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发展契机与策略研究

2015-11-11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新疆地区竞赛新疆

王 辉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发展契机与策略研究

王 辉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啦啦操项目与国际接轨的契机有利于推动该项目在我国的发展,全国推动形势下及时了解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开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旨在通过对该项目的发展契机与策略研究着实啦啦操项目的发展路径,寻找啦啦操项目在新疆地区发展的新思路,推动啦啦操项目与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相结合发展。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新疆地区近4年啦啦操项目推广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认为: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发展面临4个方面的问题:组织管理、推广普及、竞赛开展、地域差异等;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发展应该强化相关职能的合作并给予项目发展必要的支持实现新疆体育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人才培养与健全推广结构,促进啦啦操项目在新疆的推广,做好基层培训提高竞赛方面的业务能力,结合新疆地域特色并合理搭配资源实现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可持续发展。

啦啦操项目;发展契机;策略研究

啦啦操是一项起源于美国的集竞技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它分为技巧啦啦操和舞蹈啦啦操[1]。在中国发展只有14年的时间,目前是国家体育与教育部门重点扶持对象,啦啦操项目得到了蓬勃发展,项目推广效果也有成效,参与人群数量和参与联赛的站数也在增加。在新疆该项目还正处于“幼儿”阶段,而新疆的地理位置又具有战略意义,所以对于啦啦操项目在我区的普及与推广策略研究是值得研究的话题,本文借鉴相关体育项目普及与推广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啦啦操项目推广模式之精华,尝试以学校体育啦啦操项目教学为推广切入点,用市场运作的方式解决具体问题,旨在根据新疆地区实际情况寻找出合适的推广策略,为啦啦操项目在我国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新疆啦啦操项目的推广策略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研究目的与内容,通过在“中国知网”检索到2009-2014年关于啦啦操项目推广的期刊论文有98篇,硕士论文28篇。从中筛选出具有权威性与代表性,且关于啦啦操项目推广的期刊论文24篇,硕士论文9篇进行重点阅读,同时结合国际体育协会官方网、国际啦啦操联盟官方网、中国啦啦操官方网、中国啦啦操联盟网等网络资源,收集、整理、归纳、分析相关研究资料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利用2013年全国大中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锦标赛、2013年全国啦啦操总决赛第2届全国学校啦啦操高层论坛暨2013年全国啦啦操论文报告会等学习和参会机会,对我国5位啦啦操方面专家教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了解他们对于中国啦啦操项目发展状况的评价、接轨背景下中国啦啦操项目推广的思路,作为本研究啦啦操项目推广构想的前期思想积累,访谈专家名单及信息如下(表1):

表1 访谈专家名单及部分信息

1.2.3 实地考察法 利用参与2013年11月全国啦啦操联赛“昆仑神韵杯”新疆分站赛、2014年4月新疆大中学生健美操、啦啦操、健康街舞大赛、2014年4月新疆自治区健美操与啦啦操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培训班等活动的学习与现场组织的机会,对实地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这为本研究啦啦操项目在新疆地区的推广策略研究提供实践基础。

2 结果与分析

2.1 啦啦操国际接轨契机概述

2.1.1 国际啦啦操联盟(ICU) 国际啦啦操联盟(ICU)进入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Sport Accord)国际啦啦操联盟(International Cheer Union,简称ICU)是美国啦啦操管理组织中推广世界啦啦操运动的独立团体之一,成立于2004年4月26日,总部在美国,包括105个成员国,约350万运动员分布世界各大洲,每年举办的世界锦标赛超过70个国家参与,其现任总裁杰夫·韦伯(Jeff Webb)在1961年与1974年分别创立过全国啦啦队协会(NCA)组织和全美啦啦队协会(UCA)组织[2]。2013年5月31日圣彼得堡时间上午10点,ICU国际啦啦操联合会经投票通过,正式成为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第109个成员组织,将作为啦啦操该项运动国际认可权威组织开展相关活动[3]。对于啦啦操项目的发展而言是1次突破性的跨越,将在美国发展已经百年的啦啦操运动推向了世界,推向了另一个高度,被世界所瞩目与共享。啦啦操项目跻身国际联合会单项组织无疑是啦啦操运动国际化的开端,同样也承载着世界大民族的梦想。

