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项和资金动态均衡预算管理模式研究

2015-11-10蔺玉徐仕海何剑平

会计之友 2015年22期

蔺玉 徐仕海 何剑平

【摘 要】 在事项计划和资金支付特性研究的基础上,以高等学校为例,通过搭建事项信息平台、预算编制调整信息平台、资金额度信息平台,构建了事项和资金动态均衡的预算管理模式。该模式主要突出预算管理“事项信息和资金信息”相互契合的双重职能。

【关键词】 事项计划; 资金支付; 动态均衡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22-0111-03

一、引言

预算管理是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预算作为高等学校事业发展计划的货币表现,是高校分配及控制财务资源的工具,其预算授权功能可确保各项支出围绕事业发展计划进行,防止资金滥用,促使资金绩效的实现(王雍君,2013)。按照当前从属于政府序列中的事业单位要求,绝大多数高等学校采用“依附型”的预算管理模式(李现宗等,2012),这一模式采用政府财政分配管理方式,即财政部门年初按照部门预算批复将资金使用额度下达给学校,年中根据资金支付情况对学校进行预算控制,年末根据实际资金支付情况进行考核,整体呈现出“资金配给”式特征。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深化改革,财政拉动经济的现实需求使得作为财政管理链条末端的高等学校面临加快预算执行和进度监控等诸多压力,带来诸如事项执行和资金支付不匹配等多种冲突,主要表现为事项计划和资金支付的“时间冲突”,如工作任务已完成,资金尚未支付,或工作任务取消,项目资金结余等问题;更可引发如“年初超额要钱,年末突击花钱”,预算管理松弛(叶青松等,2013),预算控制不力,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

已有研究认为,预算管理需要双重的信息体系,一为预算事项信息,二为资金信息。预算事项信息反映预算全过程控制的效果,资金信息反映现金流和债权信息,两者应协同均衡(王雍君,2007),只有这样,才能化解上述冲突。但尚未有文献对如何实现“事项和资金支付”动态均衡管理模式进行充分研究。基于此,本文围绕事项和资金动态均衡的核心命题,构建集成工作计划和资金支付信息平台以实现事项和资金支付动态均衡的预算管理模式。

二、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对于事项和资金动态均衡预算管理研究尚不多见,现有研究多在事项预算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其一,事项预算编制研究。一般认为,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事”和“钱”脱节、预算考核缺乏依据等问题。因此,张小舟等(2013)尝试将“事项”引入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以烟草企业为例,通过建立事项库,并按照“从事到钱”的逻辑进行预算流程设计;刘维民等(2009)提出高等学校的预算管理应建立“钱随事走”的预算观念;陈少强(2013)认为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的关键落脚点为“将事权和财权”匹配下达给预算执行主体。其二,事项预算执行研究。事项会计是指会计可真实反映各种经济事项的信息(赵喜今,2009),其核心特征是会计核算的每一笔信息均能反映历史经济事项的具体情况,包括事项的具体内涵、执行情况等。事项会计的应用可提升会计信息的决策价值,但却是一种后馈式的管理,仅能反映事后信息。事项会计的实现方法是引用REA(重要资源Resources、事件Events、参与者Agents)模型(王旭,2008),设计事项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以反映事项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

综上所述,国内对于事项预算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以下方面尚需深入研究:第一,事项执行和资金支付存在时间差,但又紧密相关,这需要将其放在一个集中的信息平台上进行研究;第二,高等学校是一个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多维度功能的主体,以高等学校为例进行事项计划和资金支付的均衡就需要实现多目标整合;第三,在预算周期内,事项信息和资金支付信息应是动态均衡的。

三、事项和资金动态均衡的预算模式构建

(一)事项和资金动态均衡模式界定

高校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多种职能(涂淑娟,2014),各种职能集中在统一的资源平台上。为实现“钱随事走,事钱相结合”目标,需要在统一的资源平台上最大化地发挥资金为事项服务的效益。但是,事项计划强调预算执行主体的归属性,预算管理人员通过预算授权、独立项目设置等方式将事项嵌入预算体系,使其具有静态属性;而资金由于其流动性,可在总支出需求可控的情况下,根据不同事项的执行进度进行配给,使其天然是动态的。为实现动静属性的均衡管理,本文提出事项和资金动态均衡的预算管理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为:

