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
2015-11-10赵红亮
赵红亮
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学习美术的原始动力,也是学成美术的终极追求。很多教师不注重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往往陷入为教学而教学的“泥沼”,学生成绩难以提高。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提倡欣赏教学非常重要。本文列举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上好美术欣赏课教师要认识到位
要想教好学生,教师必须首先要提高对欣赏课的认识,“我怎么教,学生就怎么画;我教什么,学生就画什么”,这种认识千万要不得。美术是一门艺术,艺术最高境界是欣赏。如果一个人对某个东西、某个场景欣赏不了,认为没什么美的,那怎么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胸有成竹,从而将其画好呢?教师一定要理解这一点,并将其深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在美术教学的起步阶段,就让学生正确迈出第一步。
教师理论关过了,在教学过程中自己首先要对作品有一个较全面深刻的理解。在教学时和语文教学有相似点,理解中心,把美术教学讲成和文章阅读欣赏一样,你就基本成功了。
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佳。备课的充分就包括对作品欣赏的吃透,可以让学生先讨论,讨论面对作品的感触、所思所想,把其展映在头脑中,形成美丽的画卷,从而达到“美”的形成,作品就会自然流出。
二、上好美术欣赏课教师要抓住要害
美术作品欣赏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包括画法、艺术特色、艺术风格、技巧等多个方面。教师不能玉米、芝麻一把抓,面面俱到。那样反而什么也抓不到。教师要在美术欣赏课上学会抓住要害,有的放矢,逐一教给学生。
除了艺术方面的欣赏,教师不可忽略的是思想内容的欣赏,比如《血衣》《南昌起义》等,这些有特色的画作。当然艺术方面的欣赏也很重要,但其思想内容更胜一筹,教师要针对不同题材作品有所侧重,该哪方面艺术特色就哪方面艺术特色,当主题思想较突出时,不妨放在思想熏陶上。《南昌起义》就是主体性很好的作品。教师首先要交代其背景,然后就画面的时间、地点、历史事件等逐一分析,进而将历史故事有血有肉地讲出来,甚至可以发动学生互动,充分利用画作上一堂美术德育课。
欣赏课,以欣赏为主,当然作品要独具特色。教师在选材上也要有主有次,教师要把欣赏的重点放在那些有代表性的、风格独特的名作上,世界名作、中国历史名作都可以,以加深学生对著名作品的印象。名作欣赏甚至可以单独成课,把美术课上活,上出特色,最终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三、上好美术欣赏课教师要由浅入深
美术欣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尤其是学生由于年龄的不同,认知能力的局限,教师要由浅入深,润物细无声地慢慢熏陶,不可操之过急,一口吃个胖子,到时学生消化不了,教师徒劳无功。
首先,教师在选择画作时就要注意画的内容不要过深,根据学生年龄选择儿童画、风景画等跟学生认知相符的画作,让学生和作品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这样学生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想想,同作品一起起飞,发挥想象的翅膀,从而达到欣赏的目的。
其次,在欣赏课上,教师要起引导作用,让学生当主体。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思索,用他们的大脑去理解画作,用他们的思想去解释画作。比如,可以在展示作品后,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每人写一个自己的欣赏心得,然后学生交流,抒发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总结,看与作品的风格到底有什么不同或相同。这样,如果学生讲对了,得到学生们的认可,他会印象很深,终身难忘。说错了,他也会对正确的记忆深刻。
最后,教师还要注意,要带领学生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欣赏那些学生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如某一点某一处的用色、线条、构图、明暗等。不可用自己的高水平来蒙蔽学生,将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或者为了夸耀、渲染自己的能力而夸夸其谈,这些都是千万要不得的。以小见大、循序渐进,永远是美术欣赏的重要方法,不可操之过急。
四、上好美术欣赏课教师要注意手段
美术欣赏课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课,操控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能力和技巧。
欣赏的手段要多样化、生动化、艺术化,每一堂课都采用同样的手法,学生就会厌烦,方法不同但流于形式、枯燥乏味,学生同样难以接受。这可是要功夫的,教师要备足课、备好课,课堂游刃有余,知识“凌驾于学生之上”,掌控课堂,“撩拨”课堂,才能上好高品位的美术欣赏课。
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提问、讨论、观察、悬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活跃起来,行动起来,把自己置身于作品之中,把作品置于学生的讨论之中。还要充分发挥幻灯、挂图、录像、录音等现代教学手法的作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增强欣赏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上课就是快乐地玩,使学生乐学、想听、爱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五、上好美術欣赏课教师要注意时间控制
学生有视觉疲劳也有思维疲劳,美术欣赏课尽管有趣,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厌烦,讲得多了,学生也会麻烦。适度适时尤为重要。教师要把握好“火候”,在最适宜的时候停止,达到最佳效果。
欣赏的时间不可过长,单调、乏味是美术欣赏课最忌讳的,怎样容易引起单调、乏味呢?时间是一个关键因素。欣赏内容过多过滥,学生也会厌倦。欣赏内容过多同样可以导致时间过长,另外,还会引起庞杂,繁琐,互相交叉影响。一幅作品肯定具有多方面的特色,如果教师在一堂课都讲出来,势必会庞杂、繁琐,势必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有些学生甚至会产生厌烦的心态。“取其精要,重点讲解”非常重要。教师还可以把欣赏教学穿插于平时教学之中,使欣赏与传授技能相结合。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