2.1.2 国际啦啦操联盟竞赛规则引入国内 2013年10月28-31日和2013年11月23-26日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在江苏南京相继主办了2期国际啦啦操联盟(ICU)竞赛规则培训班。重点学习国际啦啦操联盟(ICU)竞赛规则、辨析国内外竞赛规则的评判差异,探讨竞赛具体操作方式、考核国际啦啦操竞赛执裁资格等相关问题,率先明确了我国啦啦操竞赛规则与国际接轨是促进中国啦啦操运动进一步发展的战略决策,大势所趋,势在必行[4]。这一举动是中国啦啦操运动发展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开启了中国啦啦操市场的新的大门,同时为实现中国梦与传播中国元素提供了新的途径。对于国际啦啦操联盟(ICU)竞赛规则的引入与实施是中国啦啦操运动实现与世界啦啦操同盟国际接轨的方向标。随着ICU正式成为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官方认证组织,在这一新形势驱使下,接轨国际赛事与国际新规则引入给我国啦啦操运动发展与推广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项目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2.2 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发展的现状

2.2.1 新疆啦啦操项目推广组织机构现状 新疆啦啦操项目推广的组织机构为新疆体育局下属的体操协会及新疆教育厅下属的新疆自治区大学生体育协会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2大组织。2大组织同时担任着啦啦操项目推广的任务,分别开展对不同啦啦操竞赛,对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进行培训。但是纵观近几年的培训情况,我区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有联合办培训的经历。

2.2.2 新疆啦啦操项目竞赛开展的现状

2.2.2.1 新疆啦啦操项目竞赛规则的培训与实施情况 竞赛规则作为竞赛制度的重要内容,它规定着竞技运动项目发展的方向,是运动竞赛得以开展的前提和保证[5]。目前,我区啦啦操竞赛主要以《2010-2013年全国啦啦操竞赛评分规则》为竞赛评分规则,因为我区啦啦操项目发展缓慢,对技术技巧的掌握与对新规则的运用善缺乏经验。

表2 新疆近4年啦啦操赛事各地州参赛队伍数情况

2.2.2.2 新疆近4年啦啦操赛事各地州参赛队伍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新疆地区近4年啦啦操竞赛的参赛队伍数量大体呈逐年增加趋势,这与全国啦啦操发展的大形势以及2008年新疆派出啦啦操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会赛场表演的宣传分不开。2011年是国家体育总局运动管理中心对啦啦操项目统一筹划的开端,开始计划与实施分站赛,而在新疆的发展也紧跟全国形势,组织了16支队伍参加比赛;连续的2012年、2013年、2014年的啦啦操赛事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但是地区分布不均衡十分突出。在这些地区中以首府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3个地区为代表,集中于北疆经济发达地区,甚至有些南疆偏远地区没有队伍参加比赛,也不知道有啦啦操这个项目,说明城乡差距比较大,推广的范围小。

从表3新疆靳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新疆分站赛参赛队伍的情况来看,运动员的总人数成比例增加,其中男运动员与女运动员的比例差距大,这与全国的大体情况相似,以后在推广的过程中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尽量使比例协调,才可以促进项目的良性发展;参赛队伍数已经在表2体现,但是舞蹈啦啦操与技巧啦啦操的参赛队伍数相差甚大,而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项目本身的难易程度和风险性、技术技巧的掌握程度、项目的推广力度等,以上的几个方面情况的变化都与全国啦啦操推广大环境是分不开的,如何进一步深化解决啦啦操项目发展与推广有待后续的努力。