1.事项预算和资金预算集成

预算是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服务的,强化事业计划是资金供给的前提,以事项成效指征资金绩效,才可真正实现预算目标。因此,高校预算编制应由“分钱预算”转变为事项预算,在批准事项计划的基础上,根据事项所需的资金额度编制预算,以实现事项和资金集成。

2.动态管理

高校承担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职能,由于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的外部知识环境不断变化,以及学术活动成果产出的不可预见特性,会导致学科建设等事项执行动态调整,资金支付也需随之改变。比如,某项技术或学术成果的突破或某个领军人才的引进会带来学科发展的突飞猛进,但如果某项研究领域停滞不前,则会导致学科建设事项计划的无法执行。因此,根据事项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动态调整预算授权和资金预算,可实现有限资金资源的最大化使用,避免由于事项计划终止或进度缓慢造成单一会计年度内的资金结余。

3.信息集成

该模式是一个信息集成、综合运算的系统,可运用ERP和REA等综合运算工具实现。信息集成是将事项计划下达给各预算主体,预算主体在事项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将事项计划执行信息转换为资金额度匹配信息,植入资金额度预算平台,通过组织平台、编制平台和调整平台将动态的事项信息和资金额度信息集成。

(二)动态均衡预算管理内容

1.高校预算编制内容重塑

高校预算对象由传统的可分配资金资源拓展为可分配资金资源可满足的年度事业发展计划。年初,学校将批准事项及执行计划下达给校内各预算主体,各预算主体根据事项计划执行并随时记录和整理事项执行进度、成效和资金需求等信息,通过事项信息平台进行集成上报后,利用动态预算管理信息平台获取资金额度执行。

2.事项信息平台

学校各类事业发展事项根据业务特性分为均衡支出事项和动态支出事项。均衡支出事项是指支出计划和资金支付相对固定的计划,如工资支出等。动态支出事项是指事项支出与工作环境变动相关、较难把握的事项计划。对动态支出事项进行动态监控是事项信息平台的主要职能。事项信息平台包含事项计划监控组织和事项流程记录组织。事项计划监控组织和事项流程记录组织设立有专职的事项信息记录中枢,将事项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执行进度、资金需求汇总成驱动信号,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传递给预算编制调整平台。

3.预算编制调整信息平台

预算调整信息平台是核心中枢平台。它是指在预算管理中,通过接收事项信息平台传递的信息,以预算均衡控制数为约束,按照事项月度需求进行资金额度安排,月度均衡有剩余的,启用备选事项库选择最优备选事项计划进入执行事项库。预算编制调整信息平台采用重设预算编制起点,将年初单一的预算编制起点调整为以一定的时间间隔的多个预算编制起点。预算编制和预算调整以事项计划执行信息为核心交互变换,采用互动的预算程序。第一步,由高校集体决策部门批准各类事项的目标及执行计划,并预下达各类事项计划的启动预算额度。第二步,预算执行主体通过事项信息平台提出批准事项的执行进度信息及资金额度需求后,高校集体决议机构依据实际事项执行信息,在均衡额度内根据需求匹配下达资金额度;超过均衡额度的,则相应调整后续资金计划。预算编制调整信息平台需设立预算管理信息员岗位,实时进行信息管理。

4.资金额度信息平台

资金额度信息平台由学校财务部门控制。财务部门根据年初预算可分配资金情况,结合学校优先排序事项信息,预测出可满足的事项计划范围,年初提交学校审批后,按比例预下达各事项启动额度,剩余额度按照事项计划生成月度控制数。待事项信息平台经预算编制调整信息平台处理后,汇总事项批准需求分配资金额度。若月度执行额度小于月度控制数,则可将结余信息反馈给预算编制调整平台,根据实际启动备选事项库急需事项进入事项信息库;若月度执行额度大于预算控制数,则按审批程序开放一定的浮动限额,在预算调整时予以追加。事项和资金动态均衡预算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三)实施流程

