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企业创新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的研究
2015-11-11栾津
栾 津
(新疆国际经济合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新疆企业创新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的研究
栾津
(新疆国际经济合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企业创新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种基于创新系统理论与创新环境理论的客观评价分析,主要用于评价新疆规模以上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揭示新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横向发展状态比较情况。评价对象为所有新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涉及数据均来源于经国家统计局批准、自治区统计局组织实施的新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度统计调查,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项目情况(B107-1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及相关情况(B107-2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及相关情况过录表,工业统计年报。
企业 创新能力 评价分析
一、构建企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真实性。所选用的评价指标要能真正反映企业研发活动和技术创新的现实状况、发展潜力和变化趋势。强化指标的客观监测与科学评价功能,以及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实际引导作用。
2.可衡量性与一致性。所选用的指标既要注意与目前国际通行的指标保持一致,保证评价指标具有国际可比性,能够被世界学术界认可和应用;同时也要与国内官方统计口径一致。指标的选取均能做到可测度、可衡量、可比较、可评价。
3.数据可获得性与简明便利性。在指标的设置上,既要考虑是否能够采集到权威、准确的公开数据,也要考虑数据的易得性。在理论研究中,虽然指标设置方案可以有多种选择,这些指标的设置甚至非常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如果所设置的指标无法采集到数据,则该指标没有实际的意义。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也要体现层次性和逻辑性,同时具有操作和使用的便利性。
4.相对稳定性。评价指标要保持相对的稳定,在一般情况下不易变动,否则达不到累积比较的目的,很难动态监测和比较分析一个企业在5年或10年后的发展变化情况。
为了使统计评价工作更加准确和客观,真正反映新疆企业创新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在评价指标的设计和选择上,还要注意遵循统计和评价的理论方法基础。例如,总量指标与平均指标相结合,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经济指标与科技指标相结合,以保证评价指标能够相关互补、有机平衡,并满足唯一的评价服务目标。
二、分析方法
1.构建企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国家相关部委、国内学者构建的企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遴选初步构建新疆企业创新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征询有关专家、行业管理者的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完善,最终确立新疆企业创新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2.指标体系权重赋值。新疆企业创新发展指数综合评价拟采用德尔菲法,通过征询有关专家、行业管理者的意见,确定指标体系各层次的权重。
3.选择评价方法。在实践应用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新疆企业创新发展评价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
4.综合指数及单维指数评价。搜集整理指标体系中相关数据,运用所选择的评价方法,对新疆2 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3年企业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2 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企业创新能力进行排序。
为了进一步揭示影响评价结果的关键因素,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可根据需要,对单维指标进行分析,以便找到影响评价的原因,为有针对性的整改提供依据,使评价结果更具说服力和区分性。
5.评价结果讨论。根据计算结果,分析2 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企业创新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优势劣势,根据存在的问题和优劣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新疆企业创新发展指数评价体系设计
结合新疆企业的实际情况,筛选出新疆企业创新发展指数的关键构成的关键要素,从而确定新疆企业创新发展指数评价的维度和构成要素。新疆企业创新发展指数评价包括三个方面评价指标,即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效。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本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及可操作性原则,以期对新疆企业创新发展有一个综合、客观、科学的评价。
1.创新环境。通过企业科技经费、人才、项目管理相关制度的健全程度,自治区级以上认定的研发机构个数,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在年末从业人员数中所占比例,企业销售利润率,企业人均科技活动用仪器设备净值等五个方面建设情况指标,反映企业创新的环境条件。
(1)科技经费、人才、项目管理相关制度:是否形成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及文件,科技经费、人才、项目管理相关制度各占一份,三项制度评分的权重均为1。计算方法:根据相关的管理制度,公司文件进行统计并赋值。
(2)自治区级以上认定的研发机构:企业研发中心泛指建在企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及其他研究开发机构,企业任一种研发中心通过自治区级以上科技部门认定的,即可列入统计范围。
计算方法:以科技厅认定的文件为基准,统计、认定。
(3)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在年末从业人员数中所占比例:企业中拥有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数量在企业全部从业人员中所占比例,通过企业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人才比较,体现企业创新发展的环境和能力,以及企业实施创新型人才政策战略的实际成效
(4)企业销售利润率: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总额;利润总额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反映企业的基础支撑作用。
(5)企业人均科技活动用仪器设备净值:企业人均拥有生产设备的情况,从而判断其从业人员的生产能力和效率。
2.创新投入。通过企业用于科技活动的全部经费支出,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等指标反映企业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强度,鼓励企业重视创新平台长期建设和投入,是衡量企业创新发展的最重要指标。
(1)企业用于科技活动的全部经费支出:企业用于与境内外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科技合作的支出总额,直接显示企业与科研院所及高校进行合作交流情况,用来考核企业创新发展的环境。
(2)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企业用于与境内外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科技合作的支出总额,直接显示企业与科研院所及高校进行合作交流情况,用来考核企业创新发展的环境。
计算方法: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
(3)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表现企业的研发活动对经营收入的贡献程度,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用于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经营收入贡献水平越高,用来考核企业创新发展的可持续性水平。