表3 新疆近4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新疆分站赛参赛队伍情况

2.3 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发展的问题

2.3.1 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

2.3.1.1 相关职能部门缺乏有效合作 从全国啦啦操项目推广的层面来看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啦啦操分会与中国蹦床技巧协会啦啦操分会,是致力于啦啦操推广与发展的2大组织机构,至今未有有效的啦啦操活动合作[6]。在新疆自治区体育局与教育厅是负责啦啦操项目发展的职能部门,在项目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厅的啦啦操项目推广工作相对比较早,所以在啦啦操赛事的组织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为日后体育局的啦啦操项目培训积累了不少资源。但是由于相关部门条件的限制,出现了到底是参加体育局的比赛对学生的发展有益,还是参加教育厅的比赛对学生更有出路等问题,而体育局的比赛可以有较大范围的培训资源与专门政策支持、教育厅拥有着最大范围的生源与支配权力。对于这一两权分立的现象其实不利于体育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啦啦操项目在我区的推广与发展。

2.3.1.2 培训与安全监督机构缺乏 啦啦操风险管理包括教练预见风险的能力和在出现运动损伤之前教练所做出的调整,所有有关安全训练的守则都应该被持续地贯彻和加强[7]。在啦啦操发展比较好的日本、美国等,有关啦啦操培训与安全监督机构比较齐全,然而相对于其他运动啦啦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率有着相当的水平。在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啦啦操培训与监督机构,在新疆地区更是没有,但是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新疆啦啦操运动就更应该加强运动损伤方面知识,在体育院校的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培训班的普及,这也是为了啦啦操项目的健康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

2.3.2 推广普及方面的问题

2.3.2.1 赛事宣传力度不够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新疆派出队伍进行赛场的表演,这是新疆啦啦操首次在大型舞台上亮相,这次亮相只是让新疆地区熟悉了这个项目,谈不上发展的趋势。在新疆的大部分院校都有承办教育厅比赛的机会,但是没有啦啦操赛事交流平台,虽然在偶尔1次的校运动会上有过类似于啦啦操运动项目的展示,可仍然缺乏专业水准,对于健美操与啦啦操的界定不是很清晰。对于一些小型的商业表演,只是展示而已,没有相关的解说与评价,出发点的定位出现了问题,只是把啦啦操项目作为盈利的工具,没有考虑更长远的发展,所以新疆啦啦操项目的发展只是局限于小圈子。媒体是当今时代最好的传播工具,在新疆的大部分院校都缺乏外联的部分,这也是今后需要弥补方面。可以根据新疆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完整的传播体系,借力社会资源传播啦啦操文化,推广啦啦操项目。

2.3.2.2 师资力量薄弱 啦啦操作为一项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团结合作与团队精神的新兴体育项目,正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对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升学生艺术品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和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8]。在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还刚处于起步阶段,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啦啦操的规则、内容、风格都会不断更新,同样能够多样化地适应于校园的竞赛及职业体育的娱乐功能,这对今后新疆地区啦啦操方面的多方向的人才需求量更多。目前,在新疆地区啦啦操各赛事的组织与训练工作的承当者多是其他项目的爱好人士,同样在高校的推广教学也是出于初级阶段,除了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开始在体育专业开始设置啦啦操专业课程,新疆其他院校目前还没有实施,究其原因只要是师资力量与场地条件的限制。所以,先解决新疆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新疆高校体育专业对未来基层师资的培养,才能解决啦啦操项目在新疆地区的推广与长足发展的问题。

2.3.3 竞赛开展方面的问题

2.3.3.1 竞赛规则与技术技巧运用有待及时更新 竞赛规则是啦啦操项目发展的航向标,对于竞赛规则的解读与关注有利于该项目在新疆地区的顺利推广。在新疆地区的相关规则培训班机会不多、信息传递的时间比较迟、对规则的解读缺乏精度。所以,会造成新疆的代表队出去比赛对成套的编排出现偏差、赛前调整成套动作等问题。技术技巧是啦啦操项目竞赛与训练水平高低的保障,对于1套高质量的成套套路需要对技术技巧灵活的运用。而对于目前新疆地区的竞赛水平情况分析知,大多是1个成套样品可以跳上几年,没有创新与突破。这也是制约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推广的重要因素,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将会是迎来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发展的新手段。