动态均衡预算管理模式实施流程主要包括设定预算目标、预算编制、预算调整管理以及预算考核四个步骤。

1.设定预算目标

动态均衡预算目标采用“双轨制”的编制模式,一轨为事项计划的编制,二轨为资金计划的编制。双轨预算的编制需要设定双重预算目标。事项目标可按照高校年度发展计划及当年人才、科研和资金建设目标设定,资金目标为满足最大化事项需求。预算目标要尽可能细化,如预算目标可包括何时何种方式完成何事,何时需要怎样的资金支付等。对于多种事项计划和预算目标,应在年度目标确认后,综合考虑以前年度的延续性进行优先排序。当年必需项目进入当年事项库,其余项目进入备选事项库并根据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排序。

2.预算编制程序

动态均衡预算管理采用事项计划在前,资金计划在后的“二上二下”预算编制程序。“一上一下”环节仅指事项计划的环节,高校管理层根据年度工作要点和工作目标,将工作任务分解下达至学校各行政教学单位,校内各单位根据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完成工作进度时间表和资金使用时间表,并将时间表反馈至管理层。管理层将时间表结合学校的资金总体计划提交学校预算管理委员会编制学校年度预算。“一上一下”环节主要依托动态预算管理的事项信息平台完成。“二上二下”环节则是指学校预算管理委员会将测算好的预算资金使用额度下达给校内各单位,各单位完成支付科目的细化后作为预算执行的依据,同时嵌入到事项信息平台。

3.预算调整、控制与管理

预算执行开始后,预算管理信息员随时将收集到的事项进度信息和资金调度信息汇总入预算调整信息平台,经信息中枢处理后及时将信息反馈至学校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对进度和调整信息进行磋商后,完成预算调整决策和实施。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4.预算考核

年度预算完成后,学校根据预算目标进行预算考核,考核信息直接影响下年度预算目标的设定和事项排序。

四、结论

在我国高校教育投入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教育投入的绩效性,实现“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如何有效化解事项和资金支付的冲突、破解预算执行难题,是当前预算改革的重点。本文提出的事项和资金动态均衡预算模式可契合事业计划执行实际,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传统预算模式不同,动态均衡预算模式中预算编制和调整的触发点为实际事项执行情况,资金额度实际支出情况可在时间限度内与事项的执行匹配,决策者可实时获取事项内涵、事项支出信息和事项进展。同时,在事项无法执行或执行低于预期时,也可及时调整资金资源供其他急需项目使用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本文的研究是以信息集成并迅速决策为前提,在未来的研究中,可进一步对实践效果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雍君.预算功能、预算规制与预算授权——追寻《预算法》修订的法理基础[J].社会科学论坛,2013(8):126-135.

[2] 李现宗,毕治军,颜敏.高校预算管理转型研究[J].会计研究,2012(12):68-95.

[3] 叶青松,陆莹,陈丰.我国高等学校预算松弛的存在性及控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2):56-59.

[4] 王雍君.支出周期:构造政府预算会计框架的逻辑起点——兼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核心命题与战略次序[J].会计研究,2007(5):3-9.

[5] 张小舟,王春敏,方琼,等.以“事项”为基点,构建烟草商业企业全面预算控制体系[J].中国总会计师,2013(7):61-62.

[6] 刘维民,齐红.高校预算管理必须科学经济[N].光明日报,2009-07-22.

[7] 陈少强.我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的改革方向[J].中国财政,2013(24):13-14.

[8] 赵喜今.对事项会计研究文献综述[J].现代商业,2009(4):4-5.

[9] 王旭.基于REA模型的会计信息系统构建[J].财会月刊·会计版,2008(2):32-33.

[10] 涂淑娟.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探析[J].会计之友,2014(35):121-122.