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不改语文传统
2015-11-11尹天萍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语文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正当培育孩子文学审美观的最初阶段,我们更需要从文、言、意、情、韵等各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贴近文学的心灵,继承中华文明的传统,吸附他国语言的灵秀,真正将文学的本色呈现。
【关键词】语文课堂;选文;遣言;诗意课堂;传统
一、语文教学中的选文之美
伟大的教育事业需要教师的赤诚,需要教师心血与汗水的浸润,否则,难以撑起冉冉上升的教育事业的蓬勃。但是教师踏上三尺讲台不只是吃苦,受累的形象,教师更要享受生活,因为他们创造了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他们享受生活之美、文学之美,才能与学生共享,才能将学生带入文学的审美领域,渐入佳境。
就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活而言,更有享用不尽的美。如诗如画的生活美吸引我们,也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创造,他们应该在语文教学生活中尽情地享受。
二、语文教学中的遣言之活
“言為心声”,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决定什么样的语言模式,叶圣陶说:“锤炼语言其实就是锤炼思想。”语文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其涉及的知识面之博杂每一位从事语文教育者都深有体会,真理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是日新月异的、语文也是日新月异的;但语文又是一门延古溯今、日积月累才更有深意、更显底蕴的学科。读懂语文的本质,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着独特的活用遣词,点点滴滴,包罗万象,积攒而成文学的美,遣词造句不是无奈的对症下药,或者生硬的对号入座。那是顾城的天国花园梦,是海子的春暖花开时。语言,随心而发。
然而这一切源自于语言的灵活运用,别林斯基曾说:“果戈里不是在写,而是在描画;他的描写洋溢着现实的生动的色彩。你能看见并且听见它们。”无怪乎有人称他为“语言的画家”。
三、语文教学中的诗意之达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一言一行,在诗人的眼中都是诗,教师若能以诗意营造课堂,生必喜爱之。语文教学中,不仅仅在诗歌中领会诗意,平实的语言,也能镌刻宏伟的诗章。在语文课堂中,学生接受教师的引领,抛开荒芜的干瘪的思维,浸润在丰润的诗篇中,充实文学素养,体会教师的语言魅力以及课堂的诗意盎然。
俄国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奠基人别林斯基说过:“诗是最高的艺术体裁”。语文教学的载体和辅助语境,细心营造,于细节见要义,教师个人的素养在课堂体裁的选择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四、语文教学中的真情之凝
解释学宗师伽达默尔的经典《真理与方法》中提到:“……必须从一开始就对文本的异己性保持敏感。但这种敏感既不涉及所谓的‘中立,也不意味泯除自我;而是为自己的先存之见与固有理解容让出一块空地。对自己偏见的觉察是件重要的事,因为这样,文本才能呈现出它所有的他性,以及它那相对于读者固有理解的真理。”
每一种语文情怀都是旷日持久的文学追求所沉淀和升华而来的,我们只在朝夕间欣赏,却不可能在朝夕间轻易获得。唯有不吝朝夕地充实自我,若干年后,芳华逝去或可望其项背。
五、语文教学中的余韵之长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璀璨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民族精神的精华。
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弘扬中华之古典文明,叫我华夏儿女勿忘根本,切莫数典忘祖。在我学生生涯和工作生涯的求学经历中,成为了精神堡垒,一直激励着我,也将不断地鼓舞我前行。人生的道路何其漫长,最要紧是保持一颗不灭的梦想,并不辍地追求。
中国更是一个诗的国度,语文教学的诗意创设绝不能离开诵读。《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特别是在学习《唐诗宋词选读》时更要选择朗诵的形式。
俄国作家果戈理曾说:“像样地朗读一篇抒情作品……需要同诗人分享那充满他心灵的崇高的感受;需要用整个心灵去感受它的每一个词。”当朗诵者的音调触动历史的琴弦,其产生的余震在此后长期的中华文学长河中都缭绕不散,这是积淀几千年的文明的传承,即使在此后漫长的文学道路中有创新,有变革,有各式各样的难以预料的未知的坎坷,但只要有人的存在,这样的余音和韵律便不会停止。
文学与人已然融为一体,文学是人类生存进度、政治历史、宗教崇拜以及心灵成长的记录,人是文学的创造者、传承者、变革者,更是延续者。文学与人互为余韵,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国家课程标准专辑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版
作者简介:
尹天萍(1986~),女,江西横峰人,江西师范大学学士,研究方向:语文教育,现任教于江西省横峰县横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