2.3.3.2 赛事举办形式单一 从近几年新疆地区举办啦啦操赛事的总体情况来看,自治区级的赛事偏少,尤其是市级、校级啦啦操竞赛更是没有,赛事的缺乏不利于啦啦操的发展,应充分发挥自治区体育局、教育厅与新疆高校联合的作用,加大地州区的啦啦操竞赛开展与基层送培训的力度,实现啦啦操竞赛的多样化发展。

2.3.3.3 参赛队伍地区分布不均衡 在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竞赛参赛队伍地州分布很不平衡,新疆地区多元文化与啦啦操成套创新性就没能很好体现这些也是今后发展新疆地区啦啦操运动需要考虑的问题[9]。从表2可以看出,近4年的情况也是类似,参赛地州最少的是2013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新疆分站赛,只有3个地州参赛;而到了2014年的新疆大中学生健美操、啦啦操、健康街舞大赛,有6个地州参赛,其他地州几乎没有参赛。这是我区啦啦操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域分布不平衡现象。

2.3.4 地域差异方面的问题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文化中历史悠久、世代相传的部分,每个民族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其中包括语言、知识、好尚、信仰、礼仪、习俗、制度、规范等,而新疆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侵染,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而新兴的啦啦操运动产生之初也正是在多民族、多人种的美国文化下发展起来,所以啦啦操文化的传播还得需要时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众多民族在此繁衍生息,迁移融合,创造和构建了精深博大,源远流长的西域文化,形成了独具异彩的浓郁西域风情[10]。它为啦啦操项目的创新与融合留下了宝贵的元素,同样也有待后期的挖掘与整理。

2.4 国际接轨契机下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发展的策略

2.4.1 强化相关职能的合作并给予项目发展必要的支持,使新疆体育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 啦啦操项目的管理与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依靠体育行政部门与体育院系的合作与经营,从现在目前的形式来看,啦啦操的发展仍然需要政府主导其他部门协调发展,政府的相关政策对新兴发展的啦啦操项目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啦啦操项目最终的可持续发展还是需要回归市场,因为通过市场的经营才能够为该项目注入新鲜的血液,赢得生存的资本与空间,特别是处在社会主义特色经济转型阶段,对于啦啦操项目在新疆地区的发展需要政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建立和完善、系统的体育推广政策,也需要紧跟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的方向,进一步强化对啦啦操项目资产发展的管理职能,全面促进学校与社会市场者联合,对项目进行整合包装,开发体育产业的巨大价值与潜力,实现啦啦操产业的重要战略地位,满足日益发达的社会需求。

2.4.2 加强人才培养与健全推广结构,促进啦啦操项目在新疆的推广 啦啦操教学、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对于啦啦操项目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在新疆地区啦啦操的师资匮乏、推广结构断层直接阻碍着啦啦操推广的进程。因此,如何尽快培养出既精通啦啦操项目特点又能够进行啦啦操项目赛事经营与管理的综合性人才,以及建立系统的啦啦操项目推广网络模式,成为目前啦啦操项目在新疆地区发展的重要任务。目前,随着啦啦操项目的国际接轨,国家体育总局运动管理中心已经加大了对啦啦操项目的推广力度,如,在全国各地举办啦啦操夏令营、啦啦操下基层等活动。所以,我区需要抓住这样的机遇,让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啦啦操项目的培训中来,积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形成更加广大的啦啦操市场氛围,为新疆乃至全国啦啦操项目的推广注入新的活力。

2.4.3 及时关注新规则与新技术技巧的变化,并做好基层培训提高竞赛方面的业务能力 在不同的周期时段里,规则与技术永远都是主导,对于刚刚与世界接轨的啦啦操运动而言更是如此。新疆属于西北偏远地区,信息化相对全国其他地方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要实现与全国大形势接轨,就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需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保持对新信息的掌握,并且做好对基层教练员、运动员的培训工作,传递正确的信息与适时的技术交流。还可以通过网络等手段进行校校联合、分区推广等策略。加强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和啦啦操项目培训班阶段对啦啦操项目新规则与新技术技巧的介绍与推广,提高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竞赛方面的业务能力。

