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是家
2015-11-11龙应台
龙应台
当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要你带伞。周末上街时,一家几口人可以挤在一辆摩托车上招摇过市。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米就听见锅铲轻快的声音,闻到一阵一阵的饭菜香。晚上,一顶大蚊帐,灯一黑,就是甜蜜的空间,在松软的被褥里笑闹踢打。朦胧的时候,窗外幽幽的栀子花香飘进半睡半醒的意识里。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有些,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许遇见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可能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也有很多人在一段时间之后就有了儿女。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天还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请他带伞。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烫手的点心塞进他的书包里。周末,你骑摩托车去市场,把女儿贴在身后,虽然挤,但是女儿的体温和迎风的笑声甜蜜可爱。从上午就开始盘算晚餐的食谱,黄昏时,你一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晚上,你把温热的牛奶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你觉得,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
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你告诉我,什么是家,我就可以告诉你,什么是永恒。
(孟宪忠摘自《文苑》2015年第10期,图/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