(4)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反映了企业在报告期内创新投入中的技术获取基本情况,用来考核企业从外部获取的技术支撑力度;同时,反映企业对技术引进的消化程度,表现其创新能力。
(5)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R&D项目人员的全时当量由参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项目人员的全时当量相加计算;应分摊在R&D项目上的管理和直接服务人员的全时当量按R&D项目人员的全时当量占全部科技项目人员全时当量的比重计算。
计算方法: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合计
3.创新成效。通过有效发明专利数,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反映企业研究与开发能力和成本效率及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水平。
(1)有效发明专利数:反映企业获得专利认证的数量,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反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和设计成果情况。
计算方法:有效发明专利数分累计和当年情况
(2)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企业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行业的认可,最终形成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的数量。
计算方法: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分累计和当年情况
(3)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反映企业在专利授权方面的成果和效益,用来考核企业创新发展的绩效水平。
计算方法: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分累计和当年情况
(4)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新产品销售收入是反映企业创新成果,即将新产品成功推向市场的指标。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新产品开发在企业经济运营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通过新产品开发而带来的经济效益,创新对产品结构调整的效果。
(5)劳动生产率:在报告期内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与年末从业人员数之比。创新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创新的目的之一。劳动生产率反映创新对工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新疆企业创新发展指数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分配、指标来源见表1。
表1 新疆企业创新发展指数评价体系
续表
全部子项指标共15项,加分项包括:获国家和自治区科技奖项目数(获得自治区以上的奖项加分项)。
四、明确新疆企业创新发展评价体系指标选择范围和统计口径
新疆企业创新发展指数评价体系所需要的数据均包含在如下报表当中: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项目情况(B107-1表);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及相关情况(B107-2表);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活动及相关情况过录表;
(4)工业统计年报。
其数据均来源于自治区统计局社会科技处,指标口径以规模以上企业为主。
五、企业创新发展指数分析方法
由于企业创新发展评价的统计指标功能各异,视角不同,并且指标之间的量纲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企业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不能简单化。首先在内容上,要保证每个组成要素、子要素和评价指标都能够深刻体现和科学测度企业创新发展各个方面的内在实力和外部影响;其次还要考虑统计技术上的要求。例如,不同性质指标的有机配合及比例问题,消除不同量纲标准化的客观性问题,指标采集与测度的误差影响问题等,都要求利用规范的统计理论和方法,以保证和提高企业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质量和功能。
1.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在新疆企业创新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的量纲很多是不同的,不可以直接相加和对比,因此首先需要对评价指标做标准化处理。得到一个可以相互对比的标准化值,用于计算评价总体、组成要素和子要素的得分结果。标准化处理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本研究中,采用国际通行的标准差方法(Standard Deviation Method,SDM),将各个评价指标转化为可比的标准化值(STD)。
实际上,标准差方法(SDM)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某个数据在全部样本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它可以用来衡量全区所有企业间的相对差别。具体来说,标准差方法是以一批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每一个数与算术平均值之间的距离。计算出的标准化值(STD)由正负号和绝对数值两部分组成,正负号说明原始数是大于还是小于算术平均值,绝对数值说明原始数相距算术平均值的远近程度,从而准确地刻画了某个数在一批数中的相对位置。原始数据被全部转换成标准化值后,它们的整个分布形态并不会发生改变。经过这样处理以后,就可以将原来不能直接加总的原始指标数据,转化为消除了量纲因素,可以随意相加的标准化值。
对于每个评价指标,首先计算全区所有企业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再使用标准差公式,分别计算每个企业的标准化值(STD)。指标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步骤如下:
(1)计算全区所有企业的某一项指标j的算术平均值:
(2)计算全区所有企业某一项指标j的标准差:
(3)计算第i个企业的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值(STD):
由于任何指标的标准差都大于零(不考虑等于零的情况,即各个企业的某项指标的值完全相等),有可能为正值,说明第个企业的第项指标的值高于全区所有企业的平均水平,而且数值越大,说明该企业在此项指标上的相对优势越明显;也可能为负值,说明第个企业的第项指标的值低于全区所有企业的平均水平,而且数值越小,说明该企业在此项指标上的相对劣势越明显;若则说明第个企业的第项指标在全区所有企业中处于平均水平。
2.缺失数据的处理。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区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资料中,有些企业的部分数据有缺失的现象,需要对这些缺失数据进行特殊处理。一般处理缺失数据最常见、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个案剔除法,但这种方法无法保证企业数据信息的完备性。均值替换法是另外一种常用的处理缺失数据方法,是利用该变量所在群体其他对象取值的平均值来替换该缺失值。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而且对该变量所在群体的均值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均值替换法将会造成该变量所在群体标准差的变小,而且对其他统计对象是一种不公平的处理。
由于在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中缺失的数据,通常是那些比较分散、数据量较小,或者难以统计到的数据,因此可以考虑将缺失数据统一默认为零进行计算。但是在样本量较小的情况下,这种处理方法非常容易影响数据的客观性和结果的正确性。尤其是对于数据绝对值比较大的情况,这一处理方法容易对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基于以上考虑,在本研究中采取最小值替换法,即利用该变量所在群体其他对象的最小值来替换缺失的变量值,这样既可以避免对均值和
标准差产生较大影响,也不至于造成缺失数据被无形“拔高”而产生不公平的排名结果。
3.要素权重的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设置可以采用客观赋权、主观赋权、客观赋权和主观赋权相结合三种方式。本研究主要根据行业工作者的经验和对指标理解认识,通过专家研讨并借鉴其他研究成果,来判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在本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并对各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同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指标的权重还需要适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