此时,忻皓的报告台下正坐着一位特殊听众——国际气候行动网络总监威尔·汉密尔顿。汉密尔顿不时为浙江小伙子科技改变中国社区中许多低碳新名词吸引,拿笔记下。其实,这已是绿色浙江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第3次亮相,早在2010年,忻皓就积极开发绿色浙江气候项目,先后历经墨西哥坎昆、卡塔尔多哈联合国气候峰会,两次代表中国NGO在大会上推广自己的绿色实践。

打铁还得自身硬。为了给广大环保NGO从业者一个“名分”,2012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开始对这个新行当进行职业培训能力认证,截止2013年8月,绿色浙江已有7人持环境督导师证书,全国也仅仅100多人持证,其中忻皓是目前全国最年轻的高级环境督导师。

不久前,忻皓作为唯一校友代表,受邀主持浙江大学校庆115周年晚会时,他很自豪的告诉现场数千浙大人,自己选择的是民间环保组织作为终生事业。有学弟问他,为什么一个前途无量的高材生要做一份看起来并不是一份工作的工作?忻皓回应他,其实,这样的问题存在于许多人心中,且在国人的文化中浸淫了太长时间,我们在物质世界中残酷地竞争,只为了追求自己的名利——这就是我们通常衡量成功的方式。若我们只是一个平凡人,不妨做一个平凡的好人,一起推动历史的改变。

猜你喜欢

钱塘江浙江污染
钱塘江观潮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浙江海宁:钱塘江再现“交叉潮”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钱塘江海塘及涌潮景观申遗研究
浙江医改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