2.4.4 结合新疆地域特色并合理搭配资源,实现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可持续发展 对于少数民族元素加入啦啦操舞蹈编排当中是一个值得考虑的课题,少数民族服饰与舞蹈元素融入也能够更加提高啦啦操项目的观赏性和创新性。新疆周边有很多中亚的邻国,每年都会有很多的中亚留学生进入新疆高校进行深造,而利用新疆的特殊地位置和啦啦操项目在新疆的发展,将啦啦操项目的文化与技术传播给予中亚的留学生也是可行的,这样能够促进啦啦操项目在中亚地区的传播。所以,为了实现啦啦操项目在新疆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包容各民族的元素与地域资源,打破一成不变的规矩与体制,根据不同的层次建立不同的推广系统,排除一切困难与阻碍,实现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 结 语

近几年来,啦啦操项目在全国范围飞速发展,从小学到大学啦啦操项目已经深入学生群体与校园文化相融合,新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最广的地区,如何利用好啦啦操项目发展的契机做好民族文化的融合与认同,做好项目顺应时代的潮流持续推广,是构建与全国其他地区沟通与交流的有效手段。通过对近几年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赛事工作的执行与组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与问卷,针对现阶段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国际接轨契机下新疆地区啦啦操项目发展的些许建议,旨在进一步清晰啦啦操项目在新疆地区发展的路径,帮助与推动啦啦操项目在新疆地区的积极推广,以及引入少数民族文化与啦啦操文化领域的新思考,实现啦啦操项目发展见底,普及与时效相结合的目标。

[1] 林柔伟.中美两国高校技巧啦啦队队伍建设模式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7):91-96.

[2] WHAT IS THE ICU. The International Cheer Union.[EB/OL]http://www. cheerunion. org /Content.aspx / AboutUs.2004-04-26.

[3] 张欣,徐中秋.中国与ICU国际啦啦操新规则对比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1):89-91.

[4] 方奇,周建社.国际接轨背景下中国啦啦操运动的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5):128-132.

[5] 张庆如.我国啦啦操项目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2):149-153.

[6] 张庆如,张庆玲.我国啦啦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1):136-141.

[7] JustinCarrier,DonnaMcKay.CompleteCheerleading[M]. Libraryof CongressCataloging-in-PublicationData,2006.

[8] 邱建刚.我国啦啦操项目市场化推广策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11):696-698.

[9] 王辉,李先贵,况明亮.2013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昆仑神韵杯”新疆分站赛赛事现状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4(6):119-123.

[10] 霍红.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走向[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245.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nd Strategy of Cheerleading in Xinjiang

WANG Hui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jiang 830054, Urumqi China)

Cheerleading has already reach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which help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sports event in China. Only keep abreast of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heerleading in Xinjiang Region, can we propose targeted measures. This study aims to look for new idea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eerleading in Xinjiang region,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path and strategy of cheerleading and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cheerlead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nority area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eerleading during nearly four years’ promotion in Xinjiang through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field trips and other methods.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Cheerleading in Xinjiang faces problems in four aspects: namely,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promotion, contests as well as geographical differences; Cheerleading in Xinjiang should strengthen cooperation and provide necessary support to the achievement of keeping with the pace of Xinjiang sports, strengthe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he promotion of structure, promote cheerleading in Xinjiang,improve the operational capacity of the competition aspects, combine Xinjiang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sources to achieve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eerleading;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strategy research

G837

A

1004 - 7662(2015)10- 0066- 05

2014-10-05

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新疆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232SS15119);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资助“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软实力研究”(项目编号:XJEDU040614C05);2014年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点支撑学科体育学资助“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难美类项目与舞蹈啦啦操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4XSQZ0403)。

王辉,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与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新疆地区竞赛新疆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2013-2016年新疆地区闪电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写好“服”这个字——新疆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打造星级服务
来华留学生汉字分解加工能力实证研究:以新疆地区留学生为例
多元文化护理在新疆地区的发展与思考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